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大專畢業。想考小學的教師資格證,應該買什麼學習資料看比較好?

借過


本人建議買

中公版或山香版的都可以。

我10年非師範生大專畢業,18年三月份開始第一次考小學教師資格證,裸考,結果過了綜合素質一科,因為單科成績保留兩年,18年九月份報名了就開始積極備考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這一科,買了中公版的書及歷年真題卷子,但是書根本就看不下去,就一直做卷子,最後也低分飄過,面試前就是一直在手機上看相關視頻,一次過,結果等了半年,6月20號才體檢認證過,7月22號就可以拿證了。


下面說一下具體的,小學教師資格證因為有含金量的,所以想考的不能忽視,想要順利拿證,你必須的經過筆試、面試、認證三個程序。筆試分為兩科: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綜合素質這一科,個人感覺如果語文作文方面挺好,只需要記住教師觀、學生觀等等這幾個大點,其餘的寫作,分析題是沒大問題的,相比之下,可以側重複習其餘的一科,當然,這是在你對寫作比較自信的基礎上。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這科,我就兩個字:做題,做題,做題。有些知識點是得死記硬背的,我因為記憶力太差,所以我就一直做卷子歷年真題啥的,不懂的就掃描題後面的二維碼聽老師分析。

筆試都過進去面試,面試是需要報科目的,一共二十分鐘,前五分鐘兩道結構化問題,接下來十分鐘試講,再下來五分鐘提問,說是二十分鐘,很多都用不到,我的結構化問題是朋友幫我打印的,也可以自己買,試講就不需要了買資料了,我報了小學語文,這個我買了資料但是作用不大,就是講些入場禮儀、注意事項啥的,不建議買,在網上搜就可以,多看相關視頻,考前最好模擬兩次,這樣有利於你時間的把握。

面試一過,你就相當於成功了99%,再一體檢認證,就能拿到證了,還有考證過程中最好把普通話證考了,因為認證時候要普通話證,省的到時候耽誤拿證。

好了,這是我自己的一點心得,希望能幫到你,也希望你能順利拿證。


huan之胖


分享一下:小學教師資格證學習與考試心得。

18年上半年考試,以下都是一些提醒和複習後、考試後的感受,說的都是比較重要的,不明白的可以私信問,看到都會回答。

要背的比較多,最好在提前一個月就買好課,tb搜教師資格證視頻就能找到,不用看書,把兩科的視頻看一遍。

科目一比較簡單但是有兩道材料題需要背原理,教育觀 教師觀 學生觀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就這麼四個一定要背下來因為材料分析題指不定考哪兩個。有一道閱讀題這個不用過多時間準備,就是高中語文的閱讀題,和教師的內容沒關係,怎麼答語文就怎麼答這道題。最後作文,看視頻課的時候會給你講怎麼寫作文。這就是科目一全部。

科目二,看視頻的時候仔細一點該記筆記記筆記,選擇題認為難點應該是人物,我就是一看見考誰寫的什麼或者誰說了什麼話還或者誰推出了什麼原理就蒙b 因為對記人這方面特別差,只能記住簡單的幾個。

之後是簡答題,你可以翻一下這幾年的歷年真題,之後就知道沒有規律,而且摸不準考什麼,不回的話就用自己的話答也就是編,這個沒轍,我考試前背了八十個簡答題腦袋都快炸了,考試的時候一個都沒有,所以建議還是別費太多時間背大量的簡答題題,就背幾個重要的,你買的視頻到時候會給你簡答題備考,但是這只是求個心理安慰,考試時候也估計都沒有,因為整本書的知識點太多了。

接下來就是案例分析你需要背教育原則 教育方法 德育原則 德育方法 這幾個是必須背的 其他的在你看視頻的時候老師給你的重點,挑選著背,考試簡單的話案例分析的第二問就不考你一些類似前面簡答題的那些東西,點兒背就沒準了 ,最後是教學設計 這個看你自己那個學科更好了,我當時選的數學 因為我語文不好 而且我覺得數學簡單,教學設計在你看視頻的時候他都會告訴你答題套路,而且在最後做題的時候你會發現規律 不難。

把該背的都背了以後再去做題,先各做兩份,之後你就發現答題規律了,每個科目建議最少做五份卷子 剩下的可以不做但是要看,並且對著答案看。

我在考試之前背了八十多個簡答題目的就是能拿到簡答題那三個的三十分,但是最後一個都沒有我背的,氣死,都是硬編的。

建議最好不要特意的去買某個教育機構的押題,因為那只是他們自己憑著感覺去押的,不用去特意買 就做你買的試卷就完全ok 他們的押題說白了就是你買了一份普通的試卷 沒什麼太大的作用。相信我!你買的視頻他們到最後都會贈給你幾份押題試卷什麼的 自己做做。

大體上就是這些,別看我說我用了十天時間你也用十天時間,你可不知道這十天我怎麼過的 又做題又看視頻又背的,反正活該誰讓我之前懶呢,最後在這裡我不對那些說什麼自己沒複習裸考過了的做任何評價,因為我不相信他是真的一點都沒看,直接去考就過了,除非是天才。

最後,有問題的可以私信問我哦,不知道買什麼視頻的也可以問我。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紙條大信息


本人大專畢業,想考小學的教師資格證,應該買什麼學習資料看比較好?

Hello,我是英語老師apple,中小學英語教師資格證持有者,每天一點點帶你零基礎學英語,歡迎關注我哦!

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如果你是大專非師範專業畢業,想考小學的教師資格證,那需要準備的東西有很多,現在教師資格證換成全國統一的國考,一般每年的通過率只有20%到30%,想拿到小學教師資格證,不單單是需要準備複習資料過筆試,還需要經過面試,面試之後還有一系列的認定流程,在認定教師資格證之前,還要考普通話。只有在筆試面試普通話合格的基礎上,才能夠進行認定教師資格證。

複習筆試的資料:

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只考兩門:綜合知識和專業知識。綜合知識考的範圍比較廣泛,包括人文、地理、時政、常識、熱點、教育學、心理學等等,這些就需要你有一個系統的複習資料去進行階段性的複習,複習資料可以是網絡上電子版考教師資格證的專業書籍,也可以是自己買的專業書籍。並不是說像某些同學說的,我裸考都能考過,他那只是運氣而已,想要拿到教師資格證,必須要腳踏實地的去認真複習和做筆記。專業知識就是你要考的那一門教師資格證的學科知識。比如說你要考語文,那他的專業知識就是考初高中乃至大學的中文知識,你要考數學就是考初高中乃至大學的數學知識,像我考的英語就是小,中,初大學的英語知識,這一部分知識需要你去專門買資料去進行訓練和回顧,小學的難度不是很大,但也應該去認真對待。

面試的複習資料:

教師資格證的面試分為試講和結構化問答。試講一般是給一個客廳裡,然後你在15到20分鐘之內將這個課題知識點講解清楚,考官會看你是否具有老師應有的儀態,專業知識和專業態度,這個就比較挑戰人的心理素質,如果你準備得非常到位,心理素質不錯,面試對你來說應該是不成問題。試講完了之後會有一個三分鐘的結構化問答,就是關於一些教育理念和學生突發情況發生的解決方法,考查考生作為一名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面試的試講和結構化回答需要自己不停的去對著鏡子練習,不斷地進行改正,這樣通過的幾率會大一些。

普通話的複習資料:

你可以專門買一本練習普通話的書籍,學習裡面的字詞,短語和句子,最後的大題作文好像有40多篇,每一篇的大體作文,你可以去讀一下,有一個印象,考試的時候也不至於慌亂而把自己不標準的發音給發出來了,普通話考試是可以當時補救,臨場發揮的哦,只要你不緊張,每一個字詞慢一點,讀準確,應該也是不難的。除了拿語文教師資格證需要二級甲等以上,其餘的學科要求只是二級乙等以上。

這些做完了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很容易辦了,直接按照教師資格證的認定流程,一路走下去,就會拿到你夢寐以求的教師資格證。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資格證的認定時間一年有兩次,上半年是四月份左右,下半年是十月份左右,記得不要錯過認定時間哦!

我是apple英語老師,專注中小學英語教育八年,每天學習一點點,帶你零基礎學英語!歡迎大家的關注哦!





Sally英語


開門見山的說:買教材和真題(網上找)

寫在前面,教師資格證報考首選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學科。

2019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時間安排:

小學的教師資格證筆試內容是: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筆試不區分科目。

教材的選擇就直接購買一整套的小學教師資格證備考資料即可,一般教材會附帶練習題。歷年的真題可以在網上找。因為教師資格證考試不指定教材版本,目前市面上的教材也是根據考試大綱來編寫的,正規渠道購買即可。

除了紙質版的教材,還可以選擇購買網課,視頻講解會更容易接收到重點難點。

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是區分科目的,面試的準備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教案編寫、結構化問答、試講、答辯

除了筆試面試,教師資格證認定還需要普通話水平等級證書。有人說練習普通話最好的方式是避開那個東北的室友(沒有黑的意思)。教師資格證普通話等級的要求是二級乙等或以上,語文學科要求二級甲等或以上。早點考,因為可能一次過不了。

需要注意的幾點:

教師資格證筆試的單科成績有效期是2年,這個你可以登錄官方的報考網站【中國教育考試網】查詢。

面試需要在筆試成績有效期內報考。

筆試面試完成了以後會取得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記得及時進行教師資格證認定,認定完成以後才能正式拿到證書。

教師資格證長期有效。


閩試教育


可以在“一起考教師”APP上買課,小學大概是199元,買課時它會郵寄給你書和題,這樣後期學習時,可以系統地邊聽課邊看書,很方便。


用戶3454136405460


《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大綱》


教師資格證持有者


如果你要考小學語文的話,我有綜合素質和教育能力教材及真題,可以便宜賣你~


雪天使smiling


看你要考哪種教師資格證是考語文的還是數學的還是英語的,考教師資格證之前要先考普通話,如果是考語文教師資格證的話,普通話要達到二級,然後再到書店去買相應的科目的複習資料。書店裡都有,還有試卷一整套的


太天真81111142


《教育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