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油”與“農村的自榨油”,哪個更好?

新大風歌


“超市油“與“農村的自榨油”哪個更好,依麥兜君看,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日常烹飪中,離不開食用油的使用,而且食用油的選擇千千萬萬,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等等...眼花繚亂的品種和不同廠家生產出的自家“超市油”,已經讓消費者面臨著不知所措的挑選,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新的選擇問題又擺出來了,究竟“超市油”與“農村的自榨油”,哪個更好?


其實,一般這種問題一提出來,就已經有了答案,既然是個糾結選擇,就說明各有利弊。


下面我們具體看看,先說說農村的自榨油,民以食為天,人們對食材,原料,調料的要求在提高,比如這食用油,已經不侷限在烹飪的功能了,還要好吃,炒出的菜香才行,這時候農村的自榨油,就有了市場。


麥兜君也在農村買過自榨油,花生榨出來的,那個炒出的菜叫香,但是在品盡香味之後,也有後患之憂,農村的自榨油,因為榨取簡單,除菌設備一般不到位,就可能導致黃麴黴素超標,尤其是發黴了的花生榨成花生油的話,更容易滋生過量的黃麴黴素,這是對人體健康最大的隱患。


關於食用油生產過程合規範的問題上,超市油就更有保障,但是超市油,使用的榨油方法主要是用有機溶劑物浸提,這種方法出油率很高,但是有個缺點就是油不香,炒出的菜也略欠香味。


所以,這個問題很難有個最終答案,因為“超市油”與“農村的自榨油”各有利弊,如果能中和一下會更好。


以上是麥兜君的分享,希望給大家有參考作用。喜歡作品記得點個贊,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您的鼓勵就是麥兜君前進的動力。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分享美食美景,一路同行,謝謝喜歡,感謝觀看,感恩分享。


麥小麥逛吃逛吃


問題描述:超市買的正規油與農村的自榨油哪個更好?

小時候,家裡總會留出一些地塊來種植胡麻或者花生,然後曬乾脫籽後,用小三輪車拉到鄉里的榨油作坊去榨油。當然了,各地方種植的油料作物都有所差異,有的地方是棉籽油,有的地方是種油葵或者油菜等……相信每一個已經吃慣了自榨油的農村朋友,都不喜歡去吃超市賣的正規油。

超市買的正規油與農村的自榨油哪個更好呢?從外相上看,超市裡賣的正規油是要比自榨油清明透亮一些,而自榨油有時候則會有稍許雜質或者比較渾濁。從口味上來看,我個人是更喜歡農村老家自己榨的油的,聞起來也有濃郁的油香。

一些城裡人嫌棄農村自榨油,是因為他們覺得農村榨油作坊或者家裡的榨油工具不乾淨,怕吃了生病,他們只相信只有大超市裡擺的東西才是最乾淨的。舉個例子來說,同樣的蔬菜,在超市裡貼個標籤,就能成為某些城裡人眼裡的高檔蔬菜,而那些流向菜市場的辣椒,則成為了他們心裡的“鄉下菜”。

我們家每年吃的油,都是從鄉下帶上來的,我們家特別喜歡吃父母自己榨的花生油,炒菜非常香。鄉下人榨油,很大一部分是用來自給自足的,所以從原料的選購,到榨油結束,其實過程都挺講究的,畢竟是給自己吃的東西。但是超市裡所賣的正規油就不一定是正規的,牌子那麼多,魚龍混雜。另外,鄉里的自榨油不會添加其他東西的,並且都是自己親眼看著榨完的,心裡放心多了,不用擔心什麼地溝油。

我一個朋友,就在榨油廠工作,他曾告訴我說,榨油廠榨油,也分好幾種,像那些差油,價格比較便宜,就連榨油唱的人也不會去吃,很多都是流向到了周邊市場。我曾經算過,一斤花生才能榨多少油,超市裡有些花生油那麼便宜,幾十塊錢就能買好幾斤花生油,總感覺吃了會不安心。當然了,那些真正的正規油其實也不差,甚至還在某些方面超過農村的自榨油,這一點不可否認。


一隻電影人


親愛的朋友您好,我是上海小阿偉,經常在農村!

前幾天媽媽給我送了一瓶菜籽油,是拿鄉下自家的菜籽,去不遠處的油作坊榨的。

我問媽媽:“你覺得這個油真的好嗎?”

媽媽帶有疑問的問我“你說的啥子話?這當然好了,榨油時我就在旁邊,質量好的很”

經過一番瞭解和查詢了許多資料以後,我今天想和大家說說這個農村自榨油的情況。

首先,農村人主要榨油的農作物源——菜籽、黃豆。

超市裡賣的油品類就多了,還有葵花籽油,花生油,不過農村人一般都不會用到這些油去炒菜啥的,因為種這兩種農作物的人家主要是為了出售用途;而榨油的兩種農作物,有什麼不一樣呢?

拿100斤量來說,這兩種農作物出油量是:菜籽油>黃豆。100斤菜籽,出油量約35斤,而100斤黃豆的出油量僅約13斤。(這些主要跟農作物的質量也有關係,會有些許誤差)

那麼會有人問了,要給油作坊多少錢呢?答案是不旦不用給錢,良心油作坊還會給農民錢,按100斤比例來算,可能會給到十幾元錢;這是為什麼呢?這個我們就要說到油作坊產油的全過程了,過程如下:

1、爆炒,去除水分和雜質:打碎農作物,放到鍋爐內炒制,目的是蒸發水分,殺殺細菌,方便均勻榨油,如果含雜水分,對出油率和出油質量很有影響。

2、做成大餅放在榨油機上面;

3、機器啟動,油就出來了;

大致過程就是這樣,畢竟我不是搞榨油的,只能是把流程說一下,如果大家有興趣,也是可以走進農村親身體驗一把的;

上面提到,為什麼農民去榨油,不用給錢呢,因為榨油結束後那個菜籽餅或者豆餅,對於農民來說已經沒用了,而油作坊可以出售給合作的機構,主要是給到魚塘魚吃,或者給豬當飼料,油作坊一般都會以加工費和農民等價交換,這也很合理;

那接下來就要說到這樣的油是否健康,看起來是原汁原味的感覺吧,而且自己家種的,吃著放心,其實不然,具體原因如下:

1、畢竟是農村土榨,是很難和專業的大型器械相比的,過程當中雜質或許不能去除乾淨,那麼就會使得燃點很低,爆炒過程中會冒煙,可能就會產生致癌物質——苯並芘,而且因為農村環境,基本上不會有專業的設備檢測,可能農作物還會有黃麴黴素超標的情況;

2、土榨方式榨出來的菜籽油,可能存在一種叫芥酸物質的脂肪酸,這個百分比是否在國家控制的標準範圍內,尚未可知,如果超標,會損害人體的心血管功能。

所以建議大家自己家榨油後,可以檢測一下;

超市裡的油呢,都有介紹和標準標籤,也有調和油,是好是壞,可以清晰明朗地在說明裡看,比起農村自榨的油,很難有絕對的說法,具體看檢測和個人習慣愛好!

祝大家食用的都是放心油,小孩健健康康地成長,老人平平安安的享樂!


上海小阿偉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對於大多數農村的朋友來說,估計還都是相信自己家所壓榨的食用油品質, 畢竟自己的材料,自己的全程自己都能關注到流程,其實對於自己壓榨的食用油個人相信的可能不是油的品質,更多的是相信自己原材料的品質。

而對於超市選購的食用油來說,由於對於原材料缺乏足夠的瞭解,加工過程也無法做到監測,從大多數人的內心來說會認為缺乏足夠的安全性。

不過上面的想法也僅僅是個人的感覺,不能說超市正規的食用油品質就不如農村自己所壓榨的食用油。就品質來說,正規煉油廠所壓榨的食用油來說,品質還是比較有保障的,畢竟從生產流程來說相對更加正規,全程的品質檢測也更加完備。比如說對於黃麴黴的檢測,對於許多農村榨油小作坊來說,大多數是不具備黃麴黴剔除的工藝的,而個別小作坊即便具備剔除黃麴黴的工序,似乎更像是擺設,而壓榨的食用油還是會出現黃麴黴超標的可能性。

在去年我國所公佈的疑似致癌物列表中,將農村自壓榨花生油列為一級疑似致癌物,很多人看到後表示吃驚不已,畢竟在現代煉油工藝之前祖祖輩輩已經吃了那麼多年也似乎沒有發覺有什麼問題,如此結果著實讓不少朋友意外。不過就事實情況來說,所謂的壓榨花生油 致癌的根源就是在於其黃麴黴超標。這一點也是不得不說的一點事實。

對於自己壓榨的食用油可能口感方面覺得更加香一些,這一方面主要同油脂的提取工藝有較大關係,傳統的壓榨由於將花生或者菜籽進行炒熟,油脂的香味被激發出來,在壓榨之後所出來的油光聞一下味道就足夠香了。

然而對於超市所提取的食用油來說,大多才去的是有機溶劑浸提的方法,油脂提取徹底,煉油率高,不過由於並未將食用油的香味激發出來,油的味道要淡很多。不過如果在食用之前我們將油脂加熱沸騰一次,之後再食用的話,味道也會相對 好很多。

既然說超市的正規油,自然其品質肯定是過關有保障的,而傳統的小農自己壓榨在這一方面就顯得差了許多了。單論品質的話,正規食用油肯定還是高許多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的,而論口感的話可能不少人選擇壓榨油。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文章原創版權歸屬科學興農賬號所有,侵權必究。

科學興農


老家屬於花生的主要產區,每年家裡的親戚都會給捎點自榨的花生油。因為這個都是自己篩選出來的最好的花生,然後用自家的榨油機榨出來的。所以對於“超市油”與農村“自榨油”,哪個更好我也做了一下比較。

超市油與農村自榨油哪個更好

我家裡吃油比較厲害,一般五升一桶的油,大概兩個月左右一桶。而且基本都是吃花生油,所以對花生油還算了解,也看見過農村榨油。

  1. 超市油和農村油比味道差不太多
  • 很多人都說農村自榨的油香,其實給我感覺兩者要是炸東西的話,其實分辨不出哪種味道更好。
  • 說農村自榨油好的原因,不過是因為自榨油的油煙要比超市裡的油大,所以感覺到有油味而已。
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用自榨油和超市油各炸點東西,放在面前品嚐。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吃出來哪個是自榨油,哪個是超市油炸的!


2.加工方法上超市油更勝一籌

  • 現在超市裡賣的大品牌的食用油,基本都是什麼5S壓榨工藝,把花生的利用價值用到極致。農村榨油可能榨不那麼幹淨,加上農村榨油多少油裡會有一些雜質。這就是為什麼自榨油的油煙高,氣味比較嗆但感覺香的原因。
  • 農村榨油的原材料一般都是選擇商品價值低的花生或黃豆,
    一般秕的、碎的用來榨油的比較多。這個其實很多農村榨油的都會這麼選擇,因為具有商品價值的大多賣錢了!雖然不是腐壞的,但是也就那麼回事,而且榨出的油基本靠沉澱過濾,所以衛生上和含雜質上,肯定跟超市油沒法比。

3.自榨油勝在新鮮度上
  • 農村的自榨油,都是選擇當年出產的農作物來榨油,所以新鮮度上可能比超市油要“
    略勝一籌”。
  • 超市油雖然有可能是當年的農作物,但是陳年的農作物也肯定有。所以這點上自榨油要好一些。

給我感覺自榨油不如超市油,因為自榨油的油煙大,雖然聞著香一些。但是其它方面未必比超市油要好!只不過是“物以稀為貴”罷了!吃慣了超市油,偶爾一試自榨油從心裡上感覺不同罷了。


73神牛


我來說幾句,超市賣的油,一般都是大油廠生產的,各項衛生指標符合國家標準,這點不用懷疑,政府職能部門每年都得抽查幾次的,有規模的廠也不敢冒著牢獄之災的風險去弄虛作假。但廠家要賺錢要生存,就得采用新公藝,提高出油率。有人問,為什麼超市的油比農村自榨的油便宜?因為大廠的生產過程採用了新工藝,油料通過軋片,蒸炒,機械壓榨,以菜籽為例,一百斤菜籽可以得30左右的菜油,這種油叫壓榨油,也是很香醇的,農民的自榨油就到這步為止了。但菜籽的含油率在百分之38左右,那麼還有百分之八的油去哪了?在菜餅裡。而菜餅最終是作為原料賣給飼料廠做豬呀雞呀魚呀等飼料的。菜餅還含有那麼多油呢,怎麼辦?這時通過物理的壓榨法已無能為力了。所以,得通過別的辦法來拿油。什麼辦法?侵出法。就是通過溶劑油(類似於汽油)和油脂互融的特性,把菜餅侵泡在溶劑油裡,然後把浸泡後的混合油進行分離,得到菜油,我們稱為侵出油。這種油就談不上香味和口感了。把壓榨油和浸出油混合了再通過一定的工藝脫色脫水脫臘脫臭等等最後得到成品油,通過包裝上市,就是我們在超市裡看到的食用油了。因為和農民的自榨油比,通過浸出法,提高了出油率,降低了成本,油也就便宜很多了。但香味口感比農民的自榨油差遠了!


隨風而逝34330461


超市購買的正規油與農村的自榨油哪個更好?



我家位於廣西農村,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也在農村生活了二十幾年,關於超市正規油和農村自榨油問題,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小時候我們村和其他村有點特殊,家裡也是通過自榨油用於家庭日常食用,但是不是花生油。而是目前市場賣的比較貴的茶籽油,我家鄉都是丘陵地帶,因此這種茶籽樹特別適合種植,家裡每年都靠收茶籽,然後拿去榨油來食用。



當時的茶籽油沒有現在這麼貴,自己家一直也是靠吃這種油長大的。這兩年茶籽油價格年年攀升,我家現在還有一山15多畝的茶籽樹,捨不得砍,每年也都有茶油收穫。今年當地茶油售價達到了80~100元/斤,我家目前一直沒有賣,留著自己吃,只是偶爾有親戚問要,沒辦法,賣了一點。這種茶籽油在小時候是通過原始方法榨取的。



通過把曬乾的茶籽拿去打成粉末並且把它蒸熟,然後把煮熟的茶籽粉末用袋子裝好,馬上趁熱放進一個準備好的圓形鐵環中,鐵環上下層用木板封住,然後放在千斤頂下面壓,手搖千斤頂往下壓,黃黃的茶籽油便流了出來。現在自榨油大多是去縣城給別人機器榨油了,這種油依然十分的好,營養更豐富。



對於市場的花生油,真的不敢苟同。很多都是調和油,價格也不貴,一般65~100元就可以買到一瓶5升的花生油了。有時候回家煮個菜,如果放少了一點,都沒覺得油膩。而且各種花生油琳琅滿目,競爭激烈,各個廠家都說自己的油好。如果農村家裡有自己的油,那個自榨無疑是最好的。你覺得呢?


鄉村波比


看了大家的答卷,我覺得有必要交流幾句,供參考。

食用植物油。我偏向用正規超市售的大品牌的國產貨。不願用自榨油。道理是:這些品牌用料和工藝都標識準確。有含量表和檢測數據。質量比較信得過。

農村的自榨油,有幾個小缺點,大家很容易忽視。隱患多。

1,在我們四川。因氣侯原因。好多菜籽在收割涼曬時遇陰雨天沒全乾時就發燒了,發小黴了。農民捨不得。混收在一起。這種菜籽有致癌物。

2,農村集市上多用的小型金屬榨油機,這些機器是淘汰品,國家多次出文禁用。但鄉下還在用。他致命的缺點是,現炒現榨,一直高溫快速。產生很多致癌物,芳香汀。這種香味是肺癌的感染源和致病源。有的將油枯反覆榨,這種油鳥黑濃稠。不清亮。雜質多。如果不反覆過濾。對健康影響大得很。很多人不抽菸卻得了肺癌,其原因就是炒菜時聞油煙造成的。

好的榨油方法是冷壓初榨。如果農民在家中將菜籽炒熟,冷後用石磨慢慢磨出油來。再多次過濾。這種清亮透明的植物油就是好食用油了。

要到集市上去加工,也最好在家中將菜籽(花生,芝麻等原料)炒熟。冷後請老闆用中速出油。只榨一次,油枯絕不復榨。然後將油多次過濾。澄清亮後就可放心食用了。

大家都不要去買散裝油。這些“三無”產品,危害大得很。出問題的都是這些劣質油。

真心交流幾句,請熱愛自榨油的讀者不要罵我。謝謝!


王其330


堅持好幾年了,我一直是自己買花生米,然後在家仔細的把裡面的壞籽雜質分檢出來一直到乾乾浄淨。再拿到榨油小作坊親眼看著把花生米加工成油。自榨的花生油比起什麼大廠什麼名牌,吃著從口感上味覺上完全是兩個級別。比如說炒一個青菜,自榨的花生油如不小心多放了一點點,炒出的菜吃起來就很油膩,如果是用從超市裡買回來的桶裝花生油炒菜,就是特意多放一些油,也沒有自榨的油香。還有一點就是油熱時,自榨花生油那特有的油香味很濃郁,可以說大老遠都能聞到花生油香味。買的桶裝花生油就不行了,油熱時在鍋前仔細聞,也才能聞到一點淡淡的花生油那特有的香味。從這二點對比上我就斷定說:要想吃好油,吃放心油還是自己買原料加工。別聽專家說什麼衛生不達標、什麼指數不達標呀的這些話,都是扯淡。買原料我能做到買好的並仔細分撿,保證裡面沒有壞籽,工廠能做到嗎?做飯用油時都是要把油加熱的,我就不信有什麼樣的細菌病毒能經得住油煎烹炸。


大宋京都


超市買的正規油與農村的自榨油那個更好?



下面我就先說說農民的自榨油到底好在哪裡,像我們浙江人農村人主要食用油都是油菜籽油,油菜都是自家種植的,一般情況下油菜是不用打農藥的,油菜籽收穫後一般先曬乾,留作家裡打油的油菜籽還要清洗過再曬乾,然後遠到農村油廠去加工。加工好的菜籽油還要經過脫磷和過慮,基本沒有雜質和油漬,這種自榨油存放時間長,用菜籽油炒菜就是一個香。



而超市的正規油也不賴,看上去非常清純,價格也要比菜籽油便宜。目前,農村的自榨油是10元/斤,而超市買的正宗魯花牌純正花生油5公斤,售價是69.90元,金龍魚特香花生油5公斤,售價是69.80元,兩種花生油都不到7元錢一斤,比農村菜籽油足足便3塊錢。從價格上來說,超市買的正規花生油沒有農村自榨油好,否則不會賣的這麼便宜,大家想,做生意是為了掙錢,賠本的賣買誰都不會做。



涗實話,我在油廠也打過工,油廠加工賣的菜油的確沒有農民自家榨的菜籽油好,老闆是用菜籽餅發酵以後加工出來的油,看上去很清純,但菜油的成分很少,同樣是菜籽油老闆卻賣8塊錢一斤,超市私下訂購的才6.50元/斤。有時老闆還摻其它雜油,以次充好,坑騙購買的人,否則賣的這麼便宜,老闆到那兒去掙錢啊?所以,以我農村人來說,肯定是農民自榨油好。



要是我們到城裡走親戚,手上提著一桶10斤裝的自榨油,保準親戚笑呵呵呵的喜歡。你來說說看,到底是超市買的正規油好,還是農村農民的自榨油好。

[更多三農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老孃舅說事》點贊、評論、轉發、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