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火車上一個人過過除夕嗎?什麼感受?

深藍藍555


我有兩個感受是:1,人在旅途,面對萬家燈火,歸心似箭。2,我自豪,曾經是一名解放軍。

我有一次在火車上過除夕的經歷。在我的記憶中,至今難忘。

那時我還在部隊當兵,至今39年了。記得是81年的春節前夕,我妻子臨產,家裡沒人照顧,來電報要我回去。當時快過年了,我請假急忙忙往家趕。

記得在北京換車後,在火車上過的除夕。當時坐的硬座,每節車箱旅客很少,一個人坐幾個位置,晚上可以躺著睡覺。記得好像還給每個旅客發了一個紀念品(時間久記不太清了)。當時的心情,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只是想到,趕快回家,老婆在家等我呢。可能是因為我,一直在外當兵,結婚後沒有在家住多長時間,對家的感覺不是很大。

這就是我除夕坐火車的感受。其實讓我終身難忘的是,當時還有另外一件事。就是老百姓對解放軍的信任!

事情是這樣的,我下火車後,還要坐一天長途汽車。到車站的時間已經是半夜12點了。

我當時正準備往家走時,走過來一位女學生,她說她一個人害怕,讓我送她回家。當時我就愣住了,我們互不認識,就這麼相信我。因為我當時穿著軍裝,看到女孩子一人回家,確實危險,所以就答應了。

後來在路上,他給我談起,想到晚上回家,一個人非常害怕。當他看到車上前面坐的有一位解放軍的時候,他心裡就有了主意。他也相信這位解放軍,能幫他的忙。我當時很感動,她這麼信任我。

每當我想起這件事,心裡就有一種自豪感,因為我曾經是一名解放軍戰士。同時,也說明,解放軍在老百姓心中的威信有多高。


鄰家老馮


在火車上過年,本人有過一次。現在想起來,當時的情景依熱歷歷在目,思緒難平!

記得那是一九九八年的臘月二十三,我出差到北京。北京辦完事後,想去東北看看多年未見的表哥。有兩個原因:一是表哥多年未謀面,很想看一看他是否可好。二是東北一直未去過,想看看東北到底是個什麼樣?

來不及想,從北京購買到哈爾濱的火車票出發了。一路倒也順利。在哈爾濱與表哥相逢後,受到表哥一家人的熱情招呼。表哥還抽空陪我逛了哈市的商場、街景、冰雕。

轉眼到了臘月二十八。春節開始倒計時了。一股濃烈的思鄉味,催使我儘快回家過年,異鄉雖好畢竟是異鄉。表哥全家也全力挽留讓我東北過年。我執意要回家。表哥全家也就不再強留。

沒想到到北京後,買不到去蘭州的車票,站票都沒有。這樣在北京又耽誤了一天。

第二天就是臘月三十了。家中不斷電話摧問,什麼時候回來,父母等著吃團圓飯呢!我只好歉疚地給家人說,別等我了,我還在火車上,大年初二才能到家。

列車上,列車員為了讓春節氣氛濃厚些,組織列車員給大家跳舞唱歌。這個時候,我心裡雖有些焦躁不安,但還在堅持。當一個女列車員演唱了一首《想家的時候》時,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淚水嘩嘩往大掉。

此時,我才真真切切體會到,家是什麼,家是溫暖!再多的錢,不如回家陪父母過年!





敦煌小沙彌


我還真的在火車上過過除夕,那是八八年的事了,那時我還在當兵。臘月裡,部隊首長為照顧我,讓我押車到北京,車是部隊的裝備車,由火車託運,一共十幾輛,我們幾個戰友就吃住在汽車上。路上辛苦不必多言,總之把車順利地押到目的地後,因為離家近了,首長讓我們回家看看。

那時我已經結婚了,心裡有點小激動,一刻也不停留,立馬趕回壩上康保我的家鄉。

到家後,父母用詫異的眼光迎我進家門,雖然我覺得怪怪的,但也沒說什麼,一頓熱騰騰的迎親飯後,我問家人,“媳婦怎麼不在呢?”媽媽嘆口氣道:“她不是去部隊探親去了。我們還正想問問你,你怎麼一個人回來了?”當頭一棒,我不由地“啊”一聲,一下子悶住了,心裡五肚翻腸地不是滋味。此時家裡的空氣有點凝固住了一般。當年通訊不暢,來往交流信息只能靠寫信,一封信有時走十天半月都正常,這就造成了我們倆互相走岔。夜裡睡在家中土炕上,我像烙烙餅一般,展轉反側無法入眠,父親挨著我,知道我心裡不好受,輕輕地說:“明天亮後你趕回部隊吧,你媳婦一個人待著過年也不是個辦法。”我低低地“嗯”了一聲,算是回答。

先坐汽車,後是火車。臘月二十八的火車像粽子,坐車的人是粽子餡,火車車廂是粽子皮。那時的火車讓超載,如果不是怕危險,怕是要像印度一樣,車皮外也要掛上一些人吧。火車是綠皮車,不只是座位,就是過道上也擠滿了人,座位下也躺著人,真正有點水洩不通的感覺。我站在車廂與車廂的鏈接處,腦子懵著,年輕也不覺得累,漫無目的地想著什麼,只盼著火車開的快點,早點到達目的地。我們從張家口坐火車,中間在北京倒車一次,然後到安徽祁門縣下車,期間得走三夜四天,火車總是走走停停,所以速度快不起來。也不知是白天還是黑夜,漸漸地,火車座位上沒了人了,火車過道上沒了人了,我在火車鏈接處也可蹲下來了,低著頭似睡非睡地閒目養神著,似乎有個人推了我一下,我睜眼一看是乘務員。“你怎麼不去座上坐著,這樣蹲著多難受。”乘務員向我說道。我四下一看,確實,車廂里人已變得稀稀拉拉,有好多的坐位空了出來,於是我便坐到了座位上。

時間慢慢地流逝著。或者吃點東西,或者上個廁所,頭越來越昏沉,許是情緒低落的緣故,我好像有點感冒了,每到一個車站,列車上基本都是隻下不上,這時一個車廂也就只剩二三十人了,於是我躺在空開的長條椅上,昏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也不知過了多久,火車上的播音員拖著京腔在播音,把我給驚了醒來,四下一看,咦!一個車廂就剩著我一個人了,我走過一車廂去看,空無一人,再走,另一車廂裡碰見一對小親侶依偎在一起,他們向我點頭道,“過年好!”啊!!!我眼睛餘光飄向火車外,車外黑壓壓地一片蒼茫,看向車裡,車裡空蕩蕩的也是一片壓抑。我小心地向倆個年輕人問道,“是大年三十了?”“嗯!”他們禮貌性地微笑一下回答我道。此時廣播裡播音員也親切地向乘客祝福道:“馬上除夕的鐘聲就要敲響,列車上的全體員工向乘坐這趟列車回家的所有乘客拜年了!祝大家心想事成,幸福安康......”,播音員吧啦吧啦地說著,我的心卻被揪的生疼,舉目無幾人,相思滿胸襟!

火車上人多了時候是煩燥,火車上沒了人的時候,則是寂寞,尤其又是大年夜,寂寞就像是蟲子,爬在人的腦海中,癢癢地卻讓人有無處可逃的感覺。

這,就是我過的一個無法忘懷的除夕夜。


研雪雲窗


等到了火車站有一趟晚上21:00的火車,到車上基本沒有什麼人,感覺孤苦伶仃,好在列車上的乘務員很溫馨,組織大家唱歌,玩遊戲。現在想起來,還是記憶猶新!


精神心理在線


火車上有一段難以忘懷的經歷,那是在1998年的春節除夕夜,我和我愛人從北京坐軟臥回西安,整個軟臥車廂就我們夫婦倆人,到了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乘務員給我們夫婦端了一盤餃子,哎呀,那感覺,真的太溫馨。我們夫婦在火車上開開心心心過了個除夕夜,至今難忘。

人生有時也要有一些不一樣的別緻經歷,才能在日後的歲月中回想起來暖心暖人。


航航說情感


對於這個問題,本人應該是有發言權的。記得那是在1990年。也是機械製造業的鼎盛時期。我所在的單位,某北方機械製造廠。可以說是一名責任心不強的業務員。因為本廠主要製造。水泥生產線設備。如,鬥式提升機。螺旋輸送機。鄂式破碎機等等,因為收到訂單是需要,製作方先付一部分預付款的。成品製作完成。再付全款提貨。搞過機械製造的,對此流程應該不是很陌生。在那個年代。由於人們對防騙的意識比較薄弱,使得本廠受到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以我常打交道的一個客戶尤某,此人城府之深實難令人想象。在那個年代腰別漢顯BB機。手拿諾基亞手機,可以稱之為身份的象徵。尤某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記得有一次他預定了一套螺旋輸送機。據他自己介紹。由於諸多原因,預付款暫時不能到位。通過協商我廠對其先行製作。尤某承諾。十天之內預付款準時到位。預付款項對於機械製造行業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原材料的價格相對比較昂貴。 購置整臺設備的所有材料。在資金轉上也有一定的難度。由於是老客戶,通過相互溝通。本廠相關領導信任了尤某,並答應了他的請求。自拿成本先行製作。大約一個星期左右。他風塵僕僕來到本廠,交情了所欠預付款。如此守信用之舉動。對於我方人員來說,即有些感動。又有些汗顏。似乎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嫌。同時也為我廠蒙受巨大損失埋下了伏筆。酒店小聚自不必說。由於他的守信度之高,另我廠方人員深信不疑。後期他又製作了幾十萬元的機械產品。重蹈覆轍,故伎重演。在沒付清全款的情況下,提走了所有設備。尤某從此人間蒸發。作為業務員的我,從此也就踏上了漫長了討債之旅。記得那是九三年末。新年臨近。為了給工人開工資,我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為了不負廠領導的重託。抱有一線希望。戰鬥在最後一刻。也就是大年三十兒。在身心疲憊,與五味雜陳複雜的狀態中。踏上了無功而返的最後一班列車。現在想來。我的待遇還是蠻高的。我一個人佔據了整個一節車廂。 在車窗前迷茫的望著一閃而過的村莊和田野,伴隨著車輪與鐵軌,那有節奏的敲擊聲。腦海裡浮現出本廠職工那忙碌的身影。所有的辛勤與汗水卻付諸東流。真的是感慨萬千。直到列車員把一盤熱騰騰的餃子。放在了我的面前。瞬間讓我回到了現實。此時已是除夕。當然了,餃子是免費的有另有兩盤小菜。卻給人一種溫馨。這就是我一個人在,專列上,甚至一生中。度過最難忘的一個除夕之夜。那種寂寞。無聊。以及那種有辱使命的負罪感,只有親歷過的人才能感同身受。感謝提主的提問,讓我重溫了一遍最為複雜,而又終生難忘的除夕夜之旅。在感謝之餘。祝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憶壺老酒


沒有一個人在火車上過過除夕,在宿舍一個人過除夕到有一次,那是很多年前事了,心裡感受只有親身體會才能理解。那時還可以放鞭炮煙花,聽見隆隆的炮聲,滋味更不好受,孤獨感環繞四周,怎麼也睡不著,看著無聊的電視也沒有一點心情;早上很早起來,孤獨一人行走在大家上,看著別人的成雙入對,歡樂喜慶,反差的心理是何等難受;漫無目的逛街,打電話,別人是拜年,我是無苦可訴;現在想起來,依然很難過。


2020勇往直前


沒有在火車上過過除夕,不知道是啥滋味。不過有一年,在春節期間座過一次火車,那滋味,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永遠也嘗不到了。

那是1994年春節,年初幾的,帶著不滿週歲的兒子,從阜陽岳父家一家三口坐火車到南京。那天的火車站人山人海,進站、上火車就像現在網上播放印度上火車的場景一樣,從門正常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啦,再說我抱著兒子也沒辦法擠啊,只能把兒子從車窗遞給一個乘客,然後自己從窗口爬進去,再把愛人拉進去,好不容易才坐上座位,但是還是不能輕鬆,身邊的人越來越多,擠的越來越厲害,車廂人越來越滿,那種現象、那滋味、那種狀態,現在的火車上是絕對不會再出現的了。

現在出行太方便了,輕鬆又快速,幸福的像天堂,滿足啊,滿足吧!現在的幸福生活。


和暢lnw


在車上過春節有過一次,那是想回老家回晚了,在車裡用手機看的春晚,當時車上有餃子,買了一份,對著家鄉的方向點了幾下頭,算是磕頭了,雖然在車上,過節的儀式在心裡幾乎沒少,禱告了,許願了,祝福了,敬神了,不是迷信,就是尋找節日感,要說感受,想回家。


香正


我沒有在火車上,一個人過除夕的經歷。但是,我卻能感受到,歸心似箭,思念親人的那種苦。

讓人欣慰的是,有報道稱,在除夕夜的列車上,對那些沒有及時趕回家過年的旅客,列車工作人員會免費給大家送水餃,並給大家拜年,給孤獨的旅客,送來了親人般的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