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莊王墓被盜痕跡明顯,為何墓中還能發掘出大量珍寶、堪比皇陵?

ONE萬泉


撲朔迷離的梁莊王墓!愚蠢的盜墓賊~~~

2001年4月12日,梁莊王墓的考古發掘正式展開。

在此次考古發掘中,文物工作者從梁莊王墓中出土了包括金、銀、玉、珠、寶石、銅、鐵、鉛、錫、瓷、陶、漆木、石、骨角器等在內各種材質的文物共計5300餘件。

這些文物中的絕大部分原本都擺放在31平米的後室中,相當於每一平米麵積內都密佈著百餘件文物。

如此眾多的文物熠熠生輝,僅從出土文物的數量上來說,就已經超過了所有已知的明代親王墓葬,更不用說多達51件套的一級文物,以及多件填補了歷史研究空白的國寶。

梁莊王墓隨葬品豐富,讓人更加充滿期待,這位富可敵國的梁莊王,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可是,無論大家怎樣尋找,墓主人始終不見蹤影,似乎在短短的幾百年中幾乎完全消失了。

經過清理,大家只在棺床上找到了一些牙齒,還有少量的骨頭,屍體的肋骨、椎骨和其他骨頭都腐爛了。

文物順利出土,但是隊員們並沒有忘記此前古墓被盜的疑惑。

在進入後室時隊員,就在劵頂發現了一個直徑大約有10公分盜洞,準確地說應該是一個探洞,並且整個劵頂有塌落的痕跡。

隊員們估計是盜墓者在炸盜的時候配的藥量稍微小了點,要是藥量稍微重一點估計就盜穿了。

從這個盜洞來看,盜墓者並沒有能夠進入墓室,那麼那條出現在墓室門口的現代毛巾又是怎麼回事呢?

檢驗了所有的痕跡,經過反覆思考,大家做了大膽的假設。

事情應該是這樣的:在某一天的晚上,幾個打算盜梁莊王墓的盜墓賊,在打鑽的時候,一個不小心把這個地宮頂部給打穿了,失手了,這個後果很嚴重,直接導致了炸藥直接掉到古墓裡頭去而不能停在土層中間,這該怎麼辦呢?

盜墓賊立馬就想出了這麼一招,用半塊毛巾堵在洞裡,託著炸藥。

於是爆炸發生時,毛巾就被氣流噴進了後室。

一年後,考古隊員挖開墓道,用抽水機在封門牆外抽水,於是毛巾就順著水流到了墓室門口。

毛巾之謎解開了,那麼消失了的一扇石門又該作何解釋呢?

經過仔細尋找線索,最後王妃哪座明顯是後來拼接上去的棺床,幫助大家找到了答案。

原來,梁王英年早逝,悲傷的魏妃要求殉葬。

但聖旨頒下,要求王妃必須將梁王兩個庶女撫養長大,王妃不得不從,厚重的墓門就此隔斷了這對夫妻。

十年後鬱鬱寡歡的王妃也到了彌留之際。

由於梁王安葬時沒有考慮過合葬,此刻魏妃想要再進去可就沒那麼容易了,所以要砸開墓室的石門。

最後,其中的一扇石門被砸開,安葬好王妃後,工匠們用一扇木門代替了那扇被砸毀的石門,這樣才把這個墓室給封上。

時光如梭,歲月流轉,500多年過去,當後人再次面對梁莊王墓獨特的木門時,木質的那一扇早已朽去,只剩下石質的一扇獨立。

現在,梁莊王墓只剩最後一個謎題留給大家了。

那就是作為一名普通親王,

梁莊王朱瞻垍為何會擁有如此多的陪葬品呢?

經過專家分析,作為幼子幼弟朱瞻垍得到了仁宗、宣宗兩代帝王的寵愛,從皇宮中賞賜了大量的財寶,這是原因之一。

第二個原因是朱瞻垍所處的年代正是明朝政治經濟最繁榮的時期,史稱“仁宣之治”。

第三個原因則有因為梁莊王沒有兒子,因此他的財富隨著他的離世,從此沉睡於地下千百年。

直到考古工作者科學、嚴謹的發掘後,我們有機會目睹這些國寶奇珍。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今日頭條,《歷史怪誕說》!


歷史怪誕說


梁莊王墓雖然盜痕明顯,但由於盜墓賊的愚昧以及人民群眾的自發性保護,再加上樑莊王墓堅實的結構,才使得墓中大量珍貴文物得以保全。


伴隨著2000年春節的鞭炮聲,湖北鍾祥大洪村外山上傳來了巨大的爆炸聲,村民們知道盜墓賊又來了,於是急忙報了警。為了防止墓葬再次被盜,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和鍾祥市博物館聯合組隊,對大洪村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

經過2001年4月到5月的搶救性發掘,證實了這的確是一座王墓,而且是明朝梁莊王墓,墓內隨葬品數量之多,價值之驚人在我國明墓中也可謂是首屈一指的,經初步統計,金、銀、玉器就達1400餘件,首飾寶石更是多達3400多件,是繼明定陵之後的又一明代考古重要發現。


為何盜墓賊沒能對梁莊王墓造成損害

  • 首先,得益於梁莊王墓的堅固結構。梁莊王墓頂部外垣寬1.3米,是石皮土心牆。內垣寬1米,是磚皮石心牆,再覆以五層土,形成高約9米的防盜層。盜墓賊想要在這種的情況下硬挖,恐怕是力有不逮。

  • 其次,盜墓賊的不專業讓其躲過一劫。正如前面說的,防盜層人力太難挖,所以這夥盜墓賊想用炸藥來炸出盜洞。他們先用工具鑽通了墓室,然後在鑽出的小孔中墊以毛巾,在毛巾上放置炸藥,結果炸藥爆炸後產生上下的衝力,只把防盜層炸裂,並沒有炸出他們想要的盜洞。

  • 最後,警民的保護和文保部門的及時發掘。
    大洪村村民們聽到山上的爆炸聲,立刻報警,警方的介入讓盜墓賊退卻。而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和鍾祥市博物館的專家及時的搶救性發掘才使梁莊王墓中的珍貴文物得以保全。

為何梁莊王墓會有堪比皇陵的珍寶

梁莊王朱瞻垍是明成祖朱棣的孫子,仁宗朱高熾的兒子,宣宗朱瞻基的小老弟。如此深厚的背景,自然珍寶無數。

  1. 皇帝們的賞賜。這不必說,三代君王都是至親,賞賜自然少不了。出土文物可以證明這一切,所出土的寶石皆是東南亞特有,可以確定為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寶石,可見三代帝王賞賜之厚。

  2. 皇帝們對粱王妃的賞賜。出土文物中,發現了個奇特現象就是女性用品比男性都要多。主要原因是粱王妃十年後下葬,多得了皇族十年的賞賜。

  3. 梁王無子除國,所有財物皆陪葬。既無子嗣,封國必除,這是明朝的硬性規定。梁王夫婦二人無子除國,則二人所有財物都陪葬於地下。

這就是為何梁莊王墓財寶堪比皇陵的主要原因。

隨著我們目睹梁莊王墓稀世珍寶的出土,從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明朝盛世時期的偉大,富裕。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似乎猶在眼前,壯哉我大明朝!悲哉,梁莊王!


望風瑟瑟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就不要攬瓷器活兒,盜掘梁莊王墓的這個盜墓賊沒有盜墓的手藝,還想發死人的財,結果當然讓人哭笑不得,

這個笨笨的盜墓賊,也許是歷史上最不靠譜的盜墓賊了。

墓主人是誰

梁莊王墓是朱瞻垍和自己的老婆魏妃的合葬墓,位於湖北省鍾祥市長灘鎮大洪村,朱瞻垍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第九個兒子,英明神武的明宣宗朱瞻基的弟弟,在永樂二十二年就被朱棣冊封為梁王,但是在藩國僅僅待了六年就病死了,死時年僅30歲,可謂英年早逝。

朱瞻垍出身如此顯赫,又恰逢生在明朝最為強盛的時期,再加上明朝從朱元璋建國開始,對老朱家的人是出了名的好,所以老朱家的王子個個都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個個都富可敵國。

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傳統觀念,厚葬之風盛行,生前自己喜歡的寶貝都要帶到另外一個世界繼續享受,所以,梁莊王墓的陪葬品必定奢華至極,寶貝少不了

考古挖掘過程

要說如此大墓,沒有盜墓賊惦記,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先來看看梁莊王墓的考古挖掘過程。

2011年,大洪村村民在夜半時分聽到一聲巨響,第二天巡查梁莊王墓時果然發現了一個直徑十公分左右的盜洞,於是立即上報當地考古部門,考古部門鑑於大墓可能已經被盜,立即決定進行搶救性挖掘。

當考古隊員進入墓內時,竟然發現墓室的一扇石門不翼而飛,而且有明顯的認為破壞的痕跡,另外在地上還發現了一個現代人用過的毛巾。所以更加堅定了考古人員的判斷,大墓已經被盜一空。

然而,進入墓室時,所有人便被驚呆了,大墓不僅保存完整,而且陪葬品十分奢華,先後出土了5300多件珍貴文物,僅金、銀、玉器就有1400餘件,珠飾寶石則多達3400餘件,其中金鑲寶石帶帶銙、雲形金累絲鑲寶石簪、金累絲鑲寶石青玉鏤空雙鸞鳥牡丹簪、金鑲寶石絛環等,可謂稀世珍寶。

梁莊王墓為什麼沒有被盜

大墓有如此明顯的人為破壞痕跡,為什麼沒有被盜呢?

經過考古學家的耐心梳理,為我們揭開了層層迷霧,毛巾確實是盜墓賊留下的,被砸碎的石門卻另有隱情。

說這個盜墓賊之前,旭哥先普及一個知識點,擠壓式爆破法

,這是現代盜墓賊最常用的打盜洞的方法,先用洛陽鏟探一個直徑十公分左右的盜洞,直達墓室,但不要打通墓室,然後填充適量的炸藥,引爆後,衝擊力會將盜洞向四周擠壓開,形成一個直徑五十公分左右的盜洞,省時又省力,還沒有新土翻出,一次成型,十分完美。

盜掘梁莊王墓的這位盜墓賊可謂是二把刀中的二把刀,他不小心將盜洞直接打穿了墓室,就只好找來一條毛巾塞住盜洞底部,但是又沒有把握好炸藥的分量,爆炸後盜洞完全沒有擠壓開,盜墓賊自然就無法得手。

這也是村民發現盜洞直徑只有十公分的原因,另外爆炸的衝擊力,將盜洞底部的毛巾衝擊到了墓室門口的位置,這就是考古隊員發現的那條毛巾。

被砸碎的石門又是怎麼回事呢?

考古學家翻遍史料,終於為我們找到了答案,原來朱瞻垍的老婆魏妃臨死前,要求死後和朱瞻垍合葬在一起,當朱瞻垍下葬時沒有考慮到這樣的情況,墓室石門已經關閉,無法開啟,工匠就只好砸碎了石門,將魏妃下葬後,為了方便,就用一扇木門代替了原來的石門,隨著時間推移,木門早已腐朽消失了。

旭哥再給大家普及一個知識點,古代陵墓的防盜機關—自來石,古代陵墓的墓室四周都非常堅固,唯一的命門就是墓室大門,自來石就是在墓室石門之後挖一石槽,一長形板狀石立於其上,待地宮大門封閉後,立於槽中的自來石便會呈斜狀自動插入兩扇門的縫隙之間,門就會被從裡面頂住,盜墓賊不管有多大力氣,也不可能從門外推開石門。

所以說,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盡的。

總結:

梁莊王墓600年間只遇上這麼個笨蛋盜墓賊,可以說是幸運之至,但正是厚葬之風盛行,才引發了盜墓之風盛行,墓主人生前修建宏大的陵墓,死後放置奢華的陪葬品,既勞民傷財,又無法享受死後的安寧。

所以,厚葬之風當止,薄葬的觀念應該提倡



長安旭哥


2001年4月12日,因為用炸藥爆破了梁莊王墓,使得墓室遭到了嚴重破壞,梁莊王墓危在旦夕,於是國家文物局當即決定,對梁莊王墓開始搶救性發掘。

梁莊王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第九個兒子,梁莊王墓是他和魏妃的合葬墓,梁莊王是出了名的寬厚仁慈,在明朝的時候,並沒有奢華風光大葬的那種習俗風氣,相反不允許厚葬。所以說,在梁莊王的墓中出現很多金銀財寶很不符合常理。

然而,經過搶救性發掘,專家竟然在她的墓中發現了大量的金銀財寶,足足出土了5000多件。其中,金器,銀器,玉器共計1400件,全部保存完好,還有大量的寶石。最厲害的是一枚金錠,上面刻銘文表示他是鄭和下西洋時購買的黃金所致而成。

由此可見,看似簡陋的梁莊王墓,卻出土了眾多文物,件件都是稀世珍寶,令人稱讚不已。


神獸駝駝


這個墓進水太厲害。整個墓室滿滿的一室水。當年挖到墓室門時候,放了兩天才把積水放幹。你想想從墓頂下去那就是幾米深的水深。盜墓的還潛水下去撈不成。再說炮眼才打完就沒當地人舉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