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武漢市的歷史

武漢市(普通話拼音:Wǔhàn Shì;西南官話武漢話拼音:Wúhán Sí),又稱江城,湖北省省會,華中地區最大都市,長江中下游特大組團式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有九省通衢之稱。長江、漢水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

在清末、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武漢經濟繁榮,一度是中國內陸最大城市,位居亞洲前列,因位於長江沿岸,為交通樞紐,工業較為發達,與位於北美五大湖岸的芝加哥相似,被《芝加哥論壇報》稱為“東方芝加哥”。

武漢其行政區劃沿革非常具有歷史特色,可以看作三地合併。從春秋戰國到明朝成化年間,武漢對應武昌府和漢陽府,從明朝成化年間到1899年,這三地分別對應武昌府、漢陽府和漢口鎮(屬於漢陽府管轄),1912年,清朝滅亡,古代的城市被廢,武昌府降為江夏縣,漢陽府降為漢陽縣,漢口鎮1899年獨立行政,為夏口廳,1926年,成立漢口特別市(包括漢陽縣城區)和武昌市,在1927年到1949年,這三地分別對應漢口特別市、武昌市和漢陽縣,故有武漢三鎮之說。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遷都武漢,首次將漢口、武昌、漢陽合併為京兆區,總稱“武漢”,開三鎮合併先河,並讓武漢成為中國的第一個直轄市。

武漢淡水資源十分豐富。除長江、漢水在城中交匯外,市轄區內有166個湖泊,故又得名百湖之市,但因近年來房地產開發過度,填湖造房之事時有發生,中心城區湖泊僅剩38個。武漢市已採取行動保護剩下的湖泊。其中湯遜湖是亞洲最大的城中湖。在武漢城區面積中,水域面積佔了約四分之一。

歷史

清中期以前

武漢市古有夏汭、鄂渚之名。武漢地區考古發現的歷史可以上溯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其考古發現有東湖放鷹臺遺址的含有稻殼的紅燒土、石斧、石錛以及魚叉。市郊黃陂區境內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朝方國宮城,是迄今中國發現及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之一。

現代武漢的城市起源,是東漢末年的位於今漢陽的卻月城、魯山城,和在今武昌蛇山的夏口城。東漢末年,地方軍閥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將郡治設在位於今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卻月城是武漢市區內已知的最早城堡。223年,東吳孫權在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同時在城內的黃鵠磯上修築了一座瞭望塔——黃鶴樓。蘇軾在《前赤壁賦》中說的“西望夏口,東望武昌”中的夏口就是指武漢(而當時的武昌則是今天的鄂州)。南朝時,夏口擴建為郢州,成為郢州的治所。

隋置江夏縣和漢陽縣,分別以武昌,漢陽為治所。唐時江夏和漢陽分別升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為長江沿岸的商業重鎮。江城之稱亦始於隋唐。兩宋時武昌屬鄂州,漢陽漢口屬漢陽軍。經過發掘,武漢出土了大量唐朝墓葬,在武昌馬房山和岳家咀出土了灰陶四神磚以及灰陶十二生肖俑等。宋代武漢的制瓷業發達。在市郊江夏區梁子湖旁發現了宋代瓷窯群100多座,燒製的瓷器品種很多,釉色以青白瓷為主。南宋詩人陸游在經過武昌時,寫下“市邑雄富,列肆繁錯,城外南市亦數里,雖錢塘、建康不能過,隱然一大都會也”來描寫武昌的繁華。南宋抗金將領岳飛駐防鄂州(今武昌)8年,在此興師北伐。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為湖廣行省的省治。這是武漢第一次成為一級行政單位(相當於現代的省一級)的治所。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攻克武昌時,第六子朱楨出生,因而在朱楨長大後被明太祖分封到武昌做楚王,武昌因此得到擴建,成為南方最大的城池之一。布政使司衙門駐武昌府位於現今湖北武漢市。在此後274年中,朱楨以後的歷代楚王都選擇在今市郊江夏區的龍泉山為陵地,使龍泉山形成了有“三龜九寢十二景”之稱的古建築墓群。

由於明成化年間漢水改道從龜山以北匯入長江,到嘉靖年間在漢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興的漢口鎮,來自徽州、山西、陝西、江西等各幫商人紛紛前來經營,以鹽、典當、米、木材、棉布、藥材為六大行業,發展到上下二十里的規模,主要街道漢正街上起礄口,下到堤口(四官殿)。明末清初漢口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成為“楚中第一繁盛”,成為中國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享有“九省通衢”美譽。

晚清

1858年清朝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中增闢的11個通商口岸,包括漢口。1861年3月漢口正式開埠。在老漢口鎮的下游沿長江先後開闢了英、俄、法、德和日五國租界。以英國為首的各國外商經營長江航運和茶葉等農產品出口業務。漢口的對外貿易很快遠遠超過廣州,幾乎可以與上海並駕齊驅。

1861年,漢口成為條約口岸城市,對西方人開放,開始了由傳統商業市鎮向近代都會的轉型。漢口沿長江先後開闢了英、俄、德、法、日租界,沿長江地帶迅速成為漢口的另一個繁華中心。

1864年,漢口自西向東修建了一條城牆,上起礄口,下到一元路,稱作後城。

1889年,張之洞擔任湖廣總督。其執政期間,大力推行洋務運動,特別是興建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刺激了武漢近代工業興起和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並主持修建了蘆漢鐵路,興辦教育,創建了兩湖書院等新式學堂,推動教育。武漢以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獨特的經濟地位成為中國內地的首要經濟中心而名聞中外。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寫道:“武漢者,指武昌、漢陽、漢口三市而言。此點實吾人溝通大洋計劃之頂水點,中國本部鐵路系統之中心,而中國最重要之商業中心也。三市居民數過百萬,如其稍有改進,則二三倍之,決非難事。現在漢陽已有中國最大之鐵廠,而漢口亦有多數新式工業,武昌則有大紗廠。而此外,漢口更為中國中部、西部之貿易中心,又為中國茶之大市場。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四省,及河南、陝西、甘肅三省之各一部,均恃漢口以為與世界交通唯一之港。至於中國鐵路既經開發之日,則武漢將更形重要,確為世界最大都市中之一矣。所以為武漢將來立計劃,必須定一規模,略如紐約、倫敦之大。”二十世紀初的武漢享有“東方芝加哥”的美譽,是絕無僅有的與大上海共享榮耀的大都市,儼然代表著中國城市發展的方向與希望。

1905年,為了解除漢口後湖的水患,保障蘆漢鐵路的安全,張之洞籌措白銀80萬兩,修築了後湖長堤,建成後堤內乾涸土地10萬畝。為紀念張之洞,後湖長堤被武漢人稱作“張公堤”。1907年,張之洞將後城城牆拆除,修建了上起礄口、下至江漢路的後城馬路,成為漢口第一條近代馬路,是今中山大道的前身。

甲午戰爭後,中國開展實業救國運動。1906年,宋煒臣等人在漢口創立了“既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是當時全國最大的民營公用水電企業。1909年,該公司為調節供水,在中山大道與江漢路交匯處修建了漢口水塔,成為當時武漢最高的建築。20世紀初葉的10年間,漢口的對外貿易總額始終佔全國外貿總額的10%左右,常居全國第二位,“駕乎津門,直逼滬上”,成為當時唯一可與沿海幾大通商口岸匹敵的內地口岸。清末日本駐漢總領事水野幸吉在他所著的《漢口——中央支那事情》(1908年,上海昌明公司出版)中,以欣羨的口吻對漢口的崛起倍加讚譽:“與武昌、漢陽鼎立之漢口者,貿易年額一億三千萬兩,夙超天津,近凌廣東,今也位於清國要港之二,將近而摩上海之壘,使觀察者豔稱為東方之芝加哥(美國第二大都會)”。從此,“東方芝加哥”名揚四海,成為人們對武漢的流行印象。1918年美國《豎琴》雜誌刊載了一篇署名為魏爾·瓦爾特的文章《中國的芝加哥》。該文盛讚道:“漢口在全國商品市場上所處的地位,可與芝加哥在美國的地位媲美”。當時作為美國鋼鐵冶煉業基地的芝加哥,日夜燈火通明,工廠機器轟鳴,城內運輸繁忙……城市實力僅次於紐約。除了產業重點各有千秋外,當時的武漢與芝加哥確實有幾分相似之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5月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成立。直到1954年6月以前,武漢是中央直轄市,並且是中南地區黨政軍機關所在地。1950年起,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城市民主改革等運動先後展開。1949年6月起,人民幣成為唯一合法流通貨幣,並平定了米糧價格,全市財政收入得到了好轉。1951年12月開始了“三反五反”運動,大批工商界人士遭到批鬥、逮捕。1954年6月武漢市改為湖北省省會。6月25日,武漢關26.30米警戒水位被洪水突破,8月18日上漲到29.73米。經3個月奮戰,此次洪水終於平息。一五計劃時期,國家在武漢投資新建企業32個,重點建設項目有武漢鋼鐵公司等。市政建設方面,對道路進行了改建、拓寬,解放大道成為貫通漢口的主幹道,長江大橋於1957年完工,全市堤防進行了加固。到1956年公有制經濟在武漢取得了統治地位,1958年以後開闢了東西湖農場等國營農場。

1958年年初開始,武漢開展了“大躍進”運動,對工業生產提出很高指標。9月市委又要求市民“大鍊鋼鐵”,同時在各種行業推行全民“大辦”的政策,還在郊區成立了10個人民公社,推行集體化和供給制。結果造成物資、勞力、運輸的嚴重短缺,物價飛漲、財政赤字,市民的生活陷入困苦。1961年年初,市委開會要求糾正前3年的左傾錯誤,精簡了企業職工,並平反了1959年“反右”運動中被劃為右派的大部分人士。到1965年,武漢的工農業總產值達到36.4億元,超過1957年水平106.1%。“二五”工業計劃中提出的200個項目中完成了55個。

1975年,將武昌縣、漢陽縣劃歸武漢市。

1983年,將新洲縣、黃陂縣劃歸武漢市。

1984年5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准武漢市為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計劃單列市)。鄧小平同志“南巡談話”的第一站來到武昌。其後,武漢在舊有的全國三大工業中心、三大交通商業中心、三大教育中心的基礎上,建成了新的全國三大製造業中心、三大科技開發中心、三大金融貿易中心,被認為在全國經濟中起著龍腰的作用,發展連年突破16%,經濟總量一直保持全國前三甲,城市規模始終排名全國城市前列,被美國《未來雜誌》評為未來世界十大城市第二名。

1998年夏,長江中游發生特大洪水,經全省軍民共同搶護防守數月後,武漢轉危為安。10月,法國在武漢設立總領事館。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准武漢城市圈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2008年11月20日,美國駐武漢總領事館正式開館。

2010年3月12日,國務院正式批覆《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確立了武漢市為中部中心城市。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將該臺於1980年11月13日發現的小行星3206命名為“武漢”。

2010年10月25日,韓國駐武漢總領事館正式開館。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和地形

武漢位於中國的中部地區,地理位置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東西距最大為134公里,南北距最大為155公里。武漢處於江漢平原東部,東與黃岡市的團風縣、鄂州市的華容區、梁子湖區、黃石市的大冶市接壤,南與咸寧市的嘉魚縣、咸寧市區相連,西與荊州市的洪湖市、仙桃市省轄市、孝感市的漢川市毗鄰,北與孝感市的孝南區、孝昌縣、大悟縣、黃岡市的紅安縣、麻城市相接,形似一隻自西向東的蝴蝶。長江與其最大的支流漢水交匯於此,將武漢分為漢口、漢陽以及武昌等三部分,俗稱武漢三鎮。武漢地形以平原為主,中部散列東西向殘丘,且市內湖泊塘堰眾多。武漢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譽,現有大小湖泊166個,其中有43個在中心城區。武漢的水域面積達2217.6平方公里,佔全市面積的1/4還多一點,其中湖泊面積為803.17平方公里,湖泊水面率居全國各大城市的首位。在中國經濟地理中,武漢處於優越的中心位置。水、陸交通十分發達,清代就有“九省通衢”的美稱。

武漢地形以平原為主,兼有少量低山丘陵以及崗地。全市低山、丘陵、壟崗平原與平坦平原的面積分別佔土地總面積的5.8%、12.3%、42.6%和39.3%。

平坦平原:位於長江、漢江及其支流兩岸以及湖泊周圍。是棉花和蔬菜產區。

壟崗平原:位於湖泊周圍和丘陵向平原的過渡帶,盛產水稻和魚。

丘陵:分為三列,均被林木覆蓋。

北列:分佈在新洲區、黃陂區北部

中列:landscape穿城區

南列:分佈在蔡甸區、江夏區北部

低山:主要分佈在黃陂區和新洲區東北部,海拔在200米~500米以上。黃陂區和孝感市交界的雙尖峰,海拔872.5米,是武漢最高點。中心城區的最高點位置位於洪山區的頂冠峰,海拔200.1米。

氣候

武漢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熱冬寒等特點。一年中,1月平均氣溫最低,4.0℃,冬季長110天;7月平均氣溫最高,29.1℃,夏季長達135天;春秋兩季各約60天。極端最高氣溫39.6℃(2003年8月1日),極端最低氣溫-18.1℃(1977年1月30日)。由於武漢處於北緯30度,夏季正午太陽高度可達83°,居於內陸、距海洋遠,周圍地形如盆地、集熱容易散熱難,河湖多、晚上水汽多,加上城市熱島效應和伏旱時副高控制,因而具有晝夜溫差較小、全天氣溫高和空氣溼度大的特點,十分悶熱,凌晨溫度30.0℃以上常見,是中國三大火爐之一。初夏梅雨季節雨量較集中,年降水量為1050~1200毫米。武漢穩定≥10℃活動積溫在5000℃~5300℃之間,年無霜期240天。

水文

武漢境內的長江、漢江、倒水河、灄水河和舉水河等5條河流的水質均達到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郊區縣水質基本達到天然飲用水標準。以城區為中心,以長江為主幹構成的龐大水網,保證了良好的森林植被以及生態環境。長江由漢南區進入武漢市,自西南向東北流,到天興洲又折向東南,在左嶺附近又折向東北,在新洲區大埠出境,流程150.5公里。長江武漢段水量大,年平均7100億m3、汛期長、水位變化顯著。河道比較平直,但有丘陵逼近江岸,控制河道,使河道受約束,產生了天興洲、白沙洲等淤積而成的沙洲。長江在武漢城區最窄處位於武漢長江大橋下,寬1100米;最寬處位於青山區,寬3880米。漢江從蔡甸區進入武漢市,在南岸咀注入長江,在武漢境內河道彎曲達22處。

生態

自然植被以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為主,馬尾松、杉木、櫟樹分佈普遍。礦產主要有煤、磷、黃鐵礦等。盛產鮮魚、蓮、藕 ,武昌魚為著名魚種。洪山紅菜薹、天興洲西瓜、高洪太銅鑼、綠松石雕、漢繡為地方土特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