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有什麼好吃的?如何做?

小小嫻


特色飲食

★肉糕

麻城肉糕為麻城傳統名菜。

肉糕

將鮮魚去刺去皮,豬肉去骨剔皮,均剁成肉漿,將苕粉(即紅薯粉)、清水、食鹽按比例放入盆內與肉漿攪拌,依各人口味還可以加入少量薑末、蔥花等佐料,在蒸籠墊上隔離紙,將攪拌好的肉漿舀入蒸籠,猛火蒸半個鐘左右。出籠後可切成小塊即食“熱肉糕”;一般攤冷後切成長條,宴席上擺齊裝盤再次蒸熱,平時食用切成小塊可水煮、可下面、可油炸、可煎作菜。保存方法可冷藏或食用油浸封。

★油麵

麻城油麵,採用上白麵粉加適量芝麻油和鹽,由人工拉成。形成銀絲,纖細美觀。瘦肉油麵已列入《湖北風味小吃》。

★魚面

麻城魚面(俗稱垂魚),是麻城市傳統食品。採用鮮魚、紅薯粉、雞蛋清、食鹽等錘鍊精製而成。是一種低膽固醇、純天然綠色食品,廣泛適用於家庭、賓館宴席食用。

★老米酒

麻城老米酒已有千年釀造歷史。自唐朝黃州刺史杜牧過麻城歧亭,留下“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句,至北宋大詩人蘇東坡高歌“酸酒如齏湯,甜酒如蜜汁。三年黃州城,飲酒但飲溼”,歷代文人墨客盛讚麻城老米酒。

★麻城餈粑

餈粑

打餈粑,在麻城,過去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只有過大年、立夏、中秋幾個大的節日才能吃到,左鄰右舍圍在一起搗餈粑,已經成為一種極具地方特色的風俗習慣。餈粑是麻城很多地方必備的年貨,採用特產糯米經過多道工序精製而成。餈粑吃法多種多樣,可烤、可煮、可炸。味道鮮美,可口。


番茄記手作


你的提問麻城有什麼好吃的?如何做?

作為麻城人,麻城好吃的就非常多了,有肉糕,餈粑,垂魚,麻糖,春捲,豆絲,老米酒等,今天介紹下肉糕的做法:

大別山南麓的麻城市,有名為“肉糕席”的10道菜中,頭道就是肉糕。肉糕碼在鮮花碗上,呈寶塔形。有紅、黃、白、褐多色,不僅好看,而且味道鮮美。

自制肉糕的做法步驟
  • 1主食材。肥肉和瘦肉的比例為6:4,加魚肉,澱粉,米飯。
  • 2姜切末,瘦肉剁成末,肥肉切成細絲(關鍵)。
  • 3肉餡里加薑末、鹽、料酒、胡椒粉、3個蛋清、1兩澱粉拌勻。3個蛋黃備用。
  • 4取一個保鮮袋剪開,鋪在案板上。把拌勻的肉餡倒在保鮮袋上,用手壓緊。
  • 5用刀整出形狀,輕輕砍在肉餡上壓實。
  • 6刀上抹水,傾斜角度,把肉餡表面來回刮平。

  • 7把保鮮袋的四面向上疊好。(稍緊點,以免蒸制過程中散)
  • 8放在蒸格上進行蒸制。
  • 9鍋內水開,上鍋蓋蓋蒸15分鐘。(實際要看肉糕的厚薄)
  • 10蛋黃打散,把保鮮袋四面掀開,用刷子沾上蛋液抹在八分熟的肉糕表面。(我直接用手了)
  • 11保鮮袋不要再疊了,敞開繼續蓋上鍋蓋蒸3分鐘至蛋黃凝固即可。
  • 12蒸好的肉糕輕輕一抖就脫膜了,涼後切片,和肉丸、粉絲一起蒸著吃或者下火鍋都是很美味的。
小竅門

1、肥肉必須切成細絲,肥瘦比例為6:4我覺得蒸出來正好,外面賣的太肥。

2、比例一般為:1斤肉、3個蛋清、1兩澱粉,做出來的肉糕絕不會散。

3、肉餡必須壓實,以免蒸出來有空隙或者散掉。

4、肉餡表面儘量刮平,蛋黃液蒸出來才厚薄均勻漂亮。


5天8小時


大別山南麓的麻城市,有名為“肉糕席”的10道菜中,頭道就是肉糕。肉糕碼在鮮花碗上,呈寶塔形。有

紅、黃、白、褐多色,不僅好看,而且味道鮮美。

製法:

(1)紅苕(即紅薯,也叫白薯)去皮洗淨,切成4釐米長、1.6釐米寬的條。豬夾縫肉切丁剁泥盛缽,加硝水、蔥花1克、荸薺丁、薑末一起拌勻。

(2)取魚肉加清水45克拌勻,倒在用冷水抹過的砧板上。輕輕剁成細茸(越細越好)盛缽,加溼澱粉,精鹽15克,清水250克,同攪勻,再放入肉泥,味精2克,胡椒粉1克,混合攪成糊。

(3)將油豆腐皮平鋪籠屜內,把魚肉糊平攤在上面(約3.3釐米厚),坐旺火沸水鍋上蒸30-40分鐘,揭開籠蓋,將生雞蛋黃抹在肉糕上面,撒上紅辣椒末,再蒸5分鐘取出,剞成十字花刀後,繼續蒸30分鐘,出籠晾冷,切成10釐米長、3.3釐米寬的條。

(4)取鮮花碗,用紅苕條墊底,在上面用肉糕條碼成寶塔形,上籠蒸熱後出籠。

(5)炒鍋坐旺火上,下肉湯、味精、精鹽、胡椒粉、蔥花、香菇絲、木耳片燒沸出鍋,澆在肉糕上面,即可上席。 特點:鮮美滑軟,五味俱全。

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