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車為何在中國沒有像歐洲那麼普及?

錢進7155


柴油車在中國的普及力度並不低,只是車型沒有覆蓋乘用車。

中國汽車保有量有2.4億臺,其中有三千餘萬臺營運貨車,如加上營運客車的保有量數字會很誇張。這些車的數量可能比歐洲很多國家的汽車保有量加在一起都要多,與大國如德國和法國的汽車保有量也在相當的水平,按照體量判斷已經足夠了,乘用車無法也不應該普及柴油車。

因為柴油發動機採用的是壓燃點火技術,利用超高壓縮比壓縮空氣產生高溫直接引燃柴油,這種點火方式會讓柴油燃燒後產生更多的氮氧化合物(NOx),這種物質對空氣的破壞是比較嚴重的。其次柴油燃燒後還會產生比汽油多得多的顆粒物,總而言之柴油車對於空氣質量的影響比汽油車大。

而國內的柴油動力汽車又普遍是大排量汽車,家用車的排量有2.0升就會被認為是大排量,而普通的輕卡用3.0升左右的柴油機算是入門,大巴車用5.0升的發動機還不算大排量,重卡牽引車用12.0升的發動機也不算誇張。但這些超大排量的柴油動力汽車油耗是很誇張的,消耗大量的柴油產生的排放也是很誇張的,普通的柴油動力公交車一年產生的排放約為7噸,試想哪些重卡的排放會有多高吧。

數千萬臺大排量柴油車產生的排放已經造成了極高的空氣治理成本,剩下的2.1億臺左右的普通代步車如果也普及柴油動力,那麼抬頭還能看見天嗎?柴油車的數量必須加以控制,除非不得不用柴油以節省油耗的剛需營運車輛可以使用,其他代步車則必須做出讓步。至於歐洲市場柴油車略多也應該能理解了,因為車輛保有量太小可以隨便折騰,然而作為汽車保有量全球第二大的國家不能這麼任性,這點可以參考全球第一臺汽車市場北美市場的乘用車也是以汽油動力為主。

而且歐洲市場的柴油車保有量也會快速的下降,因為歐盟多個國家公佈了柴油車停產計劃,隨著保有量的增加這些地區也感受到了壓力。這點可以以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作為參考,正因為歐洲部分國家柴油停產計劃的公佈,博世在柴油發動機領域的市場大幅縮減導致了大量裁員。所以柴油動力必然會成為過去式,尤其是在電動機實現了低轉速超大扭矩以及混動技術快速進步之後,內燃式柴油機不再有任何優勢了。


本文由天和Auto撰寫,內容請勿站外搬運,歡迎轉發留言關注。



天和Auto


在國內目前柴油車主要是商業運輸上為主,乘用車相對較少。大家知道,柴油機高效節能、扭矩力大、經濟效能高。在汽車尾氣排放要求更加嚴格的歐洲,柴油車普及率相當高。而國內乘用柴油車卻少的可憐。1、目前在國內大家對柴油車的印象不好,什麼黑煙、噪音、尾氣排放汙染物等等直接成了柴油車的標籤。2、柴油發動機對油品質要求高,柴油機做工是壓燃式噴射裝置,精密製造難度大,劣質燃油會影響壽命。而國內生產的柴油指標還沒有達到歐盟標準的要求。3、柴油車的整體發展環境並像汽車寬鬆,環保越來越越嚴格,柴油車的尾氣檢測標準再次升級,國3排放的柴油車基本淘汰,對重型柴油車來說是一項不小的束縛。4、國家在政策上一直不鼓勵柴油車的大力發展,很多企業緩慢開發再加上柴油供應以及油品問題,都使得柴油車生存空間並不理想。


鐵桿劉哥


柴油車在歐洲大範圍普及有自身的原因!柴油能量密度高,動力性、安全性均優於汽油,重點是成本低於汽油。歐洲的發動機也早就通過高壓共軌等技術解決了抖動、燃燒不徹底等不利因素,排放比汽油機還環保。國內早期引進捷達時有柴油版本的,問題就在於我們的柴油品質達不到歐洲標準,國內柴油機也沒有相應的技術,最後不得不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