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南京怎麼樣?

心的雷雨季


因為工作關係經常要去南京,也認識一些南京的朋友,所以我來談談對南京的印象吧。

先說人吧,南京人在我的印象裡兼具了南方和北方人的特點,有點婉約,又有點豪爽,我認識的一個美女,人非常好,記得剛認識的時候她開口就是“髒”字,讓我大吃一驚,彼此熟悉之後才發現,有些字眼每句話都帶,在他們看來沒任何問題,離了這些字眼可能就不會和朋友聊天了。

第二,我們說說南京的歷史,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在歷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南京城的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濃厚,南京古時候稱“金陵”、“建康”,國時的東吳,兩晉時的東晉,南北朝時的宋,齊,梁,陳都選的是南京做為京城。

第三,南京的文化底蘊,南京擁有8所211和2所985高校,是我國高校數量第三多的市,這些高校為南京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資源。

最後南京的小吃也很有名,鴨血粉絲湯,鹽水鴨等,南京的新街口地鐵站居然有24個出口,太可怕了。

總之南京作為江蘇省會,是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龍頭城市,非常不錯,將來會有更好的發展。





蘇州小娘魚


今年六月份的時候,單位組織培訓有幸去了一次南京,四天的時間裡真是有一種感覺再也不想回北方了(最後還是回來了),對於一個北方人來講,南京的各個方面都令我耳目一新,這是我到過最有魅力的地方也必將終生難忘。下邊分成吃、行、住、遊、人等幾方面來說(由於拍照技術不佳,手機像素也不行,而且是夜晚,出來的效果大家請擔待):

一、吃。當天中午從北京坐高鐵,到了南京已經是傍晚,公司接待直接奔赴距離住所不遠的飯店,菜餚方面以小龍蝦為主,麻辣的、鹽焗的、蒜蓉的、原味的,對於我這個不吃海鮮的人來說當天也吃了不少,還有一個魚頭豆腐湯格外的記憶猶新,長時間的燉煮使魚的膠原蛋白和豆腐充分融合起來,既沒有腥味,而且豆腐特別的絲滑,咬上一口回味無窮(沒發美食圖片,怕拉仇恨)。

行:吃完飯沒有著急回酒店,幾個同事選擇出去溜達一下,這一段距離切身感受到這個城市的魅力,夜晚燈光明亮,道路寬闊,主幹道和非機動車道劃分清晰,而且設計特別寬;街道乾乾淨淨,沒有一絲塵土,植被生長茂盛覆蓋率很高,整個城市空氣溼潤清新。特意留意了一下,車輛在距離斑馬線一個車位的距離就已經開始停車了,剛開始以為是個例,但是走了這麼幾個路口發現每輛車都是這樣,沒有車搶行,都是主動禮讓行人,而且鳴笛的幾率很小,和北方大城市相比沒有特別的嘈雜聲。

住:逛了一段路程以後返回入住的酒店,環境衛生乾淨整潔,房屋內部現代化程度很高,或許是剛落成裝修完工投入運營的吧,一開門就無線連接電視和音響自動進行播放,衛生間透明設置內有窗簾,隔音較好,整個房間的氛圍有一種情趣酒店的意思,可惜我是和男同事同一個房間(跑題了)。

遊:在南京的這幾天裡總共去了兩處景點,最印象深刻的恐怕還是秦淮河夫子廟,幾十條花船錯落有致的排放著,80塊錢船票遊覽了一遍秦淮河


整個往返過程40分鐘,聽著遊船廣播的講解,彷彿置身那橋兩旁建築的每個故事其中。

夫子廟

烏衣巷,這個很出名

夜幕降臨,遊人開始增多,外國遊客也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還有大批的僧人

第二個地方去的是南京奧體中心

有兩棟樓特別高

順便還爬上南京眼大橋看了看長江,真是宏偉壯觀,一片長江天際流,望不到邊(那段時間長江大橋維修禁止通行,所以很遺憾沒去成)

最後一個說說這裡的人:沒注意觀察男的盡看女的了(要我老婆看見還不打死我),身材普遍不高,臉說不上很漂亮但是能經得起推敲,皮膚超好特別白,穿上旗袍特別有江南女子那種韻味,說話聲音很溫柔,就那種感覺讓人很想去保護(可惜我已經結婚了)。

這樣的城市,這樣的文化底蘊,造就了文明的南京,四天的時間讓我依依不捨,或許我不習慣南京多雨的天氣,但是這裡的一切讓我不虛此行,如果有機會,我還是會選擇來的。



南京城是一個你愛來不來的城市,不排外、不跟風、不張揚。長期對口支援一批西部、中部、東北部的加油城市,全國教育前三名、院士一大把、經濟加入萬億元俱樂部,交通江、海、陸、空路路通,地鐵不要太密,開過青奧會後奧委會主席巴赫很開心,弄了一批大大小小的頂尖國際賽事往南京擺,現代服務業、製造業、製藥業快速發展、民政養老、紅十字事業遺體捐助多次獲國家肯定,參觀考察一撥又一撥;東部戰區所在地,全國第二大兵營;科技力量一般不宣傳,國家直屬的高校、科研院所數不清;旅遊就不說了,每逢節假日政府都倡導市民不要在本地湊熱鬧、反正景區免費;社會秩序全國數二吧,警察厲害,要犯一南京就落網,一般罪犯害怕不來;問題呢當然也不少,房價有點過高,噴的也不少;環保在爬坡;各種潛力發揮還不夠;市領導換的過勤,虧的一幫手下還算能幹,不但穩住還在進步,南京老百姓外號大蘿蔔,其含義是實在、不排外、罵歸罵、做歸做,心態超級好

一句"多大的事啊"就放下了……這就是南京的一個小側面,你喜歡也好、不滿也罷,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就擺在那,而且會越來越牛,徽都的外號也說明了這點。


老青蛙99044226


作為安徽人,我離南京比較近,一百多公里,也去過南京!

作為緊挨著安徽的江蘇省會,南京人說話的口音和安徽滁州、合肥和馬鞍山一帶非常接近,幾乎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南京是安徽和江蘇兩省東西的中間地帶。曾經在歷史上作為安徽的省會,或安徽處理省務的城市。所以,提到南京,安徽人聽來也很感親切!

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文化底蘊厚重,更有太平天國後期被攻陷和日本對南京人民的大屠殺,讓南京成為中華民族心中永遠的痛!

作為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南京地理位置優越,加上緊挨安徽,可以對周邊的安徽城市產生虹吸效應,但對安徽的經濟發展貢獻並不大。這也是導致安徽省經濟發展滯後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華東地區,南京、杭州、青島和合肥對外來人口包容度最高,很少出現排外的現象。眾多的名勝古蹟,讓南京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成為眾多遊客嚮往的城市!

江北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成立,定位於高端裝備製造中心,拉高了南京的科技內涵。讓南京的發展擁有更廣闊的空間。

但是,由於合肥的崛起,合肥都市經濟圈的形成和逐步加強,南京對安徽的虹吸效應也會逐漸降低。

南京未來的發展突破在於高端裝備製造、旅遊業和服務業!祝福南京更加繁榮,南京人民更加幸福!


鄭瑞文2015


如果要對南京做個準確評價,必須把握歷史脈絡,沉澱過往得人文。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蕭齊詩人謝朓的《入朝曲》,不吝惜他讚美的語言,描繪了繁榮壯麗的金陵城。

雖然同處江南,南京卻沒有蘇州那樣的精緻,也沒有杭州那樣秀氣,南京有的,是大氣。鐘山龍蟠,石城虎踞,萬里長江奔騰而過,雄偉的地勢孕育了南京有別於其他江南城市的獨特氣質。不似江南別緻的小橋流水,南京城總是透露著恢弘的歷史氣息。

南京的大氣又似乎影響了這裡的語言。迥然於吳儂軟語文縐縐的溫婉和含蓄,南京話的大大咧咧總是透露著一股子直爽和豪邁。人們總是嫌棄南京話的土氣和不斯文——餘姚學者餘秋雨在其散文《五城記》中就道明瞭他對南京話的挑剔:“除了夏天太熱,語言不太好聽之外,我從不掩飾對南京的喜愛”。當然,久居南京的人自會明白,南京話的親切樸實,會給友人之間增添格外的活潑與自在。

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建康與古羅馬共享人類古典文明兩大中心的美譽。然而驕傲的六朝時代並未給南京的城市面貌留下太多痕跡。有“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寺之稱的同泰寺,六朝原貌早已蕩然無存。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對其擴建重修,親自題額“雞鳴寺”,寺名沿用至今。

在明城牆的圍繞下,南京內裡刻畫著的,更多是明朝的風骨。哪怕明故宮僅殘存遺址,中華門鏑樓不再,南京星羅棋佈的明初名士印記,依然陳述著那時的輝煌。鄧愈墓、宋晟墓、李文忠墓、明中山王陵園……漫步南京,或許不經意間,就會和明初那個大氣磅礴的歲月來一次跨時代的交流。

南京有著太多的歷史故事,甚至多到有一些沉重。南京有著太多的屈辱,然而每一次都能重新找回本該屬於他的光榮。

天下歸晉,亂世自建業終。永嘉南渡,六朝於建康盛。安史之亂,李白著《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岳飛收復建康,牛首山壯志飢餐胡虜肉。集慶一戰,明太祖龍興此地。七下西洋,鄭和寶船揚帆南京。

近代史自《江寧條約》始,至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終,期間有過辛亥革命南京光復的希冀,有過震驚中外大屠殺的悲愴,也有過侵華日軍南京投降儀式的榮耀,南京幾乎見證了我們民族一百年來所經歷的一切。

年輕人旅遊大抵是不喜歡南京的。比起蘇州清新雅緻的園林、杭州如詩如畫的西湖,南京的景點總顯得有些壓抑。是的,南京並不適合悅目娛心的遊山玩水,也不適合走馬觀花的閒庭信步。這裡以景色聞名的梅花山、玄武湖、棲霞寺、燕子磯,也總和沉重的過往剪不斷理還亂。

讀懂歷史的人方能讀懂南京,南京驕傲於他承載過的民族理想。南京不僅僅是南京人的南京,南京屬於整個民族。正因如此,明太祖與孫中山長眠於此,萬人憑弔。

大氣的南京地勢,莊嚴的南京景點,沒有賦予南京人少言寡語的性格,卻孕育了樸實的南京方言和南京人的率性隨和。按理南京有太多值得驕傲的歷史,有太多值得品味的典故,但南京人卻不曾因此抱有太多的自負,南京人安於自在生活。只有在外人對南京評頭論足的時候,南京人才會據理力爭幾句,然而又往往笨嘴拙舌,倉皇落敗。當然,南京人也沒那麼記仇,兩句話最能體現南京人的瀟灑——“多大事啊”——“不存在”,沒來得及收起你歉意的笑容,南京人早就把小磕碰拋在腦後了。

也許是南京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吧,承東啟西,融南洽北,數千年不同的人群在這裡匯聚和發散,五湖四海的人都能在南京找到適合自己的元素。如今的南京,明城牆依舊,卻不影響道路的四通八達;紫峰大廈矗立,並不礙眼玄武湖的碧波盪漾。熱鬧商圈的喧囂,與民國公館的靜謐並存。曾有幸於傍晚在紫金山頂俯瞰南京,燈火輝煌中訴說著過往十里秦淮的繁華,大都市的拓展並未完全掩蓋原有的自然風貌。

孫中山先生這樣評價南京:“南京為中國古都,在北京之前,而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此佳境也。

現代與古典相容,構成了南京博愛的山水城林。

一日三餐,誰都離不開吃地,南京人在吃地方面,死磕兩種動物,一是鴨子,鹽水鴨板鴨烤鴨鴨血粉絲,凡是能想到的吃法都先來一遍;另一個是奶牛,牛奶奶牛反正l,n不分舌頭就是捋不直不信跟我念“劉奶奶愛喝牛奶”20遍對不住您啊我也念不了。

南京人挺喜歡花花草草的,一年到頭都要顧著,一月是臘梅二月是迎春花二月蘭三月是梅花四月是櫻花五月是梧桐,一整個夏天路兩旁邊的梧桐簡直把公路變成了綠色的隧道,車走在裡面一點不熱。八月份看桂花的時候,就可以順手在街邊買幾包糖炒栗子,一路走一路吃。空氣裡面都是桂花的甜香,不來一碗赤豆小元宵、桂花糖芋苗都覺得對不起這大好的時光。九、十月份就上棲霞山,看紅葉漫山遍野的樣子,感覺好像一年又到了頭。這時候梧桐樹的葉子要落啦,銀杏倒是剛好,金黃的小扇子隨風飄落,打個旋兒就是臘月,要過年啦!

南京在我眼中就是這樣一個美麗的城市?但在他人眼中也許會另一番感受,因為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南京的樣子。比如吃貨要講秦淮八絕,漢服愛好者要說雲錦,我要講鄉愁。

鄉愁揮不去,來串臭豆腐。

茭白紅燒肉,香乾炒蘆蒿。

大碗皮肚面,桂花糖芋苗。

江上鯽魚美,煙波望海流。

南京是南京人的浪漫,僅此而已


李泗安


每次看到關於南京的問題都忍不住想要回答,因為對這個城市有著不一般的情節。

南京的地理位置呀經濟發展呀這些無關痛癢的問題在此不做闡述,因為這些不是我想討論的重點。回到正題談談我對南京的印象,有以下幾點:

1,南京的文化底蘊太深厚了,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在上海生活工作了這麼久厭惡了上海的不屬於我的快節奏,想去一個安靜一點的優雅一點的城市工作生活。南京映入了我的眼簾,從她早上一塊四毛錢的餅,八毛錢一杯的石磨豆漿,老城區的吆和聲便可以看出來。所以南京是一個優雅安靜的慢都市。



自己找零的一塊四毛錢的餅。但是我們都是直接給的一塊五毛。

2,南京是一個歷史文化非常優厚的城市,從南京的地名便可體現三分,比如像“中華門”這樣帶門字兒的地名就不少。老城牆,老房子。不喜歡大白天的南京,喜歡晚上南京的那種寧靜,褪去了車馬的聒噪。騎上單車,約上三五好友圍著老城牆晃悠一圈挺好。


夜晚的騎行分隊,共享單車挺方便。

3,南京的風景真的挺漂亮,紫金山看日出,玄武湖划船戲水,等等等好多漂亮的地方。老門東吃進南京美食,在此不推薦夫子廟,去過的都懂得。

春天的玄武湖


紫金山美麗的日出。

早晨的夫子廟。

哈哈,南京挺好。


求一段傾城絕戀


其實我還是挺喜歡南京的,畢竟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許大學四年裡的生活並不令人感覺愉快,但是最起碼,我曾經為了自己努力過。

昨天考完了研究生考試,穩穩的跪在了數學上,還是倔強的考完了四門,或許只有自己才明白心裡的那種失落和無助。

考完數學走出考場的那一刻,我感覺我已經用盡了洪荒之力忍住了快奪眶而出的淚水。


這些筆記讓我心裡很清楚的知道,我的數學跪的有多委屈。不過我一定不會忘記,我認識了三個很可耐的姑娘,蘭蘭、青菜粥、蕾蕾,和他們相處的這兩天,比考試結果更加彌足珍貴。

人的一生會遇見很多朋友,但是最後能留在你身邊的少之又少。

冬天最適合囤積脂肪,來一份熱氣騰騰的宵夜,簡直幸福到能原諒所有的汙垢。

這個社會對善良單純的人兒充滿著謊言和欺詐,但是我依舊願意相信這個世界還是溫暖的,沒有到不了的明天,沒有過不去的坎。

加油,致熬夜敲代碼完成畢設的自己,致努力奮鬥在青春時光裡的自己,致…又要長肉肉的…自己。


江南古村何處尋,寶華山水韻千華。


願我既不用朝九晚五,又能夠詩情畫意。願我一生努力,一生被愛,想要的都擁有,得不到的都釋懷。


流離不流離


以前沒考大學的時候,聽在上大學的鄰居大哥和我說,南京是個依壁雕鑿的城市。瞬間腦海裡浮現了大氣磅礴傍山傍海的畫面。所以義無反顧的報考了南京的學校。到了南京一年,才知道,依壁雕鑿是句南京話。(笑話一個,我愛這座城市!)


雷阿哥


作為一個北方人 在南京上學

初到南京,第一印象覺得南京市區很小,不夠大氣,當時不會注意滿街的梧桐,也沒有心思用歷史的眼光去品味這座城市。那時我不知道周圍城市對南京的調侃,也不在乎經濟實力在對一個城市評價的重要性,僅僅第一感覺,很普通的一座城。

而後的幾年,即使江北建鄴的發展都被我見證到了,但對這座城市依舊談不上感興趣,畢竟高樓大廈日新月異見的太多。這是中國的樣子,不是南京。

對南京的好感從一次春遊開始,幾個好友坐輪渡過江,在市區騎行,說著聽到的關於南京城的故事,歷史太久的地方,能讓我們想起誰的歌誰的故事誰的詩。也許僅僅是因為開始注意滿街梧桐,就能對南京多升出一點好感,而這樣的在城市中的細節又太多,那好感也就積累了許多。多走多看,這是一個需要靜下心來去感受的城市,需要用點耐心去體會去融入的城市。

對城市的感情之於北京,因為故鄉。之於重慶,因為姑娘,之於南京,因為生活。

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風。


吱一下上


南京是一座去了就會愛上的城市,今年11月中旬作為今年旅行的最後一站,我選擇了南京,從此愛上這裡!南京的秋天美成了金陵!南京的人民很是熱情啊,無論是問路還是其他信息,都會很熱情詳細的告訴我,南京的地鐵公交也很發達便利,第一次體驗地鐵在高架橋上走!不過南京的房價也很貴!!!不知道找一個南京姑娘做老婆是種什麼體驗!附南京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