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一般收完小麥,可以在地裡種什麼莊稼?

農家樂多多


題主不是農村人吧?一般來說可以種植的作物很多的,不過還是要看當地氣候等主要條件的。

比如我們地處淮河沿岸,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是我們安徽的玉米之鄉,和優質糧食生產基地,小麥在5月底至6月初收割後能種的作物很多很豐富的。記得小時候我們主要種植的是紅薯,大豆,棉花,花生等,還有小面積的綠豆,紅豆,芝麻,高粱等作物,不過現在除大面積種植玉米和水稻較多外,還搭配有一定面積的花生,大豆,芝麻,綠豆等,紅薯,棉花種植的很少了,不過像甘藍,辣椒,豇豆,西瓜,甜瓜,蘿蔔等蔬菜經濟作物也是不斷增加加,即提高了收入,也豐富了我們日常生活。

而對於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麥區,由於小麥收割比我們沿淮更早,雨水及光照等也更為豐富,因此能夠種植的作物通常比我們沿淮更多更豐富。只是對於東北麥區而言,由於四季不分明,冬季時間比較長,氣溫常年比較低,一般一年只能種植一季作物,比如春小麥種植收割後,露天栽培的通常就不能在中其它作物了,只能等明年開春氣溫升高後在種植小麥或水稻,玉米,大豆,高粱或穀子等作物。

總之,除我國北方地區小麥收割後因為溫度等原因,不能在種植莊稼作物外,其它地區一般只要水分充足通常可以種植很多莊稼作物的,具體宜根據當地實際靈活種植。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我的家鄉在華北地區的最東北部。也是冬小麥的主產區。我們這裡收割小麥的時間正好夏至,再過幾天就要開始收割了。

要問我們這裡收了麥子以後下茬種什麼?我們這裡基本上全部都種晚玉米。種其他別的作物的極少。因為在我們這裡每年都是種兩茬莊稼。收了小麥馬上就種上了晚玉米,等秋後收了晚玉米,馬上又種上了冬小麥。

現在,我們這裡從種到收全部是機械化。這樣種兩茬莊稼,就能賺一茬莊稼的錢,這樣種即省工,又省力。

因為蒙牛集團在我縣建了一個乳品加工廠,所以,全縣範圍內建的奶牛場也很多。一般我們這裡種的莊稼被養牛場直接收青儲做飼料了,莊稼在地裡長著就賣給養牛場了,農戶在地頭上直接收錢就行了。

由於我們這裡的條件比較好,所以,收完小麥以後,下茬基本上全都是種晚玉米。


少利17


你好,我是鄉村張大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大媽是河北人,前段時間剛剛把小麥收割完了,也算是一年裡比較忙的幾天吧。

要說小麥收割完後種些什麼,這要看你自己的想法了。一般在我們家鄉,小麥收割完後就會種玉米,有的還種地瓜。

玉米的話幾個月也就熟了,一般是到了十月份左右,差不多四個月左右的時間吧。而且玉米產量也不錯,週期也比較短,所以,在我的家鄉,種玉米的較多。

好了,以上就是大媽的回答,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謝謝。






鄉村張大媽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這得看你是在什麼區域吧!據我所知,小麥一般都是在四月份尾,五月初收割,在我們老家這邊,種小麥的比較少,因為我們很少吃麵食,收完小麥以後可以種玉米、黃豆、芝麻、紅薯等之類的農產品,秋季就可以收割了,我們這屬於南方。在北方,種小麥的比較多,北方人以麵食為主,收了小麥之後可以種玉米,花生,紅薯,北方地域好,產量高,我在北方呆過幾年,看他們收割完小麥基本上種的大多數就是這幾類農產品,謝謝!




二姐在農村


收完麥子我種了3畝黑豆,我去年就種過,產量和黃豆差不多,價格比黃豆高。頭6月20號以前播種,每畝12到15斤,根據地的肥力決定播種量,太稀容易種雜草,太密不透風易黴掉豆角。

(1)澆水後第4天左右就可以播種了,如果地裡雜草太多,可以在豆苗未出前,噴除草劑《百草枯》,苗出後長到4葉1心時,噴豆地專用除草劑。

(2)開花後噴第1次《豆寶》加農藥,即可以防止豆秸瘋長,也防止病蟲害發生。花開到頂尖時噴第2次,方法同上。落花後,頂上結出豆夾後,噴第3次,方法同上。

(3)切記不要追施化肥,如果不是太旱,就不用澆水了。

(4)豆葉全落掉後,看豆子是否硬,如果豆子乾硬的話,就可以收割了。

(5)收割回來後,先把豆子晾曬開,防止發熱黴變,晾乾後,入倉,待售。

在地頭3塊多一斤豆賣,比晾乾後5塊多一斤賣合算。


君子當不息


您好,作者 我是廣東湛江,記得我小時候我大伯家種過小麥 我們南方收完小麥可以種花生 玉米 辣椒 絲瓜苦瓜 這些。以上就是我要回答,小麥收穫以後能種植什麼農作物。如果您還有好的建議或者提議,可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在這裡也謝謝大家的閱讀。


TS鄉村生活小東


收完小麥可以種植的下茬作物是很多的,但是大部分地區都是種植玉米或者大豆,其它作物像穀子、花生、紅薯、蘿蔔、白菜、等等也有人種植,不過數量很少。

這裡我給大家介紹一種收完小麥以後的兩季種植模式,不錯,也就是你想不到的一年三季種植模式。

這種模式是小麥--葉菜類(香菜、菠菜、茴香、小白菜等)-脫毒馬鈴薯種植模式,這個模式不是我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我曾經在蔬菜站推廣過的一種模式,不過我們推廣的不是小麥-葉菜-馬鈴薯,而是馬鈴薯-葉菜-馬鈴薯,因為春季種植的馬鈴薯成熟期比小麥稍微晚幾天,所以這個模式運用在小麥田是完全可以的。

具體做法是小麥收穫後每畝施入腐熟好的有機肥3000-3500公斤(為種植馬鈴薯打下基礎),然後翻耕土地並灌溉,這裡需要重點指出的是一定要先施肥再翻耕再澆水,如果先澆水再翻耕就會延遲葉菜種植時間(因為麥田麥茬較多,影響水分蒸發),影響馬鈴薯移栽。

土壤墒情合適後開始整地播種,選擇生育期較短的葉菜類如香菜、菠菜、茴香等,這類野菜從播種到可收穫上市一般需要40-45天的時間,6月中旬播種,一般在7月底即可上市,香菜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30天即可收穫上市,菠菜、茴香都是在40天左右即可收穫,種植技術同常規種植技術相同,但是由於這一段時間氣溫較高,應該注意保持田間空氣溼度,如果降水量過高,則要注意排澇。

馬鈴薯種植,選擇生育期較短的脫毒馬鈴薯品種在7月20日前後開始催芽,由於此期溫度較高,萌芽速度較快,一般情況下10-15天即可完全出芽,7月底或8月初移栽至大田,脫毒馬鈴薯生育期85-90天,畝產量在3000-4000公斤,一季馬鈴薯的收入即可達到兩季玉米的經濟價值。


人已醉夢難醒


麥子收完了,有幾十畝地適合種什麼?

從題主給的這些信息中,“麥子”、“幾十畝”這些關鍵詞中,應該可以看得出題主是北方的。而在這個時候,北方適合種什麼呢?農夫有以下三種農作物推薦。

玉米

一般大多數人在收割完了麥子以後,就開始種玉米了。雖然近些年玉米的價格是不高,但是市場還是不錯的。之前在網上看人給算了一筆賬,說去年一畝地種玉米的毛利潤是500元左右,具體也不知道真假,但是就算是這個價位的話,那幾十畝地,一年的收入也有2萬元左右,這樣對於一個農民來說,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大豆

老農民都會在收割麥子以後種一些大豆,有些人可能認為現在種大豆晚了。其實非也,大豆可以分為春播和夏播的。春播是在清明前後進行,而夏播則是在

麥收後進行,等到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的時候就要開始收穫了。而且近幾年大豆的價格也一直不錯。

紅薯

今天剛好是芒種,正是種植紅薯的好時節。其實,農夫比較偏好的是在收割了麥子以後種植紅薯,因為這些年在市場上紅薯的價格一直不錯,尤其是一些好的品種能賣到1塊多錢一斤。而且就算新鮮的紅薯賣不出去,還可以加工成為紅薯粉,或者是做成紅薯粉條。這樣賣不完,也不用著急,可以慢慢賣。


農夫也瘋狂


小麥收割之後,可以種植的麥茬農作物有好多種。這一般要看當地的,地理、水土情況。

我們這常規種植的麥茬莊稼有下幾種:

一、

麥田水稻:

們有水利好的地方,有種植水稻的。水稻相較於其它農作物,好種植、易管理,又高產。麥田水稻的產量也在1100斤左右,毛錢也可以賣1300元左右。成熟後用收割機回曬乾可以賣錢了。
二、

種植麥茬玉米

水利不好的地方,就種麥茬玉米。玉米也是比較高產的,只要天氣風調雨順。一畝麥茬玉米也可以產1000斤左右的玉米,收益和水稻差不多。而且也好種植,用播種機可以直接把玉米耩到鐵茬子上~麥茬地不犁。


三、

麥茬花生

花生是經濟作物,雖然收穫花生時有些麻煩、費事。但它的畝產值要比水稻高,一畝地可以產六七百斤花生,大約可以賣一千四百元左右。所以,大多數人選擇種植花生。
四、

種植麥茬紅薯

紅薯是近兩年又重新興起的種植業。麥茬紅薯經常被人們忽略,其實,麥茬紅薯比白茬紅薯還要高產、品質還要好。它不發裂,不大生🐛蟲。

插栽麥茬紅薯時,每畝用含鉀量高的複合肥100斤。再打1米寬的紅薯壟,保持25~30釐米的株距。每畝可以產紅薯3000多斤,按0.8元/斤也可以賣2000多元。因此,是農作物中畝產值最高的種類。



當然,麥茬地可以種植的農作物很多。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合理科學的安排種植,相信你會獲得好的收益的。


豫南鄉農


收完麥子可以種玉米、大豆、高粱、芝麻、花生、紅薯。一般河北,河南,山西,山東等地,種玉米的較多,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異花授粉植物, 植株高大, 莖強壯, 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農作物, 其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僅次於水稻和小麥。玉米一直都被譽為長壽食品, 含有豐富的蛋 白質、 脂肪、 維生素、 微量元素、 纖維素等, 具有開發高營養、 高生物學功能食品的巨大潛力。但由於其遺傳性較為複雜, 變異種類豐富, 在常規的育種過程中存在著週期過長、 變異係數過大、 影響子代生長髮育的缺點, 而現代生物育種技術不但克服了上述缺點和不足, 同時也提高了育種速度和質量。

大豆: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高30-90釐米。莖粗壯,直立,密被褐色長硬毛。葉通常具3小葉;托葉具脈紋,被黃色柔毛;葉柄長2-20釐米;小葉寬卵形,紙質;總狀花序短的少花,長的多花;總花梗通常有5-8朵無柄、緊擠的花;苞片披針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針形,被伏貼的剛毛;花萼披針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狀。莢果肥大,稍彎,下垂,黃綠色,密被褐黃色長毛;種子2-5顆,橢圓形、近球形,種皮光滑,有淡綠、黃、褐和黑色等多樣。花期6-7月,果期7-9月。

高粱: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稈較粗壯,直立,基部節上具支撐根。葉鞘無毛或稍有白粉;葉舌硬膜質,先端圓,邊緣有纖毛。 性喜溫暖,抗旱、耐澇。按性狀及用途可分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類。中國栽培較廣,以東北各地為最多。食用高粱穀粒供食用、釀酒。糖用高粱的稈可製糖漿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葉陰乾青貯,或曬乾後可作飼料;穎果能入藥,能燥溼祛痰,寧心安神。屬於經濟作物。

芝麻:又名脂麻、胡麻(學名:Sesamum indicum),是胡麻的籽種,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60-150釐米。它遍佈世界上的熱帶地區以及部分溫帶地區。芝麻是中國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它的種子含油量高達55%。中國自古就有許多用芝麻和芝麻油製作的各色食品和美味佳餚,一直著稱於世。

花生:原名落花生,是我國產量豐富、食用廣泛的一種堅果,又名“長生果”、“泥豆”等。屬薔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或匍匐,長30-80釐米,翼瓣與龍骨瓣分離,莢果長2-5釐米,寬1-1.3釐米,膨脹,莢厚,花果期6-8月。主要分佈於巴西、中國、埃及等地。可用於制皂和生髮油等化妝品的原料。

紅薯:紅薯富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有“長壽食品”之譽。含糖量達到15%-20%。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功效。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並說海中之人食之長壽。中醫視紅薯為良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