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房價太高,準備在三,四線城市買房。多少錢一平是我們能接受的呢?

小同娛樂


綿陽是中國唯一科技城,是全國文明衛生城市,水中城中,城在水中,非常適合居家養老宜居,這幾年來,綿陽教肓發達,已形成產業,毫不遜色省城,目的城中均價一萬,外郊七八千,很有升值空間,樓主可以考慮。


鄭拍拍


房價雖然現在在調控狀態,但是個人覺得即使一二線城市貴一點,還是比三四線有發展空間的。

當然如果以後考慮回大本營發展可以考慮回三四線買!否則不建議!(此觀點也要根據當地發展水平而言的!如果城市發展前景好可以買!)

以我老家安徽南部某縣城來說,靠近浙江,江蘇上海等發達城市,很多年輕人回鄉創業辦廠,就會帶動當地經濟,帶動更多的人回鄉發展,所以房價現在漲到八千多一坪,也還是有發展空間的

而我朋友家在中部某縣城,交通便利性不好,也沒有工廠企業支撐,回鄉創業的人少,而且市場環境和創業項目融合度不高,所以即使現在房價是五千多六千出頭,發展空間也不大,常住人口都是留守兒童和老年人居多。

所以房價的合適程度要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來定。

當然,剛需的話可以不必考慮太多,根據自身能力來定就好了


月球的一滴水


三四線的房價也得在9000左右得看家庭的收入和工作的性質,如果夫妻雙方都在奮鬥,買個大概九千多一平,一百平左右的房子,那一個月還四千左右的房貸不是問題。如果工作單位給買公積金,那麼恭喜你可以選擇公積金貸款,可以減少很多利息,每個月月供也會少一部分。如果只有一個人工作另外一個全職帶孩子,那麼工作的人會非常辛苦,那麼可以把貸款年限延長一點,減少一點壓力。


愛喝大麥茶


我是河南新鄉的,我們這房價大部分在8000左右,地域稍偏的在6500,學區房在9000左右,我們大部分在4000左右,房價一般在工資的1.5-2.0倍之間我感覺還是正常的,大概就是在6000-8000比較正常,感覺風險不是太大,如果剛需了,就不用太在意房價了,如果想投資房了,個人感覺上漲空間不是太大,可能以後會逐步上漲,漲幅不是太大。


談房圓桌會


房價高還是不高,“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同樣是三四線城市,有的三四線城市經濟發展向好,人口呈現不斷流入狀態。有的三四線城市經濟發展緩慢,人員長期不變甚至是呈現淨流出狀態。至少在二十年以內,對於經濟發展向好,產業勞動就業明顯,人員不流流入的城市,房價再高不為高。因為至少未來較長一段時間還是會上漲的。在國家房住不炒的調控政策下,只是由快漲到慢漲而以。所以,您好果是剛需,在這樣的城市,當上的價格就是你能接受的。如果是人口流出的三四線城市,可以以前五年的平均價上浮5%作為參考價。當然這是總體的價格比較情況,具體到每個市城,都 學區房,核心地段,不一一列舉。以上回答供參考,


股瘋財經


無論在幾線城市買房,買多貴的房,這都要看是怎樣的購房群體,以及他們所能承受的最大經濟限度,你比如在一線城市,一些高管階層,對於這些高收入群體,在繁華的城市穩居下來決定可以,並且也可以購買到也有實力去購買自己心儀的房子,但對於一些三四線的城市 ,房價雖低,但對於一些工人,打工仔來說,無論房價再怎麼低,對於這些群體,購買房屋還是存在巨大的困難。所以我認為政府應該加大力度進行體制的改革,房地產公司也應該履行自己相應的社會責任。所以個人覺得房價的定價,要從每一個階層進行區分對待,分區開來進行價格的調配。普惠大眾,讓每一位在城市奮鬥的人們都可以一間屬於自己溫暖的小窩!


阿輝侃球啊


多少錢一平米可以接受,這個要根據當地的消費水平和個人或者家庭收入來決定。不過個人覺得,隨著國家的發展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老百姓的收入會越來越高,而不會越來越低。舉個例子:兩年前一個地方的房價是6000一平,可是你現在再看當時的房價,會覺得其實挺便宜的


小兵小卒說軍武


同樣是漲,薪水漲,毛爺爺不斷的漲都沒有房價漲的快漲的多!三四線城市目前心儀地段配套房價也在萬元以上了,中國人的根觀念,就是想要一個安穩溫馨的家,買房成了每個家庭的必需品,也成了家庭的甜蜜負擔!其實環境好配套好,租房也不失為一種現行房價環境下的新型生活方式!


黃小鴨的小青蛙


三四千能接受


昔日5023


縣城的三千多,個人覺德還可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