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農民種地收入,水稻收購價格提高到2.5元/斤,零售價4元/斤,你能接受嗎?

有點意思的事兒


把水稻收購價格提高了,真的能起作用嗎?農民就真的受惠嗎?我認為不一定。打個比方:收購價提到2元五,大米零售價就漲到四塊,那麼化肥相應的提高農藥也相應的提高,買化肥買農藥的問為什麼昨天都便宜,今天就那麼貴了?賣化肥,賣農藥的就說我昨天買米才兩塊五一斤,今天買米就4塊錢一斤了,我不賺錢等餓死嗎?用工費也相應提高,因為他要吃飯啦!因為米貴了嘛!……種植的成本相應的提高了,那你說能增加農民的收入嗎?最有效的辦法是直接降低所有農民的使用的種植成本,農民才有利可圖


民工19444137


不是我能不能接受的問題,而是上調水稻收購價農民能不能獲利的問題。

現在水稻種植利潤低,農民不願意種水稻,並不是因為收購價格低的關係。實際上從國家歷年來的最低收購價就能看出來,水稻的最低收購價其實是在不斷上漲的,但問題是這種上漲並沒有給農民收入帶來實質上的增長。

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現在,水稻收購最低價從0.7元漲到1.2元,看起來漲了70%左右,農民收入也應該增加70%,但問題是市場上的其他物價上漲的更多。還是拿水稻距離,國家從農民手裡的收購價從0.7元漲到1.2元,但超市裡的大米價格從1元漲到了3元,上漲幅度高達200%。

所以對水稻收購價上調,最終受益的並不是農民而是中間商

實際上想要提高農民收入,還應該從降低種植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方面著手。

現在之所以感覺水稻收購價過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種植水稻的成本太高了。農民辛辛苦苦種水稻,結果賣化肥的錢都不夠,這樣下去誰還願意種水稻。

就拿水稻來說吧,種一畝水稻在刨除成本之後,最多也就能掙個1000塊錢,而且中間要是碰見什麼極端天氣,很有可能田裡的水稻就全部沒了。我小時候就是這樣,每次下雨天就害怕漲洪水,把田裡的水稻淹死了;要麼就擔心收割的時候颳大風把稻穀吹倒。

所以在我看來,想要提高農民收入既要降低農藥成本,也要不斷提高種植技術,價格反倒是不是最關鍵的因素。


樓盤網


這有什麼不能接受的。現在一天生活基本開支。米麵。只佔一小部分。主要是肉和蔬菜佔大部分。糧價上漲對百姓生活徴不足道。只該考慮繪糧食漲價了。讓農民勞有所得。勞能增收。不然農田會荒費。


手機用戶5492999511常青樹


水稻畝產量在1200斤左右,假如每斤收購價為2.5元,則一畝毛收入為3000元,除去各種投入後,純收入在800元左右,一般農戶擁有水田3至5畝,也就是說能獲得2500元至4000元左右的純收入,這就是耗費近五個月的辛勤勞作換得來的收入,由此可見,說我們農民將土地拋荒而選擇外出打工掙錢是有道理的,打工一月也能掙個兩三千元,五個月就能收入一萬多,除去日常生活費後也比種田收入高了好幾倍,更何況,稻穀每斤收購價2.5元是萬萬不可能的,如果一家人指望區區幾千元收入而不選擇外出打工掙錢,就很難支付全家人養老、生病、人情和孩子上學及日常生活支出,誰都不願意背井離鄉在外飄泊吃苦受罪,但生活所迫又不得不選擇這樣去做,“十年難發種田人"這是歷史古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別山鷹


糧食價格高不高,咱們和日本比一下,日本農民種二三十畝水稻,一年能收入大約合人民幣二十多萬,主要是糧食價格高,大約合大米人民幣四十元一斤,補貼高,大約佔生產費用的一半,但畝產量低大約只有七百斤左右,中國東北有的人家,一家種植二三十甚至五六十垧水稻,一年收入只有三五萬元,主要是糧食價格低,去年一斤水稻1.3元,合大米兩塊錢左右(市場賣三塊那是米廠老闆的利潤)土地使用稅費高,一垧地要六千到一萬不等,物資價格高,雖然產量比日本高,正常年頭一畝達到一千斤左右,但遠遠沒有達到電視上說的畝產一千二三百斤的產量,今年更完了,我只能說,估計黑龍江佳木斯,雙鴨山,雞西七臺河,鶴崗,綏化地區水稻產量比去年減少大約兩到三成,上述地區總產量大約佔黑龍江省水稻百分之七十。總體來說今年黑龍江水稻估計減產兩成左右。今年糧食不漲價,過年有多少人種不起地。2020,2021年要是再不漲價,2022什麼情況我不敢想象,更不敢說,


高老莊等候取經人


你提出的這個問題不現實、不可能。因為我們現在的糧食價格政策,是由政府提出糧食收購保護價,並非完全由市場競爭形成。特別是在國際糧價低於國內時,進口成了糧食加工企業的首選,形成對國內糧食價格的衝擊。

美國糧價低得益於糧食生產機械化程度高,集約化經營規模大和政府補貼高。而東南亞國家糧價低主要原因是自然條件優越。如赿南、泰國氣溫高一年可以種植三季水稻。且勞動力成本低。目前我國經濟較發達地區,僱傭農民工的工資已經達到150-200/天。

要使農民種田收入更合理,又不大幅增加居民消費水平。合理的解決辦法是國家可以根據糧食生產成本加上用工成本制定合理的收購保護價格,按照目前的情況如果收購價格維持在150-180元/百斤,農民還是會種田的。同時減少進口確保農民種植的糧食能夠全部收購。


傅國平4


水稻收購價2.5元,零售4元這個題目回答有點難。不符合經濟規律,如果2.5一斤收購稻穀,商店出售的是大米,如果4元一斤基本做不到,一斤稻穀經過加工一般出米率在百分68左右,那就是說2.5一斤的稻穀要合3.7元一斤的米,糧食加工還需要從種植戶家中收購糧食,要人工,運費,加工費,加工以後還要送米店,米店零售還要賺取一定的利益,加工企業也要賺取一定利益,所有這些算起來,2.5元一斤收取稻穀,4元一斤在零售店買米基本不可能。


美和910


只要是糧食,所有的生活食品加價,對每個人都沒好處,出門賺錢,除了生活費,所剩無幾了。什麼狗屁小編,什麼狗屁專家,都他媽的瞎扯蛋,只能說現在國家強大了,多給點老百姓補貼,國家怎麼想辦法把農業肥料的價錢降下來,就像,水,電一樣,不準加價,國家補貼農業肥料生產公司的老闆,不讓肥料加價,這還差不多,要是什麼狗屁經濟專家,一天就想到糧食便宜,農業肥料便宜,就隨便亂加價,我看你媽的啥子狗屁專家也照樣沒好日子過,你媽,這也加,那也加,油價也加,房產也加,糧食也加,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加,平民百姓死得更慘,,,,,,


牛哥73135372


像我們這丘陵地區水田加土才每人八分地,你就賣十塊錢一斤糧食種一年賣了不到一萬塊錢,除去成本和人工還剩多少,就算剩六千除以十二每月一千二,我們那裡絕大多數人都在工地上打工而且還很少小工,絕大多數人打工一年掙十萬左右毛收入,你按你說漲到兩塊五,跟沒漲區別不大,所以我說漲到十塊都沒人願意回來種地。就以前的生產隊為單位我在那個生產隊五十多戶兩百多人,除去讀書的小孩六十歲以下在家的不到二十人,這一二十人除去一家醫生,兩家常年在做一條龍加喪事吹鼓手沒事時在鎮上跑摩迪,除去這三家在家沒種地剩下六十以下在家種地就只有幾個人,不知道何年何月農村才能繁榮起來,也不知道有什麼把農民吸引回鄉下?


千里獨行147874142


漲不漲價跟我沒多大關係,就說漲到每斤100元我也沒有賣的,我也有2畝多田能產2000多斤水稻,一家四口人只有一人常年在家,其餘三人都在外面,逢年過節才回家一次,假如糧食真漲那麼多,反而更加增添負擔除了生活費就沒有多少錢回家了,所以再漲對我沒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