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認為攝影是怎樣的?

JIAHONGL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一時間還有點不知道如何說起。只是覺得自己作為一個教攝影的頭條號,看到很多攝影愛好者學會了攝影,特別高興,有成就感。

現在是全民攝影時代, 絕大多數人手裡都有一部能拍照片的手機。所以,每個人每天都有機會拍出很優秀的照片。只要你認真的學習一下攝影,手機一樣能拍出很專業的攝影作品。

攝影像繪畫、寫作一樣,是一個藝術表現形式。通常它比繪畫更省時省力,比寫作更直觀,易於表達和接受。比如你看到郊外小河、樹林、小山、白雲組成的很有畫意的風景;比如你看到街頭一位非常漂亮的女生。用繪畫和寫作的方式可能很難一時就能記錄清楚。攝影則可以一按定乾坤。

熱愛生活的人大多是愛好攝影的。可能因為忙於工作或沒有時機學習過攝影。所以一直髮現這麼美好的一個愛好。

希望你早日發現攝影的美好,成為一個攝影愛好者。之後關注攝影中級班這個頭條號,學會攝影,不僅記錄生活,還要創意生活、分享你眼裡的美,傳遞你的所思所想。


攝影中級班


攝影是選美棄醜、留下美好、紀錄真實、回味詩情畫意、註腳美文的形象定格。

在按動快門前,攝影師是瞻前顧後、瞄上覷下,調左試右正是為了選美棄醜。同樣一個人物,同樣一處風景,不同的攝影師拍的照片大徑相庭。這是為什麼?是審美觀念情趣的不同,所選角度不同,表現主題不同,故拍出的效果不同。所以,拍攝過程也是反映創作者胸中目中之美的過程。


很多情況下是留下美好。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風華正茂,拍攝好的寫真,就是留下青春的美好。青春易失,好花能有幾日紅。一旦錯過,永不再來。博士帽不是什麼時候都能戴的。為什麼飲食男女捨得花大錢留下結婚照,也正是留下美好的最佳說明。

紀錄真實。拍攝不都是藝術創作,有是是為了留下真實的畫面。比如有些奇醜無比的人物,醜的動作,有的是留下證據,因而需要照片。這些照片是無可替代的歷史真實。情景一失後難摹。所以,當下手機拍攝也可以進入央視新聞轉播,正是真實的紀錄。


回味詩情畫意。有人有厚厚的影集,有厚厚的寫真集,當翻閱的時候,詩情畫意便湧上心之人。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的意義境就會重現。這就達到了回味美好生活的目的。

註腳美文。當下的網絡美文,報刊美文雨後春筍,有了美妙的照片,詩意的畫面,一切美好不悟自透。體驗出創作者的思想情感,美好胸襟。可以說當下成了讀圖時代。無圖難成美文。美圖成了美文不可或缺的內容。一個好的課件,有了生動活鮮的圖片,就節省了許多闡釋。優秀的攝影在當下作用越來越不可忽視。


GoodLuck6868


現在人人都可以隨手拍攝,攝影是很普通的事情,譬如很多女生就愛自拍,每天從起床到睡覺都會自拍很多相片發到朋友圈。下圖就是四千年一遇的美女鞠婧禕的自拍相片。同樣,如果我們把攝影放到歷史長河裡面,來看看攝影是怎樣的?我們從歷史角度來看攝影。

攝影,其實本質是一種對記憶的存儲,就是把看到的東西記錄下來,譬如女生過了十八就過了,不會逆轉,時間就是這樣一去不回頭。在歷史上,人類都想控制時間,或者讓記憶保留下來。在5000~10000年前,在非洲索馬里蘭,人類就開始畫壁畫,其實就跟現代人們拍攝一樣。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壁畫,當地人稱之為拉斯吉爾。下圖就是這個最古老的壁畫,我們無法想象遠古時代人類怎麼生活,但可以通過壁畫進行“管中窺豹”


人類先是在石壁上畫畫,最出名的是敦煌畫壁,人類不斷髮展新技術和工具,後面就用紙和筆作畫或者刺繡,這樣畫出來的效果更加好,而且便於分享,譬如唐伯虎點秋香裡面就有個場景,唐伯虎暗戀秋香就偷偷把她畫下來。就跟現在對暗戀的女生偷偷拍攝一樣。在紙上畫比石壁上更加新進了。下圖《遊春圖》中國最古老的畫卷,跟旅遊看到風景如畫就拍攝下來一樣。



畢竟畫畫是經過特色訓練,一般人沒有辦法進行自畫像。如果人人都能畫畫,都能把自己看到的人和物都記錄下來,這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後來,技術越來越先進了,發明了相機。下圖就是法國人Louis Daguerre在1838年所拍攝的照片,這是巴黎街頭,相片裡面信息和細節比畫畫更加豐富了,記錄了當時巴黎的城市風貌



第二年,也就是1839年就誕生了第一張人像攝影。這是攝影很重要的一個時刻,也是人類歷史很重要的一刻,人類可以開啟存儲大量信息和記憶了。攝影,最大的功能就是存儲記憶,尤其是那些不可再現的場景和人物。

早期相片是黑白的,人類的記憶從來都是多姿多彩的,後來第一張彩色相片也誕生了,拍攝了一個綵帶。下圖就是第一張彩色相片。



到現在為止,攝影技術越來越發達,畫面更加清晰色彩更加細膩,譬如有上億像素的相片。而且攝影也越來越普及,在哪裡都可以拍攝,譬如去健身,可以把苗條身材拍攝記錄下來,記錄每一次健身的成果。



比如去旅遊看到絕色美景,也可以拍攝下來而且把這些美好分享給朋友或者網友。一百年或者一千年後,後輩都可以看到一個在不同時期的相片,而且信息很豐富。不會像我們看一百年前或者一千年前那樣,要靠想象

所以,攝影是怎樣的就很瞭然了吧,攝影就是把歷史瞬間定格下來,把記憶存儲下來。你丟了手機,最心疼的一定是裡面的相片,因為這些相片是不可彌補的,不可能回到過去和前男友再拍一張熱戀的相片。


攝影圖悅


攝影就是把你看到的美與心靈的反映記錄下來,是否?



秋水41725414


記錄一場live


記錄一場歸途


記錄我的她
這就是我的生活,記錄下來,留給自己,這就是意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qinlwang


怎樣看待攝影可以因人而異,而最準確的看法是它的定義,攝影是指使用專門設備,我們稱之為照相機,通過物體所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攝影者把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的事物定格為不朽的視覺圖像。它以攝影光學、攝影化學和電子技術為基礎,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拍攝體系。總之,攝影是科學技術進步的產物。

攝影一詞源於希臘語 φῶς phos(光線)和 γραφι graphis(繪畫、繪圖)或γραφή graphê,兩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線繪圖”。攝影既有科學技術的成分,也有藝術的成分。著名劇作家洪深在其著作《電影戲劇表演術》中曾說:“戲劇對於人生,不能像攝影的對於景物那樣,一些不走樣地反映。”看來,當時洪先生認識的攝影強調紀實的一面,現在紀實攝影同樣強調真實性,但攝影也有藝術性,這也是大家的共識。

朋友們的微信經常發一些精彩的攝影作品,我轉發時,有時愛開個小玩笑,攝影是人類的偉大發明,可惜晚了五千年。晚了的我們沒有辦法,關鍵是我們的攝影作品是否能傳五千年呢?


蘭闍藝文


關於攝影的定義,教科書上是這樣寫的:“攝影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攝影一詞是源於希臘語φῶς phos(光線)和 γραφι graphis(繪畫、繪圖)或γραφή graphê,兩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線繪畫”。

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發明了攝影術,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攝影業有了長足的發展,攝影器材也了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攝影已經從貴族、畫師手中“飛入尋常百姓家”。

具體來說:

首先攝影是一門學問。很多高校都設有攝影專業,如清華、北大、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都開設有攝影專業;

其次攝影是一門專業。前些年國家人社部門專門的攝影技術職稱評審,攝影也與其它專業一樣,有高級、中級、初級專業技術職稱;

第三攝影是一門職業。有許多人靠攝影吃飯,以攝影為業。如新聞單位的專業攝影記者、廣告公司的攝影師、以攝影為業的自由攝影人等。

由此可見,從事攝影的人員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劃分:一部分是專業的攝影工作者;一部分是業餘愛好者。

攝影最基本的功能是記錄功能。其門類非常的繁複,劃分攝影門類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最簡單的可以劃分為兩大塊:一塊是紀實攝影(包括新聞,人文等攝影),一塊是藝術攝影(包括商業、創意等攝影)。

我個人認為攝影就是:“發現美,採集美,表現美”的全過程。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攝影是一項看似簡單實則非常複雜的藝術門類。他不僅在攝影器材上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對攝影師自身的素質也有非常高的要求。在全民攝影的今天,要想比別人拍得更好,就要學得更多,會得更多,付出的也更多。


凝瞬間


怎麼看待攝影呢。攝影往簡單了說就是按按快門拍拍照片,看似很簡單,但其實從基本簡單操作的背後,攝影的魅力可以從攝影師和作品本身兩方面出發。



一.從攝影師本身出發來說。

作為一名攝影師,簡單就可以分成很多類別:室內攝影師和戶外攝影師。室內攝影師主要是一些室內拍攝為主,比如婚紗攝影,證件照攝影,個人寫真等這些很貼近生活日常的拍攝活動。其意義就在於可以通過鏡頭留住了很多被攝對象的某一瞬間,幸福的也好,平凡的也好,這些都為攝影這個活動增添了很大的意義。戶外攝影師,例如新聞記者、野生動物攝影、全球地理攝影、人文攝影等。這些攝影活動需要攝影師走出去通過接觸偌大的世界然後通過相片的形式來進行圖片信息的傳遞。看似很家門的是就像周遊世界,總是可以到達很多很多的地方,看很多新鮮的世界角落。而傳遞的信息不僅是圖片,更多的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思想靈魂,這大概就是攝影活動主體-攝影師的魅力所在。



二.從攝影活動來說。

目前的攝影活動相比以前來說,更有豐富的色彩。通過發展傳遞的精神美感顯得更加細膩。就好像作為一名欣賞者,如果選擇把生活精細化,把欣賞活動精細化,能體味到的內涵也就更加深切。重要的一點是,作品的內涵一定是有深度的。



所以怎麼看待攝影,攝影師技術活,也是藝術世界的一部分。

內容出自光陰社:浮影游魚,圖片源自於網絡,侵刪。


光影的光陰社


不知道你說的看待怎麼理解,現在攝影對於我個人來說就是一種興趣愛好和生活方式。

以前特別喜歡攝影,但是因為高中沒錢也沒時間,後來大學選了廣告專業,大一下有一門攝影課,所以有了機會,給自己買了相機,算是真正接觸攝影。

之後就開始拿相機拍照,學習各種理論知識,學參數,看別人的作品,開始拍。到現在,也確實有很大的進步,我主要拍人像,這半年拍了大概有三四十組,進步很明顯,同時也在學後期,現在感覺很充實。

回到問題,怎麼看待攝影,我覺得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有人覺得,攝影是藝術,是高大上的藝術,是器材的比拼,是參數的記憶。但我覺得,攝影就是一種普普通通的生活方式,攝影是一種記錄生活的手段。

我拿起相機拍身邊的人,記錄下你們年輕時的樣子,記錄你的容顏,你的身體,你的情緒,現在的你可以把它作為資本,發在朋友圈炫耀,而當你老了,這些照片會成為回憶,成為你青春歲月的見證,他們依然是你驕傲的資本。

我拿起相機拍下看到的風景,記錄下此時此刻此地,我眼裡的世界的樣子,我可以把它發在社交網站來展示我豐富而精彩的旅程,我也可以把他們保留著,等日後拿出來細細品味。

我拿起相機拍下此刻身邊的場景,朋友聚會,班級合影,自拍,全家福,朋友合照,又或者,天上飄過的一朵雲,海里蕩起的一朵浪花,樹上落下來的一片葉子……

我用相機記錄下此時的樣子,然後用很多的時間去品味和回憶。

我喜歡攝影,我用鏡頭和世界相處,用鏡頭記錄生活,用鏡頭表達情緒。我愛攝影,也愛這個世界。

這是我對攝影的看法。

另外,我覺得攝影並不是我以前想象中的那麼遙不可及,並不一定需要相機才可以,如果你喜歡她,那就拿起你手中的手機,開始吧。

攝影讓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王海卷兒


攝影是一項愛好,或者說是一個特長,從事攝影的人都會對攝影有種痴迷感,天生就有這方面的藝術細胞,可能從小對繪畫較感興趣,後來在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發現相機能夠留住美好的東西,繪畫較為吃力,而攝影相對來說比較省勁,只要有美景,就可瞬間收入相機內。但是繪畫又不等同於攝影,兩者雖然都是對自然美的追求,採用的方法和途徑截然不同,繪畫用畫筆在增添一筆筆風景,用各種顏色搭配,按自己的構想,描繪出喜愛的作品,攝影則是化繁為簡,逐漸去掉一些東西,只要能表現主題,越簡單越好,簡潔才是美。攝影很難達到繪畫的藝術效果,而繪畫只能儘可能接近真實,但永遠只是畫,是不實的東西,攝影則是對事物的原樣複製,只是通過各種光影、角度、構圖等,讓真實的東西帶些誇張、帶些藝術性,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