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窮就別生孩子,給不了兒女好的生活還生,這是自私”,你怎麼看?

窮人低層恨透果家


這話看似有道理,但是理智的分析一下,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不可取的。說這樣的話是不負責的。

1、首先,中國人講究“無後為大”,作為父母的兒女,你有義務為家族傳承血脈,有義務生兒育女。這是你的權利,更是你的義務。

2、其次,生孩子跟窮富有關係嗎,窮就不生孩子,按照這個理論推理的話,世界上就沒有人了。很明顯,在古代都很窮,沒幾個吃得飽睡得暖的,再遇到戰爭,兵荒馬亂的,還有什麼安穩的日子,還有什麼傳承,那今天的世界又會是什麼樣子呢?又會有機會在這裡提問題嗎

3、是的,這句話雖然有問題,但是確實體現出了一種責任感,這個種責任感還是令人感動的,不是不想生兒女,而是想給兒女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4、那麼,條件不好該生兒女嗎?答案是肯定的,雖然現在的條件還不是很好,儘管現在還給不了子女好的環境,但是,世事都是在發展的,只要我們肯努力,只要肯奮鬥,終究會有回報的,終究會有好日子的。

5、條件不好一樣可以生兒育女,一樣可以高傲的活著,只要肯努力,只要肯付出,就一定會有收貨的,即便沒有達到理想的目標,即便沒有給子女留下太多的物質財富,但至少,你的精神世界很富有,你同樣給子女創造了財富。正如人所說的:所有的經歷都是財富。

6、年輕人,不要偏激,不要洩氣,不要悲觀,只要肯付出,生活一定會好起來的。

人生一世,要對子女負責,更要對父母、對自己負責,該做的事就去做,無論條件如何都應該去做,這樣才對得起所有的人,才不枉人間走一次。

對於這個問題,您是怎麼看得呢、


說天評地鹽城哥


講個真實故事給大家聽:有一對老家農村的小夫妻,在城市打拼,雖然買不起房子,但收入除去生活開支,還能略有結餘,有一個可愛的兒子放在老家給老人扶養,放開二胎政策,他們只想再生個閨女,萬萬沒想到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小夫妻倆整天淚流滿面~有人說他們絕對不是高興激動的…


滄海92959451


說說在我身上的事吧,我認為窮生孩子的確是自私,我父母,窮人,為了生兒子傳宗接代,生了三個女兒,我爸脾氣暴躁,常年對我家暴,因為我是老大,所以在家捱打最多。小時候窮也就罷了,還捱打,我的童年和青少年差不多是在苦難中度過的。好不容易擺脫了那個家庭,一個人在外打拼,你就是死在外面,他們也不會幫你一根毛的。我因為家暴的陰影,一輩子沒結婚,對男人有莫名的恐懼和不信任,自己打拼在上海站住腳,市區貸款買了一套小房子,那時候房子很便宜,付11萬首付就能買房子了,後來堅持了幾年實在撐不下去了,把市區的房子賣了,換成郊區的兩套房,這就被我媽惦記上了,那叫一個罵呀,逼我賣掉一套在老家給她買大房子,我無奈賣了房子,賣完房子就大漲了,我因為這一波操作損失了將近兩百萬,這老太太可把我當成搖錢樹了,房子要大的,給她買了,然後就逼著要豪華裝修,有房子的人都知道的,那豪華裝修到最後就變成紙了,不能當錢賣,只能送給下家。我沒同意,那她就不幹了,各種耍賴,威脅要斷絕關係,我心煩意亂就把他們電話下黑名單了,兩個老人這麼鬧,會瘋,真的。現在幾年過去了,那房子我媽還給我扔在那不管,我也是沒轍了,我父母一輩子誰也不愛誰,打架打了一輩子也不分開,他們心裡早就沒有愛了,我媽眼睛裡全是別人的腰包,想拿來用用,至於你的死活,她不管,我爸脾氣依舊暴躁,回家三天他都管不住自己要吼我,我花上幾千飛機票錢,難道就是回去挨他罵的?我覺得回去真的沒意義了,他們就是各種挑毛揀刺,你這麼做也不對,那麼做也不行,總之你怎麼做都是豬八戒。一家人個個睜著大眼睛跟那大衣哥家的鄉親一樣,恨不能把你給拆了,看看你還有多少利用價值,你有錢給他們就一哄而上,沒錢給多少年都不會給你打個電話的。至於你在這個大城市有多少艱辛,哼哼,你有那麼多錢還艱辛?他們根本不信。上海北京的窮人家家都是這樣的,一說有幾百萬的資產,那也不能賣了住馬路上去呀,你還不得過正常窮人的日子?然而在這一家人眼裡,我就是個搖錢樹,搖不下來?他們就罵死你。感覺自己這輩子活得真悲哀。


劉春雁43537996


今天來說說,我妹吧。她今年48歲,是富德生命人壽高級分區經理,剪短髮,身高162,體重120,氣質好,人很好,是我們的家的寶貝,最小的孩子,不愛說話,是我們兄弟姐妹中身高體重最標準,也是最漂亮的。

我妹妹從小到大做事情很認真,要求比較高,在讀小學的時候,留著頭髮到肩膀處,小孩本來睡眠就好,再加上去學校的路是黃土,一到下雨天,會很滑,以前讀書我們也不知道摔倒了多少次,而且從家裡到學校最少要50分鐘,所以早上要起的比較早,可是天天早上在那裡梳頭髮都要磨蹭好長時間,我媽說,來不及了,快點了,我妹只要沒把頭髮梳滿意,就不幹,就因為這個沒少挨媽媽說

兄弟姐妹中妹妹最遲結婚,29歲才結婚,到31歲才生孩子,剛認識她老公的時候,家裡窮,再加上她公公得了骨癌,花了不少錢,欠了很多債,後來為了看病,把房子買了治病,不僅沒治好,公公也走了,那時候我妹兩個的工資還沒有一千元,很想要孩子,那麼窮,怎麼要,我妹說,孩子要經濟許可了再生,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優生優育,孩子好,自己好,國家好,我妹夫的想法相反,只要孩子生了就不會有問題,孩子生了總不至於餓死,只要大人過得去,小孩也就能過得去,小孩吃不了多少錢,妹夫說,以前農村的幾個等有錢了才生孩子,我妹妹的想法沒錯,妹夫說得也有道理,其實都是為了孩子好,也為了家更好

現在同學聚會的時候,早結婚的人當了爺爺奶奶了,我妹的孩子才18歲上高中,怎麼做取決於自己夫妻,你說呢

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追求完美的程度不同,結果就不一樣。



黃梅嬌


我也覺得太窮就不要生那麼多孩子,一個蘋果給一個孩子吃和給兩個孩子吃,結果肯定不同,我有切身體會,我兄弟姐妹五六個,我最小,等我剛剛出社會,父母都老了,小小年紀,什麼都要自己打理,白手起家,雖然現在過的也不錯,但是自己一路過的好艱辛,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也沒有那麼多能力照顧父母,如果父母少生幾個孩子,能多少幫我一點,她們老了我也有能力照顧他們,現在我只能照顧好自己,不是不孝順 心有餘力不足,


用戶1600599915875


這個問題讓我感觸頗深,我的小叔子聾啞人討了個老婆也是,兩個沒有工作,低保戶住的我公婆的房子,我們家姐弟四個,大姐我們,他是老三還有一個妹妹,平時小孩的讀書他們生活就是我們幾個接濟,先養了一個女兒是正常的,16歲了在讀衛校,5年前他們居然悄悄的懷了二胎,懷到快六個月時再告訴我們,我們真的是目瞪口呆,當時我公公巳去世婆婆沒有工作是我和姐姐幫她買了五七工每月有一千多塊錢,我婆婆是始作蛹者,她和弟媳的媽一起串通先瞞著我們,我們和大姐知道後找兩個老的和小的下跪求他們別生,養不起,都不理我們,弟媳的媽還說我姐你個出嫁的插手孃家的事,說我們這是他們自己的事誰也當不了家,難不成殘廢人連伢也不能生……氣得我們說以後不會管你們的,也管不,一家四口都要人接濟誰管的了,弟媳媽說生了送人也不連累你們,然後的然後生了,他們是後繼有人了,現在也上幼兒園了,這幾年生活費兩個伢的學費生病了都要錢,不是找我們就是找大姐,妹妹也過的不好,婆婆去年腦溢血手術治療費用高,我們負擔不起,為此還跟大姐家紅了臉,今年臘月婆婆也去世了,公婆去世的費用都是我和大姐出錢,我們夫妻也只是普通工薪家庭,姐姐老師姐夫搞工程的做的還蠻好,但也討厭這樣的拖累呀,他們真是聾子不怕打雷,自己都養不活還要生兩個,婆婆和弟媳媽當時對鄰居說的就是生了不怕,哥哥姐姐不會讓他們餓死的,婆婆現在腳一蹬到是丟乾淨,這一家四口讓我們怎麼辦,管又管不起,不管不忍心,兩個伢的學費目前每年一萬五,今年春節給三千另加物質他們嫌少了,說馬上孩子要報名,找他哥糾結要錢。害的我們和大姐兩家家庭失和。女孩因為家庭非常自卑,不與人交流,有點自閉,小男孩先天弱視,要校正,我們現在被這一家拖的要崩潰了,這麼大的坑咋填?我自己也只養了一個,所以我也認為窮了就應該少生,生了就應該為小孩負責任,不是生下來推給別人,窮人家的小孩什麼都比不上別人會自卑的,甚至影響孩子的正常成長


彩虹96015111


現在的的人變了…四十年代前一直到七十代:大部都是兒多,女多,後脊興的覌點。我是四十年代的人,那時我們同零人很旺,一家都常見有五,六,七,八,個的子,女家廳。少吃缺穿,光皮股,十來歲不穿衣鞋的大有人在。苦日子過著不怕苦,忍勞忍願。現在人不一樣了見不得一點苦,不想多生,追求不一樣了,這個變代我也想不通?


用戶3293978307299


生兒育女是我們生而為人的歸宿,一個人一生沒有孩子該是一件多麼遺憾的事,就像沒在這個世界走一遭的感覺,生兒育女更是我們民族傳承的大事。有錢沒錢更不是衡量別人該不該生養孩子,請不要隨便對別人道德綁架,但生多少個孩子合適應該遵循國家生育政策,我們批判別人沒錢還生四五個孩子,難道有錢人生六七個就得表揚?

更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窮人家的孩子更懂事,雖然我也常在想如果那時候我爸媽只生哥哥姐姐的話那他們的生活一定會很好過,但是加上我和妹妹就過得很吃力了,可是如果那樣的話我們就沒有在這個世上的可能了。

請時刻記住不要道德綁架別人。


甜心20150827


應該是對的吧,當然有些地方是越窮越生,他們感覺生多幾個總有出息一個,人多好辦事吧,可我總認為這是自私的想法,孩子們每個都享受不到好的優質的生活,我家有一兒一女,條件只有小康水平,人生很滿足不求其他的了


枯萎樹幹


很多人說“窮就別生孩子,給不了兒女好的生活還生,這是自私”。我認為,這樣的言論很有道理。都不要唱高調,請細心看看你們身邊,有兩個兒子的父母人,為兒子買房娶妻,一平一萬多,加上小車和彩禮,那個兒子都得兩百萬啊!對於一些工薪階層,那真是愁白了頭!

對於普通家庭,還是根據自己的能力少生優生,順其自然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