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導彈危機中,為什麼是蘇聯先認慫?

風雲一點通


古巴導彈危機中,為什麼是蘇聯先認慫?(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很多人認為,蘇聯人認慫的證據就是1962年10月26日,赫魯曉夫寫給肯尼迪的那封信,“我深切地渴望和平,讓我們不要使這種局勢弄得不可收拾吧!”,我們看到的是赫魯曉夫態度軟化了,露出了想和解的意思。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第二天,美國又收到了蘇聯外交部的另外一封信,意思非常明確,撤走古巴導彈可以,美國也必須撤走部署在土耳其的導彈。

古巴導彈危機的結果是雙方都退一步,各自撤走導彈,蘇聯的目的已經達到。

任何一次爭執都必須有一方首先表明和解的意思,如果針尖對麥芒,那麼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世界上第一次核大戰就已經爆發了,如今的地球是什麼樣子誰都不知道!

1962年的古巴導彈事件是人類歷史上最接近滅亡的一次,短短的13天,地球與核大戰擦肩而過!

赫魯曉夫向古巴部署核導彈絕不是腦子發熱,突發奇想。

導彈事件首先是美國先出招的,蘇聯只不過是還手而已。美國陸續向土耳其、意大利和西德部署核導彈和轟炸機基地,蘇聯最重要的工業中心都在美國核彈、轟炸機的威脅下,而蘇聯核導彈無論在數量上還是打擊範圍都與美國有一定的差距,只有把導彈向前部署,才能大大提高第一次打擊的能力,蘇聯一直在等待這樣的機會。

機會終於來了,1961年美國宣佈同古巴斷交,進行全面制裁,並策劃了著名的豬灣事件,在美國的壓迫下,卡斯特羅全面倒向蘇聯,蘇聯正求之不得,期待已久的前沿陣地終於有了,立即對古巴進行援助。並策劃在古巴建立導彈陣地,一來可以躲開美國的預警系統,二來用1000至2000英里的導彈就可以全面覆蓋美國,彌補了導彈數量少、射程短的缺陷,實現與美國的戰略平衡。

蘇聯部署在古巴的導彈射程

與美國相比,蘇聯的軍事實力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但是1957年蘇聯的洲際導彈和人造衛星發射成功,讓赫魯曉夫自信心爆棚,宣稱蘇聯已經把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強國甩到後面”了,但是,赫魯曉夫心裡最清楚,蘇聯的導彈和轟炸機幾乎都是中程和中遠程的,打擊北美的能力十分有限,對美國本土構不成實質性威脅,古巴的出現,讓他看到了扭轉不平衡,抵消美國戰略優勢的希望,於是,一個大膽而又冒險的計劃在他的腦海裡形成了。

冒險計劃開始了

從1962年8月開始,一艘艘裝滿導彈和士兵的貨輪、客輪出發了,這只是一個開始,蘇聯共在古巴部署了5個導彈團,其中3個團裝備了R-12,2個團裝備了R-14,4個摩步團,3個巡航導彈團,2個直升機團,1個殲擊航空團,48架伊爾—28轟炸機和兩個防空兵師,總人數高達4萬人。

穿格子衫的蘇軍士兵進行閱兵訓練

為躲避美國偵察,所有船隻都是民船,士兵一上岸就發給格子襯衫,偽裝成平民,兩個月時間完成了機場、導彈陣地建設,部署了SA—2防空導彈。

赫魯曉夫以為他所作的這一切都很神秘,沒人知道,其實,美國人8月份就開始抓拍了,10月份已經確認戰略和導彈身份,10月16日,總統拿到了CIA的報告,經過密集協商,結果是:準備開戰。

美國戰爭機器開動了

參聯會日夜開會,制定戰爭方案,偵察機頻繁監視。

10月22日,肯尼迪發表全國講話,公開蘇聯在古巴部署核武器的消息,全面封鎖古巴領海。

美國空軍進入三級戰鬥戒備。921架轟炸機攜帶核彈執勤,220個蘇聯城市列入打擊目標,動用120架飛機和2858枚核彈。12萬人攻佔古巴的出鞘行動準備實施。

美軍68個空軍中隊,8艘航母,90艘軍艦封鎖古巴,全球美軍基地進入二級戰備。

肯尼迪同指揮東京轟炸的李梅交談

蘇軍也不甘示弱,三個R-12導彈團完成發射準備,36枚核彈頭,射程2080公里,覆蓋華盛頓、紐約9200萬人,每一枚核彈頭相當於投在廣島原子彈的71倍。

當時的世界與核大戰究竟有多近?

B-59潛艇和艇長瓦連京·薩維茨基海軍大尉

10月27日星期六,蘇聯B-59潛艇在古巴外海遭遇美國“倫道夫”號航母和11艘驅逐艦組成的編隊,美軍立即開始追蹤,投擲大量訓練用深水炸彈,迫使潛艇上浮,但B-59潛艇並不知道是訓練彈,以為遭到攻擊,艇長瓦連京·薩維茨基海軍大尉認為戰爭已經爆發,決定發射秘密武器T5核魚雷,同樣緊張的政委伊萬·馬斯連尼科夫立即同意,蘇聯海軍規定,只要艇長、政委意見一致就可以使用特殊武器,核戰爭一觸即發,幸運的是,由於B-59是編隊旗艦,艦上配了一名編隊指揮官,也就是副艇長瓦西里·阿爾希波夫,冷靜的阿爾希波夫深知核攻擊的後果,立即進行阻止,最終核魚雷沒有發射,最後,B-59被逼出水面,發現四周都是驅逐艦、直升機和探照燈,對峙了一晚上後,B-59只好返航,放棄前往古巴。

人類的命運關鍵時刻其實只掌握在幾個人手裡,這是核大戰與世界最接近的一次。

這個星期六註定是黑色的,與B-59潛艇一同遭遇危機的還有空中的美軍B-2轟炸機,美軍魯道夫•安德森少校駕駛B-2轟炸機進入古巴領空,剛進入就已經被蘇軍SA-2導彈鎖定,但奇怪的是,蘇軍沒有開火,而是讓他在古巴逛了一圈後,即將離開古巴領空時,發射了導彈,直接命中,魯道夫•安德森少校墜機身亡。

魯道夫•安德森少校

與此同時,另外一架U-2偵察機誤入蘇聯領空,遭到米格戰機攔截,幸虧飛行高度超過兩萬米,有驚無險的回到基地。

人類歷史上最漫長的一個星期六過去了。

另一邊,美國在聯合國大會上展示了蘇聯在古巴的核導彈陣地。

最終,蘇聯高層決定撤回運送武器的船隻,美軍得到消息後,命令艦隊保持觀察,沒有命令不許開火。

隨後,赫魯曉夫又耍了一個心眼,派幾艘沒有武器的民船試探美軍,然後就發生了美軍強行登船檢查,差點引發流血衝突,據稱,肯尼迪和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全程視頻觀看搜船過程,美軍最後放行。

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美國兩天內收到了赫魯曉夫和蘇聯外交部兩封態度不同的信件,由此判斷出赫魯曉夫的權威受到了國內實力派的挑戰,正在思考應對方案時,偵察機發現古巴導彈基地即將完工,36小時之內具備發射能力,一旦發射,將在十幾分鍾內殺死數千萬美國人,以為被耍了的美國議員要求肯尼迪立即行動起來,經過痛苦的思考,決定10月29日(週一)對古巴空襲,發動地面戰爭。

局勢突然又開始緊張起來,兩國駐所在國的大使館開始銷燬機密文件,美蘇進行大規模防空演習,進行平民疏散。

此時,肯尼迪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忽略蘇聯外交部的信件,回覆赫魯曉夫的態度,只要蘇聯撤走古巴導彈並承諾不再部署,美國半年後撤出土耳其導彈,不再入侵古巴,肯尼迪將這一決定通知了杜布萊寧大使,赫魯曉夫認為目的已經達到,既安撫了國內強硬派,又避免了核大戰,10月28日最終決定撤回古巴導彈。

撤出決定惹惱了卡斯特羅,氣得他砸碎了一面鏡子,認為自己被蘇聯當槍使了,其實,保護古巴只是蘇聯的一個藉口而已,小國的利益永遠都要服從大國,任何時候都是這樣。

最終,“緊張得讓人透不過氣”的古巴導彈危機終於結束了。

有人認為關鍵時候赫魯曉夫認慫了,其實,我們應該感謝他的認慫,不然,世界將會生靈塗炭,不知道多少人會死於戰爭。


古巴導彈事件的兩位當事人也沒有落下好下場:

1963年,肯尼迪遇刺,至今都是一個迷案;

1964年,赫魯曉夫被政變推翻,一直軟禁到去世。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讀有趣的歷史!


葛大小姐


古巴導彈危機的結果讓蘇聯很沒面子,不管後來美國有沒有偷偷的把導彈從土耳其撤出,明面上蘇聯的尊嚴都丟掉了,甚至還深深的傷害了古巴人的心,在美國嚴陣以待,誓死維護自己權益的一系列動作後,赫魯曉夫迅速向肯尼迪示弱,在得到美國的回覆後,立刻把在古巴的導彈拆卸打包運回蘇聯,連卡斯特羅都顧不上了。



為什麼“鋼鐵洪流”蘇聯會這麼容易就認慫?這還要從蘇聯的經濟開始說起,赫魯曉夫當政後,開始了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除了在政治上批判斯大林和進行平反工作外,在經濟上,赫魯曉夫也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改革。長期以來,蘇聯只重視重工業,而忽視了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導致蘇聯經濟產生嚴重問題。



蘇聯在1952年時宣佈穀物產量達到了13000萬噸,宣佈農業問題得到了永遠徹底的解決,但實際上只生產了就千多萬噸糧食,越往後糧食產量越低,到時候魯曉夫還鼓動了30多萬志願者來到東部墾荒,但是因為蘇聯沒有調查和準備這場運動,幾年內成為農業和生態上的災難,國內矛盾日益加重。



這個對外宣稱是超級強國的蘇聯,實際內部危機重重,哪怕是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國力達到最強大的時候,也只有美國的60%,所以當蘇聯面對美國的圍困,赫魯曉夫甚至蘇聯根本都耗不起雙方對峙時間越長,對於蘇聯來說,損耗也就越大,赫魯曉夫很怕禍起蕭牆,但是又不敢真的和美國開戰,最不得已只能退出。


琅琊利劍


因為蘇聯的實力比美國弱,而且赫魯曉夫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了。

見好就收,絕對是當時蘇聯最正確的選擇。


冷戰期間,美蘇誰都不想打仗。因為雙方都明白一個道理——開戰即死。

只要開戰,世界瞬間毀滅,包括美蘇自己。

所以,開戰是不可能的,美蘇之間只能玩玩戰略威懾的把戲。

何為戰略威懾呢?

就是所謂的見著出招。不管你搞什麼,我一定要有回應,就拿當年的薩德事件來說,韓國同意部署薩德系統,中國抗議無果,只得搞出能把薩德干穿的新式“真理”出來威懾。

我也不跟你打,我就是給你露露底,讓你有自知之明,讓你明白手裡捏著的那堆玩意就是破銅爛鐵而已。

而古巴彈道危機這一事件,就跟薩德事件是一樣性質的事件。

1959年,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核彈,從而威脅到蘇聯的腹地。


蘇聯吃了大虧,當然是要報復的了。可是要怎麼報復呢?

當時蘇聯擁有的核運載工具大約只是美國的五分之一,而且還多是中短程導彈。這些中短程導彈對付歐洲、北約國家還可以,想打到美國,是不現實的。

並且,蘇聯的海軍也遠遠落後美軍。蘇聯當時沒有航母,甚至沒有大型導彈艦,即便是常規的海上對抗,蘇聯當時也夠嗆。

所以也就是說,就美軍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導彈威脅蘇聯腹地這件事來說,蘇聯根本沒辦法還招。

不過,瞌睡了有人送枕頭。1961年的“豬灣事件”,給了蘇聯還招的機會。



1961年4月17日,在中情局的協助下,逃亡美國的古巴人在古巴西南海岸豬灣,向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政府發動入侵。後被古巴革命政府鎮壓。

這一事件發生後,美古關係一落千丈。

古巴為了自保,只得對抗美國。而蘇聯就在此時搭上了古巴的線,援助古巴,並把中程導彈送到古巴,繼而威脅美國本土。

也就是說,所謂的古巴導彈危機,赫魯曉夫在古巴部署核導彈,其目的就是為了和美國討價還價,逼美軍撤走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核彈頭。並不是要跟美國開打


但是蘇聯人的想法,美國人並不知道。當美國知道蘇聯悄悄在古巴部署導彈後,第一反應就是蘇聯要打自己,美國必須要反擊,即便是開打也在所不惜!

1962年10月22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就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這件事發表電視講話,他宣佈美國進入警戒狀態,督促蘇聯立即撤走部署在古巴導彈。

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也是要臉的人,美國讓他撤走導彈,難道他就要撤?他不要臉了?

所以在肯尼迪表態的第二天,10月23日,赫魯曉夫也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不撤!

1962年10月24日,針對赫魯曉夫的回應,美國對古巴進行了全方位封鎖。

你不撤,我就封死古巴。到時候,整個古巴,連同蘇聯運到古巴的導彈,我給你們直接一勺燴。


面對美國的強力回應,赫魯曉夫沒服軟。因為他還不知道美國的底線在哪裡。

所以在10月25日,赫魯曉夫命令蘇聯運輸船和潛艇繼續前進,突破美軍的包圍圈。

10月27日,美國認為不能再等,就對蘇聯核潛艇進行攻擊。美軍的科尼號驅逐艦向潛伏在海底的蘇軍潛艇投擲了五顆訓練用深水炸彈,以逼迫其上浮。(這艘被逼上浮的潛艇艇長在上浮前以為核戰爭爆發了,竟然要發射核魚雷進行報復,所幸的是,核魚雷最後並沒有發射)

雙方正式撕破臉皮,大有開打之勢。

白天的針鋒相對,讓肯尼迪和赫魯曉夫晚上都沒有睡著覺。

肯尼迪認為這個事情不能再拖,否則就真有可能爆發戰爭了。於是,他就在1962年10月27日晚上,以他弟弟羅伯特肯尼迪的名義,緊急召見蘇聯大使,並向蘇聯大使口頭傳達了他的意思:美國可以撤走部署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核彈,但迫於軍方和執行委員會的壓力,總統不能出具書面出具文件,但總統保證將實現這一點。而如果赫魯曉夫執意要書面保證或因此而拖延的話,總統將難以壓制軍方,局面將有失控的可能性

肯尼迪的保證正是赫魯曉夫需要的結果,所以他在權衡利弊後,當天晚上就同意了肯尼迪的意見。

10月28日早上,赫魯曉夫正式發表講話,同意撤回導彈。

持續了13天的導彈危機宣告結束。



不過,赫魯曉夫也不是傻子,肯尼迪只是口頭保證,沒有任何書面承諾。所以,赫魯曉夫在宣佈撤出導彈後,在古巴仍然留了一批核彈做後手。

按他的設想,美國耍賴,他就來第二次古巴導彈危機。

最終,美國在1963年撤走了部署在土耳其的導彈。蘇聯也撤走了部署在古巴的核武器。

大家各退一步,表面上,似乎美國獲得了輝煌的勝利,但實際上蘇聯並沒有輸什麼。以當時蘇聯實力而論,它能逼迫美國撤走部署在土耳其的中程導彈,已經是當時的極限挑戰了。

另外,由於撤走導彈,美蘇在事後為了安撫土耳其和古巴的情緒,都對自己的小弟給予了大量的補償。這個結果無疑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Mer86


我麼知道,二戰結束之後,自1946年3月5日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為開始,世界被劃分為了兩個陣營,一個是以蘇聯(華約)為代表的共產主義陣營,一個則是以美國(北約)為代表的資本主義陣營。

1947年秋天,美國記者李普曼出版了《冷戰》(The Cold War)一書,標誌著“美蘇冷戰“的開始。

美蘇冷戰以1991年蘇聯解體為結束,在四十多年的時間裡,美蘇彼此雖然沒有直接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彼此進行軍備競賽,發展核武器甚至到了後來的“星球大戰”,都對世界局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我一直覺得,現在很多中國人的思維還停留在“冷戰”之中)。

此外,美蘇兩國還支持和援助彼此陣營的其它國家,來進行間接的對抗。

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其實就是兩國以古巴為籌碼進行的一場軍事上的博弈,而且是第一次直接使用核武器進行的一場對抗。

古巴曾不被美國重視,但是卡斯特羅發動政變讓美國開始感到漢怕

話說美國雖然曾在朝鮮戰爭(我們叫“抗美援朝”)和越南戰爭中,揚言要使用核武器,但是,那隻不過是口頭上的威脅恐嚇,真正開始佈置核武器,甚至險些使用,其實是在古巴導彈危機中。

古巴這個國家處在加勒比海地區,北部距離美國佛羅里達州南端其實只有90英里。開始的時候,古巴只是一個落後的小國,雖然離美國很近,但是並沒有對它進行太多的關注。

到了1952年,美國支持古巴的軍人巴蒂斯塔發動政變,攫取了古巴的最高權力。

不知道為什麼,美國在很多國家所支持的領導人,都是扶不上牆的爛泥巴(包括中國的蔣介石,朝鮮的李承晚和越南的吳庭豔)。這個巴蒂斯塔也是,上臺之後,一味秉持獨裁政策,弄得古巴民不聊生。

歷史學家施萊辛格曾說,古巴已經完全淪為了美國的遊樂場和妓院。

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羅發動兵變,推翻了巴蒂斯塔的領導政權。

此時,美蘇兩國都在積極爭取全世界各個國家投入自己的懷抱。因此,古巴未來到底屬於哪個陣營,成為了美國關注的焦點。

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率先拋出橄欖枝,表示願意提供經濟援助。但是,美國對古巴曾經的所作所為,遭到了古巴人民一直反對。最後,古巴投入了共產主義陣營。

古巴革命影響了北美許多資本主義陣營國家,美國用僱傭兵入侵但遭大敗

古巴的變化讓美國非常憂心,北美很多國家受到古巴的影響,開始出現共產主義游擊隊,旨在發動推翻本國政府。美國擔心,如果這一情況不能得到遏制,美國可能會被共產主義國家包圍,於是美國紛紛對北美國家給予軍事和經濟的援助,這一援助甚至被稱為“滅火行動”。

1961年肯尼迪上臺,卡斯特羅的古巴政權成為心腹大患,打算入侵古巴一舉解決卡斯特羅政權。

1961年4月17日,美國派出1400名僱傭兵在古巴豬灣登陸,打算誘發古巴反對勢力發動暴動推翻卡斯特羅。

但是,美國失算了,卡斯特羅早有準備,用了兩天便消滅了這群僱傭兵。美國在這場摩擦中,吃了少有的大虧。

此時,蘇聯也開始行動起來了。蘇聯擔心美國會武力封鎖或者佔領古巴。蘇聯於是決定,必須要讓美國知道蘇聯人的厲害,決定開始往古巴運送導彈,從而威懾美國,甚至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直接用導彈攻擊美國本土。

5月29日,蘇聯派出軍事代表團抵達古巴首都哈瓦那,名義上是商談農業合作,其真實目的是與卡斯特羅商量導彈部署。

卡斯特羅此時已完全進入蘇聯的懷抱,卡斯特羅雖然擔心古巴成為兩國的籌碼,甚至會在古巴土地上展開戰爭。但是,卡斯特羅從大局考慮,認為如果這樣做對社會主義陣營有益,“我想我們會同意”。

最終,古巴政府同意了蘇聯的這一安排。

蘇聯開始運送導彈進入古巴,美蘇兩國戰爭一觸即發

9月初,蘇聯正式開始向古巴運送殺傷性武器,包括中程導彈、巡航導彈、能夠攜帶核彈頭的伊爾-28型戰鬥機和米格-21戰鬥機。

蘇聯人以為自己把導彈偽裝上棕櫚葉,美國就很難得知。但蘇聯在運送的過程中,美國就已全部偵知。

肯尼迪立即召集國務院、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開會。肯尼迪本想對古巴進行封鎖,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認為,蘇聯運送的武器都是防禦性質的,不必大驚小怪。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斯克韋爾·泰勒也說,如果釁自我開,美國很有可能會陷入被動的局面。

10月20日,肯尼迪發表電視講話,告訴美國人民,蘇聯在古巴正在建設中程導彈發射基地,美國南方就在炮火覆蓋範圍之內。

赫魯曉夫沒想到,美國竟然如此快的得知了正在建設的基地,立即命令全軍進入戰備狀態。戰爭可謂是一觸即發。

10月24日,美國封鎖古巴海域。這個時候,赫魯曉夫有點開始認慫了,他知道,蘇聯此時的軍事力量,尤其是核武器力量與美國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赫魯曉夫主動放出話來,解決古巴問題,最好的辦法還是兩國首腦進行私人會談。

美蘇兩國開始互相服軟,不敢貿然開戰

美國當然也不敢開戰,畢竟,那樣的話,南部城市有可能會遭受滅頂之災。於是,雙方開始展開談判。赫魯曉夫也比較不厚道,他告訴美國,說我們運送導彈,是應古巴的要求。我們可以撤走導彈,但是你們也不要入侵古巴,顛覆古巴政權,此外,你們也要拆除安在土耳其,針對蘇聯本土的導彈,作為回報,我們也不會入侵土耳其。

本來事情在往好的方面發展,但是就在此時,美國一架偵察機在古巴被擊落。氣氛又開始緊張起來,美國開始懷疑蘇聯是不是在拖延時間以將導彈部署完畢。

雖然美國有這樣的擔心,但是肯尼迪也不敢貿然開戰了,天知道蘇聯的導彈有多少,能力有多大,部署的情況如何。於是,美國也主動伸出橄欖枝,答應在四五個月之內主動撤出土耳其的導彈。

此時,蘇聯也害怕美國會入侵古巴。畢竟蘇聯曾聲明,美國如果膽敢入侵古巴,自己必將開戰。那樣,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就要爆發。蘇聯根本不是美國的對手。

於是,蘇聯聽到美國的想法,也鬆了一口氣。赫魯曉夫趕緊主動說,我們將先行撤出古巴的導彈,以此表現誠意。

就這樣,兩國的談判喀什往好的方向轉化。

卡斯特羅最鬱悶,自己成為了美蘇兩國的籌碼

最鬱悶的是卡斯特羅。古巴已經完全成了兩國談判的籌碼,沒人關注古巴人民的想法和死活。兩國不停的談判,蘇聯卻沒有知會卡斯特羅。卡斯特羅氣得“破口大罵”,“狂怒之下打碎了一面鏡子”。但是卡斯特羅也無能為力,不過,古巴導彈危機之後,古巴與蘇聯的關係就開始緊張起立。

最後,美國宣佈我們將在1963年4月1日前撤出意大利和土耳其的遠程導彈。隨後,蘇聯也開始撤出古巴導彈。11月11日,9艘蘇聯船隻運載42枚導彈撤出古巴,並通過美國檢查。古巴導彈危機就此落下帷幕。

隨後,美蘇兩國都聲稱自己是這場危機中的勝利者。但事實上,由於當時兩國對對方信息瞭解比較滯後,再加上彼此的臆想,使得誤會越來越深。

中國人認為蘇聯服軟,是與當時中國的態度有關

兩國都不敢主動挑起戰爭,美國是害怕本土被襲擊,蘇聯則害怕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自己無力對抗美國。古巴導彈危機過後,蘇聯加速了核武器的研究。同時,也與美國和英國簽訂了《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規範了核武器的研製和使用。

至於我們為什麼會覺得在古巴導彈危機中,蘇聯會首先認輸,是因為和我們當時的宣傳有關。1960年,中蘇分裂,中國開始把蘇聯稱之為“修正主義”國家。

1963年古巴導彈危機中,蘇聯曾想請中國給予輿論支持,但是中國立即發表聲明批判蘇聯,認為蘇聯不應該主動在美國後院(即古巴)採取冒險行動,但既然採取了,就不應該在壓力下退卻,前者是“冒險主義”,後者是“投降主義”!

由此,很多中國人才認為,古巴導彈危機中,是蘇聯先認慫的。


兮兮說事兒


當年蘇聯和美國在世界霸權爭奪中還處於劣勢,特別是核武器的數量上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處於絕對的下風,一旦核戰爆發,蘇聯沒有任何取勝的希望;而且美國已經做好了核戰準備,面對古巴被封鎖,沒有遠洋能力的蘇聯海軍沒有任何辦法,蘇聯也沒有做好核戰的準備。還有雙方都不願意來一場毀天滅地的核戰,這才是最主要的!

1962年8月,美國就發現了古巴的導彈陣地,但是沒人認為那是核彈陣地,知道10月中旬,兩架U2再次偵查並由專家們甄別出來那是核導彈陣地,肯尼迪立馬意識到美國的重大危機降臨了!

美國國會迅速提出6中方案進行討論,其中很大一部分議員提出外交解決危機,被肯尼迪當機立斷否決,因為他認為外交途徑其實就是拖延時間,就會有更多的導彈陣地完工,這樣的危機越早解決越好!還有比較極端的議員提出用轟炸機摧毀蘇聯的導彈陣地,這個方案遭受大多數人反對,理由只有一個,一旦轟炸就沒有挽回餘地,世界極可能爆發核大戰,而美國空軍根本沒有一次性摧毀古巴所有核導彈陣地能力,而且蘇聯還部署了戰略轟炸機可以攜帶核彈頭轟炸美國本土,而美國的初步估算將造成至少1000萬美國人喪生,這個結果顯然不是美國的最優解決方案!

經過國會5天的討論和準備I,美國總統肯尼迪最後拍板,要讓蘇聯明白美國鼻息一切核戰的決心,並做著核戰的準備!美軍的方案時出動海空軍對古巴進行全面封鎖,逼迫蘇聯撤出古巴導彈,以結束古巴核彈帶給美國的威脅!美國調動了68個空中中隊和8艘航母,90艘軍艦組成龐大艦隊對古巴海域進行全面隔離(封鎖),美國陸軍開始集結,組成二戰以來最大的登陸部隊,隨時準備登陸管作戰,美國的導彈部隊、分佈在全世界軍事基地也進入戰備狀態,擺出一副要決戰蘇聯和古巴的姿態,劍拔弩張的要與蘇聯打一場全球性的核戰爭!

而蘇聯在古巴部署戰略核力量的原因,主要目的是給美國一些教訓和恢復核平衡,美國之前在土耳其部署了導彈,這也是蘇聯的家門口。正當蘇聯尋求以什麼方法來恢復核平衡的時候,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就投懷送抱來了,而且這位古巴領導人對部署核彈這個問題相當的支持,這樣蘇聯在美國後院不但有了立足之地,也恢復了與美國之間的核平衡關係,還能保護古巴,仿製美國顛覆社會主義的古巴政權!但是沒想到美國人的反應是如此巨大並且爭鋒相對,肯尼迪擺出了不惜與蘇聯來一場核大戰的姿態,這是赫魯曉夫萬萬沒有想到的!

而在1962年蘇聯雖然進步很大,但是實力上和美國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核武器數量上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一旦爆發核戰對蘇聯是非常不利的。而且美國顯然已經做好了核戰的準備,而蘇聯沒有,蘇聯派出的運輸船和潛艇都沒有突破美國的防禦圈,甚至歲蘇聯潛艇使用了深水炸彈。赫魯曉夫只能一面指示軍隊不能使用核武;另一方面給美國總統寫信提出了撤出古巴導彈的交換條件:(1)美國和盟友不能入侵古巴;(2)美國同時撤出土耳其和意大利等國的核導彈!

赫魯曉夫的信讓肯尼迪看到了希望,因為赫魯曉夫信中“充滿著避免核戰爭的激情”,這讓美國鬆了一口氣。但是緊隨著美國國會收到了蘇聯外交部的一封信,這封信與赫魯曉夫的態度完全不同,美國明顯感覺到赫魯曉夫與蘇聯其他領導意見不合,這是相當危險的。最後最後肯尼迪靈機一動,只回復了赫魯曉夫的來信,並對赫魯曉夫進行暗示。赫魯曉夫也是老油條了,在第二天就用廣播直接回復了美國,同意撤出古巴導彈!

至此古巴導彈危機在赫魯曉夫妥協下,終於結束了,人類送了一口氣,這是人類離核大戰最近的一次大危機!其實細想這也基本是實力所然,蘇聯的核彈數量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真打起來雖然雙方都會損失巨大,但是顯然蘇聯損失會更大一些,顯然赫魯曉夫是有進行評估的!

如果當年蘇聯不撤出古巴導彈,那麼不會解除對加勒比海域的海空大封鎖。儘管美國和蘇聯,肯尼迪和赫魯曉夫都不願意爆發核大戰,但是戰爭充滿了偶然,比如一戰就是一場莫名其妙的偶然戰爭,所以往往一個誤會、或者一個細節不對就一觸即發,而地球遍地蘑菇雲的威力是無法想象的!

至今美國官方普遍承認,在古巴的幾個發射場已處於發射狀態,而且蘇聯在古巴還部署了戰略轟炸機,這些都已經隨時待命了!美國任何直接的軍事打擊行動都將可能讓蘇聯造成誤判,一旦蘇聯核導彈發射後果不堪設想!美國已經討論了空中打擊和入侵的時間表,一旦開打就沒有挽回的餘地,這場危機恐怕讓所有人都捏了一把冷汗,這不得不感謝赫魯曉夫,雖然他認慫了!


狼煙火燎


古巴導彈危機是在冷戰時期,爆發的最為激烈的一次,美,蘇兩國的軍事對抗,短短的十三天時間,差點斷送了整個人類文明,世界和地獄近在咫尺。

古巴導彈危機爆發背景

1959年,美國在古巴扶植的傀儡政權被推翻,卡斯特羅奪取古巴政權,也成為了美國人的眼中釘,而前政府的很多流亡分子,四散而逃,古巴離美國最近也就一百多公里,美國政府想方設法要把卡斯特羅政府剷除,於是就把這群流亡分子召集起來,決定提供他們軍事援助,打回古巴去。

卡斯特羅

1961年,這場美國人策劃的政變行動開始了,美國政府調遣了部分空軍和登陸艦,掩護一支約1500人的部隊登陸古巴,很快古巴軍隊和這支僱傭軍部隊展開了交火,經過了72小時激戰,這次行動宣告失敗,一千多人被俘,美國和古巴的關係降低到了冰點,也讓古巴政府在1961年5月,正式宣佈加入社會主義陣營。

這次事件爆發後第二天,赫魯曉夫就致電肯尼迪,他呼籲肯尼迪立刻停止對古巴的入侵行為,並且蘇聯將不排除對古巴提供必要的軍事援助。這次軍事行動讓美國政府顏面盡失,對古巴實施了各種制裁,也讓古巴政府更加的提防美國政府,和蘇聯越走越近,蘇聯則將古巴作為北美的跳板,大力的對古巴提供各類經濟,軍事援助。

豬灣事件中被俘僱傭軍

赫魯曉夫為何敢如此冒進,在古巴部署導彈

豬灣事件,美國政府以失敗告終,這個時候美國總統肯尼迪上任不過才三個月,這次行動的失敗,讓肯尼迪政府遭遇了很大的信任危機,甚至也導致了肯尼迪和CIA的關係搞得很僵,美國政府在世界各國面前丟大了,所以也讓蘇聯方面判斷,肯尼迪政府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不會出現過於激烈的動作,如果再出岔子,甚至有可能會導致肯尼迪政府的倒臺。

同時美國在冷戰開始後,也是對蘇聯步步緊逼,在蘇聯周邊國家,先後部署了導彈系統來和蘇聯對抗,當時美國在土耳其就佈置有導彈,蘇聯在這樣的較量中,處於不利的位置,而古巴開始向蘇聯靠攏後,赫魯曉夫希望在古巴,和美國的對抗中能扳回一城,考慮到肯尼迪政府不會再出現較大的動靜,在古巴部署導彈的計劃就開始了。

卡斯特羅和赫魯曉夫

1962年,卡斯特羅訪問了蘇聯,蘇聯同意給古巴提供軍事援助,同年八月美國的偵察機拍攝到了,古巴一些地區開始安裝蘇聯防空導彈,美軍也偵查到,蘇聯的一些船舶向古巴運輸地對地導彈,很快美國的情報部門也傳回了情報,蘇聯方面為古巴提供了約三千人的技術人員,用於對古巴的導彈技術服務。

蘇聯方面對此完全否認,美國也只是表示在北美出現的威脅,美國政府將會給予有力的反擊。一直到了十月,美國才確實掌握了蘇聯在古巴建立了中程導彈基地的證據,美國絕大多數城市都在導彈的射程範圍之內,美國政府這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軍隊進入了戰備狀態,並集結了美軍自諾曼底登陸之後,最為龐大的登陸部隊。同時呼籲蘇聯撤出部署在古巴的導彈,並保持克制。

古巴導彈危機

赫魯曉夫在古巴部署導彈,除了有防止美國入侵古巴,對抗美國步步緊逼的冷戰戰略外,蘇聯當時的經濟,工業也比不上美國,在這樣的戰備競賽上,蘇聯急於尋找恢復蘇美平衡的突破口,古巴尋求軍事援助就成為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雖然赫魯曉夫早就意識到這樣的行為,很有可能導致美蘇之間激烈的衝突,但是就肯尼迪政府的處境,形勢上也對蘇聯政府有利。

古巴導彈危機中,為何蘇聯先認慫了

如果按赫魯曉夫的設想,蘇聯在古巴布置導彈後,美蘇之間必然會產生激烈的軍事衝突,但是這沒關係,因為美國人必須掂量,一旦和蘇聯交火後,那麼這些佈置在古巴的導彈,就將會給美國本土造成嚴重的打擊,肯尼迪政府不敢冒這個險,那麼美國政府最後退縮是可以預見的事情。如果這些導彈就可以留下來了,在美蘇爭霸中,就能重新平衡美蘇之間實力。

運送導彈的蘇聯艦艇

即便蘇聯最後不得不撤退,這些導彈也將會成為和美國佬談判的條件,最後蘇聯也會以一個十分體面的方式從古巴撤回導彈,同時減少蘇聯周邊的威脅。但是赫魯曉夫沒有想到的是,肯尼迪遠比他想得要堅強很多,肯尼迪很快就意識到,赫魯曉夫的舉動是為了恢復雙方的戰略平衡,但是真要不惜一切代價和美國一戰,這未必是赫魯曉夫想要的結果,赫魯曉夫是想要藉機和美國談條件。

美國政府開始對古巴採取海面封鎖,陸地施壓的方式,來和蘇聯對抗,其實美國也不願意和蘇聯真的爆發戰爭,所以肯尼迪和赫魯曉夫都下達了,沒有自己的命令不得發射核彈的命令,在雙方開始對峙後,最初蘇聯的態度非常強硬,嚴厲的譴責美國政府,還讓美國政府不要玩火自焚,運導彈的艦艇也沒有停下的跡象,和美軍繼續對峙,古巴的導彈基地也在不斷的加速建設。

蘇聯在古巴修建導彈基地

美國人也毫不退縮,對蘇聯艦艇嚴防死守,八艘航空母艦參與了封鎖行動,登陸部隊不斷的集結,赫魯曉夫看美國人的架勢,完全不像自己預測的,有一點點退縮的痕跡,似乎是打定主意和蘇聯幹一場,赫魯曉夫其實對蘇聯遠跨重洋作戰,勝算幾何真沒有多少把握,更何況還是在美國家門口開戰,於是赫魯曉夫猶豫了,決定進入談判階段。

他先是讓蘇聯運導彈的艦艇停下來,然後和美國談判,最主要的一個要求就是,如果美國承諾不入侵古巴,那麼蘇聯方面可以考慮撤回在古巴部署的導彈,一天後,赫魯曉夫又補充了一句,在古巴部署導彈只是提高古巴的防禦能力,並非是為了進攻,因為美國在土耳其部署武器,也讓蘇聯感到了焦慮,如果美國撤回在土耳其部署的武器,那麼蘇聯也可以在聯合國承諾尊重土耳其的領土主權。

古巴導彈危機中雙方對峙的軍艦

談判中,赫魯曉夫首先表態更是讓美國確定了赫魯曉夫不會堅持和美國對抗,於是在古巴問題上也做出了一些退讓,蘇聯48小時內撤回部署在古巴的導彈,美國可以取消對古巴的隔離和制裁,並保證不入侵古巴,但是拒絕在蘇聯以武力威脅的背景下,撤回佈置在土耳其的武器,赫魯曉夫看著在美國撈不到什麼好處,也不想讓局勢繼續惡化,撤回了佈置在古巴的導彈。

結語

古巴導彈危機,是人類在二戰後,所經歷過最危險的一次考驗,美蘇雙方對峙雖然十分嚴峻,但是雙方的領導人始終保留了最後的剋制,最後蘇聯率先讓步,除了有蘇聯並沒有在這次對峙中,獲得勝利得實力外。即便美蘇真的開戰了,蘇聯的導彈基地已經暴露,對美國實質性威脅並不大,赫魯曉夫本身也沒有魄力,將這次對峙,甚至是戰爭進行到底的決心,再這樣的背景下,蘇聯確保古巴安全,威脅下美國的目的都已經達成,結束這次危機自然也就合情合理了。

赫魯曉夫和肯尼迪的博弈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玄坤文史


古巴導彈危機是目前為止人類最接近核戰爭的一次,一念之差,蘇聯的潛艇就會發射核導彈,而古巴導彈危機的成功解決是以蘇聯妥協撤出在古巴部署的彈道導彈為前提,美國同時撤出在土耳其意大利部署的導彈,雙方達成一致,才成功解決。

古巴導彈危機是蘇聯在核戰爭的威脅下先慫了,一般來說,俄羅斯人在我們印象中是非常兇悍的戰鬥民族,大部分俄羅斯男人千杯不醉,敢和熊一對一battle,而蘇聯紅軍更是所向披靡,建國時力扛十餘個國家的武裝入侵,二戰時又硬鋼納粹德國,但這次古巴導彈危機,蘇聯的認慫確實是因為真的慫了。

古巴導彈危機出現原因

其實這次古巴導彈危機還與我們中國有一定的關係,1962年9月,在臺灣的國民黨空軍使用u2偵察機在江西執行偵察任務的時候被解放軍擊落,美國受此事影響一度暫定了例行的對古巴的空中偵察任務,蘇聯得以趁機向古巴大規模運送了導彈。一度使危機走向高潮。

在古巴導彈危機爆發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開啟了反斯大林的政治工作,在社會主義陣營之中引發軒然大波,東歐爆發了一系列反蘇運動,雖被蘇聯紅軍武力鎮壓,但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社會主義陣營內部的矛盾,加上中蘇關係惡化,一定程度上蘇聯喪失了很多同盟國的支持。而1961年的柏林牆事件,美國肯尼迪總統採取妥協的方式應對,反而使赫魯曉夫重返自信,認為古巴導彈危機,美國一定也會採用妥協的方式。

但赫魯曉夫完全判斷錯誤,肯尼迪這次的態度極其強硬,甚至不惜開戰,這使赫魯曉夫大失所失望,因為他明白真正開戰蘇聯沒有必勝的把握,加之古巴遠離蘇聯本土,蘇聯海軍力量很難在古巴沿岸與美國海軍進行對抗。再加上蘇聯軍隊走的是重武器風格,而遠不如美國的武器精細精密。

蘇聯認慫有幾大原因

1、美國在土耳其意大利已經完成了導彈部署,蘇聯在古巴的導彈部署並沒有完成。所以蘇聯沒有必勝的把握,在美國強硬的態度之下,也確實有些慫。

2、赫魯曉夫本人在二戰中從事的是部隊的政治工作,親身參與了基輔圍殲戰,斯大林格勒戰役和庫爾斯克戰役,他經歷過被納粹德軍圍殲灰溜溜逃亡,也經歷過死守城市最終反擊取勝的酣暢淋漓,但其本人戰爭中失去了兒子,而且赫魯曉夫在斯大林格勒險些被炸死。從這些來看戰爭給赫魯曉夫帶來了不少恐懼,其上任以來,一直推行反對核戰爭的政策,在這些因素下,蘇聯首先認慫也是理所應當的。

3、赫魯曉夫本人在蘇聯內部其實並非具有絕對權威,斯大林死後,赫魯曉夫通過一系列手段,經過重重困難才得以上臺,可以說蘇聯高層不缺少他的政敵,包括古巴導彈危機之後的1964年,赫魯曉夫就被勃涅日列夫政變推翻下臺。而且赫魯曉夫推行的農業改革也可謂是以失敗告終,在這些內部因素作用下,蘇聯也確實該慫。

大國博弈其實和兩群人打架有點兒像,不比誰人多勢眾,比的是誰在關鍵時刻不慫,即使慫了你也不能表現出來,美國其實也慫了,但美國沒有表現出來,給人的感覺就是蘇聯先慫了,其實雙方為解決此事得出的方法就是蘇聯放棄在古巴部署導彈的計劃,而美國要撤出在土耳其意大利已經完成部署的導彈,這麼來看蘇聯是佔了個便宜的,等於空手套白狼,但雙方協定不能洩密,所以一般來看像是蘇聯主動放棄在古巴部署導彈的計劃,但其實不然,而蘇聯佔了個小便宜,讓美國人掙點面子,表現的像是蘇聯先慫了也沒什麼損失了。

花先生供

春朝青牛


這個問題讓蘇聯相當不爽:什麼叫認慫,那是蘇聯的戰略勝利好伐?再說了,就算蘇聯認慫了,美國也慫了呀,畢竟大家都是相互的。

作為二戰後最接近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事件,古巴導彈危機直到今天仍然令人心有餘悸,作為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最直接的碰撞,古巴導彈危機讓世界感受到了核戰爭陰雲下的毛骨悚然。

而這場令美蘇兩國劍拔弩張的核危機,最終以蘇聯核武器完全撤出古巴而告終。

看起來,蘇聯確實在美國面前慫得一批,那麼,好歹也是超級大國,為何赫魯曉夫就這麼不抗事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蘇聯實力不濟

實力不濟,是蘇聯先“認慫”的根本原因。

雖然在二戰後一躍成為超級大國,建立了陣容強大的共產主義陣營,但蘇聯相比於成為超級大國的美國依然相形見絀。這種國力上的巨大差距,使蘇聯在面對美國時一直都挺不直腰桿。

比如斯大林時期的1950年,面對聯合國軍的瘋狂侵略,領袖終於艱難地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但前提是蘇聯必須為志願軍提供空中支援。但由於美軍誤炸蘇聯園中機場的“幹河事件”,使歷經滄桑的斯大林嚇破了膽,進而推翻了先前對共和國的一切承諾,志願軍就是在沒有任何空中掩護的情況下跨過了鴨綠江。

赫魯曉夫時代,雖然相比於斯大林時期國力大大增強,但同時期的美國發展更是一日千里,蘇聯與美國更是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具體到古巴導彈危機中,蘇聯是不遠萬里漂洋過海,而美國是真正的家門口作戰。加上蘇聯本身缺乏航母等一系列海上重器,這就更讓蘇聯在和美國對抗的過程中無比氣短。

所以,在美國偷偷撤走了部署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朱比特導彈,並承諾不再武力顛覆古巴政權後,赫魯曉夫只能見好就收。

2、蘇聯目的達成

今天的很多人認為,古巴導彈危機是美蘇兩國的打平,甚至蘇聯取勝,但現實情況是,蘇聯雖然達到了戰略目的,但從全球戰略的角度,並未在古巴導彈危機中佔據一絲便宜。

赫魯曉夫之所以將核武器安放在美國後院,根本原因在於美國於1958年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朱比特導彈。由於歐洲是蘇聯擴張的主要方向,美國的目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因此,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是對美國的以牙還牙,本身就是一種自衛方式,因此對蘇聯而言,能夠取得主動就已經是巨大勝利。

但實力差距擺在那裡,尤其是美國航母艦隊將古巴圍的水洩不通,即便蘇聯在古巴的核武器全部子彈上膛,但一旦核戰爭開啟,蘇聯必將是最先倒下的那一個。

所以蘇聯的最高要求也就是讓美國撤走部署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朱比特導彈。

而美國似乎比蘇聯更為精明,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情況下,美國低調撤走了位於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導彈,但仍然在土耳其保留了50枚B61重力炸彈,而蘇聯對此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隨著美蘇兩國秘密達成各自撤除核武器的協議,美蘇雙方劍拔弩張的局勢終於落下帷幕。

從實際效果來看,在綜合國力遠不及美國的情況下,赫魯曉夫雖然首先讓步,但達到了戰略目標,也算是蘇聯對美國的一次重大勝利。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古巴導彈”危機發生的背景。

眾所周知,古巴導彈危機是美蘇冷戰的延續。

1959年1月1日,古巴人民推翻了巴蒂斯塔獨裁政權之後,新一代領導人卡斯特羅上任,4月份,卡斯特羅訪問美國,受到了美國的友好接待。但是,從卡斯特羅踏上美國的國土那一刻起,美國的目的就是將這個新生的政權變成他的傀儡。

1959年6月份,由於古巴政府的領導層發生動盪,美國害怕自己在拉美地區的利益受到損害,於是對古巴新政權產生了不滿,從此,兩國的關係開始惡化。到了1961年1月5日,美國正式宣佈與古巴斷交,並對古巴進行政治上的打壓和經濟上的封鎖。



隨後在當年四月份發生的“豬灣事件”更是將美古兩國的關係推到了風口浪尖。

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古巴只好求助蘇聯,而這時全球基本上都籠罩在美蘇冷戰的陰影之下。面對古巴的請求,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覺得這是蘇聯爭奪全球霸權的好機會,如果能夠在拉丁美洲立足,這將極大增強蘇聯在全球的影響力。

於是,在古巴與蘇聯恢復外交關係之後,蘇聯決定給予古巴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援助。這其中,所謂的軍事援助其實向古巴運送核彈。

於是,古巴導彈危機就這樣開始了。

在這一場美蘇博弈的鬥爭中,雖然說以蘇聯的首先退出而結束,因此很多人覺得是蘇聯怕了美國,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其實,在蘇聯向古巴運送導彈之前,美國就已經在用導彈和軍事基地對蘇聯展開了包圍,美國早已經在意大利、土耳其、西德等地部署了相當數量的導彈和轟炸機,而這些導彈和轟炸機都無一例外地對準蘇聯的工業中心和軍事基地,這對蘇聯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於是,在權衡利弊之下,蘇聯決定以向古巴運送導彈的方式迫使美國撤走在意大利、土耳其、西德等地部署的軍事力量。

最終的結果也正如赫魯曉夫所料,美蘇在這個問題上各退一步,蘇聯撤走部署在古巴的導彈,美國撤走部署在土耳其、意大利等地的導彈。

古巴導彈危機結束後,美蘇雙方都撤走了距離對方核心區域最近的導彈基地。

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蘇聯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了,這一個回合,雙方打了一個平手,並不存在說蘇聯先“認慫”。既然肯尼迪同意撤走部署在歐洲的軍事基地,那蘇聯肯定也不能“給臉不要臉”,要真的挑起來核戰爭,那將是毀滅性的結局。

除此之外,美國在撤軍的過程中,為了照顧其在北約小弟中的面子,美軍從土耳其撤軍的時間比蘇聯稍稍晚了一點,而且是秘密撤軍,並沒有向外公開。如此一來,就給全世界造成了一種錯覺,美國是這場鬥爭的勝利者。


其實,我們所認為的古巴導彈危機中蘇聯先“認慫”,只不過是美國的宣傳工作比蘇聯坐的好而已。

另外,蘇聯先撤軍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在這一時期的美蘇爭霸中,蘇聯處於守勢,美軍處於攻勢。

赫魯曉夫明白,在古巴拖得時間越久,對蘇聯的損失就越大,而且美國已經給蘇聯下了最後通牒,如果在10月30日之前,蘇聯再不撤軍的話,美軍將對蘇聯在古巴的軍事設施展開轟炸,這並不是赫魯曉夫所要看到的。

而美國採取海上封鎖的措施不僅給蘇聯留下了體面退讓的餘地,而且美國一方面不斷地向蘇聯施壓外,另一方面也向蘇聯表達出善意的姿態。最終,蘇聯在處於下風的情況下,赫魯曉夫選擇了退讓。


至此,歷時13天的古巴導彈危機宣告結束,可以肯定的是,美蘇雙方都送了一口氣。

而古巴導彈危機過後,在美國的刺激下,蘇聯便大力發展核武器,與美國搞軍備競賽,以縮小與美國之間的差距。到了60年代,經過蘇聯的大力發展,蘇聯的軍事水平已經和美國旗鼓相當。

總結

古巴導彈危機結束後,蘇聯達到了美國從其鄰國撤出導彈的目的。客觀地說,雙方都達成了原先所設定的目標,也都各自保住了面子,算是一個相當圓滿的結局。


秦皇唐宗


古巴導彈危機,你以為是美國贏了,蘇聯認慫了嗎?其實是雙贏。

因為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實力超強,在態勢上是進攻一方,蘇聯在防守一方。這樣蘇聯很不自在,因為處在被動挨打的地位,只有美國隨意進攻,蘇聯疲於應付的防守,蘇聯處在應接不暇的地位。

雖然人們認為赫魯曉夫有點二,其實是他在裝瘋賣傻,如果真的不會領導,他能夠處在蘇聯權力中心那麼多年嗎?其實赫魯曉夫是個戰略家,他決定以攻為守,讓美國接招,於是就發生了古巴導彈危機。

其實蘇聯不想打,只是一個策略,美國更不想打,所以雙方較量一番之後,蘇聯撤回了打算部署的古巴導彈,美國撤回了意大利已經部署的導彈。從結果來看,其實是蘇聯贏了,只不過把導彈運了一下,讓美國撤回了一些導彈,這是智慧手段。

然後美蘇雙方在戰略上互相博弈,在軍事科技各方面比。其實美國一直佔上風,所謂蘇聯的主動進攻只是美國的說法,只是美國進攻少了而已,所以到了90年代,蘇聯解體了。因為老百姓受不了了,蘇聯自己把自己解體了,他們又開始了新生活。新生活比蘇聯時期的生活好嗎?原蘇聯人民心中最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