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這個銀川平原上的守護神

賀蘭山,位於寧夏平原和內蒙古阿拉善高原之間;賀蘭山,歷史上著名的

“軍山”,千百年來,見證著大小戰役,始終捍衛著寧夏平原的安寧;今天的賀蘭山,依然承擔著守護“塞上江南”的重任。

一座

與駿馬淵源深厚的山

賀蘭山,這個銀川平原上的守護神

賀蘭山四周被烏蘭布和沙漠、騰格裡沙漠、衛寧北山、銀川平原所環繞,綿延200餘公里,山勢總體近南北走向。山體東西寬15-60公里,山地面積6000餘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

銀川平原上,如果在行駛的車輛中觀看賀蘭山,這座山脈就活了起來,它像與人賽跑的一群駿馬奔馳在天際。看著這樣的場景,讓人不禁想起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縣誌·卷四·靈州·保靜縣》中對賀蘭山定名的說法:“賀蘭山,在縣西九十三里。山有樹木青白,望如駮馬,北人呼駮為賀蘭。”另一說法是西晉時期,匈奴“賀蘭氏”、“賀賴部”曾經駐牧于山麓,他們用部落名“賀蘭”來稱呼這座山脈,這個命名得到隋唐以後人們的認可。關於賀蘭山的定名,學者們的爭議很大,不管如何爭辯,賀蘭山無疑與駿馬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秦漢以後,佔領賀蘭山地區的王朝,都在這裡牧馬以充實國力。蒙古人是與馬為伍的民族,“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元起朔方,俗善騎射,因以弓馬之利取天下”。到了明代,寧夏北部的賀蘭山麓依然是重要的牧馬區之一。明王朝還通過茶馬互市,獲得更多的戰馬,他們在西北地區設立馬市13家。賀蘭山的山口,成了馬匹交易的通道。

清代寧夏牧馬業的終止,是因為寧夏平原大量土地的農耕化,黃河水澆灌的富庶田園代替了昔日的牧馬區。從此,賀蘭山東麓再也看不到萬馬奔騰的壯麗景觀了,只有賀蘭山斑駁的駿馬巖畫,還能讓人想起這座山脈曾經與駿馬千絲萬縷的聯繫。

賀蘭山

連石頭都讓人痴迷的寶山

賀蘭山,這個銀川平原上的守護神

山麓荒漠草原土層瘠薄,多為粗骨淡灰鈣土、礫石新積土。植被的種類也比較貧乏,草群低矮,覆蓋度低,外貌灰綠,退化嚴重。圖為賀蘭山三關口長城一帶的景色。

在賀蘭山的中北段,盛產“太西煤”,賀蘭山除煤炭之外,還出產石英岩(硅石)、輝綠岩、黏土、鐵礦、磷礦等礦石,這些礦石都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但它離普通百姓的生活較遠。

“沙棗子開花香天下,塞上江南好寧夏,東有黃河一條龍,西有賀蘭山寶疙瘩。”寧夏的土特產中,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髮菜被稱為“五寶”,這五寶,都產在賀蘭山上或者賀蘭山洪積扇上。

賀蘭石在清康熙年間開始被人開採利用,道光年間江南藝人來到寧夏,帶來了制硯技藝。如今,隨著儲量的減少,賀蘭石越發顯出它的珍貴。人們開始在群山中尋找新的礦脈,希望能夠接續賀蘭石的光彩。

矗立在

糧倉與荒漠間的生態孤島

賀蘭山,這個銀川平原上的守護神

松林深處,海拔/1900-2300米

賀蘭山的松林深處,綠意逼人,苔蘚層連片,厚度可達10釐米。森林帶是賀蘭山東坡生物資源最豐富之處,也是馬麝、藍馬雞等珍稀動物的藏身場所,對於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在賀蘭山的兩側,如今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地理景觀,東麓的銀川平原,溝渠縱橫,是塞上江南、魚米之鄉;而在西麓,橫亙著騰格裡沙漠,它與烏蘭布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相連,成為阿拉善荒原的重要組成部分,流動沙丘、半流動沙丘、密集的沙山是那裡的主要景觀。

雖然位於乾旱地區,但賀蘭山地跨溫帶草原與荒漠兩大植被區域,是華北森林植被、內蒙古草原植被、阿拉善戈壁荒漠植被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彙集地。與周邊區域相比,這座處於人類包圍之中的生態孤島依然是乾旱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各種動物在這裡建起了自己的家園,它們都屬於溫帶草原 — 森林草原 — 半荒漠動物群落。

賀蘭山雖然不能和南方的青綠山水相媲美,但它有效遏制了阿拉善荒原的風沙東移南侵,減緩了銀川平原農田、牧場的沙化;高大的山體,有效地阻擋了西北方向刮來的高空寒流,也阻擋了潮溼東南季風的西進;賀蘭山中段密集分佈的植被,有效地減弱了水土流失和山洪暴發,起到了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的作用,直接捍衛著銀川平原的生態安全。

賀蘭山,這個銀川平原上的守護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