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明:傳承厚重民俗文化,助力黃橋古鎮旅遊

吳建明,出生於20世紀70年代初,是泰興市黃橋鎮溪橋社區野向村農民,17歲初中輟學當白鐵工,後來做過建築工人,幾年後回家辦起小型五金廠。不管做什麼,他收集民俗藏品的愛好始終沒有丟,曾在自家庭院免費展覽,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後來,他將收藏的1300多物件捐贈給國家,鎮政府擇址成立了“黃橋民俗文化展示館”對外開放。現在,他已收藏了36間古民居老物件,聘有民間能工巧匠30多人,在國裕集團民俗休閒中心,已經原樣恢復“毛宅”等古建築24間;搶救性保護了珍貴瀕危“老樹”30多種。他先後成為泰興民間文化研究協會會員、泰州市花木協會理事、泰興市花木盆景協會會長,2013年榮獲溪橋鎮“文化旅遊貢獻獎”;2016年被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評為第八屆“薪火相傳——傳統村落守護者”優秀人物,成為江蘇唯一獲此殊榮者;2017年在第九屆“薪火相傳”評選活動中,榮獲“講好中國文物故事傑出個人”稱號。

“農耕文化”薪火相傳

長江三角洲是中國農耕文明的搖籃,農耕文化輝煌燦爛。作為傳承者看重的不是經濟價值,而是文化價值。吳建明說,文化資源是“潛力股”,是黃橋經濟社會發展的無價之寶。時代在變遷,但不能讓體現祖先農耕文化的器件,不加以保護就消失掉,後人也無法直觀地認識具有數千年曆史的農耕文化,無從真切地認識當今高科技帶來的幸福與便利。他憑著對農耕文明敬畏的一腔熱血,無怨無悔地收集著能代表各種門類的古舊農耕器件。

留住鄉愁、傳承記憶成為他的自覺行動。紡棉花的車子、手工織布的木頭架子等生產工具,打穀場上揚麥子的風車、打場的滾子等農器具,都成了他把玩研究的“寶貝”。每一件看起來很普通的農具、木器、石磙、臺柱等,融入的卻是手藝人精湛的藝術和智慧。在黃橋民俗文化展示館裡,最顯眼的還是各式各樣的農耕器件,展出的有他心疼地撿拾起母親曾經使用過的簸箕、石磨等生活用品。遊客來參觀,特別是學生們猶如迴歸田野,體味、感恩耕作莫不是一種精神陶冶。

“古宅老樹”演繹厚重的民俗文化

歷史的車輪可以碾碎我們如梭的歲月,但不能碾碎我們心靈回家的路。吳建明說,收藏古民居是他藏品中的重中之重,傳統的民居是凝固的藝術,是歷史的教科書;其中“毛氏住宅”是清代建築,前後三進,院內長達20米的迴廊上,用楠木雕刻了一系列三國人物故事,雕工十分精美。“我做的是搶救性的工作,並不是純粹為了收藏。”吳建民介紹,隨著黃橋古鎮旅遊開發進程加快,我們正加緊建設具有古色古香的“毛宅”風格特色的休閒中心,旨在挖掘其背後的人文故事,進一步豐富古鎮旅遊內涵,彰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獨特魅力。

在收集古舊民俗物件的過程中,他先後搶救了柞針樹、皂角樹、銀杏樹、五穀樹、梓樹、楷樹、金鉤子樹、黃楊樹等數十種珍稀樹種,其中楷樹曾被當地人信奉為“神樹”,令人歎為觀止。吳建明愛好非常廣泛,而最早出名能體現他聰慧才智的還是揚派盆景的製作藝術。2010年,他選取本地珍貴而瀕危的絡石為素材,又遴選一塊太湖石作陪襯,創作了名為《共享自然》的盆景,首次參賽就取得全省銀獎的好成績。此後,他的作品多次獲得省市縣比賽大獎,被當地人譽為民間文化“活化石”。

黃橋決戰聞名遐邇,古鎮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吳建明表示,自己將不遺餘力配合政府和社會各界賢達,把黃橋這座古城獨特自然文化、歷史文化、人文文化全面完整地保護下來,用活的文脈,讓廣大遊客親身觸摸傳統、體驗傳統,並實實在在留住不能忘卻的記憶。鮑家成 王 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