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三國志》可信度高嗎?

芘律IzGT6401


《三國志》作為正史,其可信度是比較高的,但是也有其缺點

首先,要肯定《三國志》的貢獻,作為正史,記錄三國時期的歷史,具有權威性,而且有其可圈可點之處

《三國志》作者陳壽(233-297),為人剛正不阿,不受世俗禮儀約束,而且很有才華,起初,在蜀國做官,由於性格的原因得罪了權貴,263年,魏滅蜀後,31歲的陳壽隨劉禪遷到中原地區。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陳壽受到張華的賞識,又重新走上仕途。280年,西晉滅吳,中國又一次統一,此時,陳壽開始收集整理資料,寫成魏、蜀、吳三書。《三國志》成書後,很多度過此書的人都交口稱讚。當時,夏侯湛正在寫《魏書》,見到陳壽的書以後,感覺自己寫的書與陳壽的書一比,簡直差距太大,就毀掉了自己寫的書稿,不再寫《魏書》。由此可見,《三國志》確實是不可多得的。

《三國志》的記載了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討伐董卓,至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吳國滅亡共計90年的歷史,作為紀傳體正史,只有紀和傳,卻沒有志和表。

其優點主要體現在:一是編寫非常精密,全書記事前後連貫,不重複,而且很少有前後矛盾的記載;二是文字精煉,取材謹慎,而且對一些在文化藝術,占卜星算,醫術研究等方面有成就的人,設立了傳記。例如《華佗傳》;三是陳壽在每一篇傳、紀上都寫了評論,寫得比較中肯,而且是較為切合實際的。

其次,《三國志》也有其缺點,所以,讀之需要辨別和分析

一、最大的缺點就是陳壽首創的“曲筆”和“迴護”手法。就是隱去魏國和晉國當權者不好的方面,儘量把不好的地方編成好的,失去了作為歷史的核心價值——真實性。比如,曹操做丞相,做魏公、魏王都是曹操逼迫漢獻帝而立的,被說成是漢獻帝感恩報德主動封的。從情感上講,可以理解,主要是怕當權者的迫害,但是,從史書的價值來說,就要大打折扣了。

二、強調天命和君權神授,同時誇大個人的作用。《三國志》有許多地方將天象自然與人物成敗進行緊密聯繫,事情的成敗歸於天命,有時,又放大個人在歷史中的作用,比如,將諸葛亮的神奇計策作為對三國分立狀態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的因素,不符合歷史發展規律。

三、記述較為簡略。主要是作者著書時,三國才剛結束紛亂,一統於晉,時間太近,有些資料收集不全,在記載中時常會出現“這件事情歷史缺失,所以不能撰寫”的情況,所以,看《三國志》,要搭配裴松之的注一起看。再有,由於時間過近,在宏觀總結和客觀分析上都有一定的侷限性。


正史風雲


陳壽早年在蜀漢為官,蜀降晉後,在晉朝繼續為官,用了10年時間完成了紀傳體斷代史《三國志》,分《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和《吳書》二十卷,記載了總共60年的歷史。

因為陳壽本身就是三國時代的人,所以後世認為他所寫的史書,可信度極高。可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三國志》這本書裡摻雜了太多陳壽本人的喜惡和個人情感。

大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命房玄齡編寫《陳壽傳》,其中就收錄了兩件事情,可見陳壽人品不咋地。

丁儀和丁訥是曹魏時期很有名的兩個人,口碑極好,陳壽在編寫《三國志》的時候,找到丁儀的兒子,對他們說“你們給我一千斛的米糧,我就為你們的父親寫一本好的個人傳記,你們看咋樣?”,丁家後人一聽不樂意了,我父親本來名聲就很好,還用得著你吹噓嗎?不給你好處,愛咋地咋地。陳壽顏面盡失,惱羞成怒下竟然真的就沒給丁氏兄弟寫傳記。

陳壽的父親曾經做過馬謖的參軍,馬謖失街亭被諸葛亮處斬,陳壽的父親也受到了牽連。而且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又不是很重視陳壽,所以陳壽就對諸葛父子懷恨在心。

給諸葛亮立傳的時候說“諸葛亮根本沒有什麼軍事謀略,面對緊急情況也沒有應變的能力”,又說諸葛瑾除了能寫一手漂亮的字,其他一無長處。

這兩件事情可以看出,陳壽在編寫《三國志》的時候是帶有個人喜惡的,而這樣的歷史記載是對後世有很大影響的


一千零一夜l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全書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是目前研究三國曆史可信度最高的史料。

《三國志》是私人修史,而並非官方編著,當時魏、吳兩國已有史書,如官修的王沈《魏書》、官修的韋昭《吳書》,這兩書也是《三國志》依據的基本資料,而蜀漢既沒有史官,也沒有現成的史書可借鑑,蒐集史料就非常困難。陳壽費了很大氣力,連一些零篇殘文也注意搜尋,《蜀書》才僅得十五卷。

《三國志》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作者陳壽就屬於當代人物,屬於當代修史。陳壽(233—297年),字承祚,西晉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任觀閣令史。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入晉以後,歷任著作郎、治書待御史等職。三國後期的許多重要事件,陳壽都親歷或耳聞,比較真切;而三國前期的一些事件距離陳壽生活年代也很近,這帶來的優勢是:陳壽既能客觀的進行史料甄選,避免年代久遠導致的信息失真;劣勢是:由於私人修史,大部分官方文獻未解密或未能及時獲取,導致資料相對匱乏;且由於年代太近,因為恩怨還沒有消除,導致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

《三國志》是優秀的史書,也是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三國史料,是研究三國曆史的重要文獻資料,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第一,考慮政治需要,三國以魏、晉為正統,在修史時對當權人物曹操、司馬懿等進行曲筆迴護,例如《三國志》中最為嚴重的曲筆是高貴鄉公被殺之事,據《漢晉春秋》、《魏氏春秋》以及《世語》、《魏末傳》所載是高貴鄉公曹髦與司馬昭衝突,《三國志》對此如付闕如,但記載了郭太后歷數曹髦“罪過”的令和司馬昭等人單方面的表章。

第二,史料收集太少,而陳壽修史嚴謹,對史實經過認真的考訂、慎重的選擇,對於不可靠的資料進行了嚴格的審核,不妄加評論和編寫,從而導致敘事過於簡單,尤其在蜀漢方面,例如主要人物關羽、張飛,主要戰役漢中戰役、襄樊戰役等的記載尤其簡單,導致後人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難。

《三國志》敘事過簡的問題,早在南朝宋文帝時就已被重視,為客觀記載三國曆史,著名史學家裴松之便為其作注,又增補了大量材料。為了註釋《三國志》,他收集了三國時期的原始材料達一百五十多種,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註文字數約超過原文的三倍。他注《三國志》的重點是補闕和糾謬。

     裴注的最大特點,就是廣採博引,極大地豐富了原書的內容。特別是他所引用的原始材料今天大部分已經亡失,幸而保留在裴注中,因而史料價值就非常珍貴。

因此,在研究三國曆史中,《三國志》和裴注都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資料,但在可信度上,一般認為《三國志》原文的可信度更大。





且行且聽風


無論當時還是後世,陳壽的《三國志》可信度還是最高的。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作為史作者首先是正直、公允的人品,其次是嚴肅、博學的治學態度。

陳壽少年時好學,師從同郡學者譙周學習,研習《尚書》、《三傳》,精通《史記》、《漢書》。陳壽聰明機敏,所寫文章以富麗著稱。譙周曾經對陳壽說:“你必定會憑藉才學揚名天下,但常會遭到詆譭傷害,這未必就是不幸,你要謹慎從事。”

最初,陳壽應益州聘請,擔任姜維主薄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唯獨陳壽不願依附,因此多次被貶謫。適逢陳壽父親去世,就回家守喪。因為自己生病,陳壽就讓婢女伺候服藥,被來客看到,鄉黨因此對他紛紛議論、指責。

蜀漢滅亡之後,陳壽因此不被舉薦。西晉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藏書家張華,欣賞陳壽的才華,認為他雖然有行為不檢點的嫌疑,但依照情理不應該被貶廢。於是舉薦其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陳壽撰寫《諸葛亮集》,上報朝廷。朝廷任命陳壽兼任巴西郡中正。在此期間,陳壽撰寫了《益部耆舊傳》十篇,散騎常侍文立向朝廷呈獻此書,得到晉武帝嘉獎。

張華準備舉薦陳壽為中書郎,中書監荀勖因為忌恨張華而厭惡陳壽,示意吏部改任陳壽為長廣太守。也有說法認為,一開始荀勖也很欣賞陳壽,但因為不滿意陳壽所寫《魏書》的內容才外放他。

陳壽就以奉養老母為由不就職。

278年,陳壽母親去世,其母臨終遺言將她埋葬在洛陽。陳壽恭行母親的遺志,可能是沒有將其與父親合葬的緣故吧,又因此遭到非議貶官。

280年,西晉滅掉了吳國,結束了分裂的局面,陳壽經過十年艱辛,撰寫完成了《三國志》,共計六十五篇。完整記述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當時的人都盛讚陳壽善於敘寫史事,具有良史的才幹。夏侯湛當時也在撰寫《魏書》,看到陳壽的《三國志》以後,便銷燬了自己的《魏書》。張華對陳壽倍加讚賞,對他說:“應該把《晉書》委託給你來撰寫。”陳壽當時就是如此受到時人的器重。

由於陳壽寫作《三國志》時,離這段歷史比較近,更容易找到一些第一手的資料,可信度也就比較高。但另一個因素也同樣重要,那就是當事者的子孫都在,還具有很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司馬氏家族繼承了曹魏政權,主掌朝政。陳壽作為西晉的官吏,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影響。在主觀意識上,不可能絕對的直抒歷史真實,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但整體而言,既然時人和後世,都推崇《三國志》,那就是最為可信的史書之一。

任何史書不可能做到絕對的真實,客觀因素及主管意識都會影響史書的可信度。無論任何史書,就可信度而言,都是相對的。任何史書都做不到絕對真實,那也就不可苛求《三國志》絕對的可信。

相比較而言,《三國志》比其他一些關於此時期的史書,可信度更高一些。


豹眼看歷史


三國志的不可信部分兩點:

一是在於陳壽的身份。他身為晉臣,而晉以魏為正統,所以作為帝令編史的他不得不尊魏。但同時他作為一個降臣,又不得不一定程度上美化自己的故國,以顯示自己的忠義,而非賣主求榮之輩。這就導致他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部分史實。就比如徐州屠城,有三個說法:只屠幾萬人(陳壽),屠了數十萬(習鑿齒×,實際上應該是范曄,後漢書陶謙傳),死的只是士卒(孫盛)。當然還有如著名的滷城之戰等等;

二是在於陳壽收集信息的手段,後主劉禪後期的信息他有一定的親身經歷,而魏國和吳國,自有編纂史書,至於蜀國前中期,大部分依道聽途說,所以部分失實。此類有赤壁之戰期間曹軍具體的瘟疫時間和具體劉備有多少人;還有關羽打樊城期間,劉備到底做了什麼等等,這些都是存疑的地方。

但是,三國志作為最早關於三國整體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可以說可信度是最高的。相比較於《漢晉春秋》,《晉書》,《魏略》和《江表傳》等明顯具有主觀性的史書而言,是最客觀的。同類的還有關於三國前期人物和職官志的《後漢書》,因其涉及三國人物少,所以對於人物的描述相對客觀。

至於《資治通鑑》,這本書關於三國的內容是雜糅了已知史實來進行的篩選和新編,所以對於他的記錄就要見仁見智了。


科學羋盒


《三國志》是西晉陳壽所著,後世歷史學家對其著作評價極高。一本歷史著作,重不重要,寫得好不好,要看能不能被列入正史。什麼是正史,就是國家承認,具有權威性。從漢代到清朝,入選正史的有二十四史,《三國志》就位列其中。而且,還和《史記》、《漢書》和《後漢書》並列,被稱作“前四史”,可見《三國志》在歷史書中的地位。

《三國志》雖然尊魏為正統,但是蜀國和吳國都是分開寫的,三足鼎立陳壽是承認的。以魏為正統符合歷史事實,魏國是親手從漢獻帝手中接過權柄的,而晉又是承接魏國政權,最終由西晉統一天下。

有評論說,《三國志》和別的歷史書比過於簡單,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還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的志。個人認為,對於不是專業研究歷史的人,象上面所列,都沒有什麼用處,只要把歷史事件寫詳細就可以了。

《三國志》寫魏國最多,但據有關資料記載,蜀國沒有史官,史實資料缺乏,這也是少寫的原因。

《三國志》雖然簡單,但是在魏、蜀、吳中很少重複,記事翔實,取捨十分嚴肅。

當然,任何著作都不可能完美無缺,如對曹操和司馬懿袒護,也可能這兩個人是他的偶像。


河北李秀傑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全書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是目前研究三國曆史可信度最高的史書了。

《三國志》是優秀的史書,也是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三國史料,是研究三國曆史的重要文獻資料,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第一,考慮政治需要,三國以魏、晉為正統,在修史時對當權人物曹操、司馬懿等進行曲筆迴護,例如《三國志》中最為嚴重的曲筆是高貴鄉公被殺之事,據《漢晉春秋》、《魏氏春秋》以及《世語》、《魏末傳》所載是高貴鄉公曹髦與司馬昭衝突,《三國志》對此如付闕如,但記載了郭太后歷數曹髦“罪過”的令和司馬昭等人單方面的表章。

第二,蜀漢的可信度沒有那麼高,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後,沒有設立專門記載歷史事件的史官,也就是說,蜀漢和魏,吳不同,沒有專門記載歷史事件的專門官員,這在我國曆史中是很少見的,任何帝皇都會設立專門記載歷史事件的史官,將本國發生的事件記錄下來以便於傳承下去,可蜀漢沒有。

第三,晉朝是承接了魏國的傳承,所以在對待魏系文臣武將自然寫的要美好一些,對其他兩國的文臣武將描寫的就會黑化一些,但是大體上還是比較接近歷史的。

因此,對於《三國志》,應當多信知,但不能盡信之。


一起聊歷史


首先可以肯定,陳壽的《三國志》可信度是很高的,這是繼《史記》、《漢書》之後一部偉大的歷史名著。《華陽國志》和《晉書》中都為陳壽立傳。《晉書.陳壽傳論》評價道:“丘明既沒,班、馬迭興,奮鴻筆於西京,騁直辭於東觀。自斯以降,分明競爽,可以繼明先典者,陳壽得之乎。”盛讚陳壽與司馬遷、班固一樣,“繼明先典”,是偉大的歷史學家。

陳壽是四川南充人,生於公元233年,死於公元297年,享年65歲。他小時候得到名師歷史學家譙周的指教,加之他天生“聰慧敏識,屬文富豔”,在蜀國作官。陳壽性情正直,不會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當時朝廷中由於劉禪軟弱無能,宦官黃皓一手遮天,擅自專權,許多官員都看黃皓的臉色行事,獻媚討好於他。可是,陳壽卻不搞這一套,因此不被重用。蜀漢滅亡後,司馬炎建立晉朝。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陳壽特立獨行的性格仍沒有改變,他依然我行我素。為此,在新朝中也不得志。看來無論怎樣改朝換代,官場的習氣和規則都是相同不變的。總是有些人喜歡打小報告,以告發別人為快事。

有一年陳壽的父親去世,正趕上陳壽生病,就叫侍婢調治藥丸治病。這件事被來訪的客人碰見並傳了出去,當時的人就認為陳壽觸犯了封建禮教,受到貶責,自然當不成官了,只好在家賦閒。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朝廷中有明白人,這個人就是司空張華。他十分欣賞陳壽的才華,出面為陳壽辯護。陳壽有了伯樂張華的鼎力支持,終於在沉寂了幾年之後,走出低谷,再次步入仕途。他被舉為孝廉、作佐著作郎,又遷著作郎,出補平陽侯相。陳壽在為著作郎的時候,整理了諸葛亮的著作,對其“刪除重複,隨類相從”。到了平陽侯相的時候,編成《諸葛亮集》二十四·篇,呈送給了朝廷。這就是《三國志》的雛形。

陳壽48歲的時候,他將三國史事著為《魏書》、《蜀書》、《吳書》共65篇,稱為《三國志》。張華看到這部著作,非常欣賞,向吏部推薦陳壽為中書郎。可是,朝中有人嫉妒陳壽,不希望他離皇帝太近,便讓陳壽當地方官,到長廣做太守。陳壽以母親年老需要照顧為藉口,沒有就任。這時在朝中很有影響力的鎮南大將軍杜預看不過去了,他出來為陳壽打抱不平,推薦陳壽為散騎侍郎。皇帝說這個崗位的位置滿了,就把陳壽安排為治書御史,不用到地方而是留在中央了。

陳壽的仕途總是坎坷不平。不久,他的母親去世了,母親臨死遺言要葬在洛陽。陳壽作為兒子,理應照辦,可是卻出了問題。朝廷中有一幫子對陳壽羨慕嫉妒恨的人,在雞蛋裡面挑骨頭,說什麼陳壽的母親沒有安葬在家鄉蜀中是不對的,違反禮制。陳壽本來在母親死後就在家中丁憂守孝,辭去了現職,經過這次風波,再次被掛了起來。數年之後,朝廷起用他為太子中庶子,這個職位不錯,是太子屬官中的最高官階。可惜,陳壽沒有到任就病逝了。陳壽時乖命蹇,終身仕宦不得志,鬱鬱而終。《華陽國志.陳壽傳》為他不平道:“位望不充其才,當時冤之”。他的地位和名望都不及他的才能,當時人都認為他冤枉受屈。

《三國志》雖然是一部優秀的歷史名著,也有人對它進行批評和責難。其主要理由集中在《晉書.陳壽傳》中記載的兩件事情上。第一件,乞米作佳傳。這件事是說曹魏時有丁氏兄弟丁儀、丁廙(yi),很有盛名,陳壽對丁氏兄弟的兒子說,你們給我送千斛米,我就給你們的父親作佳傳。丁氏兄弟的兒子不給,陳壽竟然沒有給丁氏兄弟立傳。這是一件事,另外一件事,是說陳壽對諸葛亮的報復。陳壽的父親是馬謖的參軍,馬謖被諸葛亮殺後,陳壽的父親因受到牽連而被判髡(kun)刑(剃髮),加上諸葛瞻又不大看得上陳壽,所以陳壽為諸葛亮立傳時就稱諸葛亮並不擅長統帥將領和戰爭謀略,沒有什麼應敵御戰的才能,又稱諸葛瞻只是長於書法,他的名氣超過了實際才能。當時的人都對此有所非議。

關於這兩件事情,一直存在信與不信兩種爭議。在這些爭議中,更多的學者是持不同意見的,他們認為,丁氏兄弟“蓋巧佞之尤,安得立傳”?這兩人德行不好,不給他們立傳是對的。陳壽本人對諸葛亮推崇備至,不存在因為私人恩怨而對諸葛亮進行歪曲抹黑的說法。總得來看,陳壽的治史態度還是很嚴謹的,《三國志》的可信度很高,是研究三國曆史必不可少的一部重要著作。有志於瞭解和研究三國曆史的同好,看看此書,必有收益。


濱城老王


真實性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談《三國志》之前先澄清兩個概念。

第一個概念是絕對可信度,即在上帝看來史書的記載也符合事件的真相。而這個概念在歷史和史學史中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哲學和民科的史學裡。很多人張口就喜歡說史書不可信,持歷史虛無主義,就是因為自己創造了這個概念。事實上,在很多後現代主義的哲學流派看來,就連人對自己每天事情的敘述都做不到真實,人的記憶都是重新編排整合過的,在變成書面語言按照體例寫成書就更經歷了九九八十一變,那麼敘述一個龐大時代的史書怎麼可能真實呢?但這畢竟是哲學,而不是歷史。這並不是歷史學所要考慮的問題。因為沿著這個邏輯懷疑下去,你首先需要糾結的是你是否存在,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是不是一個你,你身邊的世界是否真實可信這些問題,而不是歷史是否可信。

那麼第二個概念就是歷史學中的可信度了。這個可信度是建立在一些不證自明的假設上,不是說這些假設不可以懷疑,而是如果你懷疑的話,就不要來學習歷史了。這些假設包括:我們相信人有能力書寫下相對真實的事件。史書的記載在不存在邏輯漏洞、未被其它史料和出土文物證偽的情況下,暫時默認為真。如果你想試圖從史書中構建一個歷史世界,你就必須接受這些假設。

現在再回到《三國志》本身。《三國志》裡是否存在已經被證偽的記載呢?當然是存在的,比如官渡之戰劉闢復活,高堂隆上書時劉備復活等等。這些是修訂考證不嚴謹,可以理解。相比其它史書,《三國志》的這類錯誤已經很少了,可以稱為良史。趙翼在《廿二史札記》說:

《三國志》雖多回護,而其翦裁斟酌處,亦自有下筆不苟者,參訂他書,而後知其矜慎也。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十分公允的評價。

那麼趙翼提到的“迴護”又是怎麼回事呢?除了從史記漢書繼承而來的美化傳主以外,就是被許多人指責的美化曹魏了。像官渡之戰是否真的“兵不滿萬”,攻徐州記載和《後漢書》的偏差,這都是歷來史家爭論不休,網上嘴炮也打了好多年的事情。趙翼評價說:

義至嚴也。自陳壽作《魏本紀》,多所迴護,凡兩朝革易之際,進爵封國,賜劍覆,加九錫,以及禪位,有詔有策,竟成一定書法。以後宋、齊、梁、陳諸書悉奉為成式,直以為作史之法固應如是。然壽迴護過甚之處,究有未安者。

清代士大夫因為價值觀的原因,對曹魏不怎麼友好,因此趙翼對陳壽的批判要打個折。陳壽迴護曹魏肯定是有的。但是否真到了故意誇大曹操事蹟,遮掩事實的地步,這仍然有待進一步探討。

除此之外,還有史書體例的問題。三國志無志、紀,為後世的史家增添了許多困難。直到今天,三國的許多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一些最基本的問題都還沒有得到解決。這不能不說是三國志給人們留下的一個遺憾。至於這到底是陳壽本人的水平導致,還是受限於當時的材料環境,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吧!


清說歷史課


陳壽的三國志對於魏吳的記載可信度應該比較高,至於蜀漢,我覺得可信度沒有那麼高,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後,沒有設立專門記載歷史事件的史官,也就是說,蜀漢和魏,吳不同,沒有專門記載歷史事件的專門官員,這在我國曆史中是很少見的,任何帝皇都會設立專門記載歷史事件的史官,將本國發生的事件記錄下來以便於傳承下去,可蜀漢沒有,這也導致關羽為什麼會死的真像永遠不得而知,只能靠我們的猜測。陳壽對於蜀漢的記載,一個來自於民間老一輩口述,另一個就是從魏吳兩個記載結合民間傳說從而進行推斷,這麼一來,可以說與真想有一定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