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一位獲得了世乒賽單打冠軍,來年的奧運會卻沒有資格參加,她是誰?如何評價?

足球story


極不滿意第一位答題者的回答!他只講小山智麗(何智麗)令人同情的往事,把她描述為一名單純又無辜的受害者。根本就不提她當年是如何瘋狂地報復中國隊,極其過分地羞辱中國球迷感情的醜聞!這樣的回答,有失公允,也有悖實事求是的體育競賽精神。

確實,何智麗是一位令人同情的運動員,她是國乒早期“讓球戰術”的犧牲品,退出國家隊,嫁給日本人之後,代表日本隊比賽,本來也無可厚非。在賽場上奮勇拼搏,能擊敗中國隊的頂尖選手,說明她有實力,能夠在不讓球的情況下,戰勝任何人,這也不能算什麼問題。


1994年的日本廣島亞運會,當年30歲的小山智麗主場作戰,四分之一決賽戰勝了陳靜,半決賽又戰勝了喬紅,決賽面對鄧亞萍,小山智麗3比1獲勝,奪得亞運冠軍。小山智麗得分後的“呦西”喊聲,傷了不少中國球迷的心。

這個“喲西”聲實在是太刺耳,實在讓人受不了!知道那時候什麼人說“喲西”嗎?只有電影裡面窮兇極惡的“老日本鬼子”才這麼說話的!你何智麗作為一個曾經的中國人,以這樣一種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方式來羞辱中國人,真是太過分了!所以,對於中國乒乓球運動員之中的“外籍軍團”,我最討厭的人就是小山智麗,沒有之一!


臨時客


在我的印象中,這一名應該就是前中國名將何智麗了。這一位飽受質疑的乒壇名將後來嫁到日本後改籍換姓,現名小山智麗。
她負氣出走日本,背後的心酸卻很少人能明白。 1987年,第三十九屆新德里世乒賽,何智麗自導自演,演繹了一場屬自己的悲劇人生。決賽中擊敗韓國選手梁英子捧起了吉-蓋斯特杯,但是“贏了球,卻輸了人生”。

何智麗落選88年的漢城奧運會單打名額,就是為自己的“拒絕讓球事件”買了單。

事件回顧如下: 當年87年世乒賽,中國的何智麗,管建華,戴麗麗和韓國老將梁英子打進半決賽,形成了三英戰呂布局面。半決賽對陣:何智麗VS管建華,戴麗麗PK梁英子。


由於梁英子的實力非常強,中國教練組認為,想要突圍成功,必須消耗梁英子的體力,所以教練組決定讓削球手的管建華在決賽中把關最為穩定。於是,讓球員們導演一場讓球風波。但是,何智麗卻“不聽安排”,拒絕接受讓球,一氣之下3-0擊敗管建華。儘管何決賽中擊敗了梁英子收回冠軍,但教練組對於何智麗的自作主張極為憤怒。雖沒有明顯表態重懲何智麗,但以變性方式“軟禁”何智麗,取消她的漢城奧運會單打資格,接下來的兩年也沒有讓她打上重大比賽。 雖然何智麗拒絕讓球沒有事先通知教練組和管建華,讓管建華吃了暗虧,戰術上也差點丟了冠軍,有錯在先。但87年作為世界第一的何智麗聽到教練組這樣的安排,很明顯心裡是極其不舒服的,一萬個“憑什麼”滿天飛。何智麗認為教練組這是不尊重她,不認可她的行為,拒絕讓球。
教練組剝奪了她88年奧運會名額,於是她負氣出走日本,是時勢得產物。但出走日本後的她生活並不如意,丈夫劈腿,身邊沒朋友,非常可憐。但他更改國籍為日本出戰也令人吹噓,是否值得可伶?我一直在想,假如沒有轟動一時的讓球事件,何智麗的人生又會怎樣?


星期八體育


這位選手就是何智麗了!在1987年印度新德里舉行的第39屆世乒賽上,國乒女隊管建華、戴麗麗、何智麗三人打入四強,另外一個四強席位歸屬了韓國選手梁英子,半決賽管建華對陣何智麗,戴麗麗對陣梁英子,由於管建華對陣梁英子歷史戰績更好,為了保證奪金的概率,國乒便安排何智麗讓球輸給管建華。不過等上了賽場,何智麗沒有聽從教練的安排,直落三局以3-0戰勝管建華進入決賽並最終奪得女單冠軍。何智麗雖然在世乒賽奪冠,但因為“不聽話”並沒有獲得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心有不甘的何智麗在1989年年僅25歲的時候毅然決然選擇退役。

退役之後,何智麗遠赴日本,隨後嫁給了日本人小山英之,並改名為小山智麗,1992年小山智麗選擇復出,加入日本乒乓球國家隊。在1994年10月舉行的廣島亞運會上,小山智麗狀態神勇,接連擊敗前奧運會冠軍中華臺北的陳靜、國乒的喬紅和鄧亞萍,奪得乒乓球女子單打冠軍。尤其是在比賽中,她每得一分都要高喊一身聲“呦西”,引起很多球迷的不滿。在奪冠之後,小山智麗激動的表現這是她最重要的一枚金牌,她很高興能幫助日本隊爭奪榮譽。小山智麗很多年也都沒有回到中國,直到2005年5月,第48屆世錦賽單項賽在上海舉行,小山智麗時隔多年後首次回到中國,此時她已經與日本老公離婚再次孤身一人了。


叮咚體壇


同樣遭遇的還有陳靜啊,她在漢城奧運會也是沒讓球給焦志敏,隨後奪冠。緊接著也是被邊緣化,所以她即便退黨也要去中國臺灣啊。而焦志敏諱莫如深地遠嫁韓國,遠離是非之地,甚至遠離乒乓球。她丈夫是現任韓國乒乓球總教練,她也沒透露中國乒乓球核心機密給丈夫。表面平靜,實則水很深。一揭開就是傷疤,就是拉仇恨。當年漢城奧運會是滑鐵盧,只奪得了5枚奧運金牌,甚至出現嚴重失誤的李寧後來都獲得了十佳運動員稱號,但陳靜奪得金牌卻沒有獲得稱號。因為她委屈啊,世錦賽已經讓球給何智麗了,奧運會還讓。人生能有幾次奧運會?這樣讓球還不如去做一名陪打員好了,面對金牌咫尺之遙,並不是自己能力不行,而是背後的原因讓自己放棄,只要是運動員誰都會心有不甘的。


茗風242


1989年何智麗遠赴日本,曾經在1994年廣島亞運會上代表日本擊敗鄧亞萍奪冠,因為比賽中並全程大喊著喲西,而讓球迷非常反感。因為無數球迷在電視機裡目睹了這一時刻,小山智麗在領獎臺上,面對在日本國歌聲中冉冉升起的日本國旗,她的感恩之情溢於言表。

其實何智麗是有委屈的,那就是不滿意領導讓她給其他隊員讓球的決定,但是關鍵之前她也接受了別的隊友的讓球,所以我覺得何智麗很奇葩,為此記恨中國隊,在日媒面前說國乒對她多麼不公平,說代表日本奪冠比代表中國奪冠更開心高興。


關於那個讓球事件,是這樣的,1987年新德里世乒賽,八進四的時候小山智麗對陳靜,第一局實打實的真打比賽中陳靜獲勝了,但之後按教練組臨時要求陳靜讓球給小山智麗。陳靜聽從組織安排讓給了小山智麗。

小山智麗在半決賽也接到了教練組的讓球要求,但她拒絕讓球並且沒有事先知會隊友管建華和教練組,3:0擊敗管建華闖入決賽,並戰勝韓國選手梁英子奪取冠軍。但她不服從組織安排的決定讓國乒高層很震怒,取消了她第二年參加奧運會的資格,後來因為沒球可打,為此她遠赴日本,開始給日本賣力。


也就有了她在1994年代表日本在亞運會上戰勝鄧亞萍奪冠的大喊吆西的場面。你們喜歡她嗎?

如今她和日本的丈夫也離婚了,感覺她很自我啊,你可以不讓球,但你幹嘛接受人家陳靜的讓球,對於這樣的隊員誰敢用啊,雖然領導也有不對的地方,說白了,陳靜也不該讓球,這樣小山智麗你以為你一定打的過陳靜?


欣溪6


歷史上有位獲得世乒賽單打冠軍,來年的奧運會卻沒有資格參加的球員,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何智麗。現名為:小山智麗!如何評價這位世界冠軍?坦白講,本不該舊事重提,但是既然問題提出來了,第六人還是儘量本著客觀公正的態度說說自己的看法:

從大的方面說,中國乒乓球隊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優秀的集體組織。為國爭光是他們的使命和第一要務。在這種背景下,當年的國乒目標就是奪冠,而且是誰最有把握就讓誰去打決賽。

因此,在當時乒乓球圈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為了集體榮譽,個人要服從集體,產生了“讓球”現象。這種現象在當時那種環境中,可以說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種說法是國家榮譽高於一切,“舍小我成大我”體現的是集體主義的優勢;還一種說法自然是“憑什麼”讓球,競技體育追求的是公平公正,能上庸下更是普世真理。

事實上,在當時那種背景環境下,很多人確實做出了“讓球”犧牲,他們成全了別人,委屈了自己,但是很多人都表示心甘情願,對於讓球表示理解,因為他們也是讓球的受益者,也被別人讓過球。

從小的方面說,何智麗在1987年第39屆新德里世乒賽半決賽中,沒有服從國乒的“讓球”規定,橫掃了隊友管建華闖進決賽,然後擊敗韓國名將梁英子一舉奪魁。本來是件值得普天同慶的喜事,結果因為何智麗的自作主張而讓國乒教練組大為惱火。他們給出的理由是何智麗本身也是讓球的受益者,她晉級半決賽本身也是隊友沒有盡全力去打,而且她當時也答應了讓球給管建華,結果陰奉陽違,比賽中她一意孤行的表現自然不受待見!

很明顯胳膊是拗不過大腿的,何智麗的行為顯然觸碰了國乒教練組的底線。要是大家都這樣去效仿,那今後的隊伍怎麼帶,從那之後,何智麗逐漸被邊緣化,基本上沒有獲得代表國乒參加世界大賽的資格,也就是題目中所講的何智麗貴為世錦賽單打冠軍卻無緣88年漢城奧運會。

不久心灰意冷的何智麗退出國家隊,遠走高飛,或許為了賭氣,她入籍日本並代表他們對付國乒,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廣島亞運會上,何智麗憑藉一己之力打進決賽並擊敗國乒名將鄧亞萍摘金,贏球后“喲西”滿天飛的行為一度引發中國球迷的極為不滿,並將她推向了風口浪尖。

時至今日,小山智麗依然是充滿話題的乒壇風雲人物,只不過我們再回頭看她所經歷的事情時,很多球迷多了一份淡定和從容,因為我們沒有經歷她所經歷的。如果非要用一句話總結,或許這就是時代的悲劇所釀成的吧。


國球第六人


題主說的莫非就是何智麗吧!據說是第39屆世乒賽,國乒協(中國乒乓球協會)為了穩拿世乒賽單打冠軍,要求何智麗讓球,結果何智利口頭答應,實際卻全力爭戰,結果何智麗打敗所有選手,奪得本屆世乒賽冠軍!按理說何智麗奪冠國乒協應祝賀才對,但國乒協認為何智麗不聽安排,沒讓該抉植的球員奪冠,打了他們的臉,次年奧運會國乒協罷免了何智麗單打資格,於是何智麗出走日本,改國籍,改名為小山智麗為日乒協效力!何智麗的出走,是被國乒協逼的,她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她的出走國乒協應承擔主要責任;但何智麗也太意氣用事,以至於國人都不喜歡她!還是劉詩雯心軟實在,被別人頂替該參加的國際賽事保持沉默多年,而沒聽說發什麼怨言,更沒有做出出格的事情,所以劉詩雯的實在得到廣大球迷的喜愛,若誰能娶到小棗這等涵養的姑娘,真是幸福無比!


手機用戶篝火燎原


這個人大家都知道,是何智麗!關於大家對讓球的是非爭議,我不評論,對取消何的奧運資格是否正確,也不評論,只說她在亞運會上打敗了鄧亞萍為日本得了冠軍,這是她打乒乓球的成功的地方,但也是她最大的失敗的地方,因為是直播,全世界(主要是中國)都看到了,她對中國咬牙切齒的!


風林559


歷史上獲得了世乒賽單打冠軍,來年的奧運會劫沒有資格參賽,她就是世界冠軍何智麗。何智麗被教練要求讓球,錯在教練,不應過多指責何智麗。



這個事件的起因,是第39屆世乒賽,何智麗是中國女乒參賽的主力核心隊員之一,賽前何智麗被教練要求在比賽中把勝利、把冠軍讓給某某運動員。

比賽中,何智麗沒有“聽話″,一路拚爭,不但沒有讓球給任何人,更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奪取了女單的冠軍。

結局大家都知道了,何智麗沒有能以世乒賽女單冠軍的身份,參加次年的漢城奧運會。不但如此,其後何智麗受到了很大的壓力和壓制,最終導制了何智麗負氣出走曰本,變成了後來的小山智麗。



對於“何智麗風波″的評價,我的觀點是錯誤在教練,導至了後來何智麗變身成小山智麗。

試想,一個運動員的最高理想和追求是什麼?不就是世界冠軍嗎!這個世界冠軍,是要靠自己的能力打出來的。為什麼要求別人讓呢?人家有奪取冠軍的能力,教練不讓人家拿還要求她讓給別人,這不等於是扼殺一個運動員的運動生命嗎?

當時何智麗沒有按照教練的要求,沒有讓球,也沒有讓冠軍。何智麗追求世界冠軍的做法,本身並沒有錯誤。

運動獲得世界冠軍是她的最高榮譽,也可以看成是運動員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因此,我們不應當過多的指責何智麗,包括她後來的負氣出走日本。這個事件的根源,在當事教練,如果沒有這個“要求讓球讓世界冠軍″的事情,我認為何智麗也不會出走曰本的。



回過來說教練,運動員手心手背都是肉,理應公平、平等對待。誰拿世界冠軍,理應讓他們自己憑真實能力去打、去爭,為什麼讓誰去讓給誰呢?這裡邊不免有參雜個人情感因素之嫌吧。

在這個問題上,我十分稱讚現國乒主席劉國樑。劉國樑掌握國乒帥印後,不提倡、不要求比賽中運動員讓球。更是鼓勵運動員憑真能力去爭比賽資格,去搶比賽冠軍,這才是體現出了競技體育的公平、公正的精神,也更是激發運動員自覺自動刻苦訓練的動力。因為運動員知道,只要自己足夠好,就可以多打比賽,多得冠軍,當然還可以多拿獎金哦。



綜上所述,我認為何智麗獲得了世乒賽女單冠軍,而沒能獲得次年漢城奧運會的參賽資格,何智麗遭遇到了不公平、不公正的對待。整個“何智麗風波″的根,是被要求“讓″,我想責任在誰,大家都清楚的。


功夫與健身152571563


首先認為何智麗不夠具備大局觀,最後的成就也說明了這點。

從2019後半年開始,國乒一直在強調,一切以奧運為出發點。這個提法我認為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反對,但為什麼一到執行這樣的方針時候就有人不理解了呢?

體制決定了球員必須服從,李娜的大滿貫不是國家體制內的培養模式,所以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對待比賽;寧澤濤是國家培養的,那麼國家隊的決定就是寧澤濤必須遵守的規則,不能打破。同樣,對於何智麗,身處國家體制下,你定然需要尊重體制,因為體制需要自己的訴求得到體現,而這個體現就是球員需要按照體制要求去執行體制的意圖。

何智麗違反國家隊安排,即使得了冠軍,也不能讓人容忍。更何況當年進決賽3-0橫掃的比分本身就是有水分的,如果隊友不懵逼,成績不可能那樣。

看不清楚這些道理,一味地強調自己能力,是對組織決策的無視。事實上,離開國乒這個平臺,你毛也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