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怎樣理解?

55e4680


老子道德經第十四章中講: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摶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

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皎,

其下不昧。

繩繩不可名,

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

無物之象,

是為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

隨之不其後,

執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

以知古始,

是謂道紀。

解釋如下:

無色曰夷,無聲曰希,無形曰微,言

一,無顏色,不可看而見之,

一,無聲音,不可聽而聞之,

一,無形體,不可摶而得之。

夷,希,微三者不可致詰者,因一無色無聲無形,用口不能言,書不傳,只能虛靜而得之。故合於夷希微三者名之為一。 這德一之能量就稱為先天一氣,就是道之子,就是德。

這德一之氣,在上不會攸然不見,在下不會突然消失,尋思來尋思去,無法給它命名,只能重新復歸於天地之始一道無狀態。

一充滿虛無,充滿天地之間,似乎存在,但又無形無象,一本體雖然無形無象,但一能為萬物造形象,這就叫做沒有形狀的形狀。

德一為人感官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德一能創生萬物,為萬物設形象。

德一它惚惚恍恍,若有若無,若存若亡,不可見之,你想在它前面去德一,根本看不到它頭,你想在它後面跟著它,你也看不它的尾。人如能修道除情去欲,杳冥昏默,德一自歸之。

只有修道之聖人,才能道貫古今,以德一而顯道,道創生宇宙天地,德一給萬物以生機。

所以,修道之聖人,應該執守亙古不變之道,道生德一而御當今之有,有者,人身也。

人能知上古本始之道無,.而能生德一之有,才能稱得上知道了道之綱紀之人。


逍遙谷逍遙


老子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道德經》第十四章)


注 釋

① 致詰:意為追問、究問、反問。⓶ 一:指“道之本”,“道生一”的“一”,宇宙萬物的本原。③ 皦:清白、清晰、光明。 ④ 昧:陰暗。⑤ 繩繩不可名:無頭無緒、延綿不絕不可稱名,無限無體不可稱具體的名。 ⑥ 惚恍:無形無體。 ⑦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是指無限無體(無質量)的“陰陽者之一”的“道”生化至今的有限有體的“陰陽者之多”的“道”,即“一”和“多”的哲學關係,或一個絕對的“性”解釋世界的統一“性”的哲學關係。⑧ 古始:宇宙開始產生的初始,或“道之穀神”。⑨ 道紀:道的行為規律或道之穀神的陰陽行為原則之德。

解譯

老子說:看它看不見,叫作“夷”;聽它聽不到,叫作“希”;摸它摸不著,叫作“微”。這三者無法再追究下去,故原始的道是渾樸狀態的一。它上面不顯得光明,下面也不顯得昏暗,渺茫幽遠不可名狀;迴歸到無形的狀態,這就叫作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稱之為“恍惚”。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看不見它的背後。由至古無限無體的“陰陽者之一”的“道”生化至今的有限有體的“陰陽者之多”的“道”。能夠認識到“古始”的“陰陽行為原則之德”,就叫做道的行為規律。


摘自《老子的智慧之學》南京出版社,2015


古之善


《道德經》第14章教訓//

原文: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盲目舉措看到的是人們的鄙視!

固執己見聽到的是人們的異議!

衝動行徑遭人唾棄!

盲目固執衝動乃人生之大忌,情緒不控視作生存大患。大忌應制止,大患應避免。毫無目的的舉措,則事無可為,不如靜觀其變。偏於一隅的己見,則無以服眾。莫名其妙的行徑,終致得不嘗失。前人之經驗和教訓後人足以引起警醒,有過立改無則加勉,善莫大焉。

(注:道紀~渡己。受到教訓而後得悟大道至理是謂“渡己”)


55e4680


這句話出自——老子

簡單翻譯過來:

  1. 用眼睛去看而看不見的狀態,稱之為“夷”;

  2. 用耳朵去聽而聽不見的聲音,稱之為“希”;

  3. 用手去握取而不能獲得的任何實物,稱之為“微”。

這三種狀態形成一個整體之“道”,是一體的,不能簡單區分。

其一,道如果作為一個具體之物,它的上端是不明亮的,它的下端是不晦暗的。

其二,它是連續的狀態,不能用一個具體的名號去稱謂它,最終又迴歸到一種不是具體之物件的狀態。

因此,道是沒有一種固定形狀的、固定物件的因而從人的認知角度看稱之為恍惚不定。如果我們從正面去看它,看不見它的頭,從後面去看它,看不見它的尾巴。

篤守天地開端之前的遠古之道,可以統御當下的社會現實。如果一個人能夠理解遠古時代的開端這層道理,就算是把握了道的根本精神。


粒子橙


“視而不見名曰夷,聽而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此是老子道德經十四章中的文字。此段文字充分肯定了“夷,希,微”,充分肯定了三者的混合作用或聯合作為就是“為一”。肯定“視而不見”在於消除人眼外感的副面影響或副作用,因為眼視所產生的外感最易產生假象,同樣,聽覺也是虛的外觀,也即聽覺是不可靠的;語言文化都是來自於說和聽,所以,語言文化是不可靠,不可信的。夷者,希者,都是不信不靠見聽外在文化的,而是堅守的獲取事物的內在本質文化。什麼可靠可信?只有人手探索得出的東西才是可靠可信的。“摶”字就是形容的專門專一提手,也即付出提高生產技術的努力才是最可靠最值得的。雖然“摶”不容易做到,也即“摶之不得”,但總有一些微小的積累和進展,長期堅持下去就可以取得效果。最顯著的效果就是“為一”,也即前所未有生產技術創新的作為,只有長期堅持才總有實現的。“此三者”就是言探索創新的“摶”者均是去皮取內在,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去彼取此的;只有長期堅持這種文化取向,就可以聯合起來,為“為一”做出貢獻,就可以實現科技“一”的創新突破。取此有利於“為一”有利於技術創新的作用是不容致詰質疑的,這種作用是完全可靠的。


魏永臣550


用眼睛看不到它這叫做“夷”,用耳朵聽不到它的叫做“希”,用手摸不到它的叫做“微”,因為我們用眼睛、耳朵、身體、無法感覺到它,所以因而無法描述它的形象,茫茫然,渾然一體。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它既不是明亮的又不是昏暗的,所以迷茫得難以形容。說其無,萬物由它而形成,說其有,又不見其形。

“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所以只能說它是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體的形象,並且把它定義為恍惚。迎著它看不到它的頭,跟著它看不到它的尾。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然而如果能夠把握住這恆古之道,就可以駕馭現在的一切。就能瞭解到原始的情況,這既是道德規律


雨霖鈴40104010


這兩句話出現在《道德經》第十四章,從字面意思解釋,就是告訴我們道的特性,是看不到,聽不到也抓不到的(搏之不得,名為微)。老子本章內容就是告訴我們,僅僅通過我們的眼耳鼻舌的感官刺激,是無法真正能夠了悟道之本性的。我們經常說眼見為實,可是很多時候我們被眼睛所欺騙。比如我們所認為的空,就是真的沒有。但現代科技已經證明虛空之中依然有暗物質,能量的存在。不能因為我們感官無法察覺,從而否定道,否定宇宙的實相。很多人一生都在尋找道,認為道在深山中,在遙遠的某位大師道場中,其實這跟一條河裡的魚在尋找水一樣可笑,如果用清淨的心靈去感悟,就會知道道就像空氣,水一樣遍一切處,但我們一直用後天的知見,用自以為真實的感官刺激去尋找道,最後只能“其出彌遠,其知彌少”了。



邊緣隱士


看到一的東西不說二,聽到是風不說耳。


江南詩丐


我的答案可能另類,我是這樣理解的:沒看見就是沒看見,看不見聽不著摸不到,不能妄下定論,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無論什麼事情,不能糊糊塗塗,不懂裝懂,只有瞭解其原因,才能知道其結果,做事打仗也是如此知其知彼百戰不殆。做人做事不能違背規律。


心想事成183825422


只有修道之聖人,才能道貫古今,以德一而顯道,道創生宇宙天地,德一給萬物以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