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親眼看到的真實的農民生活是怎樣的?

點圈生活


我家住在徐州市睢寧縣。只能說說睢寧縣的農村農民的目前的生活。先說農民穿的衣服。雖說大部分人穿的不是高檔名牌,可也不是最孬那種,也很新。舊的也沒人願意穿了更不要說帶補丁的衣服了。再說農民吃的食品。粳米細面當然是主食,週週有肉和奶,新鮮蔬菜更不要說了。農民做飯也很少燒柴火了。看看能民的住房。這個地區的農民不管住的是平房還是樓房都裝修的非常漂亮,大部分人家都裝有空調太陽能,都有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家用電器。沒人住土草房了。有的農戶還到城裡去買了房住進了城市。那麼行呢。農民外出大部分人都是以車代步了。有少部分農民買了小氣車。大部分人外出都駕駛三輪電瓶車。他們稱其為農民小轎車。此車機動靈活可到田間地頭方便極了。這個縣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民生產勞動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了。農民的孩子都是在非常漂亮的學校內讀書。農民的收入也不是僅僅靠種地,他們還可以出去打工經商辦工廠取得收入。我認為農民的生活是美好的幸福的!當然也有不足之處。由於農民養老金標準太低,當前農民在養老方面存在後顧之憂。農村小夥找媳婦太難。


探尋ao




平淡一生趙姐


我給講講我在家的生活,早上9點起床當然是我,我爸媽6點到7點起床,做早飯,吃飯,然後如果是秋天,春天要去地裡,我家是山西的,農作物是一年一季就個春種秋收。不去地裡的一年大部分時間裡上午沒啥事,收拾收拾家。我家是個小院,有4間平房是住的,我媽媽上午都會打掃一遍,到了10點鐘左右開始做午飯,午飯是正餐所以比較麻煩些,下午一般爸媽都不在家都會出去串門,打撲克打麻將或者閒聊天,有比較時尚的女性會去跳廣場舞,不過村裡打麻將的最多,一年四季都打,我也不知道人家會不會覺得煩,因為我不從來不打,不會,晚上我家不打麻將所以休息的比較早,一般爸媽9點左右就睡下了,我會晚些~~~到了初一十五或過年過節,會去村裡的一個山上有廟,去燒香拜個佛求個平安四季豐收,因為廟門只有在那會開,村裡的人也都會像趕集一樣三五成群的去,不過我很少去,去也不為燒香,或許真靈驗吧,但是真萬一有個不靈驗處,我還得怨上神明這就大大的不對了~~~

我家住在一個小巷子裡,就像老北京的衚衕,房子後面有兩顆大槐樹,記得小時候,常常在樹下玩,夏天我們會帶著草蓆在樹蔭下睡覺,我媽常常罵我,怕我著了涼。平日裡,樹蔭下是住在這個巷子裡的女人們的天下,都會拿著針線夥計出來搬個石頭坐一塊一邊嘮嗑一邊幹活。因為巷子和我家院子就一牆之隔,我也常跑到我家牆角,聽他們聊什麼,無非東家長李家短~~~巷子的外面是一條大大的街,當然僅僅夠一輛車正常通過的寬度,但是是我們村裡的主幹道的寬度。街上靠牆的地方會有些石頭被磨的的又平又亮,平日裡街上集滿了聊天的人,這幾個石頭應該算是高等坐了,沒石頭可坐的,只能站著或蹲著或席地而坐,當有人從外面回來了,或者有什麼事,他們會一直注視著直到走遠。也幸好我能抓住街上人潮來去的規律,所以儘量能避開則避開。但偶爾也有實在避不開的時候,只能滿滿尷尬而過,也不過聊幾句閒話,最近在外面混的怎麼樣,大概做個‘彙報’的意思。~~~小時候我也經常坐在這幾塊石頭上等媽媽從地裡回來,有次還是春天4,5月的光景,我把去年夏天的涼鞋,找出來偷偷穿上,然後坐在街邊石頭上等媽媽從地裡回來,順帶也臭美下我的涼鞋,我遠遠看著聽著有腳步聲磨著地刺啦刺啦的響,我趕忙用衣服蓋著自己的臉,我老媽走近說,“這誰家的孩子了,怎麼到穿上涼鞋了,小心受了風。”我在哪哈哈直笑。

村裡大部分時間不會像城市裡那麼忙,也只有秋天的差不多兩個月裡,要把地裡的莊稼收回來,我家有30多畝地大部分是玉米,還有部分土豆和向日葵,也有種穀子和豆子的。那會整村都出去烏煙瘴氣的階段,人也都忙的灰頭土臉的,街上也沒有聊天的人,也不會有誰在打麻將,都必須保證敢在冬天下下第一場雪之前把莊稼收回來。村裡的農人沒有領導,最大的領導就是老天爺,颳風下雨,都是會讓人膽戰心驚。

我們村比較閉塞,沒有公交車,想去附近的縣裡省城也就是太原都的前一天問好有專門跑車的師傅,沒問就去不成了,人家的人數都是前一天定好的。不過就這樣也經常超載。記得上高中時,經常一個麵包車拉十幾個人,現在回家或者出來也會,不過儘量避開,太危險了。但是其他車就多花多錢,人家也不樂意去,除非實在是土豪包車,村裡人一般豪不成這,沒辦法。

買東西也是村裡的小賣部,只是一些日常的東西,蔬菜都沒有,想買得去鎮上,我家裡從來不買蔬菜,自己家夏天種的有,不過到了冬天就鬧心了,沒有大盆所以也沒有蔬菜,冬天只有土豆和白麵吃~~~我在家一般都是京東買東西,不是給他打廣告,因為只有他送貨上門,其他快遞只送到鎮上,這個還是有點距離的,主要沒車去不了~~~

還有啥來著,,,容我想想~~~


x豆Ay


這是我農村的房,漂亮吧,綿陽市鹽亭縣。


手機用戶6393492170









江漢平原農村,不窮不富裕,平時年輕人基本不在家,在廣州,北京做衣服,開檔口的多


魚的淚水知道cxp



搖搖欲墜的黃土窯洞,用怎樣的心情才能訴說心情,狗的忠誠,讓人溫暖

\n


看到這張圖片,我們應該明白,生態環境對於生命是那樣的無比重要。


無數次在夢裡眼含淚水,夢見這久違而熟悉的畫面,撫摸我親愛的故鄉。


打麥場是農村人最幸福也是最期待的事情了,一年的辛苦,有望顆粒歸倉。

祖祖輩輩的棲息,沒有盡頭的日復一日,一代有一代的人就這樣老去。


若離若即的鄉愁就這樣一次次定格在寂靜孤獨的農村世界裡。


鍘草喂牲口,似乎始終伴隨著生命的步伐,形影不離。


看看這個場景,總能想起自己的童年,努力吧,孩紙。


秦視點


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同樣的道理,沒有在農村生活過,不瞭解真實的農村。

我的老家,在安陽林州,也算一個小的旅遊城市了。這幾年縣城的房價一路飆升,好一點的已經一平方米已經4000-5000元了。

在下面的鄉鎮,基本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樓房。一個兒子最少一座,兩個兒子最少兩座。

除了平時種地,男人們還會外出打工,多數做建築工,一年的收入也有幾萬吧!

生活不算差,但吃的實在是一般。回老家的日子,不管是撈麵條還是米飯,基本都是大鍋菜。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單獨炒幾個菜。

而且,吃的飯菜,一般都比較鹹,食道癌的高發區,治療技術也是全國有名的,感覺跟長期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外人評價我們,一輩子捨不得吃,捨不得喝,錢都花在蓋房子和娶媳婦上了。

在我們老家,誰特別會過日子,口碑一定是非常好的,如果好吃懶做,口碑一定是非常差的。如果誰家要是天天吃肉,肯定會被笑話,不會過日子。

這幾年,買車的也很多了,一方面是為了方便,一方面是為了娶媳婦。

村子裡住平房的很少了,基本都是老年人,不願意跟孩子住一個家裡。

村子裡的年輕人,多數選擇了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婦女、老人和孩子。

因為都是大鍋菜,吃飯的時候,端著一個碗,想去哪裡去哪裡,一般不會窩在家裡吃。大家更喜歡坐在衚衕裡,一邊吃飯一邊聊天。

種地,種的比較雜,有玉米、小麥、黃豆、芝麻、穀子、油菜、花生等,所以家裡什麼都不缺,但一年到頭閒的時間也很少。

有時,特別想回去散心,但回去了又覺得特別的不適應!

久不回去會想念,回去住三天又想跑!


快樂農人驛站


我是一個農民工,在外打工,在老家有十多畝地,由70多歲老父親,老母親耕種!老人生活溫飽沒問題!但積蓄不多!不能生病(大病三萬以上)!不能供養小孩讀書(也沒有小孩讀書了)農耕半機械化,勉強可打理!這就農村人的生活!年輕都要打工轉錢孩子讀書!


用戶7575174551856


真實的農村生活,我只想說說以前的,現在農村的現狀,通訊這麼發達,很多途徑都可以瞭解到。以下是我小時候的農村生活,座標:湖北襄陽。

80年代的農村生活

居住情況——

在80年代,我家住的還是土壞房,睡的是木板床。(很多家都是,房子的骨架是木頭,內牆是夯土,外牆從地往上大概60公分是一層青磚貼面,為了防止雨水沖刷,房頂是小黑瓦)。廚房則是蓋在堂屋側面的小房子,內設土灶。

生活情況——

農村經常停電,晚上的照明基本靠煤油燈,村裡的供銷社有賣散煤油的,個別的家庭會買一些蠟燭放在家裡用。農村人也買不到煤,做飯燒水都是用柴火灶。食物基本是自給自足,大米和麵粉自己種,還有自己的菜園,魚和肉之類的很少吃到。自己家裡可以養雞,雞蛋一般也是拿去換錢,自己捨不得吃,喂的豬也是等到快過年的時候拿去賣錢,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娛樂情況——

一個村裡可能就兩三家有黑白電視機,在夏天的晚上,主人家會把電視機搬到屋子外面放,左鄰右舍的會有很多人過來看,無論大人和小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射鵰英雄傳》,感覺就像在看電影一樣。由於經常停電,所以這種看電視的機會也不是天天有。孩子們就是玩泥巴、打彈弓、打陀螺等,都是自己做的一些玩具,撲克牌也比較受歡迎的活動。那時候麻將還沒有走進農村,老年人都是玩點點牌。娛樂活動相對較少,白天還要幹活, 所以通常都睡的比較早。

出行情況——

80年代,出行基本靠走,稍微富裕一點的家庭會買二八大槓自行車,有急事的時候也會被鄰居借去用,因為太稀少了。拉東西就是靠板車,純人力的,太重的時候會用牛在前面拉。

90年代的農村生活

居住情況——

到了90年代,農村人陸續都住上大瓦房了。紅磚牆,房頂是大紅瓦,牆面會刷石灰粉,地面則是石灰加土的混合物,稍微有錢一點會做成水泥地。這時的房子蓋的比較之前的高,但依然離不開木頭,房屋的頂上都是木椽子,上面蓋一層牛毛氈,最後是大紅瓦。

生活情況——

停電的機率減少了,照明基本上擺脫了煤油燈,蠟燭還是要備著的。做飯依然用柴火灶,煤只有個別有煤票的人才可以到市裡買到。食物依然是自給自足,養殖的家禽和家畜也比較多了,過節的時候會自己宰了吃,不再完全依賴於這些東西來增加收入了。

娛樂情況——

由於不再經常停電,農民的收入也有所提高,在村裡開始出現彩色電視機了,買電視機的家庭也越來越多,一家門前圍好幾十人的情況不再出現了。孩子們的世界出現了一個新奇的玩具——俄羅期方塊遊戲機,也是少數孩子才有,其它孩子則會拿好吃的別他換玩遊戲機的機會,還有的時候會搞等級比賽。在農閒的時候,男人們會聚在一起玩麻將,婦女們則在一起聊聊天,玩玩撲克牌。

出行情況——

90年代,農村的自行車也多了起來,女孩子們則會選擇顏色亮麗的二六自行車,騎起來也是很拉風的。有錢的家庭會買一臺手扶拖拉機,拉糧食或者出門走親戚都可以用得上。有能力的年輕人則會買摩托車,這樣的人都是農村其它人的羨慕對象,因為跑起來特別快啊。

後來,年輕人在農村裡也呆不住了,跑出去打工掙錢。固定電話、手機逐步進入了農村社會,過年的時候還會用影碟機放電影。再往後來就是電腦+寬帶的生活了,信息也更加通暢了。農村裡轉業的的人越來越多,慢慢走上了富足的生活。


智多辛


在你眼中,農村真實生活是怎樣的?你這話太難了吧!先舉個例吧,我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鄉巴佬,今年四十二歲,我結婚帶孩子就出來打工,我那戶口本上寫的是農村居民家庭戶,家裡的地也沒空著,栽了檸檬樹,核桃樹,柑橘樹,老爹有空就去種點菜,田沒人種,空起全是野草。我老公在工地上做木工,有時間也騎摩托車回家瞅一下 ,要說農村真實生活的話,我以前天天在家幹農話,現在啥也不會了,昨天幫人插秧,幫人打菜籽,也是半罐水響叮噹。要說種植果樹,種莊稼,種菜,挑大糞,我也會一點,略懂皮毛。你說有錢,也沒錢,你說沒錢你有地呀,可在家一個人才七分地,怎麼能養活一大家子?你說我們這種三無人員,到底算啥呢?這就是我的真實生活,上了年紀的人的真實生活就不同了,天天臉朝黃土背朝天,他們淳樸,善良,勤儉,節約,全身有一種泥土味,腳上黃膠鞋更有味,天天過著早出晚歸的生活,種菜,種地,種莊稼,累得像黃牛,一年下來也攢不到錢,只能填飽肚子,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捨不得用,辛辛苦苦幹了一輩子,臨了臨了都還在幹活。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這就是現在農村老人的真實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