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樹:曾經浪跡四野屢被剷除,如今“以樹代糧”綻放新彩

或浪跡山野間,或躍居村塘湖畔,構樹——幾乎是我國最為草根的鄉土樹種,除西北、東北部分地區外,它的身影在我國隨處可見,平凡得甚至屢屢被人砍伐、剷除。但是,構樹卻總能逆境而生,吐綠綻新。

樹葉做飼料,韌皮可造紙,根莖能入藥,果子可食用……也正以為其獨特的功能特別是飼用價值,如今,構樹正迎來了自己的發展“新春天”。

生於草莽,傳於詩間

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對構樹有所記載,那時的構樹還不叫構樹,稱榖樹、楮樹、奶樹等。構樹葉呈卵形、全緣或缺裂,摘下葉子,有樹汁如乳滲出;割開樹皮,也一樣滲乳。楚人呼乳為榖,所以構樹古名就叫榖。榖桑這個名字也因此由來,構樹也被歸入桑科構屬。關於其名,古書多有記述。

在《詩經》裡《鶴鳴》有這樣一段:“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這裡的榖就是構樹,“其下維榖”意思就是說構樹又矮又小。 “大時之山,山上多構樹和橡樹”,構樹也是《山海經》裡出現最多的樹種之一,可見當時各地都有大量生長。《花經》中的“楮樹多系野生,枝葉扶疏,綠蔭稠密,可招禽鳥之來集,啁啾作清歌。” 勾畫了構樹的特徵與生態圖景。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穀者楮也。”則開門見山地說明了“穀與楮”兩者是同一種樹。

構樹:曾經浪跡四野屢被剷除,如今“以樹代糧”綻放新彩

構樹在鄉間隨處可見

對於這個樹名,解釋得最明白的是李時珍。他不但說出了兩個名稱的來源,並且用科學的觀點分析之所以產生兩個名稱的原因。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寫道:

“楮榖乃一種也,不必分別,惟辨雌雄耳。雄者皮斑,而葉無椏杈,三月開花成長,穗如柳花狀,不結實。歉年人採花食之。雌者皮白而葉有椏杈,亦開碎花,結實如楊梅,半熟時水澡去子,蜜煎作果食。二種樹並易生,葉多澀毛。”

由此也可見,構樹雌雄異株,雄柔荑花序下垂,雌花序球形,造成了人們視覺觀感上的差異。

“谷田久廢必生構”,或許構樹過於隨性與平凡,平凡的有一點土它就能紮下根來,開枝散葉。也因為容易氾濫成災,且枝葉茂密,會影響其他周邊作物或樹木生長,構樹成了植物界中的流氓樹。朱熹注云:“穀,一名楮,惡木也。” 一度構樹與惡樹劃上了等號,田間院落一旦被人發現,非鏟之而後快。

連北宋大文豪蘇軾也曾想對構樹揮起屠刀,不過精研本草、熟諳農桑的他,最終反覆比對,發現了構樹的“過樹之處”。其有詩吟得為構樹正名。

這首《宥老楮》詩曰:“我牆東北隅,張王維老谷。樹先樗櫟大,葉等桑柘沃。流膏馬乳漲,墮子楊梅熟。胡為尋丈地,養此不材木。蹶之得輿薪,規以種松菊。靜言求其用,略數得五六。膚為蔡侯紙,子入桐君錄。黃繒練成素,黝面頮作玉。灌灑烝生菌,腐餘光吐燭。雖無傲霜節,倖免狂酲毒。孤根信微陋,生理有倚伏。投斧為賦詩,德怨聊相贖。”

蘇軾在詩中描寫了構樹的大小、葉型、樹皮、果實、材質等特點,言之他想砍了這棵構樹改種松菊,但細想它的用處,卻又感到非同一般。“膚”可以造紙,“子”可以入藥,還可以染色、美顏等等,於是,蘇軾即投斧賦詩,兼做自我批判,頗有同病相憐之意。

透過這些詩詞或古書記載,可見先人對構樹並不陌生,已逐漸認識了構樹的諸多特徵,並進行了開發利用。

渾身是“寶”源於獨特基因

細說構木的功能與用處,所謂“惡木”,實乃真是被大大 “冤枉”了。

先說其葉,可入藥,可食用。李時珍歸納楮樹葉的醫治效果,有利小便、去風溼、治腫脹、治白濁、去疝氣、治癬瘡等。在《詩經》也稱“其葉初生可以為茹”,至今構樹葉還是部分地區的民食佳餚。

再說樹皮,其韌皮纖維是造紙以及製衣的原料。6000年前,嶺南人就開始用構樹制布做衣,以蔽體禦寒。2000年前的東漢,蔡倫發現了構樹皮造紙的優點並進行改良,成就了影響至今的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據考證,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就是由構樹皮所造的“皮紙” 印製而成。

構樹:曾經浪跡四野屢被剷除,如今“以樹代糧”綻放新彩

以構樹皮製紙在一些地方至今仍傳承著

構樹的枝、根及樹液,都能治皮膚病。據說患癮癬的人皮膚瘙癢難止,可將構樹枝或莖部煮水擦洗患處,嚴重的可以全身沐浴,效果明顯。同時,構樹枝幹可生產食用菌、可提製栲膠等,構樹杏鮑菇與傳統杏鮑菇相比,鈣元素、蛋白質含量更高。

至於說果實,妙處也不少。構樹的子,中醫稱為“楮實”或“楮實子”,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名醫別錄》,就記載“褚實功用大補益”。其紅彤彤的果實形似楊梅,有“假楊梅”之稱,口感酸甜,可入藥。一些地方,還有以構樹果為原料,泡酒的。在現代,種子油可制肥皂、油漆和潤滑油等。

由此可見,構樹可應用於製衣、造紙、食品、養殖、醫藥等領域,可謂渾身是寶,影響無處不在,為人類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構樹:曾經浪跡四野屢被剷除,如今“以樹代糧”綻放新彩

構樹果類似楊梅,秀色可饞

那麼,構樹為何有“一樹多能”呢?2019年2月,中國科學院科學家破譯公佈了構樹的全基因組草圖,解釋了其造紙、飼料、入藥、適應性強的遺傳基礎,構樹寶藏謎團得以揭曉。

研究人員通過基因組數據的比較發現,在大約3100萬年前,構樹和桑樹由於黃酮與木質素合成途徑的差異而“分了家”。與黃酮合成相關的基因家族,尤其是查爾酮合成基因家族發生了顯著擴張,遠多於桃樹、楊樹等,與豆科植物相當。而與此同時,與木質素合成相關的基因家族卻收縮了,削弱了木質素的含量,這就造成了構樹的“獨特特徵”。而構樹之所以樹木質結構比較疏鬆、易生木耳,究其原因,也得歸功於“大藥臣”黃酮。

“構樹的獨特與中國古代相剋相生、此消彼長的哲學道理一致,這表明構樹是一種非常智慧的樹。”植物學家專家認為,人類和牲畜都能從構樹和微生物的共生關係中受益。

“以樹代糧”顯真章

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是金子總會有發光之日。比如,構樹木質疏軟,易降解,易被動物消化,也因此成為難得的蛋白木本飼用資源植物。隨著科技的進步,構樹的價值正在不斷地被挖掘。

經過中科院的科研團隊歷經十餘年,連續多次通過太空搭載航天育種、雜交選育等手段,培育出了中科1號、2號、3號雜交構樹,雜交構樹101,雜交構樹201等構樹新品系。雜交構樹從野生構樹衍變而來,卻已“面目全非”。雜交構樹的粗蛋白含量在25%-32%,全株幹物質粗蛋白含量相當於大豆的3倍、玉米的5-6倍,鈣含量顯著高於苜蓿草粉及豆粕,其它微量元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也是非常豐富。

構樹:曾經浪跡四野屢被剷除,如今“以樹代糧”綻放新彩

構樹萌生力非常強,可一年多茬

尤其是雜交構樹的葉子,以非凡實力圈粉。

其一,可製作飼料。雜交構樹葉含有豐富的植物粗蛋白和天然抗生素,經加工後製成生物飼料,可提高所餵養陸地動物和魚類的抗病性,減少對抗生素的依賴,從源頭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同時,檢測數據表明,用雜交構樹生物飼料餵養的生豬,生長快,肉質好,而且飼餵成本更低。2018年,構樹葉被國家錄入了飼料目錄。在廣西、雲南、貴州等多地,已將構樹葉用於飼養豬、羊、雞、鴨等。

其二,可製茶。構樹嫩芽採集後可以製茶,由於雜交構樹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非常高,構樹茶中類黃酮佔比達3.88%,是銀杏葉的11倍,是名副其實的“類黃酮之王”。

其三,可開發食品。構樹葉還可以調製成涼菜,製作包子、餃子的餡料。浙江蒼南一家公司還開發構樹麵條、構樹糕點等食品,產品各方面營養成份含量都較高。

其四,可用作生態綠化。構樹葉寬大茂密,抗汙染、滯塵能力強,能吸附有毒有害氣體,是治理鹽鹼化、工礦區與荒山造林綠化的理想樹種。構樹生命力頑強,耐旱耐熱耐貧瘠,用於礦區荒山生態修復,成活率高達90%。

同時,雜交構樹具有速生、豐產、多抗、耐砍伐等特點,根系還具有固氮功能,種植不破壞土地,管理簡單,病蟲害極少,不用除草打藥。最重要的是雜交構樹葉子帶樹幹可一起做飼料,能像韭菜一樣一年收割多茬,收益長達15年以上,被譽為現代生態循環農林產業的“軟黃金”。目前我國每年都有大批糧食進口,進口的糧食中絕大部分用來餵養家畜,造成我國對國際飼料原料市場依賴度較高。構樹葉製作新型青儲飼料,“以樹代糧”能節約大量糧食,可替代大豆以及豆粕、苜蓿等進口,是解決我國飼料不足的可靠補充。發展雜交構樹產業,對於現階段破解飼料原料不足瓶頸、化解農牧爭地矛盾、降低養殖業飼養成本、助力農戶脫貧致富等方面具有獨特的應用價值,也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改善生態環境具有積極意義。

中國農科院飼料研究所分析對比“粗蛋白”含量:雜交構樹葉26.1%、苜蓿草粉17.2%;鈣:雜交構樹葉3.4毫克/千克、苜蓿草粉1.5毫克/千克;有機物質的消化率:雜交構樹90%、苜蓿草粉50%左右。

構樹:曾經浪跡四野屢被剷除,如今“以樹代糧”綻放新彩

雜交構樹可青儲替代豬飼料發展養殖業

2015年,構樹扶貧工程被列為我國十項精準扶貧工程之一,一些地區還將構樹納入“糧改飼”項目給予扶持。短短几年間,雜交構樹的全國種植面積從14700畝發展到如今的30多萬畝。公開報道可見,在河北、河南、山東、貴州等省不少地方,採用“林-料-畜”雜交構樹產業發展模式,發展壯大“構樹經濟”,使農戶收入成倍翻。構樹,已成為多地鄉村振興的“助推器”,農民致富的“搖錢樹”。

不過,就如人類對構樹的認知一樣,任何事物發展都是循序漸進的。在發展構樹的熱潮中也要保持冷靜,要結合產業需求特別是當地養殖需求,因地制宜去種植,不能盲目攤大餅,畢竟構樹也有著其“砍不死、燒不死”的 “惡”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