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民政局:外防輸入 內防擴散 堅決阻斷病毒傳播渠道


天津市民政局:外防輸入 內防擴散 堅決阻斷病毒傳播渠道

“昨天,天津市防控指揮部為社區緊急協調了1.2萬個紅外測溫計,目前已經組織各區民政部門開始領取發放。可以說社區在馬不停蹄地與疫情賽跑,摸底數,打基礎,織密網,取得了成效。”2月1日下午2點召開的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市民政局張清玲副局長介紹了關於社區防控的7項工作。

張清玲局長表示,1月22日至今,先後向社區作出三次緊急部署,要求村(居)委會,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動員社區一切力量,實現網格化、地毯式管理,廣泛宣傳,群防群控,穩防穩控,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與市委組織部組成了11個聯合調研督查組,到16個區的50個社區、60個村實地調研,指導改進工作。在市委政法委的指揮下,與市公安局共同推進,開展了網格員地毯式 “百分之百入戶、百分之百排查,百分之百宣傳”三個百分之百的入戶排查宣傳工作。

下一步,隨著復工前外地返津人員高峰到來,做好社區疫情防控更顯得極為重要。市民政局要指導社區居委會和村委會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進一步做好疫情監測和重點人群管理工作。指導城鄉社區組織,會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追蹤到人、登記在冊、社區管理、上門觀察、規範運轉、異常就醫”的原則,進一步細化社區防控各項工作,責任到人、聯繫到戶,嚴防死守、嚴格管控,確保無遺漏、全覆蓋,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堅決阻斷病毒傳播渠道,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對來自疫情發生地區的人員、外地返津人員進行有效管理,加強發熱和症狀監測,追蹤、督促其居家醫學觀察14天。指導有條件的城鄉社區對外來車輛、人員進行登記。

二是進一步做好信息報送工作。按照各級防控指揮部統一要求,對疫情實行報告制度,決不允許遲報、漏報、瞞報。嚴格對社區各類活動的管理,在疫情解除前不舉辦各類人員聚集性活動。加強社區間信息溝通,實現社區間人口流動信息的及時、有效銜接。引導社區居民運用社區信息平臺反饋個人健康信息。

三是進一步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利用社區微信群、社區公眾號、社區QQ群、智慧社區客戶端、社區黑板報、標語、公示欄、LED電子屏、農村大喇叭、“明白紙”“一封信”等多種形式宣傳防疫知識,號召村(居)民不串門不聚集,出門戴口罩,家裡勤打掃、勤消毒,並及時發佈更新當地疫情防控動態、聯防聯控的政策措施,引導社區居民關注權威發佈,不信謠,不傳謠,消除社區居民的憂慮和恐懼心理。

四是進一步做好環境整治工作。指導城鄉社區組織配合職能部門大力開展冬春季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對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和消殺,嚴格對城鄉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注意加強對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的日常消毒;疫情解除前暫停社區圖書室、文體活動室、老年活動室(日間照料中心)等人員聚集型場所服務活動;動員駐區單位和物業服務企業進行環境衛生整治,確保社區環境乾淨整潔。

五是進一步做好睏難家庭和人員幫扶工作。指導城鄉社區組織幫助社區特殊群體和困難家庭解決疫情防控期間遇到的生產生活問題。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的關心支持。對於有家庭成員接受隔離治療的,督促其他家庭成員做好居家醫學觀察。組織發動社區服務機構和志願者,為實施居家醫學觀察的人員提供生活便利和心理健康服務。對於生活不能自理、且子女親屬已接受隔離治療的老年人,要協調相關養老服務機構為其提供專業服務。

六是進一步加強典型宣傳和表彰工作。

大力宣傳報道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衝鋒在前、表現突出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蹟,弘揚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正能量”。

七是進一步做好社區工作者網格員的自身的安全防護。社區工作人員奮戰在社區疫情防控的一線,他們非常敬業、非常可愛,舍小家顧大家,千方百計做好社區防控各項工作,希望大家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相關部門特別關注這個群體的安全防護,因為他們是衝在一線的戰士,他們的安危是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勝利的關鍵。(津雲新聞記者吳宏 彭俊勇 劉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