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怎麼養護多肉植物-錦晃星?

悅千秋


你好,我是老唐,一個養多肉植物6年以上的80後,分享多肉植物葉插、播種及養護經驗,歡迎點擊文章右上角“關注”長期獲取養護知識,亦可點擊頭像直接諮詢。

錦晃星,景天科擬石蓮屬多肉植物 ,又叫金晃星、紅兔耳,葉片肥厚,呈披針形,蓮座狀互生,莖稈極易分枝,細莖為圓棒狀,披有一層細細的金色絨毛,平常葉色為綠色,表面密被白色絨毛,在陽光充足,具有一定溫差的環境中葉緣及葉片均可以變成深紅色。

錦晃星喜歡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耐乾旱和半陰,忌水溼和悶熱。秋季為錦晃星的生長季節,對水分的需求稍多,可以等土壤幹到七八分就直接大水澆透,如果把握不住的話,也可以土壤乾透以後再澆透。好不容易熬過了炎熱的夏天,可以讓錦晃星好好的長一下身體,不要太過於控水,等到植株長胖長壯了以後再開始控水等上色。

雖然生長季節對水分的需求比較旺盛,但是也不能無節制的澆水,畢竟錦晃星是不耐水溼的,如果澆水過多,不但會造成錦晃星徒長,還有可能會導致其爛根。秋季錦晃星可以直接露養,如果遇到下雨的話,也可以淋一下,土壤淋透以後可以很好的促進其植株生長,但是淋透以後就需要遮雨或者搬到避雨通風的地方養護,否則長期淋雨的話,也會對錦晃星生長不利,輕則爛葉,重則爛根。

秋季錦晃星已經無需遮陰,可以全日照露養,光照越充足,錦晃星株形越緊湊,上色速度也越快;如果繼續擺放在光照不足的地方養護,會導致錦晃星株形鬆散,葉片翠綠,甚至會形成徒長。所以有露養條件的小夥伴該露養時就要露養,沒有露養條件的小夥伴,也要想辦法增加光照,這樣才有利於錦晃星出狀態。

錦晃星總的來說很好養,也很皮實,平常養護的時候基本不操心,其它的多肉怎樣養就順帶一起養就行了。老唐的錦晃星今年夏天被青麗傳染了煙煤病,目前剛剛搶救回來,雖然現在醜爆了,但是有信心養出去年的狀態。錦晃星要想長的更好,秋季可以適當的施一些肥,可以直接施多肉專用緩釋肥,也可以每隔15一20天施一次低氮高磷鉀的液肥,施液肥的時候要注意一下,肥水不要濺到葉片上,否則會形成難看的斑痕,很難去掉。

嗯!我說完了!以上謹代表個人觀點,作為肉友實際處理問題之參考所用,路過的肉友覺得有道理請點個贊;如有更佳處理之方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以討論,謝謝。(原創內容,歡迎轉發,但勿抄襲搬運。)


唐長老多肉札記


你好,我是晨曦,一個多肉繁殖者,也是頭條的作者,分享多肉養護經驗與知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晨曦。很高興為你解答。

錦晃星:景天科擬石蓮屬多肉植物,原產於墨西哥,在南方繁殖比較普遍,葉片肥厚且帶白色絨毛,葉片綠色邊緣微紅色。光照溫差好,葉片可以非常豔紅。易分枝易出老樁。葉片新老交接比較快。有點像‘兔子’耳朵,所以也叫紅耳兔。喜溫差大,喜陽光,喜涼爽,喜乾燥,耐乾旱,忌潮溼積水。

秋天到了,錦晃星到了最漂亮的時候,秋天溫度低,溫差大,紫外線適中,特別適合露養。露養的錦晃星顏色更紅,株型更緊湊,生長速度也會更快一些。所以晨曦推薦能夠露養的朋友最好搬出去露養,一定會有驚喜的。如果是室內陽臺黨,沒有辦法露養的朋友,也要放在陽臺最嚮往,光照最充足,日照時間最長的地方。



另外秋季也是給多肉植物包括錦晃星在內的多肉翻盆的時候,多肉植物最好在一年翻盆一次,換土一次,第一是為了檢查多肉植物的根系,看看根系老化死亡的情況,適當的修根。可以幫助錦晃星更加快速生長。另外也可以根據錦晃星的生長狀況決定是否換盆。換土。土壤使用年限太久營養會流失,土壤會結板,影響根系呼吸。

秋季除了露養,翻盆之外,還可以給錦晃星施肥,可以在翻盆換土的同時在土壤裡埋一些緩釋肥。增加土壤的肥力。也可以在花盆底部埋一些蛋殼粉,骨粉等。




秋季也是繁殖的最佳季節,晨曦8月底就開始砍頭扦插了,所以如果想要錦晃星株型更好看,可以適當進行修剪,把多餘的,瘦弱的枝條修剪掉,此時很容易重新爆頭,發芽。修剪下的枝條還可以用來扦插繁殖。


晨曦植物


錦晃星,又叫紅兔耳,為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葉片如同狹長的兔子耳朵,表面密佈白色絨毛,葉緣呈高貴的酒紅色,遠遠看起來有種絲絨感。喜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可耐乾旱、半蔭。忌潮溼悶熱,夏季有短暫的休眠期,主要的生長期在相對涼爽的春秋季節。



秋天怎麼養護錦晃星?

秋季氣候乾燥、日照充足、早晚溫差大,是錦晃星上色的好時節,也是枝插和葉插繁殖錦晃星的好時機。秋季是個承上啟下的季節,既可以對剛剛度過休眠期的多肉植物進行修整,又可以及時換盆、補肥,還可以放心露養,把多肉植物調整到最好的狀態,為入冬做準備。錦晃星枝幹偏木質化,容易養成老樁,冷涼季節多曬太陽易上色,整個葉片看起來飽滿紅潤。


如何養殖錦晃星?

栽培錦晃星可採用疏鬆透氣的腐殖土和砂質土,也可採用以泥炭、珍珠岩、蛭石為主的多肉植物營養土。生長期可多曬太陽,施些稀薄的液肥,澆水不宜過勤,間幹間溼比較好。夏季及時遮陽和控水,可防止積水引起爛根和落葉;冬季在陽光燦爛的午後沿花盆壁少量澆水就可以了,錦晃星不耐寒,5℃以下低溫時,就要做好防凍措施。

如何繁殖錦晃星?

錦晃星可通過扦插和葉插繁殖,春秋兩季都可進行,15-25℃的環境溫度下,易成活。扦插直接取健康的頂部枝條,修剪成8釐米左右帶葉盤的枝條,晾乾傷口後扦插於育苗土中,保持土壤微潮,20天左右可生根。葉插取成熟完整的中下層葉片,晾乾傷口,平鋪於育苗土上,保持土壤微潮就可以了,葉插從生根到長成小苗需要3-4個月時間。葉插比扦插生根慢,成活率也要低一些,對比之下,扦插更有優勢!

多肉大家族裡的成員,個個有特色,趁現在價格回落,喜歡的可以養起來哦!


園藝印象


錦晃星是一款非常常見的多肉了,但是真正能養好養漂亮的肉友真的也不多!

錦晃星秋天怎麼養護完全取決於您夏天是怎麼養護的!

因為夏天如果您的錦晃星一直是露養的,老陳已經觀察過好幾個年頭了。露養的錦晃星夏天葉片非常容易出現褐色的斑點。等夏秋交接的時期長出來的新葉片卻沒有。如果您的錦晃星夏天露養也出現類似的斑點,不必太過介懷,後期會慢慢消耗掉的。而且露養的錦晃星葉片消耗的也是非常快,到秋天的話,基本一兩次澆透,適當的來點肥,就可以長的非常漂亮。隨著溫差越來越大,葉片不用刻意的去控,也能全部變紅。

如果您的錦晃星一直是在室內養的,度過夏天后葉片基本都是非常密集,而且綠的非常好,葉片也沒有什麼斑點。到了秋天,因為夏天它的消耗不夠,本身植株消耗負擔比較大。可能出顏色的速度相對來說就會慢很多!所以要想快速上狀態,只能對它適當的進行控水。本身就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到了生長季為了更好的出顏色卻要控水。

錦晃星很容易養樁子。我們大棚主的做法,基本每年的貨到了進入生長季之前,還沒有銷售完的,都會進行一次脫土修根重新上盆的工作。目的就是人為刺激多肉重新生根,讓它更健康。同時進行換土也是讓多肉的營養更均衡。因為我們平時給多肉澆的水基本都是自來水之淚的,基本都是屬於弱鹼性的,北方的水鹼度更高,經過一年的澆水後,土壤的弱酸度受到影響,也會造成多肉生長不利。

所以,秋天到了,如果您的多肉已經一兩年以上都沒有換過土的朋友,適當換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