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說過:道德只是低等人群體用來阻礙高等人的虛構事物。如何反駁?

劉燕媚


首先想問一下尼采是誰?你別說我沒有見識,因為現在社會上有一些專家,真的在某一個人群裡面很出名,但是我們這些正常生活的人是不會瞅他們一眼的。

這個人腦筋是不是有點問題呀?他這句話是不是說,不講道德的人都是高等人呢?而且人家給你講道德,人家就是低等人是吧?如果他是一個專家的話,我想他還是趕快滾回家吧。這些理論可能對一些信眾這樣的人還是有一點作用的。

可以舉兩個例子吧,如果你做錯了事情,但是卻不敢承認。有一個覺悟比較高一點的人來給你講思想道德,那從這件事上面可以判斷出你是一個沒道德的人,人家卻是真的有道德的人來給你講道理,你卻不願意接受。雖然道德的標準不是唯一的或者是沒有清晰的界限,但是還是有一個度的。在有道德和沒道德之間的那條線,雖然可以上下浮動,但是到了一定的位置,那就可以稱為沒一道德。

當然網上還是有很多的人打著道德的旗號來綁架別人的。比如說你就是寫一篇文章,發表一下你的意見,然後他們就用師德來綁架你,然後我還配一些什麼誤人子弟啊,不配當老師之類的詞來評價你的言論。人家受不了回懟,他們就說你不應該用粗言爛語去罵他們。這就是純粹的道德綁架了。他們不知道什麼叫語言暴力,什麼叫冷暴力。有些時候你用人家的身份來說事,可能比一切的粗言爛語都還要過分。

還有一些人看到自己的國人在國外出了事就拼命的批評國人的素質不高。似乎自己不是國人自己馬上就變了素質高的外國人一樣。最討厭就是這種道德綁架者。我通常會問這種人,你覺得你批評出了事的國人,你的水平,你的道德就可以馬上提高了嗎?這樣就代表你不是國人,你是素質高的外國人了嗎?

無論去用道德綁架別人的人,又或者做錯了事情不承認的那些人,其實正好就是道德缺失的人。其實我覺得這一句說法真的很有問題。


中小學英語精修


道德是低等人群用來阻礙高等人群的需構的事物,如何反駁?

這事情沒辦法反駁,就像法律只是約束善良人一樣,高等人是強者,低等人是弱者,說白了就是狼和羊的關係,規則是強者制定的,弱者只能服從,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叢林法則,恆古不會變。



聽雨聲風聲自然


題主你可真逗,不管尼采說什麼,你反駁他幹嘛?

第一,尼采長期精神失常,最後去世大概率與此病有關,對他不依不饒,豈不讓人說是欺負病人;而且,跟病人較真兒,倒顯得自己也不正常了。

第二,對尼采說過的上面的話,在外國,沒幾個嚴肅的學者認真看待過。當然不是沒有叫好的人,有,比如海德格爾。至於反駁,已經有很著名的哲學家痛斥過了。

一,尼采確實是個病人。

他1844年出生,在大學裡,曾經在研究古典和語言學方面才華出眾。1869年,大學還沒畢業,巴澤爾大學就給他提供了一個語言學教授的職位,他接受了,這年他25歲。

不過,到任以後,尼采就因病長期休假,斷斷續續休了10年。1879年,不知道是因為自己實在幹不了了還是學校受不了了,尼采從大學退職。

又過了七八年,尼采徹底精神失常了,直到去世。

二,尼采“出彩”在哪裡。

如前所說,尼采確有才華出眾之處。

也如前所說,這主要表現在他在古典研究和語言學方面。這些方面,更直接地涉及藝術和美學。

尼采的第一部著作,是《悲劇的誕生》,德文原文的名稱是《悲劇從音樂精神中誕生》,寫於1872年,他28歲的時候。

這部書裡,顯示出他受到了叔本華文藝思想和瓦格納的影響——書的扉頁上,寫著“致瓦格納”的字樣,就是向瓦格納致敬。

這部書中,不能不說有其精彩之處,但因為確實屬於藝術和美學領域,與本題目無關,不遑論及。

1883以後,尼采寫了《扎拉圖斯拉如是說》;1886年寫了《善惡的彼岸》;1887年寫了《道德的世系》。這三部書,被認為是其與哲學有關的著作。

他去世後,由他妹妹為主,在1990年以後,整理出版了書信集。

三,尼采倫理學的核心是什麼。

尼采,和他的“精神教父”叔本華一樣,在哲學上,沒什麼建樹,說徹底一點,是毫無建樹。

正如羅素所說:尼采“在本體論和認識論方面沒創造任何新的專門理論;他之重要首先是在倫理學方面”。

尼采的倫理學,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是與其從叔本華那裡傳承而來的“意志第一”學說相關的,“意志第一”是其倫理學的基礎,從而也成為其倫理學的核心觀點。

第二,尼采不是主張不要“道德”,他蔑視、貶低、攻擊是普羅大眾的道德,推崇的是貴族即“超人”的“美德”。

第三,還必須要說的是,尼采對於普羅大眾道德的詛咒,是與不厭其煩地痛罵婦女和攻擊基督教摻合在一起的。

四,尼采倫理觀點的本質是什麼。

尼采在《善惡的彼岸》這部書裡,採用了一種“逆理悖論”的陳述方式,力圖以此讓讀者震驚,從而接受他的“善惡觀”。

他說,他是喜歡“惡”而不喜歡“善”的。通常,人們認為,對自己正當的,對別人也就正當;不願意別人做的事,自己也不要做——插上一句,這很像中國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尼采說,“這些話,令我對此種庸俗感到憎惡”。

他說,這些都是傳統美德,與之相反的真正美德,不是人人都可以具有的。這種美德不是叫人謹慎;它把具備它的人同其他人隔開;它敵視秩序,加害於劣等人。高等人必須對庶民開戰,因為四面八方都是些庸碌之輩攜起手來,圖謀當主人。他說:“一切縱容、軟化、和把‘民眾’或‘婦女’舉在前面的事情,都對普選制——也就是‘劣民’統治——起有利的作用。”

尼采又把這種普羅大眾的道德,與基督教聯繫在一起,統稱為“奴隸道德”。他說,希望看到他所謂的“高貴”人代替基督教聖徒的地位。“高貴”人絕不是普遍類型的人,而是有統治權的貴族;“高貴”人會幹的出殘忍的事情,有時也會幹得出庸俗眼光認為是犯罪的事情;“高貴”人會學會犧牲多數人,學會實行嚴酷的紀律,學會在戰爭中施展暴虐和狡猾。

總之,“高貴”人會認識到殘忍在貴族優越性裡的作用——“幾乎我們稱作‘高等教養’的一切東西,都以殘忍性的崇高化和強化為基礎。”“高貴”人本質上是權力意志的化身。

看到了吧,尼采不全面否定道德,只否定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的道德,而鼓吹一種任憑極少數人對絕大多數人殘忍和統治的道德。

五,尼采倫理學不值得反駁。

還得引用羅素的話。他說——

“對尼采的學說我們應該報什麼看法呢?這種學說有多大真實性呢?有幾分用處嗎?裡面有點什麼客觀東西嗎?它僅僅是一個病人的權力幻想嗎?”

他接著解答說——

“不可否認,尼采向來雖然沒在專門哲學家中間、卻在有文學和藝術修養的人中間起了很大影響。……假如他的思想只是一種疾病的症候,這疾病在現代世界裡一定流行得很。”

羅素說,對於許多僅僅是尼采自大狂的東西,“一定不要理它”。尼采的目標,唯一行得通的,“就是像法西斯黨或納粹那樣的組織”。

羅素說:“我厭惡尼采,是因為他喜歡冥想痛苦,因為他把自負升格為一種義務,因為他最欽佩的人是一些征服者,這些人的光榮就在於有叫人死掉的聰明”。

羅素說,有一些人是明顯地站在世界大多數人一邊的,而叔本華和尼采,則是恬不知恥地站在奴役大多數人的極少數人一邊。

這種極少數人,就是後來的希特勒和納粹。看看希特勒的《我的奮鬥》,其中基本來自尼采的思想,來自其的表達方式,也太多了。

如上述及,還有必要對尼采說過的話反駁嗎?

需要反駁的,倒是國內某些為了賣書,把尼采吹的天花亂墜,猶如天使一般的無良機構和人士。


一老沈一


尼采之語直白。其實道德是人在一定社會結構中的一些約定俗成的言行遵循。本是人們相互尊重、相互方便、相互生存的基本言行規範。它沒有強制性。有強制性是有統治存在後(如家長、族長、社長及元腦等)為維護統治者利益,強加的統治者意志。目的是愚使和驅使被統治者服從統治。凡統治者強加的意志都不是道德,因強加本身是不道德的。


張昌順223


不能用東方的道德說西方。他所說的道德是資本社會的德他講的是開放和性,他用高和低來表達、只能說明他的低智商和虛偽


汪會宇


道德只能建立在公平正義的天平上,否則只是一聲嘆息……


再回首1855433


高等人,你怎麼會為一個高等人呢?我沒聽說過,一個違背宇宙法則法規的人會成為高等人無德又無善,沒有德行之人是昇華,還是墮落,那麼這高等人是如何產生的呢?從地獄裡走出耒的,你今生做人的資格都不夠,連最簡單的六道輪迴都不知道,還談什麼高等人。


瘋顛居士


那我請問你們一個個什麼又叫做人性呢?


精氣神之藍蓮花


否定了道德的話這個世界就亂套了


寶爸good


哲學面對的都是些“最基本的形而上學”的問題,哲學家的所論所述只是“可能性”罷了,並非代表現實的“真實”。[呲牙][大笑][笑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