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膽英雄孫破虜,有兵有實力,為什麼還要投靠袁述

東漢末年,外戚何進與宦官集團水火不容,最終同歸於盡。董卓把握千載難逢的機遇,直接進入帝國的權力中心,從而拉開東漢軍閥割據的大幕,開啟恢宏的三國時代。

同一時間,全國的州郡都開始自立門戶,招兵買馬。關東地區發起以袁紹為盟主的討董軍事聯盟,對董卓形成包圍的態勢。

孤膽英雄孫破虜,有兵有實力,為什麼還要投靠袁述

關東地區討董軍事聯盟包圍洛陽態勢

關東大軍表面上看起來聲勢浩大,但是“皆畏其強,莫敢先進”,每日“置酒高會”,毫無鬥志。其實都是各懷鬼胎,保存實力。只有駐守酸棗(河南新鄉延津縣)的曹操與駐守魯陽(河南平頂山魯山縣)的孫堅挺身而出,主動出擊。

曹操的兵馬就幾千人,而且基本上都是剛招募不久的新兵,這無異於雞蛋碰石頭,結果被滎陽守軍徐榮打的幾乎全軍覆沒。孫堅從魯陽北上,異常兇猛,在陽人聚(河南汝州市臨汝鎮)大敗董卓部將呂布,並斬殺都督華雄,並進入空城洛陽。什麼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的典故,其實都發生在孫堅身上。

猛人孫堅表現得很出色,可圈可點,像一枝獨秀屹立於天下。孫堅本來是長沙太守,接到討董召集令,一路北上斬殺荊州刺史王睿,南陽太守張諮,拱手獻出南陽郡給袁術,併成為袁術的部下。

這就令人不解了,孫堅為什麼自己不割據荊州或南陽,甘願當作袁術的馬前卒?你要知道,同是太守一級,陳留太守張邈,河內太守王匡,濟北國鮑信都不屈居人下。唯獨孫堅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呢?

孤膽英雄孫破虜,有兵有實力,為什麼還要投靠袁述

孫堅北上

一、孫堅出身寒門,投袁術有利於提高社會地位與威望

要解答這個問題,咱們先看看孫堅的履歷。孫堅是吳郡富春人(浙江杭州富陽區),史書記載孫武是其先祖,但那也是600多年前的事了,孫家也沾不上什麼光。孫堅沒有顯赫的家世,基本上是寒門出身,能當上長沙太守是自己多年軍功的積累。

孫堅在歷史上第一次亮相,是17歲那年和父親去錢塘(杭州),路遇正在作案的江洋大盜團伙。孫堅你可以說他勇猛異常,也可以說他愣頭青,他竟然以一人之力砍下一個盜賊的頭顱,還能全身而退。年少的孫堅名動吳郡,於是州府讓他當了一名低層武官。

172年,孫堅配合會稽郡守,討伐聚眾造反的許昌,立有功勞,10幾年的時間先後擔任鹽瀆(江蘇鹽城)縣丞、盱眙縣丞、下邳(江蘇睢寧縣)縣丞,縣丞相當於縣裡二把手。

直到184年黃巾起義,孫堅又迎來了上戰場殺敵立功的機會。先跟隨中郎將朱儁剿滅穎川、汝南、南陽的黃巾軍。後又跟隨太尉張溫征討涼州的韓遂作亂。孫堅作戰勇猛,人稱孫破虜,就這樣以自己優越的軍功,被朝廷任命為長沙太守。

孤膽英雄孫破虜,有兵有實力,為什麼還要投靠袁述

寒門出身的孫堅恰恰與袁氏兄弟形成鮮明的對比。袁術袁紹都出自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家族,其社會地位,家族威望都是孫堅無法比擬的。所以袁紹才能輕而易舉的發起討董聯盟,關東無不響應。那些響應討董聯盟的,基本上沒有寒門出身的人。

比如討董聯盟的陳留太守張邈,年少時以俠義為名,助人為樂,徵召後不久就升為陳留太守,很顯然他的門第起點也較高。還有曹操,雖然是宦官家族,但也比孫堅的起點高多了,之前還是西園八校尉之一。再看孫堅,當了10幾年的縣裡二把手,無有升遷,要不是靠軍功一輩子也翻不了身。孫堅在那些世家面前,至於自卑與否不得而知,但現實就擺在那,投奔袁術才是最恰當的選擇。靠袁家的影響力,拔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與威望才是捷徑。

孤膽英雄孫破虜,有兵有實力,為什麼還要投靠袁述

二、孫堅缺少糧草與補給,投靠袁術優勢互補

從長沙一路向北,孫堅最大的短板是缺少糧草與裝備補給。路過南陽時,太守張諮拒絕提供糧草與補給。孫堅就以“道路不治,軍資不具”為由殺害南陽太守張諮。南陽軍民震驚,孫堅要什麼給什麼,恰恰說明孫堅缺少糧草。

如果孫堅自立,從長沙調度糧草送往前線顯然不太現實,那可是千里補給線。還一點,孫堅殺死荊州刺史王睿後,董卓就認命劉表為新的荊州刺史,孫堅的後路徹底斷了,從後方運糧草的方案破滅。沒有糧草的保障,即使孫堅再勇猛,也於事無補。投靠袁術就能解決問題,袁術缺兵,孫堅缺糧草,他倆一結合,互相取暖完美互補。以後糧草的事,袁術也全力提供。

孤膽英雄孫破虜,有兵有實力,為什麼還要投靠袁述

三、孫堅不能獨善其身,投靠袁術符合生存法則

關東討董聯盟,除兗州刺史劉岱是漢朝宗室以外,其他的基本上是何進餘黨與袁紹的勢力。

河內太守王匡原屬大將軍何進的僚屬,濟北相鮑信原是何進的騎都尉,幷州刺史丁原的部下張揚也被何進徵召。何進當時為了擴大自己的實力,派他們三個出去招兵買馬。可等他們招募回來以後,何進已經與宦官同歸於盡了。他們只能帶著隊伍另尋出路。這三人後來都是討董軍的一部分。

剩下的都是袁家的勢力,就連盟主袁紹曾經也是何進的心腹。袁紹和曹操、張邈還是好朋友。他們都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聚首,一起組成討董聯盟。

再看孫堅他既不是袁黨,也不是何進的餘黨,自然和他們玩不到一起,自己豈不是孤膽英雄了。亂世之中,誰也不能獨善其身!袁紹如此,孫堅亦如此。只有加盟他們,和他們站在一個陣營,才是亂世生存法則,加入袁術不足為奇。

孤膽英雄孫破虜,有兵有實力,為什麼還要投靠袁述

四、孫堅成為眾矢之的,投靠袁術是及時站隊的表現

不僅如此,張溫討伐韓遂時,孫堅與董卓同為張溫的部下。由於董卓不聽號令,孫堅勸過張溫殺掉董卓,這算重重地把董卓給得罪了。在董卓的眼裡,豈能放過孫堅。最要命的是,孫堅和董卓共過事,在討董聯盟的眼裡,他又會歸類為董黨。這裡外裡不是人,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人人得而誅之,這就很危險了。

只有及時地表明態度,重新站隊,才可度過危機。所以孫堅殺掉荊州刺史王睿,河南太守張諮,獻荊州與南陽之地給袁術,並聽從袁術的調遣,也就解釋得通。

這位陣前斬華雄,敗呂布的孤膽英雄,也有無奈的一面。後來,袁氏兄弟反目成仇,孫堅在袁術與劉表的戰爭中,被劉表部將黃祖暗算,命喪黃泉。

從此世上再無孫破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