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俄羅斯人是怎麼看待前蘇聯的?

反迷你排長扎伊採夫


【一個列寧同志親手締造的偉大蘇聯不幸崩潰了!做為一個俄羅斯人,誰不為此而感到痛心及首,他就沒有良心!但誰若想原原本本地回到蘇聯時代,他就沒有頭腦!】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



遠東露西亞文化沙龍


如今俄羅斯的主流人群對蘇聯的看法普遍還是比較客觀的,對蘇共的功過也分得比較清,並未有全盤肯定或否定,對蘇共領導衛國戰爭勝利和把俄國締造為超級大國予以肯定,對斯大林時期的大清洗等行為持負面評價。普京有一句著名的話,或許很能體現俄羅斯人的心態:“不為蘇聯解體而抱憾是沒良心,但想回到蘇聯時代就是沒大腦。”作為一個民族主義傳統深厚的國家,俄羅斯人哀嘆蘇聯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的解體和國土分裂,但並不惋惜蘇聯的意識形態的崩塌。

如今俄羅斯民調中,絕大多數人不願回到蘇聯時代。但他們認為,結束蘇共統治並不意味著俄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必然解體和衰落。近年來,蘇共領導人,特別是斯大林在民調中的評價越來越正面。在“俄國最偉大歷史人物”民調中斯大林近年來都居榜首。這種心態基於兩個原因:一是蘇聯體制已徹底成為過去式,俄人可以相對平和心態把蘇聯作為一段歷史,把斯大林作為歷史人物理性看待;二是雖然俄羅斯人不希望回到蘇聯社會,但他們懷念斯大林時期超級大國的榮譽和尊嚴感,怨恨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帶給他們的社會混亂、民不聊生和民族精神和人心渙散,尤其蘇聯解體後國家分裂帶給俄羅斯人的痛苦記憶猶新,葉利欽時期俄羅斯中央權力衰弱、經濟和財政近乎崩潰、寡頭控制政治、軍力廢弛、分離和恐怖主義氾濫、社會動盪、國民人均壽命下降8歲,不得不依靠乞求西方援助,這也使很多俄羅斯人對蘇聯解體是感到頗為扼腕嘆息的。

俄羅斯人能理性客觀看待蘇聯時期的歷史和人物,這與普京塑造的俄羅斯歷史價值觀有很大關係。普京沒有對蘇共和沙俄歷史切割和清算,他清晰表述過自己和俄羅斯歷史觀——直面和接受歷史因果和不可割裂性然後尋找社會最大公約數俄羅斯才有希望。


賀大學士


下面我就把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貼到這裡,算是我的一個回答吧

俄羅斯作為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有著非常獨特的一面,一方面是他的強大,敢和美國叫板,而另一方面是它的經濟發展落後,其實俄羅斯的衰敗是有它的歷史原因的,這個歷史就是它繼承了前蘇聯的傳統,我們都知道,在二次大戰結束以後,前蘇聯一直和美國冷戰,不惜一切代價發展軍事,在某一階段,他們的軍事方面要強於美國,也是當時世界上唯一兩個超級大國,但是有一點,前蘇聯的強大僅僅是強大在軍事上了,而在其他方面卻非常落伍,由於他們重視軍工發展,國民收入的接近4%.都用在軍費開支上了,導致整個國家的輕工業發展落後,老百姓生活困難,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無法滿足,所以前蘇聯的強大,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強大。

前蘇聯的鼎盛時期,是勃列日涅夫時代,勃列日涅夫也被表面上的強大所陶醉,有些飄飄然,出兵阿富汗,支持越南,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國際上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也讓原本人緣就不好的蘇聯,在國際上更加孤立無援。

和蘇聯不同的是,美國雖然也和前蘇聯較勁,也注重軍事工業的發展,但美國整體上發展還是平衡的,美國的軍費開支不超過國民收入的2%。如此一來美國越來越強大,蘇聯則越來越開始落後,而落後的根源就是鉅額的經費開支已經拖垮了這個大國。於是前蘇聯的最後一個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上臺以後就謀求改革,他認識到了前蘇聯的問題所在,積極的和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談判,削減核武器,削減軍費開支,但是戈爾巴喬夫太急於求成,以至於談判的結果讓前蘇聯很吃虧,比如說在削減核彈頭上,前蘇聯削減1萬多枚,而美國只削減5000多枚,戈爾巴喬夫的這種做法,導致了國內的一些政要大力反對,甚至不支持戈爾巴喬夫,覺得戈爾巴喬夫的做法有些辱國,由此引發國內的一些動亂,各個加盟共和國也紛紛鬧起了獨立,而在這期間,葉利欽顯示了雄厚的政治實力,他在平定莫斯科動亂的事件上手腕強硬,很有效果,莫斯科的局勢穩定以後,葉利欽派專機,把在家休假的戈爾巴喬夫接了回來,但是,此時的葉利欽已經不再支持戈爾巴喬夫,在會議上,戈爾巴喬夫的發言稿,都是由葉利欽寫的,葉利欽在會上就逼著他來唸,並逼迫戈爾巴喬夫解散前蘇聯,支持各個加盟共和國獨立,在這種情況下,戈爾巴喬夫實在是沒有辦法,只能聽從了葉利欽的主張,於是葉利欽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俄羅斯的第一任總統。

但是俄羅斯雖然從前蘇聯當中分離出來,但在治國體制上依然延續了前蘇聯的風格,發展經濟不利,導致整個國民經濟走下坡路,在外交上,俄羅斯依然是特立獨行,幾乎沒有朋友,經常受到歐洲和美國的制裁,導致俄羅斯內外交困,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想發展也很難。再加上俄羅斯先天的底子薄,沒有輕工業基礎,這些自身的缺陷,也讓俄羅斯雪上加霜,一直到現在俄羅斯的經濟也不是很景氣,也就理在其中了。

俄羅斯也是一個大國,他所憑藉的僅僅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普京總統確實很有能力,但面對現在的俄羅斯,他也沒有辦法,普京在國際公開場合上口氣強硬,他所憑藉的並不是自己國家的實力,而是自己的核武器,並且動不動就拿自己的核武器說話,如果沒有了這個核武器,恐怕普京連說話的位置都很難找到,這就是我所看到的俄羅斯。


驕然


馬列毛解體了嗎?馬列毛主義解體了嗎?沒有,它向陽光,空氣,大地。而真正解體的是那些反對馬列毛主義的團體與個人。


老者150175763


我不是俄羅斯人,

我沒有去過俄羅斯,

我也沒有問過俄羅斯人,

所以不知道俄羅斯人的看法。

可是我為什麼又要說呢?

我想猜想推理一下:

如果反對解體,仇恨現在,懷念過去,應該有抗議表現。

有嗎?


陽巴月


為蘇聯的解體面抱憾,想回到蘇聯亦腦袋進水。人類順隨天意的社會生活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形態呢?這種形態應該是一種具有物質和諧又有精神統一,穩定健康團結奮進的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環的社會生存形態。

三權分立,民主公正,天賦人權,崇尚科學,理性管理,似可以走出蘇聯強人所難外強中乾的範圍。己所不欲無施於人,應天順人用不著讓人逆來順受,鄙人如此意淫。

斯大林,貝利亞攴桌上的魚子醬,伏特加,一切特權,雖然說是由他們強橫所得,但於人性相悖,人類社會應該是符合人性的一個東西!存在於人們遙想的心中。

為被動而活著,所以蘇聯解體,人的活著,不是為遭遇不斷的解體而活著的吧?向前看總得有所認知。理性推動著人向前走路。不論人願不願意總是要走路的。魯迅說走的人多了,所以就有路了。


馳者劉悅


蘇聯的及“華約”的解體是歷史的必然,也是對那個“制度”檢驗的結果。


寂靜的森林25490006


我來幫俄羅斯人說:教條主義時期:爽!修正主義時期:不行了!一實行資本主義就垮了。蘇聯也真是:人往低處走,水往高處流啊!


如全長極


不知道,問俄國人


THEUN


1991年12月25日晚,紅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曾與美國對峙半個世紀的蘇聯轟然倒塌。這樣的結局不僅讓蘇聯人錯愕驚訝,就連全球每一個角落也能感受到這場“地震”帶來的巨大影響。從此,世界的經濟脈搏被“佈雷頓森林體系”所徹底掌握,美國則通過種種手段進一步鞏固其霸主地位。

▲克里姆林宮遠眺

至於蘇聯的主要繼承者——俄羅斯,卻過得並不如意。不僅經濟凋敝、民生艱難,就連昔日引以為傲的軍工業也不斷衰退,難以再同美國全面抗衡。對於這樣的現狀,很多經歷過蘇聯時期的俄羅斯人,對過往開始產生懷念之情, 比如2008年俄羅斯國家電視臺舉行的“最偉大的俄羅斯人”評選活動,曾經飽受詬病的斯大林高居第三,甚至超過了赫赫有名的彼得大帝。不過在懷念蘇聯的同時,人們又對蘇聯時代保持著足夠的疏離心理,拒絕再次回到那個強大的蘇聯時代。那麼這種糾結心態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斯大林舊照

先來說說為什麼俄羅斯人會懷念蘇聯。在那個紅旗飄揚的年代,蘇聯是全球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之一,有著自己主導的華約組織,全球有數十個社會主義國家都依附在蘇聯身邊。

大洋彼岸的美國雖然搞出了冷戰和“鐵幕”,然而對於這個巨無霸卻是又恨又怕,根本不敢輕舉妄動,此時的蘇聯在世界事務上可以盡情表現自己的意志,甚至到了為所欲為的地步。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經濟更是因“休克療法”和歐洲國家封鎖而發展緩慢。這強烈的反差自然就會讓人緬懷過往榮光。

▲參加活動的前蘇聯老兵

至於為何不願意回到蘇聯時代,在子淵看來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蘇聯時代俄羅斯人的經濟負擔很重。雖然蘇聯的國土面積非常廣袤,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不適合人類居住,這些地區的加盟共和國也非常貧窮,比如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和摩爾多瓦等,幾乎高度依賴於蘇聯中央的財政補貼,而這些補貼都來自於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對於俄羅斯人來說,他們實在不願意用自己的勞動果實去養別人。

▲前蘇聯時期海報

第二,蘇聯時代比當下的俄羅斯更加壓抑,人們非常不自由。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之下,蘇聯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天開始,無論是上學、工作、退休這些人生階段,還是食物、醫療和住房等基本需求,都由國家統一安排,所有人都是一顆磨滅個性的螺絲釘。如果經濟狀況尚好,這種情況或許還可以忍受,然而臃腫低效的政府和日漸頹勢的經濟,直接毀掉了這一切。從鎖鏈中獲得自由的俄羅斯人民,自然不可能再想回到囚籠之中過著小心翼翼的生活。

▲前蘇聯時期商店內景

第三,當下的生活比蘇聯時代更加便利。拋開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對比不談,蘇聯當初為了保衛政權,重點發展以冶煉、裝備製造為主的重工業,忽視了輕工業的發展,因此很多俄羅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各類物資都比較匱乏。更要命的是,這一時期的特權階級還霸佔了大量資源,最終引起民怨並失去民心,蘇聯焉能不亡?解體之後,俄羅斯雖然依然沒能徹底改變輕工業和重工業失衡的局面,但是輕工業還是有明顯發展的,居民基本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對俄羅斯人而言,便利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他們不願再為一個虛無縹緲的終極目標而犧牲幸福。對於這種心態,普京曾說過一句十分經典的話:“誰不為蘇聯解體而惋惜,誰就沒有良心;誰想恢復過去的蘇聯,誰就沒有頭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