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個問題,幾乎囊括了教師工作中遇到的全部問題

教師的35個怎麼辦幾乎囊括了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各方面問題,這些處理問題的方法對每位老師來說都是非常值得探討和借鑑的。

學生的問題教師一時解答不出來該怎麼辦?

(1)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提問給予鼓勵和支持,一定要注意保護他們的求知慾和主動思維的積極性;

(2)如屬於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教師可發動並鼓勵學生集思廣益,討論解決;如不屬於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教師可委婉的告訴學生,課後再給解答;

(3)如果確實解答不出來,一定要真誠的告訴學生,老師一時回答不上來,等課後查找有關資料,或請教一下別的教師,下節課再給學生解答。切忌不懂裝懂胡亂回答,或有意差開問題,不予回答。

面對離異家庭的學生應該怎麼辦?

(1)尋找機會多與他們接觸,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瞭解他們的性格,以及父母離異的原因;

(2)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尊重。在課堂教學和班級的各項活動中,教師應儘可能多關注他們的言行以及心理變化,隨時與他們談心;

(3)鼓勵他們多與其他同學交往。家庭殘缺容易造成孩子性格孤僻,與同齡人交往可在某種程度上填補感情空白,轉移注意力;

(4)幫助他們理解父母離異的決定。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活,父母也一樣。一方面要新生父母的決定,另一方面要培養獨立意識,調整好自己的生活。

學生與校外品行不端人員密切接觸怎麼辦?

(1)向學生家長通報情況,並闡明危害;

(2)採取兩頭控制的方法,學生在校期間,班主任和學校有關人員監督學生不和外來人員接觸,放學後由家長監督學生不與校外人員接觸;

(3)學校保衛及有關人員要嚴格清理校園周邊環境,保證校門口無閒雜人員,堅決控制閒散人員進入校園。

當學生沉湎於電視或網吧時應該怎麼辦?

(1)經常跟學生交流,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目前的需要和興趣,多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處理好電視、網吧和學習的關係,講清學生過多的迷戀電視和網吧的危害,提高學生的自控力;

(2)培養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積極為學生創造條件,有意識、有選擇地引導學生參加課外活動;

(3)及時和家長聯繫,讓家長配合學校作好學生的工作,幫助學生選擇有益的電視節目,幫助學生合理安排好學習、娛樂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關注學生的課外生活,讓學生遠離網吧,幫助學生培養高雅興趣。

面對貧困家庭的學生應該怎麼辦?

(1)要了解他們。既要了解家庭貧困的原因,又要了解學生的實際困難,做到心中有數;

(2)要關心他們。不僅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關心,而且要在心理上給予指導,幫助他們消除自卑心理,樹立起自信心;

(3)要幫助他們。一是通過希望工程和社會捐解決他們學習所用經費;二是自己身體力行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如送衣物、學習用品等;三是採取幫扶措施,讓他們與家庭條件好的孩子結幫扶對子,通過孩子把家長聯繫在一起,使之家庭與孩子同時走出貧困;

(4)要鼓勵他們。時時處處告誡自己和學生不要歧視他們,對他們的每一點進步給予及時肯定和表揚,樹立起戰勝困難的勇氣。

面對父母在外地打工的學生應該怎麼辦?

(1)與其父母委託的臨時監護人經常取得聯繫,及時反饋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情況和了解學生在校外的表現情況,共同擔負起教育責任;

(2)經常與學生談心,正確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發現有不良傾向及時幫助糾正,避免學生誤入歧途;

(3)幫助學生養成學習和生活好習慣,嚴抓學生的學習,嚴格控制學生花錢;

(4)給學生以特殊的關愛,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師愛,彌補學生內心的空虛,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5)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把孩子接到教師家中,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當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時應該怎麼辦?

(1)運用暗示法,引導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回歸到課堂教學中,要以馬上停止講課,用目光注視溜號的學生,引起其他學生的注意並提示他注意聽課。或者運用提問法,針對溜號的學生及時請他回答問題,牽動他的注意力迴歸。

也可以用動態管理法,教師在授課時,走進學生當中,對於溜號不注意聽講的學生,提示他注意聽講;

(2)事後教師為了避免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現象發生,要注意運用目標牽動法,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設立分層的教學目標,使學生的注意力有集中的指向性;教學設計要科學、生動、有趣、直觀,通過精湛的教學藝術,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精神不遊離於課堂;

(3)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介紹培養注意力的方法。例如五到聽課法,耳聽、眼看、口說、手寫、腦動,加強頭腦處理信息能力、培養注意力,或運用短時市郊記憶法,訓練注意力的集中。

當發現學生早戀時應該怎麼辦?

(1)教師首先要仔細觀察,全面瞭解學生是否真正早戀,不能輕易地給學生定性。如果確實是早戀,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成績下降,甚至精神有些萎靡不振,一定要及時想辦法解決。

(2)不要大驚小怪,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與學生談話,交流時教師一要態度親切、和藹,二要語氣語調平緩、自如,三要用語喜悅、婉轉,講清現存的學生在思想、身體、道德、人生觀等方面都還不成熟;

過早墮入“情網”,已經影響了學習,不僅荒廢了學業,還會造成嚴重後果。讓學生把這美好的感受、美好的嚮往埋在心底,變成學習的動力,為追求更美好的未來創造更豐厚的條件。

當遇到智力偏低的學生時該怎麼辦?

(1)在生活中、課堂上關心學生,營造一種關愛、幫助的班級氛圍,讓同學正視其弱點並平等與其相處;

(2)依據學生自身實際,確立與之相應的學習標準,並適當、適度予以表揚;

(3)為學生提供發言、表現的機會,把最簡單的問題留給他,同時用教學語言、形體語言給予希望、鼓勵;

(4)與家長及時溝通,藉助家庭教育,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促進學生自身發展。

當遇到“學困生”時應該怎麼辦?

(1)千萬不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學困生”進行譴責,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特別是“學困生”遇到困難,一時無法解決,可能恐慌、自責,甚至有時產生自暴自棄心理。要主動安慰、關心和鼓勵學生,和學生一起分析原因,找出解決的辦法。要細心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以此為起點,不斷激勵;

(2)如果是學習不用功、不刻苦的類型,必須進行嚴肅認真的思想教育,給他講清任何成績的取得必須靠艱苦的努力,並幫他進一步明確作息時間和學習時間的分配;

(3)如果是方法不正確,則需要幫助他糾正學習方法,和他一起分析,對成績偏低學科多花費時間,多提問、多積累,及時糾正錯誤;

(4)如果是這段時間家庭出現了變故,如父母離異,家長關心不夠等,應及時和家長聯繫,多給予孩子以關心,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和家長時刻在關注著他;

(5)抓反覆,反覆抓。“學困生”因外界因素干擾和心理情緒波動而出現反覆時,不應心灰意冷,要及時找出“復病”原因。這樣循序漸進,持之以恆,轉化工作才能成效。

當學生總是不完成學習任務時應該怎麼辦?

(1)從教師的角度來解決,佈置作業時,應考慮學習任務量要適中,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時間少,內容精,並且在佈置學生任務時側重於創造性,符合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規律,為他們發展自身的特長創造條件;

(2)開主題班會,以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如名人故事激勵法、學習經驗交流法,使學生明確教師佈置學習任務的目的,使學生在經驗交流中互相學習,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如果上述方法對極個別學生的教育效果不明顯,教師可以進行個別批評教育,給他們改天錯誤的機會,如效果仍然不好,必要時也可以和家長取得聯繫,共同督促和監督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當學生不獨立完成作業時怎麼辦

(1)要讓學生坦露自我,讓學生找到良好信任的感覺,和學生無拘無束的交流和平等真誠的對話,找到問題的癥結,對症下藥,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教育;

(2)讓教師的愛心與學生特殊心情產生共鳴,用教師的寬容和理解使學生感到悔悟;

(3)對其進行人生觀的教育,使其明白“成功來自99%的勤奮加上1%的靈感”;

(4)對於那些懶惰、缺少自強、自主意識的學生,既要緊跟疏導,要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同時教師應通過科學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探索科學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尋求興趣,在興趣中成長進步。

35個問題,幾乎囊括了教師工作中遇到的全部問題

當學生考試舞弊時應該怎麼辦?

(1)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特別注重正面教育,注重誠信教育,使學生明確考試舞弊是一種不誠信的表現。幫助學生在認識上分辨是非,樹立誠信為榮的觀念;

(2)對成績差的學生就給以熱情的幫助,考前應對學生進行補差。要找學生談心,解除他們的心理壓力,調節情緒,平衡心態,提高信心。堅決不諷刺不挖苦;

(3)作好家長的工作。及時和家長聯繫,要求家長能實事求是對待學生的成績;

(4)對學生的評價要多元化,既要重視學生的成績,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不把考試當作評價學生的唯一途徑。

當學生厭學時應該怎麼辦?

(1)教師要和學生談心,建立學生心理檔案,詳細瞭解分析引發厭學的原因,採用耐心的引導法,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少貶多褒,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戒驕戒躁;

(2)與家長取得聯繫,瞭解家庭的多方面背景,和家長共同探討制定措施,創設引導學生學習的良好家庭氛圍;

(3)與任課老師進行溝通,減輕課業負擔,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積極補救措施,利用學科的特點,施以積極的心理影響,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和行為;

(4)通過學校和班級活動、舉辦心理講座等,消除學生厭學情緒和行為,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他們樹立遠大理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

幫助他們瞭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的,轉變學習態度,使他們在內心深處形成動力,發自肺腑地產生對學習的需要,真正做到標本兼治,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學生經常遲到、無故曠課怎麼辦?

(1)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瞭解情況,如果學生確實有實際困難而遲到時,要及時和家長取取得得聯繫,幫助解決;

(2)電話家訪法。應該馬上與家長取得聯繫,如果學生逃學課時,跟家長商量好,配合老師對學生進行教育;

(3)耐心引導法。當你見到這個學生時,用一種關懷的語氣詢問其原因。如果他說實話,應肯定他誠實的優點,並及時給他講述,分析逃學、曠課的危害性,鼓勵他改正錯誤;如果他說謊,不揭發他,反而關心他,比如他撒謊的理由是生病,可以給他買些藥,噓寒問暖,讓他心裡內疚;

(4)良知感召法。把學生曠課時間記錄下來,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如課間、中中午放學、自習課或週末給他補課,把時間找回來。

學生故意擾亂課堂紀律或搞惡作劇怎麼辦?

(1)要冷靜對待,用一片真心去撥動學生的心絃,使其清潔衛生惡作劇和對立情緒。教育學生要有大局觀念,要自尊、自重,攪亂課堂是不道德行為,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別人,害人又害已。

還要教育學生學會自我剋制,以免學生之間產生摩擦和衝突;為故意搗亂者創設改過自新的機會,共同營造團結和諧的氛圍;

(2)轉移注意。在教師自己或個別學生由於突然情況即將失態時,教師要反應敏捷,果斷決策,及時轉移學生的注意力,採取冷處理的辦法,從而巧妙地進行自我掩飾或掩飾學生;

(3)隨機發揮。教師利用突發事件中的某一點,或小中見大,或由此及彼,或順藤摸瓜,引申出深刻的意義,深化教學內容,從而化解矛盾,消除。

不應簡單地停下講課,嚴厲訓斥一番了事,而應根據冠蓋如雲情況區別對待,或接話分析,用教學內容中的道理去說明,使之深化;或善意引導,曉以大義,以寬容的態度、淵博的學識、透徹的分析去征服學生的心。

當學生打架時應該怎麼辦?

(1)教師要及時制止學生打仗行為,避免惡性傷害事故的發生,依法保護好學生;

(2)互相有針對性的向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闡明打仗是不文明的、違法的行為及可能造成嚴重傷害後果;

(3)教師要做好打架學生的調解和好工作,樹立團結友愛的風氣,消除隔閡。

當遇到屢教不改的學生時應該怎麼辦?

(1)應把對學生的信任、尊重、理解,貫穿於廣義的教育活動中,而不應拘泥學生一時所犯錯誤上,不因為學生說謊而不信任學生;不因學生屢教不改而百般歧視,要給學生更多的關愛;

(2)要“蹲下來,和學生平等交流”,主動開發學生的潛能,要通過理解去激勵學生,撞擊出學生自信的火花;

(3)要善解人意,要靠淵博的學識來維持,要靠高尚的價格魅力來昇華,理解學生,不失嚴格要求;平等待生,不失師者的風範;賞識學生,不失諄諄引導;

(4)要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樹立健康向上的班風,讓學生來幫助屢教不改的同學,消除品德和學習等方面的不良習慣;

(5)要主動進行家訪,與家長一起做好學生的轉化工作。

當學生頂撞教師時應該怎麼辦?

(1)要以民主、理解的態度和方式與學生接觸,利用課餘時間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

把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看待,晝以商量的口氣與他們談論事情,對個別存在問題的學生應進行個別談心,不要公開宣佈,也不要橫加指責。要傾聽學生的看法,與學生推心置腹地交換意見,進行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並晝滿足學生的合理要求,贏得學生的信任;

(2)要學會自我剋制。比如:自我暗示法――一旦感到自己要發地,心裡反覆默唸“不要發火,要冷靜,要冷靜……”;轉移法――當感到怒氣上來時,轉移視線,故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深呼吸法――發怒時,要求自己做深呼吸,吐出心底扔怒氣;肌肉緊張法――緊握拳頭再鬆開,緊繃腳板等;

(3)告訴學生頂撞老師是不禮貌、不尊重人的行為,同樣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讓學生知道,頂撞老師有損自己的形象,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當學生性格孤僻、不合群時應該怎麼辦?

(1)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主動和家長聯繫創造家庭和睦相處,關心學生,尊重學生的氣氛,切忌隨意訓斥、打罵,要讓學生在互敬互愛的氣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2)應該讓學生多參加集體活動,逐步學會怎麼生活,怎麼相處;

(3)應利用學生的“從眾心理”,引導學生慢慢同化於集體之中。

當學生精神憂鬱時應該怎麼辦?

(1)要主動與家長取取得聯繫,共同分析學生精神憂鬱的原因,以更多的關心,理解、開導,讓學生把心中的積鬱傾吐出來,共同研究解決辦法,解除學生困惑;

(2)要努力為他們創造一個愉快的環境,儘量安排他們參加集體活動,幸他們與同學交往,豐富他們精神生活,開闊他們的心理境界;

(3)精神憂鬱有時伴有消極言行和意外事件的發生,老師和家長必須高度警惕,嚴密監護,給予更多關注,防患於未燃。

當學生嫉妒心強時應該怎麼辦?

(1)要教育學生不斷提高自我意識水平,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別人。教育學生經常反問自己:“我現在各方面表現如何?有什麼優點?有什麼缺點?跟以前比較哪些方面有進步?哪些方面有退步?我應該怎麼辦?我有決心再上一個新臺階嗎?我是否應該聽取父母、親友的意見?是否徵求老師、同學的意見?”

(2)教育學生在班級給自己尋找追趕的榜樣,看到別人的長處。學生如果能經常這樣去想問題,嫉妒心理就會慢慢打消,能夠客觀地自我評價,客觀地評價別人。

學生遇到困難、挫折、缺乏自信怎麼辦?

(1)要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特長、家庭環境、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等,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及反應,及時發現問題;

(2)降溫減壓法。當學生受挫折時,教師用溫暖入耳表示同情善言加以勸慰,使對立情緒逐漸消失,進而讓學生向教師吐露真言和事情的真相。教師再從信任和尊重受挫出發,在平等的地位上進行勸慰、遍和誘導,同時曉以利害,逐漸熄滅受挫學生心中的怒火,使報復心理消失;

(3)審查目標法。就是幫助遭受挫折、缺乏自信的學生審查原目標是否符合實際,如果不符合實際或超越實際,就為其重新修定目標。家長會是幫助學生和家長重新審查目標的好機會,教師要利用這個機會分析審查原目標,引導學生揚長避短,變挫折的壓力為動力,樹立自信心。

對待缺少成功體驗的學生應該怎麼辦?

(1)以鼓勵為主,設定目標。目標的設定需要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自身,以便於目標的實現,同時一有微小的進步就表揚,即小目標,大表揚;

(2)創造適合他們的教育情境。教育情境的創設要結合他們的優點和特長而定,例如可以組織一些小型體育活動的比賽,一些他們所能達到的知識水平競賽等,一次不成功,要多給幾次機會。在課堂應多設置一些簡單而有益的問題,鼓勵引導他們回答,並給於充分的肯定;

(3)挖掘閃光點,建立自信心。老師和同學一起幫助這些學生,找到自身的閃光點,從閃光點找突破。

當學生有逆反心理時應該怎麼辦?

(1)平時多與學生接觸,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瞭解他們的性格、喜好,分析他們癥結所在,因勢利導;

(2)教師以身作則,以理服人,處處從嚴要求自己,直到表率的作用,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

(3)課堂上多些微笑。上課時多幾句對學生鼓勵的話語,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見解或主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處理好師生關係。增強相互理解和信任,與學生平等對話,將心比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自己的愛心來換取學生的真心,用希望、激勵等科學教育方法,撥動學生心絃,激發學生上進心,打開學生心靈大門;

(5)分析其家庭原因,增強教育的針對性。

延伸閱讀—面對五花八門的作業,一位老師總結了批作業的8條經驗

在一般情況下,學生對教師佈置的作業,都是認真去做並按時完成的,而且都願意做好,以獲得老師的好評。

但是,在一個班裡,也往往有少數學生不認真做作業的,有的寫字潦草,書寫不整齊;有的做一部分忘掉一部分;有的自己不動腦筋,全部抄襲別人的;有的不按時交,甚至全不做,這些都是不認真作業的表現。

對待不認真做作業的學生,深入瞭解才能改變他們。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2種:

第一,不善於掌握時間

愛動,貪玩,遊戲是兒童的心理特點,一旦被遊戲,小人書,電視吸引住的時候,由於自我意識能力比較弱,興趣一來就玩個夠。當他們意識到作業尚完成時已為時已晚,怎麼辦呢?

為了“交差”只好不動腦筋,不假思索,馬馬虎虎,潦潦草草,做完了事,在這種情況下。漏題、錯題、亂寫等五花八門的現象都會出現。

第二,學習成績不好,缺乏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

沒有聽懂老師所講的課及對教材不理解,在此情況下,要麼請人代筆,要麼抄襲別人的,要麼乾脆不交,這表明學生在學習上出現了困難,需要教師深入瞭解,進行幫助,如果不是這樣,反而責備他們,這就不對了,學生是不可能把作業做好的。

如何指導不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去完成作業呢?

第一,教師和家長取得聯繫,加強對學生作業的督促檢查

學生好動,不允許他們遊戲,看電視等活動是不對的,也是難辦得到的,問題是要加強教育,督促他們要在認真完成作業之後再去幹其他的事情。經常提醒他們並規定他們按時作息,培養他們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第二,加強具體指導,個別幫助

教師一旦發現了學生不認真作業的現象後,不能用打“紅槓槓”了事,也不能不分情由地責備他們,而應該深入瞭解情況,如果確是由於成績不好,缺乏獨立完成作業能力的;

一方面教師要改進自己的教學,另一方面就得進行具體指導,個別幫助,既要幫助他們完成作業,又要滿腔熱情的愛護他們,鼓勵他們進步,不能帶著責備或諷刺的態度去幫助。

在可能的情況下,也可以讓成績特別好的學生去幫助這些成績差的學生,教師加以檢查就行了。這樣做,既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又可以培養同學間互相幫助的品德,增進互相間的情感。

老師如何檢查和批改學生作業?

1、對學生布置的作業量要適度,即難易要適度、作業數量有限度。

2、檢查和批改要及時,對一些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也要寬容,而對作業認真,完成及時的學生,要給予表揚。當大多數學生都完成了作業,而且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對個別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有一種內在的壓力,會覺得不好意思,下次就也能按時完成作業了。

3、儘量面批學生作業,對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和錯誤,當面指出來,並由學生自己改正過來,效果很好。有效地避免了學生對教師批改的作業“不聞不問”,而能及時反饋。

4、儘量用鼓勵性的評語。對學生的優點可以用放大鏡來對待,對學生的錯誤可以“忽略不計”或“視而不見”。

如作業做得整潔的,就要多說他作業如何整潔;字書寫得好的同學,就多誇他的字如何寫得好。對作業潦草的同學,可以說“你的字寫得不錯,但老師是老花眼,看不太清楚,希望把字寫端正些,老師才看得見。”

對一些作業不認真的同學,只要偶爾認真了些,就要及時表揚,可以在他的作業本上寫上“學習有進步,希望看到你的成績更有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