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節,久別重逢的親人故友們最深情的感慨莫過於一句“好久不見,別來無恙”。
而在今年,疫情緊急,“別來無恙”一詞被人們賦予了新的含義——“你別來,我無恙”,成為朋友圈中的流行語,用以表達親友之間最為真實的祝願。正如有網友寫道:“讓我們暫別親情、暫別友情,將防疫情作為今年過年的頭等大事,待山花爛漫時,彼此均安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詞語“別來無恙”。
“別來無恙”是生活中常用的問候語,親友們相見或者寫信時通常會用其問候對方,以表關心。在這個詞語裡,“別來”很好理解,即分別以來,那麼“無恙”是什麼意思?它又是怎麼變成問候語的?
《說文解字》解釋“恙”字為“憂也”,說“恙”的本義是憂愁,憂心。清代段玉裁注:“古相問曰‘不恙’,曰‘無恙’,皆謂無憂也。”他解釋說,“別來無恙”就是問對方是否別來無憂——最近沒有什麼憂心的事兒吧?
還有一種解釋更為有趣,出自西漢東方朔所著的《神異經》。書裡寫道:“北方有獸焉,其狀如獅子,食人,吹人則病,名曰。”王利器先生在《風俗通義校注》中說“與恙為二字,合而一之。”據此認為恙是一種猛獸。“別來無恙”,就是問候對方最近挺安全吧?沒遇到什麼危險的猛獸吧?
以上兩種解釋都能說得通,但學者們更傾向於認為:恙是一種疾病。這一說法從今天我們常用的詞語中也能得到佐證:如“身體抱恙”“安然無恙”中的恙字均表示疾病。東漢學者應劭在《風俗通義》中解釋說:“無恙。俗說:恙,病也。凡人相見,及通書問,皆曰‘無恙’。謹案:《易傳》:‘上古之世,草居露宿。’多被此毒。恙,噬人蟲也,善入人腹,食人心,人每患苦之,故俗相勞問者雲無恙,非為病也。”按照這種說法,“恙”是一種在草叢中聚居的蟲子,被它咬了之後就會生病。
當然,《易傳》說這種蟲子“善入人腹,食人心”,實在有些過於聳人聽聞了。從醫學上說,“恙”其實就是恙蟲,又稱恙蟎,可傳播疾病。恙蟲病就是恙蟎幼蟲叮咬人體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有持續高熱、皮疹、局部焦痂和潰瘍等症狀。恙蟎寄生的地方通常是雜草叢生的野外環境,上古時期衛生條件差,人們露宿野外,因此常常會患上恙蟲病。而那時醫學不發達,這種病的死亡率是很高的,所以《易傳》中才會將“恙”稱為“噬人蟲”。
恙蟲病既然是一種急性傳染病,古人見面的時候,生怕傳染給自己,於是先互相問一句“別來無恙?”——朋友,您身上有沒有恙蟲啊?如果有的話可得說實話,千萬別傳染給我了!由此可見,那時食物的匱乏或許並不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第一位的擔憂——最切近的威脅、最迫切的關心反倒是恙患,以至於見面就要問一問。幸運的是,這種令古人談之色變的恙蟲病在今天已經很少見,甚至有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可以看出,人類存續的歷程就是不斷同自然災害和各種疾病作鬥爭的過程,每戰勝一種新爆發的流行性病毒,就在醫學上向前邁進一步。就這樣,我們在戰鬥中不斷成長。
隨著恙蟲病的逐漸減少,“別來無恙”失去了最原始的含義,由生怕傳染的擔心變成了一句透著親熱和關切的問候語,比如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等文學作品中,都多次出現“故人別來無恙乎?”“兄臺別來無恙!”的用法。
今年春節,“別來無恙”成為溫暖人心的拜年方式。“你別來,我無恙”,這是把原本結構固定的成語拆開來用。可以看到,原結構的主語只能是一個,拆開後,兩個不同的主語連接的結構承擔了不同的陳述功能;原固定結構中的“別”字所表示的含義由“離別、分別”變為否定性的“不要”,在目前疫情嚴重的語境下實現了準確傳遞信息和表達特殊交際的目的,可以說是語言在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個新鮮範例。
“你別來,我無恙”,疫情在前,這個萬家團圓的節日,註定有萬家不能團圓。愛能讓我們緊緊相擁,也能讓我們主動遠離:此時的不回鄉是一種孝順,此時的不出門是一種定力,此時的不聚會是一種修養,此時的不見面是一種科學。戰勝疫情,需要眾志成城,需要從每個人做起。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歲月既不靜好,讓我們一同負重前行。中華兒女在一次次磨難中成熟起來,更加團結,更加勇敢,更懂得愛這片土地,這種力量凝聚起來,就可以戰勝一切困難。相信待到春暖花開之時,我們一定能笑著問候彼此:“好久不見,別來無恙!”
閱讀更多 詩境笙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