2歲寶寶x形腿怎麼治療?

丟了幸福的豬81847327


“X型腿”的學名是膝外翻,生理性“X型腿”,男孩子觀察到11歲,女孩子觀察到12歲再做決定。

出生的嬰兒因宮內體位會有膝內翻,除了罕見的軟骨發育不良或骨病,絕大多數屬於生理性。隨著孩子生長大約在1歲半~2歲時“O型腿”就會自然變直,這一過程稱為“生理性膝內翻”。“O型腿”自然變直後,隨著孩子生長又會慢慢出現“X型腿”,而且“X型腿”會逐漸明顯,大約在3~4歲時最顯著,之後隨著孩子生長髮育又會慢慢變直,在7歲左右時下肢的發育趨於穩定,這一過程稱為“生理性膝外翻”。但下肢發育穩定後腿也不是完全直的,而是有平均6°的外翻,這是正常的,無論成人與兒童都有,通常女性比男性外翻要大一些。

如果外觀異常,需要x線片評估。歐美兒童骨科醫生嚴格測量下肢力線,測量MPTA、MDFA等系列角度,數據準確,決定是否需要治療。有40多種疾病可以引發“X型腿”,但兒童的70%以上的膝外翻是由於佝僂病所致。只有那些病理性的膝內外翻才需要微創8字鋼板半骨骺臨時固定方法(最早由Blount醫生髮明的門字釘或U型釘演變而來)。


兒科醫生鮑秀蘭


上面這副圖是寶寶在生長髮育過程中,腿部的正常發育變化情況。一般來說,新生兒到一歲半之間的o型腿,屬於生理性O型腿。待寶寶一歲半左右到兩歲時,腿部逐漸變直。家長這時也不要高興太早,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兩歲到四歲時,腿部又變成了x形,家長這時可能又開始犯愁了,其實這都是寶寶腿部發育正常變化過程,不需要糾正。大概六七歲時,寶寶的腿型才能接近正常。

有的家長對O形腿或x形腿可能不太瞭解,我先給大家科普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寶寶O形腿指的是,站立時兩踝靠攏而兩膝不能靠攏,也就是小腿向外撇,俗稱羅圈腿。臨床上將兩膝之間的距離大於3,6,9釐米時,分別稱為輕中重度O形腿。而x形腿剛好相反,站立時兩膝靠攏而兩踝之間的距離較大,不能靠攏,臨床上將兩踝之間的距離大於3,6,9釐米時,分別稱為輕中重度X形腿。

引起寶寶O形腿或X形腿的原因比較多,與寶寶平時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比如專家稱訓練寶寶站立不得早於9個月,寶寶過早站立對腿部的骨胳發育是有影響的。還有的家長圖省事,讓寶寶長時間待在學步車裡等,都會造成寶寶腿部發育變形。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維生素D的缺乏,由於維生素D的缺乏,寶寶的骨骼會變軟,在學步階段,寶寶最易發生O形腿或x形腿。那麼家長應怎樣糾正孩子的O形腿或x形腿呢?

找出原因有針對性的治療,對於育兒習慣造成的,應改變育兒方式。對於缺乏維生素D造成的,應給孩子積極補充維生素D,並配合著多曬太陽。對於外在原因或一些疾病,造成的O形腿或X形腿,家長應儘早找專家指導糾正。

我是楊楊談baby,歡迎關注點贊,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足之處,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