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搞土雞養殖,是養母雞好還是養公雞好?

大別山鷹


在農村裡,搞土雞養殖,很多人都疑惑,自己到底養公雞好還是母雞好呢。我覺得這個最好還是根據當地市場需求來決定吧。簡單了說就是,當地缺啥雞,就養啥雞。

如果是老養殖場的話,一般都會有自己的銷售道路,會知道自己應該養公雞還是母雞。一般新手養殖戶就比較迷茫了。那我說說,我的看法吧。新手養殖戶,我比較推薦養母雞。


1:首先,新手養殖戶,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銷售渠道,而這個銷售渠道,可不是那麼容易打開的。

很多新手養殖戶,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雞養大了,結果賣不出去,資金回籠不過來,而雞每天光吃的飼料費用,都在那,需要不少錢的投入。

一般來說,土雞的養殖時間是比較長的,公雞的養殖時間在9個月左右。而母雞的養殖時間在6個月左右。

公雞這9個月的養殖時間,已經包含了長體型和長肉的時間。超出9個月的養殖時間裡,不是說雞就不會長體重了,而是9個月後的雞,長肉長得比較緩慢,而且當養的時間太長,雞長油了,拿去賣時,客戶還會有各種嫌棄。最終的結果就是,飼料浪費了,雞又不好賣。

母雞就不同了。一般長半年的母雞,雖然在體重方面不如公雞。但是,養半年的土母雞,在體型和體重方面,都已經達到銷售的標準了。這時候,我們可以出欄土母雞,儘早試水市場,回籠資金。

搞養殖的都知道,尤其是新手,資金回籠得越快,那麼所要承擔的風險就越低。


假如,新手養殖戶出欄母雞時,因為沒有銷路而滯銷了,那麼養半年後的母雞就開始下蛋。這個時候,你每天給母雞投入的飼料成本,可以通過賣雞蛋的形式進行回籠。

所以,新手養殖戶,我還是推薦先養母雞來過渡,養母雞可以提前幾個月回籠資金,當母雞滯銷時,我們還可以賣雞蛋,多一條銷售渠道。

總之,作為新手,我覺得最應該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快速回籠資金,同時多準備渠道來處理滯銷的雞。

2:當你養了一段時間母雞,懂得了解當地的市場,並且已經開通了部分銷售渠道時。我建議你可以試著養點公雞。也就是最後會成為公母混合養殖。


之所以建議養點公雞,主要還是,公雞體型和體重都比母雞大,而且賣的價格貴,可以多賺點錢。畢竟,我們養雞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公雞母雞,混合養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分擔市場風險。

一個地方的養雞市場,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候公雞比較受歡迎,有時候母雞比較受歡迎。兩種混養,可以減少一定市場帶來的滯銷風險。

總之,回農村搞養土雞,我的看法就是,先考察好當地市場,什麼雞好賣就養什麼。當你是什麼都不懂的,可以養母雞,因為母雞的資金回籠和轉移滯銷能力比公雞高。等你養了一定時間後,就可以試著公母混養。


村哥小凡


在農村搞土雞養殖,是養母雞好還是養公雞好?

在農村養殖土雞我認為是公母雞都養才能賺錢,單純養殖土公雞賺不了多少錢,每隻土公雞2公斤,每公斤銷售價格50元,一隻公雞才能收入100元。扣除飼料費用43元、雛雞價4元、疫病防治費用5元、工人工資37.5元、固定資產均攤34元,生產成本合計75.5元,利潤為25.5元。這是以購買1000只雛雞來計算的。要賺更多的錢必須養殖母雞。我們仍然以購買1000只雛雞養殖來計算,就可以明白了。養殖國內產蛋量高的仙居雞,年產蛋量約為188—211個。


養殖的生產成本

1、購買仙居雞雛雞1200只,每隻4元左右,購買雛雞費用0.48萬元。

2、雛雞成活率按80%計算,公母雞各半,公母雞各成活480只,公雞養殖180天,每天消耗飼料0.1公斤,青綠飼料0.1公斤。公雞消耗混合飼料0.89萬公斤,費用1.728萬元,青飼料0.295萬元。母雞養殖500天,消耗飼料4.8萬元,青飼料0.96萬元。合計飼料費用7.783萬元。

3、疫病預防接種和普通病治療費用,平均每隻雞5元,合計0.48萬元。

4、雞舍、用具、水電費年均攤費3萬元。

5、聘請一個工人,年工資3.6萬元。

生產成本合計15.343萬元。


二、公母雞的產值

1、公雞產值,每隻公雞2公斤,單價50元,總收入4.8萬元。

2、雞蛋產值,每隻母雞產蛋211個,小時單價1.3元。總收入13.166萬元。

3、母雞產值,每隻公雞1公斤,單價40元,總收入1.92萬元。

總產值為19.886萬元。


三、利潤為4.543萬元。

購買1200只雛雞養殖利潤為4.543萬元,包含工資。不含工資為8.143萬元。平均每隻雞利潤47.32元。如果只養殖公雞,每隻利潤為25.5元。如果土公雞的銷售價格賣不了這個價,公雞的利潤還要減少。土雞蛋一般都不會低於1.5一個,大家可以看出,公雞利潤不大,主要是土雞蛋賺錢。

公雞銷售後可以再進一批雛雞養殖,一年可以銷售兩次公雞。散養的精飼料和青飼料消耗不了這麼多。疫病防治費用也可以減少,精打細算利潤可以達到5萬以上。


老周說三農


筆者認為在農村養殖土雞,應該按階段性的去選擇飼養公雞還是母雞。也就是說剛剛開始建議選擇養母雞好一些,至於後期就比較簡單了,完全可以根據你的銷售方向來進行選擇。



開始養殖土雞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剛剛開始創業養殖土雞的人,對於銷售的方向肯定還不是很明確。而市場上又有太多的假土雞,當你的土雞剛剛出現在市場上的時候,信任度自然也高不到哪裡去。

到了出欄時間一旦滯銷,將會消耗一筆不小的飼養成本,畢竟土雞養到一定時期後的增肥速度是非常慢的。本身飼養土雞的成本就比較高,加上雞群又天天只吃不長,這可不是我們一般農戶所能承擔得起的。



開始飼養母雞的好處

土母雞一般在飼養6個月以後就開始產蛋,不過母雞本身還達不到出欄的體重,這時候銷售母雞是划不來的。但是,我們可以先賣土雞蛋,一方面在所投入的資金上可以緩解一下,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賣土雞蛋的時候做一個宣傳。畢竟一個土雞蛋比一隻土雞便宜多了,消費者購買嘗試後,認可了土雞蛋,土雞的招牌自然就打出來了。


筆者第一年養土雞的時候就是挑選的公雞(閹雞),那時候本地對於閹雞的青睞度非常高,價格也不錯,可是到了出欄的時候,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因為市場上開始有假土雞在銷售了,對於我這個突然出現在市場上的土雞,有時候在街上站一天都不會有一個人來詢問,更別說購買了。


農村蔣小蘭


在農村搞養殖土雞,自己得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決定養公雞和母雞,如果你的選擇場地,是長期的,我建議還是養母雞的好,因為現在的雞蛋也是很值錢的,我們這裡賣兩塊錢一個土雞蛋,雞苗的進入,買混合雞苗,買不分公雞和母雞的,如果養殖的過程中,出現公雞,那就留到上秋的時候賣,賣了公雞還能出了一部分本錢。



養公雞的選擇。

想要養土雞,就得考慮到這一點,如果想快速養雞,7個月就見成效的,那就養公雞,因為養公雞,養六七個月,又可以出欄賣了,賣了這批公雞,還能進下批雞苗,因為南方四季如春,這是南方的養殖方法。

我們北方就不同,因為北方寒冷,就是養公雞,也得在四月中旬養殖,因為這個時間段已經暖和了,經過六個月的養殖,到十月中旬的時候,就可以出欄了。




如果想長期的養土雞

想長期養殖土雞,就得考慮養雞場的問題,最起碼也得跟出租土地的簽訂五年的合同,這能要打下良好的基礎,養雞不是那麼簡單的,有雞舍得投入,還有雞舍內部設備投入,這都需要一筆資金的,這種養雞我建議還是混合養,因為進雞苗的時候,要買公雞和母雞的,在一起混合的。在養殖的過程中,出現了公雞,如果有地方就把它們隔離開養,這就不會出現公雞互相掐架的現象,等到公雞母雞都長大的時候,就直接把公雞賣掉了,但是也得留下一部分公雞,按照1:十的比例留下公雞,這樣為了賣種蛋,種蛋比雞蛋貴多了。



這樣養殖的母雞,能下一年的蛋,但是得在過年的開春的時候,繼續補充小雞仔,以免母雞過一年後淘汰,沒有補充的母雞,總是這樣循環的養殖,循環的進小雞苗,才能長期的把雞養下去,這是長期養雞的方法。


三農剛子


農村搞土雞養殖我的觀點是養母雞最好,母雞到一定時間可以下蛋,母雞在市場上更加受歡迎。而公雞雖然長得比母雞要重,但吃土雞的市場需要公雞的人少。

母雞能下蛋

土雞養殖的時間都比較長,最快出欄需要8個月,如果在8個月不能及時出欄就會造成食物費用的增加。成本上升利潤就會下降,母雞養殖到8個月基本可以下蛋,農村的土雞蛋今年是3元一個,按2元一個出售也能補充消耗的飼料。公雞到時間沒有出售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消耗食物,增加養殖成本。所以真在農村搞土雞養殖,選擇養母雞比養公雞更加有利潤。

市場上母雞更受歡迎

在農貿市場或者專門殺雞的小店裡面能見到的都是母雞,公雞最多放一隻。很多人會認為這農貿市場本來就沒有真土雞,但我們可以通過消費者的習慣知道市場上的母雞比公雞暢銷。飼料雞都會選擇吃母雞,對於想吃土雞的人來說肯定也會選擇母雞。

市場上吃公雞的人群少

公雞相對母雞體重增加快,抵抗疾病的能力強,但市場上選擇吃公雞的人相對較少。大部分消費者認為吃公雞肉容易上火,選擇吃公雞都想選擇剛開始叫的,用來給男孩子吃比較補身體。公雞市場受眾小,銷售出去就更加困難,更何況還不能下蛋,一直喂下去只會導致虧本。

以我養殖散養雞的經驗告訴我,選擇在農村養殖土雞必須選擇養母雞,就算不能讓你賺錢,也能讓你不虧錢。


農村業儒


分享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1.從選擇食用人群來講,公雞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而有高血壓等人群不適合吃,母雞性屬陰,滋補效果平和,緩慢,適合產婦,年老體弱,久病體虛者食用,走親訪友以送母雞較為普遍。

2.從產生經濟效益和營養價值看,公雞的價格略高於母雞的,但是農村母雞產下的土雞蛋收益也是相當高的,一隻母雞每年能產100-130枚雞蛋。餵養時間長的散養母雞高蛋白,低脂肪,大都以青草,米糠,玉米等為食,營養豐富。

3.從生長週期看,一般需要半年時間長大,母雞屬於“肥胖”型,公雞屬於“骨感”型,同批次飼養的公雞母雞,母雞在體型,重量上佔一定優勢。

綜上所述,從適宜人群,經濟效益以及生長週期等因素對比,我認為飼養母雞比飼養公雞好一些,但也得適當飼養一些公雞,公雞好鬥,能夠起到保護雞群等作用。




瓶蓋起子


分享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1.從選擇食用人群來講,公雞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而有高血壓等人群不適合吃,母雞性屬陰,滋補效果平和,緩慢,適合產婦,年老體弱,久病體虛者食用,走親訪友以送母雞較為普遍。

2.從產生經濟效益和營養價值看,公雞的價格略高於母雞的,但是農村母雞產下的土雞蛋收益也是相當高的,一隻母雞每年能產100-130枚雞蛋。餵養時間長的散養母雞高蛋白,低脂肪,大都以青草,米糠,玉米等為食,營養豐富。

3.從生長週期看,一般需要半年時間長大,母雞屬於“肥胖”型,公雞屬於“骨感”型,同批次飼養的公雞母雞,母雞在體型,重量上佔一定優


廣元峰哥


這個問題我可以給你達付,因為我什麼雞都養過,跟你說說供你參考,養蛋雞回本太慢,現在養開始往裡投資一大筆錢,下蛋了開始回本,等把本轉回來雞該淘汰了,就撈點淘汰雞錢,我建議你養小公雞子,到孵化場買小公雞還便宜,必須喂肉雞料,養倆月必須賣,可以跟賣扒雞的籤合同,退好了給他送,現在的肉又有價,我考慮能掙錢回本還快,


太陽映照不老松


現在的農村人不同以往,結合自身條件,結合自己所處的農村位置,搞農村養殖的大有人在,所以在農村搞土雞養殖也是個不錯的想法。但要問咱們是養公雞, 還是養母雞,這就要看咱們養雞來幹什麼。

從本質上講,養公雞和養母雞的成本相差不多,如果養雞是為了玩(鬥雞)、觀賞,可能養公雞會更好一些,畢竟公雞的羽毛和外觀要比母雞好看很多。

但如果從變現的角度來講,其實養公雞並不划算。畢竟公雞除了配種、打鳴之外,也就能做做“引魂雞”、“鬥雞”來用,但市場需求並不是很大。所以如果想要利用養殖土雞賺錢,首選建議是養母雞。

雞的藥用價值,以及公、母雞的藥用價值咱們就不說了,作為人類獲取肉製品的第二大源頭,它的市場佔有量是非常客觀的,這些咱們一筆帶過。

咱們來直接說養殖,養殖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養殖肯定不能只幹一年,那麼養殖就是一個長久的項目,我們也必須秉承“可持續發展戰略”來飼養它們。

所以,我建議養母雞,一個是母雞可以下蛋,另一個是母雞可以增加它們的族群繁衍,只要時間充裕,且沒有天敵,母雞一直繁衍下去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在我看來,有句話還是要仔細思考下的,有句話叫“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如果只養母雞,那麼受精卵是個問題,如果只養公雞又不能擴大族群,又不能賺取額外收入,所以在我看來,養土雞就乾脆公雞和母雞都養一些,按照一定的比例讓它們生活在一起,這必然有利於土雞的健康成長和變現。


新農志


這可不一定,看你的銷售渠道,一般飯館裡用公雞比較多,價格相應便宜點。如孕婦或者普通人家做雞湯來補身子,就需要老母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