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裡面的柏樹是什麼時代種植的?

友情歲月209332463


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舉世聞名。

孔子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魯城北泗上。其後代從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從子貢為孔子廬墓植樹起,孔林內古樹已達萬餘株。

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初建於公元前478年,當年規模很小,僅就孔子故居為廟,“歲時奉祀”。西漢後,隨著歷代帝王對孔子的不斷加封,孔廟規模也隨之擴大。

孔府,建於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孫居住之地,西與孔廟毗鄰,佔地約16公頃,共有九進院落,有廳、堂、樓、軒463間,舊稱“衍聖公”。

在我國的園林寺廟、名勝古蹟處,常常可以看到古柏參天,廕庇全宇。古人讚譽柏樹為“百木之長”。孔子曾說:“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在我國的園林寺廟、名勝古蹟處,常常可以看到古柏參天,廕庇全宇。

古人讚譽柏樹為“百木之長”。孔子曾說:“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孔子崇尚松柏,他的老家曲阜孔陵、孔林和孔廟院內,至今古柏林立。

柏樹鬥寒傲雪、堅毅挺拔,乃百木之長,素為正氣、高尚、長壽、不朽的象徵。柏在國外是悲哀和哀悼的情感載體,所以柏樹總是出現在墓地。古羅馬的棺木通常用柏木製成。而中國人在死者的墳上及墳地栽柏是寄託一種讓死者“場面不休”的願望。

所以植樹時間應該是公元前479年前後,至今應該有2000多年了。











luiswang


三孔的柏樹應該是,當時籌建時就設計裡面了,也就是那個時候種下的,至於現在看到的是不是那個年代種的,那需要考正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的規矩就是,籌建大型園林和名人墓林碑林,都是要設計上樹木的,所以千年前建造三孔時是肯定種樹的。猜想應該是歷朝歷代的人們,對中間死去的樹木,一直保持補充著,所以不經過考正是說不明白,是什麼時候種下的,大家說呢?


一漁食訓


山東濟寧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曲阜“三孔”,是中國曆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

山東濟寧曲阜是孔子的故鄉。三孔裡面種植的柏樹大都有兩千年曆史了吧!


詩和遠方的守望999


如果在南方,一年到頭都是時候。如果在北方,秋冬天是不太理想的,因為天氣太冷,新種的樹沒法開始生長。春天按理說是比較適合,無論你在那裡。夏天天氣太熱,種後必須保證水分,相對就功夫多了。種的時候可適當地剪去一部分的枝葉。這在根部沒有復原之前,,可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成活率。


嘿嘿紅薯


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三孔內的樹多為柏樹,據傳已有千年的歷史。這些千年柏樹就像是孔子的弟子,高大挺拔,清秀不朽!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帶孩子去三孔參觀千年柏樹,感受一下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