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小三峽”、“紅色堡壘村”,乳山古村落裡有這樣一段“紅色”歷史

隱於馬石山南麓山谷腹地的乳山市諸往鎮下石硼村,群山環抱,環境優美,風景秀麗。據村裡的老人介紹,之所以叫下石硼,是因為整個村子就建在大石塊上,每一腳都能踩在石頭上,當地人把山壁和地上的巨大石塊叫做“石硼”。

江北“小三峽”、“紅色堡壘村”,乳山古村落裡有這樣一段“紅色”歷史

下石硼村三面環水,依山而居,村民房子全部建於岩石之上。露著青石河床的小河穿村而過,層層疊疊,奇石嶙峋,不由讓人有如入世外桃源般的愜意,構築成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畫卷,有著江北“小三峽”之美譽。

江北“小三峽”、“紅色堡壘村”,乳山古村落裡有這樣一段“紅色”歷史


沿村路往西,順河道而行,南天門、五峰樓、棋盤石、三鴿堂、九龍水庫都是驢友們攀巖探索的最佳地帶。

江北“小三峽”、“紅色堡壘村”,乳山古村落裡有這樣一段“紅色”歷史

過去這裡隱於大山,因交通不便,村莊民風淳樸,村容村貌千年未變,山坡上一層層上下重疊、一幢幢首尾相連的“石頭厝”,村子裡全是石頭壘砌而成的屋群,古屋石街,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

江北“小三峽”、“紅色堡壘村”,乳山古村落裡有這樣一段“紅色”歷史

除了古風古貌,掩映在深山裡的下石硼村還暗藏著一段“紅色密碼”。下石硼村緊鄰馬石山紅色文化教育基地,1938年前後,這裡是膠東地區重要的抗日根據地之一,至今保留著早期黨員秘密聯絡站、兵工修槍組舊址、隱藏被服的秘密山洞、救治傷病員的老房子。馬石山十八勇士就是通過下石硼村,轉移救出被日寇包圍的1000多名群眾。

江北“小三峽”、“紅色堡壘村”,乳山古村落裡有這樣一段“紅色”歷史

掃蕩馬石山日軍燒燬的民房舊址

江北“小三峽”、“紅色堡壘村”,乳山古村落裡有這樣一段“紅色”歷史

兵工三廠修槍組舊址

在乳山市委市政府的統一規劃下,下石硼村裡的“紅色密碼”經過專家的“紅色改造”,紅色資源得到了重新挖掘。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乳山充分挖掘紅色遺址、紅色文化等特有資源,聘請山東工藝美院按照“保護生態、提升文化”的定位,對村莊進行整體規劃,探索“紅色+綠色”融合發展的旅遊模式,不僅拓寬了新農村建設的路徑,也直接惠及到曾經群山環繞卻與外界隔絕的下石硼村。一座曾被忘記數十年的深山小村,重新煥發出無限生機與活力。

江北“小三峽”、“紅色堡壘村”,乳山古村落裡有這樣一段“紅色”歷史

兵工廠紀念館內部

現如今,尋著幽幽青草香,踏著青石板路,拾級而上,就來到下石硼村的核心地帶:兵工廠、被服廠、建在群眾家中的秘密醫院、黨員聯絡站、北海銀行……彷彿走進了戰火連天、槍林彈雨的革命年代。

江北“小三峽”、“紅色堡壘村”,乳山古村落裡有這樣一段“紅色”歷史

膠東兵工廠生產的手榴彈、彈頭


修繕一新的槍械所裡是一堆堆等候修理的槍支;兵工廠里正在加緊製造地雷、手榴彈和子彈、炸藥等;被服廠裡紡線、織布、染布的染缸、縫製的工具一應俱全;秘密醫院裡的病床、手術檯和醫療器械,整齊地擺放著……

江北“小三峽”、“紅色堡壘村”,乳山古村落裡有這樣一段“紅色”歷史

膠東軍區被服廠舊址

江北“小三峽”、“紅色堡壘村”,乳山古村落裡有這樣一段“紅色”歷史

膠東軍區被服廠舊址

江北“小三峽”、“紅色堡壘村”,乳山古村落裡有這樣一段“紅色”歷史

膠東軍區被服廠舊址

江北“小三峽”、“紅色堡壘村”,乳山古村落裡有這樣一段“紅色”歷史

北海銀行歷史陳列館

“膠東人民兵工歷史陳列館”“膠東軍區被服廠舊址”“黨員秘密聯絡點舊址”“兵工三廠修槍組舊址”等7處修繕後的紅色記憶館區保持著修舊如舊的設計風格,從外部和內部均和周圍的農家民宅無太大區別,保持了灰磚加石塊的牆體、坡頂加黑瓦的建築要求。屋內佈局分為設施陳設和宣傳展板介紹兩大功能。

江北“小三峽”、“紅色堡壘村”,乳山古村落裡有這樣一段“紅色”歷史

黨員秘密聯絡點舊址

威海全域旅遊發展規劃,下石硼村巧打“紅色文化牌”,與綠色鄉村遊相結合,科學開展旅遊規劃和美麗鄉村建設,藉助青山綠水和歷史文化烹出了屬於下石硼村濃郁又獨具特色的大山味道,讓塵封多年的大山故事破繭而出。

江北“小三峽”、“紅色堡壘村”,乳山古村落裡有這樣一段“紅色”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