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國第一大城市是哪座城市?是上海嗎?

笑看江湖唯我獨尊


個人覺得是的吧,這方面不能單單城市的面積,各個方面都要綜合起來。

上海是省級行政市,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上海到滿清的時候就開始崛起了,這與優越的地理環境是分不開的,中國有著漫長的海岸線,上海剛好處於中心位置。還有一個優勢就是長江的出海口,長江中下游住著不以計數的,人口眾多貿易才不會中斷。上海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種種跡象表明上海屬於第一大城市,純屬個人觀點。


壯遊記美食狂


首先我不是上海人,在上海也就五六年,如果你一直待在上海你真的沒啥太大的感觸,但是當你和別的城市對比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街道整潔,人的整體面貌都有很大的區別,別的不說,外灘一條街,一百年前就矗立那麼多的西方建築,放到現在仍然不會落後,當然三十年前的上海也是非常小的,當你看看三十年前的老上海照片,再對比三十年前的其他城市,差距不是一點點。我記得我07年第一次去廈門,那是我第一次去大城市,在大巴車上看到那麼多的高樓大廈是多麼的震撼,再後來到了上海才發現廈門又和上海相差的不是一點點!!!!

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眾多的銀行,金融公司,保險公司,總部都在上海!平時我們使用的很多東西,大的品牌辦公公司也都是在上海,可以說上海佔據了大部分,上海是中國最早開埠的城市,融合吸收了很多西方最前沿的文化,科技,和企業經營方式,一百年來的積澱讓它有更紮實的經濟文化,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優秀精英前來淘金

當然上海的本土文化在我看來已經被慢慢的同化,如果一個城市本土化很嚴重,那註定就不能成為一個快速發展,有活力的城市,上海話,年輕的本地人都會說,但是已經不能和誰都說上海話了,經常會遇到上海人和你溝通,他說三兩句上海話,然後就他要來一句不好意思,因為上海話你聽不懂,其實上海的年輕人上海話你待幾年能聽懂大部分,但是年紀大的上海話我是一句也聽不懂,好多人問我上海有什麼特色的東西嗎? 說實話沒什麼我能一下子就回答出來的答案,沒有太大特色,上海的景點真的就外灘那一塊,看看百年建築,看看對面陸家嘴的高樓,其他的還有值得看的就是徐家彙,衡山路和淮海西路中間的那一大片老式花園洋房,算是上海比較有特點地方,那裡才是真的老上海,安靜的街道,漂亮的花園,各式各樣的老式別墅,讓人非常的賞心悅目

就目前在我看來上海絕對是中國大陸第一大城市

中國第一大城市不容置疑是香港


滬上文子


我是生活在上海四十幾年的外地人、就是從不喜歡-適應-喜歡-離不開,別的不講高樓大廈各地都有它不同的風格、沒什麼伯仲可比、但如果你在上海生活了幾十年、就越過越有滋味(生活工作基本在純上海人的圈裡才能深深體會到)、你就越來越感覺上海人太注重生活細節、不論貧富都能活出精彩來、就是一碗普通的青菜都炒的碧碧綠、讓外鄉的上海人總忘不了他的故鄉、我七十年代到上海住在103地區、看到了老上海最後的身影、當時的南京路、淮海路大小店相鄰、什麼吃的喝的穿的都有、下班不願燒飯、瘦西湖幾個筍肉包一碗細粉雙檔就打發了、生活工作有規律、當時的生活環境是中國最好的城市、也是為國家貢獻最大的、雖然那種繁華已經不在、但在上海人心裡還是為生活在這座城市而驕傲、上海人是最會享受這般生活。


奕奕559


中國第一大城市主要競爭者是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

  • 建成區有一些參考價值,但不是重要依據

  • 廣闊的街道,低矮的樓房,稀疏的建築,稀少的人群,這樣的建成區有多大意義?

  • 同樣城市的常住人口沒有城區人口和流動人口重要

  • 部分城市主城區已經相互連在一塊,地鐵線跨城市運營,人口沒法界定清楚。

  • 北京市-天津市一體化,雖然是兩個城市,本體已經互聯互通

  • 上海市-蘇州市,地鐵聯通,工作在上海,住在蘇州的居民很多

  • 同樣,廣州市--佛山市一體化,地鐵一體,居民混雜。

  • 重慶市,雖然常住人口超3000萬,但主城區人口只有1000多萬,周邊都市圈發展處於培育階段。重慶都市圈弱很多!

  • 全國四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北京--天津一體。
  • 全國二線城市中,武漢、成都、杭州、西安等單核城市,沒有形成都市圈。

美國智庫米爾肯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最佳表現城市指數”

  • 2019年中國一、二線最佳城市表現

  • 北京第2,上海第14,重慶第23位,天津第31位,廣州第15位

  • 2019年中國三線最佳城市表現

  • 江蘇蘇州第9位,廣東佛山第13位,

  • 廣州周邊,東莞列第1位

  • 上海周邊,南通列第2位

  • 北京--天津,上海--蘇州,廣州--佛山,三個組合都很強,實力強,潛力也強。

人口

  • 常住人口

  • 北京+天津 3600萬

  • 上海+蘇州 3500萬

  • 廣州+佛山 2300萬

  • 代表城市人口的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量

  • 北京市日均客運1973萬

  • 上海市日均客運1777萬

  • 廣州市日均客運1652萬

  • 與其他城市比較,這幾個城市流動人口數量驚人

  • 用每日瞬時流量方法計算,這幾個城市實際常住人口遠大於上面統計數據。

GDP是城市經濟活動的體現,流動人口給上述城市帶來不竭動力

  • 重要城市GDP

北京、上海誰是第一大城市真不好論斷,廣州略弱一點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廬山中。

舊上海,曾被譽為遠東第一大城市。上海是魔都(是曰本人最早說的)。上海是冒險家樂園。猶太人哈同隻身來上海淘金,來時空麻袋背米,後來富甲一方,收了一箇中國女孩做養女,生了世界冠軍莊則棟。梅蘭芳等大師一到上海就名揚天下。出了金嗓子周旋和"人言可畏"阮玲玉"。影帝金山、趙丹,女星王丹鳳,建國後越劇十大星、上海滑劇團一大批明星。

上海雖然不是京都,但近現代政界人物從上海走向全國。黨的一大走出了毛主席,也走出了舊中國最高總裁蔣中正(412政變和娶宋美齡),還有汪偽政權的一大

叛徒陳公博、周佛海及另立中央的張國燾。

改革開放,小漁村深圳是試驗田,而上海浦東地區是大試驗區,很快形成亞洲最大金融區陸家嘴。曰本八佰伴總部也搬到浦東。南浦大橋是第一座現代化特大型大橋,地鐵1號線開始了至今還不斷開闢的地鐵線,已準備穿越到無錫。高鐵已成了世界名片。

經濟上,上海在開發浦東前,上交中央稅收一直獨佔很大比重,無私地支援邊疆。

高樓林立,在世界上也引以自傲。中

外人士稱"東方之都”,是亞洲商業、金貿、物流、港口中心。

中國第一個辦世博會,常辦進博會。中國唯一國際大型組織"上合組織"總部所在地。亞洲銀行總部所在地。上海中國國際電影節為亞洲四大之一。

上海是東海艦隊所在地,國產航母即將下水。

上海體育有姚明高度、劉翔速度、王勵勤角度,還有孫雯的鏗鏹玫瑰,等等。

上海人為上海驕傲!也為中國自豪!


夏雨風


全網城市都在挑戰上海,答案已經有了,但是很多上海人並不想做第一,因為資源被搶的太多.深圳是挑戰最多的,可見是多麼想第一,而且側面反應是多麼自卑,第二廣州,其次就是那些上海根本不放眼裡的重慶成都,甚至什麼貴陽.只有北京不怎麼不去和上海比,底蘊啊!一個超一線城市該有的姿態.深圳你就別來挑戰北京上海了好嗎?就你那點資源,不要自欺欺人,造了點小高樓,就自以為是,你那面積人文教育醫療,能比上廣州不錯了,做好自己,將來哪天把你當作對比的對象,那你就是那個NO.1


乳知深


中國第一大城市不是深圳嗎?🐶

……

中國第一大城市有非常多的標準,面積最大?人口最多?GDP最高?影響力?知名度?國際化程度?……

面積最大的是呼倫貝爾;

人口最多的是重慶;

GDP最高的是上海;

影響力最大的是北京;

知名度國內北京比上海高一點;

國際化程度都不如香港;

……

—————————————

從經濟、人口方面:

雖然明面上上海GDP高於北京還勉強佔著中國第一大城市的名頭,但從近十年的趨勢看,上海被北京超越也就這幾年的事情,甚至已經被超越了,只是京滬兩座城市公佈的數據一直很迷,最近幾年一直是交叉領先,2018年甚至一模一樣都是6.6%,這要是真實的數據那可真是夠巧的,而且年年都這麼巧。

從人口上看,官方公佈數據北京2100多萬,上海2400萬。但是這個數據很顯然有問題,2018年11月的運營商數據顯示北京有4009萬部手機,上海有3696萬部。當然很多人可能有倆手機。但可以看出北京人更多一些。

另外2018年統計數據,上海居民用電243億千瓦時,北京用256億千瓦時。差不多?實際上上海居民夏冬兩季都要用空調,而北京居民只是夏季用空調。空調是用電大戶,因此也可以看出北京實際人口要多於上海。

從經濟上看,2018年上海GDP是3.2萬億,北京是3萬億。上海略微領先。但是北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785.9億元,上海7108.15億元,領先接近23%,主要來自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北京為62361元,上海為64183元;人均消費支出北京為39843元,上海為43351元。

上海被稱為金融中心,實際上真正的金融中心在北京。先不說一行兩會,國有四大行和郵儲銀行都在北京,僅僅看本外幣存款餘額,北京是15.7萬億,上海僅僅12.1萬億;貸款餘額北京7萬億,上海7.3萬億。

進出口看,北京2.7萬億,上海8.5萬億。也充分體現了上海作為航運中心、貿易中心的地位還是比較牢固的。

從高等教育看,北京上海分別擁有985高校8所、4所;211高校26所、10所。而就畢業生工作地意向來看,大多數人更願意留在母校所在地。而從吸引全國其他地區高校畢業生來看,上海也不如北京。

再考慮到北京對全國的虹吸能力還是要遠超上海,在整個北方北京的吸引力當之無愧的第一;而在南方北京也往往是前三的選擇,但是上海卻未必是所有南方人心目中的第一,比如廣深杭,南京成都武漢重慶,都很有競爭力。可以說不論是對資本還是人才的吸引力,上海都要落後北京一些。

————————————

從城市建設方面:

截至2018年底,地鐵里程上海673公里,17條線路和395座車站;北京600公里,21條線路和364座車站。兩者都遠超後面的幾座城市,隨後的幾年,上海和北京地鐵都將輪流迎來“大爆發”,我們無法預測未來誰會更長,但是目前上海微弱領先。再考慮上海面積只有北京三分之一左右,密度要超過北京。

建成區面積上,北京1485平方公里,上海1426平方公里,相差無幾。(建成區面積僅供參考,數據未必一定準確,且參考意義較小)

超高建築上,上海中心632米,北京中國尊528米。

便利店上,上海遠超北京。

上海尤其老城區,長寧內環,靜安、黃浦、楊浦、虹口、徐匯等老城區馬路窄,適合步行,因此路邊商業發達;北京帝都建設上考慮更多是大氣,馬路寬闊但不適合步行。哪個好點見仁見智。

———————

旅遊、景觀

上海有陸家嘴、外灘無敵夜景。但是除了這個還有啥?我知道還有靜安寺、滴水湖、迪士尼、七寶古鎮……但是北京的故宮天壇頤和園長城十三陵這些都是當年傾國之力打造的,完全沒的比。

———————

上面說的當然還不夠全面。但是這兩個城市太大了。

上海建國之初比第二到第十的城市加起來都要富裕和發達,上海永遠也不可能回到那個時代了,甚至經濟第一的名頭也要不保。但是背靠長三角,擁有第一大港口的上海和北京短時間內還是第一第二互相纏鬥。北京想把上海甩開太多怕也不現實。再不濟上海也是我D龍興之地。你們說呢?

🐶

——————-

北京2018經濟數據來源《北京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上海2018經濟數據來源《上海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建成區面積數據來源於《中國建設統計年鑑》




曼言鑫說


談論中國第一大城市,大部分人首先會想到的是上海,這裡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



上海自開阜以來,發展十分迅速,後來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被稱為“東方巴黎”,當時的上海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就首屈一指,新中國成立後上海仍然是我國最為重要的中心城市,因此在大家的心中就留下了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的觀念!

第二,過去很多人都唯GDP來論英雄,上海長期霸佔中國城市GDP第一寶座,所以就會認為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

第三,上海的定位很高,上海被定位為中國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中心,被賦予建設國際化大都市,而且上海還是長三角乃至整個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地位相當顯赫,因此在大家心中就形成了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的固有印象。

但其實,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是北京,上海除了GDP、城區常住人口等少數指標領先全國之外,500強數量、上市企業數量及市值、城市資金總量、建成區面積、科教、醫療等眾多指標還是比不過北京的。北京是我國的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國企央企高校雲集,資金人才匯聚,綜合實力相當強悍。

所以小編認為,中國第一大城市,明面上是上海,它是中國形象的代表,但實際上卻是北京!


錦繡中源


上海建成區域面積1563平方公里(不包括松江寶山奉賢等郊區),北京建成區域面積1401平方公里,少162平方公里,怎麼比?2016年,上海GDP4069億美元,世界第7,北京2016年$3716億元,少$353億元,差距不小!魔都雖然仍然有老上海消解不掉的“鄉沃寧”土氣,但上海已經是天下人的上海!交通沒有愚蠢的“上環”,雙機場人、貨流量位居全國第一,周圍沒有貧困縣。而北京呢,光圍繞河北省國家級貧困縣39個、省級貧困縣66個,就顯見這個C形貧困地區圍繞京津城市的虹吸效應了。北京雖然央企眾多,但國家利稅、就業貢獻佔比多少?豪華大樓眾多,那都是掙來的嗎?來上海的外國人辦公司納稅的居多,而北京因為政治而來的免稅戶是絕大多數。再談文化,北京舊城充滿滿式的黃瓦紅牆,國人誤以為那就是華夏的歷史傳承,而蘇杭,才是漢民族文化精髓的沉澱,黃浦江邊的上海雖然西遺多多,卻是真正得到蘇杭文化滋養的風水寶地,這絕不是臧否京、滬文化內涵高低,而是正本清源。上海的潛力永遠得不到完全釋放,這是國體之惑,否則,魔都必然在東京之前,不會次於紐約,位居世界第一是極其自然的事情!









老貓sean


建議頭條以後少點地域黑的文章,助長了中國人慣有的內鬥惡習。反過來講,上海人解放以來一直為全國各地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非常低調,從來不唱高調。雖然有點傲氣,那是因為與西方文化接觸的早,理念上與國內傳統文化有點差異而致,其它地區的人來上海有些不太適應。但必須承認上海人的文明教育程度確實領先於全國,也比較精明。上海歡迎的是有能力有涵養的人來,但對不文明的現象深惡痛絕,相信其它地方的人也喜歡文明的環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