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无法与自己和解,是人性中最大的软肋

陈凯歌导演的一部《霸王别姬》,一晃25年过去了,却一直屹立在豆瓣评分最高分的位置,从未走下神坛过,在各种网络论坛上,如果要问及哪一部电影能代表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准,很多人都会投票给《霸王别姬》,一部同性恋题材的影片,在常人看来有些离经叛道的主题,为何能受到观众们如此长时间的热捧?

一部经典的作品必然有它的过人之处,才能历经岁月的大浪淘沙而经久不衰,而它存在的意义通常跨越了剧情所讲述的故事本身带来的价值,因为它深入到了每一个灵魂的最深处,启发了人对于自身命运和灵魂的探索和思考。

人类的文明,通常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灵魂叩击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新的境地。

《霸王别姬》:无法与自己和解,是人性中最大的软肋

程蝶衣的戏梦人生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京剧名伶程蝶衣与他的师兄段小楼,在岁月浮沉中,各自面对现实进行了不同的抉择和爱恨情仇的故事。

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打小被母亲送进戏班子,为了谋得一口饭,母亲不惜切掉了一根多余的手指才使得他能顺利留在戏班子。在戏班子里,严苛的训练年幼瘦弱的他吃进苦头,因为背不过台词,经常挨师傅打,还时不时受到其他学徒的欺负。

孤苦无依的他,在戏班里,只有大师兄小石头经常照顾帮助他,两人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情谊变得深厚起来,后来,两人成了事业上的黄金搭档,双双成了名角,经常在戏台上上演对台戏,程蝶衣的“虞姬”,和段小楼的“霸王”成了不朽的绝唱。

而此时,程蝶衣人戏不分,对段小楼产生了深刻的爱情,戏里戏外,都将自己当成了真“虞姬”,而段小楼却是个假“霸王”,他爱上了妓女菊仙,错位的感情让三人瓜葛不断,程蝶衣从此陷入了痛苦的单恋中不可自拔。

直到最后曲终人散,时隔多年,历经苦难,两人在时代更迭后,最后一次登台重演霸王别姬,程蝶衣却选择了自刎来告别自己的戏梦人生!如同虞姬告别项羽。

张国荣后来因为这部戏,如同剧中的程蝶衣一样,入戏太深而难走出来。人生入戏,戏如人生,这部电影,带给我最深刻的思考是:人这一生的人格发展到底有何章法可循?程蝶衣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霸王别姬》:无法与自己和解,是人性中最大的软肋

纵观程蝶衣的人格发展脉络,可以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不可忽视!

镜头切换到青春期时的程蝶衣,因为背错一句台词反复被师傅责骂辱打,“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反复被他念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起初的程蝶衣,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毫无疑问是男性,所以潜意识中是排斥“女娇娥”这种女性角色的。

在周遭环境的压迫下,他不得不重新定位强化自己的“女娇娥”角色,在一次次的强化下,潜意识中,他慢慢认可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行为举止皆带有女性特征,所以才能将“虞姬”扮演的出神入化。

从心理学来分析,对于一个打小就练戏,人生大部分时间都耗在练戏和演戏上的少年,他在饰演虞姬的过程中,情感以及情绪与虞姬深度共鸣,这种强烈的同理共情,使得他在面对自幼对他照顾有加的大师兄时产生了不当的移情现象。

而这种移情现象的根源在于,因为成长经历中对爱的匮乏,导致他内心的极度孤独。这种孤独带来的忧伤在现实中很难得到填补,只能通过演戏来满足,而事实上,他不明白,戏就是戏,碰触现实世界则会冰崩瓦解。

程蝶衣选择自刎,恰恰就是当他从戏中清醒过来的那一瞬间,内心无法满足的绝望使得他以死来解脱自己的痛苦。

《霸王别姬》:无法与自己和解,是人性中最大的软肋

青春期的自我认同危机,导致他出现角色混淆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个纽带时期,从童年世界的依附阶段迈向成人的独立阶段,这段时间,每个人都会去不断追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我到底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要往哪里去?12岁到18岁的青少年期,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人的基本自我认同问题,这是一个人形成自我形象,整合自己和他人想法的时期。

程蝶衣,显然在这个阶段陷入了角色混淆,由一开始的认同自己是男性,到后来受到戏的影响,以及被太监猥亵的经历,使得自己的身份角色认同受到了挑战,慢慢走向了另一端。而这一切没有得到及时的矫正,一直深化了下去,导致自己没能走出来。

如果一直都能活在戏中也还好,从一而终倒也是个不错的结局!但是,在感情中,一个入戏太深,一个抽离太早,两人心迹不同步,必然是以悲剧收场!

《霸王别姬》:无法与自己和解,是人性中最大的软肋

人这一生中,要扮演多种角色

其实,在我们的一生中,也要扮演多种角色!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你可能是从一个女儿或儿子,到后来,成为一个丈夫或者妻子,再到后来,成为爷爷或者奶奶,从事业的角度来说,可能是某一个领域的工作者,律师,医生,老师,老板....,每一个角色都是我们立足于社会的身份象征。人通常需要一些身份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只是,如同程蝶衣演虞姬,任何一种角色,入戏太深,则容易被戏本身所累,一旦出戏就无所适从,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与环境格格不入了。

假设你是一位妈妈,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养大,全部身心都投入在这个“妈妈”的角色中,当孩子长大成人后,离开家庭,你可能会感觉到生命会陷入一种荒芜中,突然感受不到活着的意义了。这也是很多女性中年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通常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把自己给弄丢了。

《霸王别姬》:无法与自己和解,是人性中最大的软肋

活得清醒而自知,是一种大智慧

《月亮和六便士》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来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要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深以为然。

人生来孤独,正是想要逃避这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所以人迫切地需要和他人产生链接,试图结成一个同盟来抵御这种孤独,所以,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

只是,我们需要明白一点,入戏虽然能带来满足感和充实感,与此相生相对的是,出戏带来的落寞和失望感,入戏有多深,出戏就会有多困难,人这一辈子,终究逃不脱要与自己的孤独为伍!

当人视孤独为敌人时,孤独就会让人恐惧,想要逃离,对抗的力量有多强大,它反而黏连的有多紧。正视孤独,它不过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底色,既然无法逃离,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学会去和自己和解,享受孤独带来的静谧和安宁,接纳它的存在,何尝不是一种巨大的勇敢!

有了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胆识和魄力,人才会有底气去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才会活得更加坦然从容!

真正的独立,其实是一种“不必害怕失去什么”的自由。我们不需要依赖扮演某一个角色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因为我们本来就已存在!

所有的角色,都只是让我们的人生锦上添花,而不能代替我们本身的存在!带着这种觉知,不仅能滋养自己,更能成全关系中的其他人,使他们也能如其所是地做好自己!所谓关系的良性循环,不过如此!

GӼ(�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