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內國家是想保房價還是要“刮骨療毒”?房價降下來後買房的剛需你怎麼看?

蕭十三代


控制房地產關鍵就看肉食者們有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了,第一要確定剛需為主的原則,除了商業價值比較高的地段可以出售高價房以為,一般就是以滿足居民基本住房需求為主。第二住房市場以租為主,以買賣為輔,就近居住的原則還可以有效的緩解城市擁堵。第三國家發行房地產債券,所得收入用來接房地產的盤以免經濟硬著陸,第四步推動農民工進城定居,給廣大的打工家族庭提供學校和廉租房解決留守老人和兒童問題,要享受這些服務要繳納一定的資金才可享受廉租房服務,每一個人申請都要繳納一筆這樣的資金(當然這筆資金也應該在他們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從幾萬塊到十萬塊以上不等,可以一次交情也可以分期付款,總之以時間換空間為經濟調整留出足夠的緩衝),等到一定時間後再取消,做為福利房分給老百姓,而這對企業和政府也是很有利的,因為他們有了現金流盤活了資金鍊。房地產債券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絕對是個大好事,如果房地產照現在的趨勢發展下去必死無疑,不如佔優勢的各方各讓一步,讓利益於民的同時也給自己留條後路。



高高不可沉默


什麼叫做“刮骨療傷”?是把房價打下30%的降幅,或者50%的降幅?如果是這麼想的話是想多了。

1、穩房價還是房住不炒?

我發現很多人一看到“房住不炒”的消息就很興奮,就以為要讓房價降了,房住不炒的原則提出有幾年時間了,提出的背景是什麼?首次提出這個樓市發展方向是2016年年底的時候,當時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房住不炒”的樓市發展方向,應對的就是2015年和2016年因為貨幣和信貸政策 寬鬆帶來的樓市火熱,一線城市房價大幅上漲,並且在傳導給二線城市的趨勢。在這個背景下提出來的。


每個讀者可以看看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房價從2017年到目前的變化是什麼?已經有兩年半時間了。

房住不炒當然是大方向,但是在2018年也提出過“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口號,在2019年初又再次提出“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三穩發展方向。

內在的邏輯可自行去品味,房地產事關經濟的穩定,也事關民眾財產的穩定,事關城市發展的財稅收入,牽一髮而動全身。

2、防止大起大落才是本源

在今年再次對各種調控的方向作為了表述,房住不炒和防止大起大落成為一併的存在,這個時候其實已經很明顯了,對於房地產的態度其實就是一個字“”。

現在的房價是比較高了,這個是共識,家庭的槓桿也到

了一個很高的水平,不宜再繼續增加家庭的槓桿,房價再次大漲,這個不利於金融系統的穩定。

但這並不意味著就要降低房價,房價降低,首先地方的稅收就會受到影響,一方面今年在大力推行減稅,口袋已經比較窘迫,如果事關房地產的收入再減少的話,對財政是非常大的壓力,所以把穩地價放在了第一位。

穩定了地價,穩定房價也是理所應當了。那麼怎麼調和高房價的矛盾

穩定房價,用時間換空間,通過經濟的發展,提高居民的收入,居民的收入提高了,房價自然就相對的降低了。

3、城市的房價出現分化

城鎮化已經完成了60%,最快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未來城市會發生分化,人口淨流入的城市房價是難以支撐的,只有人口淨流入的城市才具有房價穩定和未來上漲的基礎。


人隨產業走,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吸引人口最好的方式,房價是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

儘量選擇人口淨流入的城市定居


壹號股權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國家還是要想對房地產業進行刮骨療毒。因為今年繼續去年的嚴調控政策,繼續強調房住不炒和確保住房居住屬性。而且今年多個部門又同時對房地產發聲,要求控制房價,保證民生利益。尤其是金融監管部門違規房貸進行嚴厲查處,這對房價上漲也將起到釜底抽薪之作用。這一切都表明,國家在2019年保持原控制房價的基調不變,要對房地產業進行徹底的刮骨療毒。

房價降下來後,對於剛需族來說,我覺得沒有多大的影響,因為剛需族不是投資投機購房,房價下跌對用來自住沒有太大的影響。有一點就是按揭房貸可能感到有點怨,讓自己多償還貸款利息。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影響了。


開偉觀察


房價是當今中國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這兩年來中國可以說是個城市房價都有所上漲,上漲幅度之大也可以說是中國有史一來最誇張一次,能讓國家全國性的出政策來調整房地產市場,說明問題已經很是問題,所以接下來的房產調控政策應該是不會改變,現在各大城市房價開始有了回落,這也是正常的房價迴歸理性,投機房產的各路神仙也已經開始退群,房產中介交易暗淡,關門大吉也不再是新聞,現在最關心的還是剛需家庭購房的問題,多關注自己生活需求可以滿足的社區一二手房產.不用太多考慮概念的又是遠郊的新區,開發區,高鐵新城,因為配套設施很不完善,後續生活會有很多不方便,生活成本會增加,所以現在的房地產市場是投資房產者止步,剛需家庭警惕。



鍾文龍


某報道“連續十年房價下降,累計下降十五塊”。

海口房貸月供差不多都是七八千,公務員工資大概也是三四千,請問房價要降多少合適?

憑藉這些年國際旅遊島,自由貿易島等等,海口出現了長影100,觀瀾湖等等娛樂項目,可是都淪為了房地產項目(參考深圳華為科技城)。

高房價為海南帶了什麼?

眾多炒房客聚集,外地老人、兒童憑藉一套房霸佔了大量的教育、醫療資源等等資源。

大量的房子空置,就是去庫存?過度攝取地產,嚴重的制約了其它產業的發展。

高房價拉動全產業的高成本,超高的物價讓人口一度流失,各種高大尚的名頭,各種抬高消費檔次,脫離了老百姓全國收入倒數的現實。

祝福海南,天佑海南百姓


0金剛鐵布衫0


什麼刮骨療毒?打壓房地產業,將房地產泡沫擠爆?先不說還不能確定房地產業有泡沫,即使有泡沫恐怕也沒有哪個國家會願意主動去將泡沫擠爆。

要將房地產泡沫擠爆需要將利率提高至遠高於正常利率之上。其它產業沒有泡沫,你將利率提高至非正常水平,會誤傷到其它的產業。房地產泡沫的突然破裂會導致許多銀行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惡化,地方政府財政收入萎縮,給社會經濟帶來極大的破壞力。甚至會引發金融危機,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失業大量增加。即使房地產泡沫沒有被擠爆,利率過高也會使經濟增長放緩,失業增加。

如果房地產市場中沒有泡沫,打壓房地產業只會造成住房供給減少,打壓過後房價將出現報復反彈,反而更容易滋生泡沫。

房價上漲過快與信貸增長過快有關,泡沫的滋生主要的更是因信貸過於寬鬆。加強金融監管,嚴格控制房地產業信貸增長,才是抑制房地產泡沫的有效工具。我想,這也是中央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因。


大方妹幾


對2019年來說,國家在房地產問題上,採取的是堅持“房價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實現的是“因城施策,分類調控”要求,穩定房價,讓房價不要繼續上漲,而不會讓房價出現大幅下降、快速下降。

為什麼說只能穩定房價,而不能出現房價大幅下降或快速下降呢?這是由目前房地產市場的現狀所決定的。因為,房地產與經濟增長、金融風險、居民生活等都關係密切。一旦出現房價大跌或快速下跌,必然會帶來開發商資金鍊斷裂,市場嚴重低迷甚至暴跌等方面現象。所以,只有穩定,才是最穩妥的。

這也意味著,2019年的房價不可能出現大的下跌。即便下跌,也是部分城市,或小幅下跌。那麼,對剛需來說,如果購房,只要不是想著漲價,而是居住,也就不需要考慮更多。反之,如果想的是漲價,則可以等一等,看看房價的變動情況,再做出是否購房的決定。


譚浩俊


我雖然有自住房,但我還是支持房價迴歸到普通人能買得起的水平,如果個個城市都象廣州、深圳,年輕人就會投機,哪裡來錢快往哪裡去,工匠精神永遠都是鏡中花水中月,還會引發社會動亂,政府一定要想辦法管住房價這頭巨獸。


用戶4818699919727


房價一降有錢人馬上買,自己換一套,父母換一套,孩子買一套,二胎備一套,異地度假買一套,老家改善買一套,商業區買兩套租給打工者,生活區買兩套租給上班族……

於是,瞻前顧後精打細算的剛需們還在觀望分析的時候,房子已經沒了;分析完了看明白了的時候,房子又漲價了。於是剛需們得出一個結論:房價的規律就是在波動中上漲,於是又買不起了,又觀望。這時候,有錢人降一點價,再裝作急售的樣子,把騰出來的舊房子在二手房市場賣掉,或者租出去,又把買房的錢賺回來了。


張大實在


房地產牽涉到多個領域,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直接或間接投資房地產業務,對房地產市場的依賴度高。例如,當上市公司業績不佳的時候,上市公司可能會採取賣房回籠資金的策略,一家上市公司可能會有多個房地產項目,通過房地產回籠資金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也是扭轉業績困境的策略之一。或許,站在經濟穩健發展的角度考慮,穩房價也是一種需求,通過以時間換空間的形式來完成價格泡沫的擠壓。如果把房地產泡沫擠破,可能會引發不少問題,防風險守底線也是未來的政策定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