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明明很有錢也有人脈,為什麼喜歡投資別人的公司,而不是自己出來創業開公司?

職場新人王小明


往往有錢也有人脈的人,他更懂得如何投資項目。

我有個朋友之前是銀行的行長,人脈資源都是非常多,優質的。年紀輕輕好幾年前就提前退休了,退休後也沒有自己去創業開公司。而是都在投資一些項目,有投資朋友開的餐廳,投資朋友開的公司,投資股票等。每年投資的收益都有20%以上。現在每天的生活也非常充實,早上去海邊游泳,白天看看股票,晚上吃吃小菜喝喝拉菲茅臺,這日子過的我都羨慕了。


我們身邊有錢也有人脈的人很多,但是他們為什麼不創業開公司呢?

  1. 創業開公司事情太多了;很多人可能都覺得自己創業開公司當個董事長、總經理啥的多好啊,而且和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也非常有面子。但是真正自己創業開過公司的人都知道,創辦一個公司是多麼的不容易,創業初期從註冊公司、選址、招聘、採購辦公傢俱、公司的運營、公司效益等等,都是需要投入非常多的精力和時間還有金錢。經營的好的可能年底還能有些收益,經營不善也不可能把之前好不容易賺到的家產變賣繼續投入啊,所以有的可能就直接關門大吉了。創業有時候真的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2. 人脈不一定能變現;很多人可能都會有的人人脈資湖非常多而且也很優質,像認識中有的可能是當官的,有的是大公司領導或國企的高管。但是這些又有多少是可以變現呢。有的可能興趣相投,有的可能只是泛泛之交,關係好的牽扯到金錢利益大家也都還是會非常的慎重小心的。
  3. 他們不是盲目投資;
    要投資入股別人的公司,他們都是會經過考查、分析財務報表、瞭解經營狀況、股東成員情況、每年的收益分紅比例等等。清楚這些情況之後能保證利潤達到預期標準了才會考慮值不值得投資入股。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投資理財會比自己創業開公司賺的錢要來的簡單容易。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不自己創業開公司的原因。


以上是棟哥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果覺得棟哥回答的不錯,記得點贊關注哦。


棟哥說職場


我是做阿里巴巴運營的有3年經驗,以前在化妝品廠裡做OEM業務員對化妝品的整個產業鏈都很熟悉,現在準備自己創業做電商資金還差30萬,我自己幾年的工資都賭博輸掉了,有沒有老闆,大哥能投一下,不會虧錢最差就是保本,假如虧錢了我再打工還你。做的話一年幾百萬,幾千萬。。


小麥豐收年


很多答案都沒有說到點子上,什麼輕鬆、簡單,邊都沾不上。投資一點都不比創業簡單。職業投資者也是一週飛七天,996連軸工作的,成年人的世界裡哪裡有簡單兩個字。


實際上原因是這樣的,相比於創業,投資槓桿更高,收益更高,風險還比創業低


什麼意思呢,我舉個例子,國內頂級投資者,紅杉資本合夥人沈南鵬。他投了什麼項目呢:

阿里、京東、拼多多、美團、360、今日頭條、滴滴出行


基本上你聽說過的互聯網企業,有一大半是他投資的。而且紅杉投企業投的都很早期,幾百萬美元估值的時候投進去,和創業者的原始股成本幾乎差不多。就算進去的稍微晚了點,價格和上市時候比也很低。很有意思的是,沈南鵬也是攜程的創始人,你看看現在攜程值多少錢?他投資的這些公司值多少錢。


再舉個例子,今日資本合夥人徐新。她1999年投資了網易,2005年投了京東,還投資了唯品會、瓜子二手車、大眾點評等等。


創業者一段時間只能在一個企業裡創業,頂級投資者一段時間內可以同時在10、20家企業裡創業。如果一家企業死了,創業者顆粒無收。而投資者還能有19家。只要出了1家京東、阿里、拼多多,投資就一本萬利了。













財經多知道


在天使投資領域,確實很多大咖喜歡投資,而自己不創業。例如最著名的天使投資人徐小平,還有IDG的熊曉鴿,金沙江的朱嘯虎。

這些人都是職業投資人,也就是說投資本身就是他們的工作。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小米的雷軍,他本身也是很成功的天使投資人,但是他也喜歡自己創業。

那麼為什麼有些職業投資人喜歡做投資而不自己創業?

一、風投本身也是創業

不要認為投資就是隨便聊兩句就把錢投出去,投資本身也是一種創業,投資涉及到的金融、法律專業的難度甚至比一般的創業更復雜。

而風投公司的資金也不是自有資金,這些風投人也需要出去融資的,而且這個融資壓力非常大。

像雷軍之前做天使的時候,基本是用自己的錢。而且他只投熟人,所以並沒有做的非常專業化,不需要佔用太多的精力。

而大部分的投資人在投資這件事情上,本身就要花費很多的精力,自己再沒有辦法去做其他創業。

二、人生價值目標不同

有的人就是想自己可以做一件事情,可以得到自己價值的提現。而有的人就是想幫助其他人完成自己的理想。

而大部分的投資人,是希望能用自己手上的資金,幫助到更多的人為社會做出改變。

他們的成就感來源於幫助成千上萬的企業成功,而不是取得自己的一個成功。

三、年齡的桎梏

像徐小平老師這樣的天使投資人,本身以前做新東方就非常成功了,他經歷過一次創業,也知道創業的困難。

而到了一定年紀後,再很難有年輕時候的衝勁和精力,他們擁有的是創業的經驗和智慧。

可以通過投資的方式,給年輕的創業者提供自己成功的經驗,讓有能力有衝勁的年輕人實現理想。


小漁的創業信條


一個人明明很有錢也有人脈,為什麼喜歡投資別人的公司,而不是自己出來創業開公司?

確實,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現象很多,不僅個人如此,一些大公司也是如此,如騰訊、阿里巴巴等,近年來也是把大量資金用於投資和收購中小科技型企業。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為什麼他們不自己投資企業,以獲得更多回報呢?

顯然,這是對資本不太熟悉和了解的結果。因為,投資別人的公司,或者收購別人已經做成的公司,比起自己創業和創辦公司,不僅風險小,而且省心省力省煩惱。

事實也是,與過去相比,現在開辦一家企業,申請一家公司,從程序上不知要省力多少,只要到市場監管部門申領一下營業執照就行,既不要像過去那樣有很多的資金驗資,也不要繳納很多的註冊登記費,甚至創辦初期還能夠免收相關稅費等。但是,一旦公司成立,煩心的事就接踵而至了,不僅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而且融資、市場、管理、產品質量,等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就算有錢和人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也只能在創辦初期有用,一旦創辦成功,後面的事就不知有多少。搞不好,就會出現經營問題,不僅賺不到錢,而且會讓投資的錢打了水漂。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案例實在太多太多。

相反,如果拿錢去投資其他公司,只要1把公司的情況瞭解清楚,把被投公司的創始人、老闆瞭解清楚,把對企業產品和技術的情況瞭解清楚,把被投資公司的市場情況分析清楚,好投的就投,不好投的就不投。因此,選擇的餘地很大。自己投資創辦公司,可沒有任何可選擇的。

退一步講,把自己投資公司的錢分成若干個公司投資,即便部分投資不成功,投資成功的公司也能把投資出去的錢收回來,且回報率比較高。這,就叫風險投資,也叫股權投資。從事資本運作和股權投資、風險投資的公司,比起那些自己投資公司的,回報率要高得多。所以,很多人都把錢投資到了其他公司,而不是自己創辦公司。


譚浩俊


創業和投資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創業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也不見得有錢有人脈就能成功,真事,我們老家之前有個有錢人,真的是黑白通吃,開了一個價格和五星級酒店差不多消費的私家菜大飯店,剛開始確實很賺錢,因為都是不花自己錢的那些人來消費,礙於面子不來也得來,反正有冤大頭報銷,可是誰又能想到,正好趕上了國家嚴厲打擊腐敗,誰也不敢去這個地方消費了,不管是給不給面子了,反正保命要緊啊,最後陪了很多錢關門大吉了,雖然他陪得起,但是牽扯到的精力和時間是讓人吃不消的。這就是創業。

再說說投資,投資就舒服多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花點錢僱一位專業的投資顧問,全球的所有投資項目隨便選,只要資金足夠,投資顧問足夠專業,再加上覆利效應,時間和精力全部都省下了,沒有人願意找虐,所以大家都希望通過投資來賺錢,而不是創業,投資其實很簡單,創業那就很麻煩了,太細的就不多說了。

總之,幾乎所有的有錢人都希望獨立出來,創業就像是深海中的一個大漩渦,越陷越深,最後想退出都很難。



我是你人生進步的階梯


哈哈,看來你真的不懂什麼叫投資!有錢又有人脈為啥喜歡投資他人的公司而不是自己創業開公司?你傻呀,一個人做投資都輕鬆,自己創業多累呀?投資公司是一種高級智慧職業,而創業者都是像狗一樣又苦又累的活,這兩種那種更高級呀?

在說,創業開公司,你幾乎一輩子被你的事業捆綁,但投資不是,一看投資的這家公司沒戲,就可以快速退出來,轉投另外的公司。其實,投資公司是真正的利潤收割機:你自己辛苦創業的公司,困難的時候沒人來幫你,但當你做出店名堂來的時候,投資公司來來投資你或者乾脆收購你,這樣,投資公司根本不費力氣,就快速得到一個能賺錢的公司,前面的辛苦都不需要參與。

低級的老闆,是自己投資創業並自己管理自己的公司,高級的老闆是從別人手裡買公司,看哪個公司賺錢就買哪個,他賺的錢是輕鬆的,創業開公司賺的錢是苦命的錢。不知道這樣回答你懂了嗎?

現在中國投資界有很多以前就是創業成功後退出公司,然後專注做投資的人,因為他們想享受生活了,所以不再做具體的事了,這就是投資界的做法!

我是財經領域創作者沈坤,歡迎更多創業人士關注我的頭條號,我努力貢獻更多佳作!


沈坤


以我個人接觸過的投資人舉例,他們更願意投資而不是創業,主要是因為個人風險偏好和專業程度這兩大原因。以下簡單介紹,供大家參考。

創業者眼裡看到的全是機會,投資人眼裡看到的,都是風險。

專業機構的投資人,一般入行時先從分析師做起,然後按照投資經理、投資總監、機構合夥人的路徑向上攀登,在機構內部獲得更大的決策權和更高的分紅比例。

對他們來說,這是一份工作,旱澇保收。不像創業,成者財富自由,敗者負債累累,一將功成萬骨枯。

每個投資人,都在他們偏好的細分行業裡,見過成百上千個公司。見過各種的牛人和不靠譜的人,瞭解各個優秀公司的運營數據。從業時間長了,會經歷行業的波峰波谷,體驗過賺大錢,更熟悉血本無歸。

某O2O教育平臺,2015年有幸站上風口,半年時間內完成五輪融資,估值連翻120倍,暴漲至數億美元。投資該平臺天使輪的一位50多歲的投資人感慨,這個項目是給自己賺錢最多的項目,必將變革K12領域。

2019年,短短4年,該項目燒光2個億投資款,因資金鍊斷裂,停止運營。上億美金的賬面財富,一朝清空,化為烏有。

對投資人來說,見多了成功,見慣了失敗。創業在他們眼中,是一種充滿風險和挑戰、每天都面臨種種不確定性的生活方式。說實話,能放棄安穩生活,跳到創業大軍裡的投資人,可謂寥寥無幾。

隔行如隔山,自己下場,不如找個牛人,強強聯合,成功率更高。

我認識一個富二代,31歲,在北京持有大量商鋪,穩定收租,還幫忙經營家裡的生意,以批發和貿易為主。

他就跟我說過,特別喜歡少兒教育、醫療健康和家居生活幾個方向,這些行業有前景,不光能掙錢,還能對社會產生積極作用,說出去有面子。他提供資金和資源加持,後期可以對接資本運作,通過一二級市場套利,賺取巨大財富。

我曾經問他,這麼有前景的項目,為什麼不自己幹?

他說,我現在管著家裡的生意,其實並不輕鬆,對外要經營人脈關係,對內要管理團隊把控質量。

更何況隔行如隔山,我雖然喜歡這些事,但是自己並不懂,貿然入行,肯定會賠的一塌糊塗,不如找到比我更優秀的人,用我的錢和資源去支持他,成功的概率肯定比自己幹要高很多。

最後再多說一嘴。成立新基金,募資,對很多投資人來說,也是創業。大家專業不同,分工不同,只有強強聯合,才能贏得競爭,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想找到這樣的牛人,要讓自己先成為一個牛人。


我是草根創業老油條,連續創業者,行業老司機。分享創業案例覆盤、科技財經觀察、個人能力提升。日積跬步,成就自我。


草根創業老油條


一、投資和創業的方式不同。一個是錢生錢,一個是賣產品生錢。

投資是為了獲取被動收入,就是不幹活還有錢進來。

創業是主動收入,就是說你不幹活,你還是沒錢。

被動收入(Passive Income)是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美國國稅局把收入劃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主動收入(即勞動收入)、被動收入、組合收入。它把被動收入定義為“你沒有重大參與貿易或商業活動”而獲得的收入。[1]其它金融機構和政府機構也認識到,被動收入作為一種獲得的收入,是資本增長的結果,或跟負扣稅機制有關。被動收入通常屬於應稅收入。

被動收入,聽起來就像“不勞而獲”。

舉個例子:

就拿頭條作者來說。你每天寫文章中青雲,就是主動收入。因為不寫,你就不能再繼續賺錢了。如果你寫了一個專欄就不同了,因為同一個專欄,你不寫作,可能還能繼續通過銷售賺錢。

同時能產生被動收入的還有房地產租金。

買一個房子,增值歸增值,不賣你還是沒有錢。買房子一旦升值了,賣掉賺了錢,那也是被動收入,這個收入,你並沒有花時間去做什麼。不過不能持續。

買了房子後收租金,如果你幹了收租金的活兒,沒幹別的。房租就是非常典型的被動收入了。

提示:由於時間有限,導致精力有限,很多人願意投資,而不是去創業,就是這個道理。

二、投資和創業的專業不同。一個是財務管理,一個是銷售管理。

投資真的就是那麼舒服嗎?不是的。

投資是一個嚴格的財務計劃和控制過程。

舉個例子:

你有100萬元,是購買股票,還是房子,還是投資一個企業?這就要你具備財務管理能力。

財務管理能力簡單說就是四個要素的組合管理:

  1. 收入

  2. 支出

  3. 資產

  4. 負債

100萬投資房子。財務計劃如下:

  1. 收入。0

  2. 支出。100萬利息支出。物業費支出。房產稅務支出。

  3. 資產。0

  4. 負債。價值100萬房產。(不交易房子,投資房子是沒有現金流入的。)

如果房子漲價翻了一倍,你交易出去,那麼:

  1. 收入。200萬現金

  2. 支出。交易稅。

  3. 資產。0

  4. 負債。0

如果你投資股票,就可能有價格下跌風險,出現虧損。如果你投資企業,可能企業經營有虧損風險。

這裡不是說投資什麼,而是說投資者就是考慮這四個要素進行投資就可以了。控制好房子出售的時間節點,就很關鍵了。儘量能夠在漲價的時候賣出去,並且還能合理避稅。

但是創業者不是的。創業是銷售管理。

舉個例子:

你創辦了一家企業。意味者你將要增加收入。而增加收入,你就需要有產品,有團隊,有客戶。這樣才能抓錢。銷售管理公式如下:

銷量=用戶數量*轉化率*產品單價

什麼意思呢?

就是你需要向1000個用戶做說服,說服其中300個購買你的產品,每個產品10元,那麼你就得到3000元收入。

問題來了!

你不可能一個人去跑1000個用戶,你一個人只能跑100個客戶。那麼你還需要9個人一起去跑,這10個人會找你要工資。而且你還要每天管理這9個人,確保他們都能每人跑100個客戶,保證他們提供30%轉化率,並且保證能收回錢來。

創業者每天就要思考如何激勵這9個人。比如早啟動晚分享,每個人還要陪訪,月底還要進行對他們業績考核。(投資者就不需要花時間幹這些。那麼就等於投資者把創業者時間拿走了。

三、投資和創業的目的不同。一家企業只能幹一件事,投資卻可以投很多家企業幹很多不同的事。

創業者辦一家企業,賣掉它,賺到錢,然後錢再去投資一家新企業,就這一條路。

投資者會投資很多企業,這樣投資者就可以就可以有很多條路。

說起來也就是這麼簡單。出售一家企業會碰到用什麼價格出售,那麼這就有個賣不賣問題。企業少了,不得不賣。不如企業多的,有籌碼嘛。

四、總結

本回答談了投資和創業的三個區別:

一、投資和創業的方式不同。一個是錢生錢,一個是賣產品生錢。

二、投資和創業的專業不同。一個是財務管理,一個是銷售管理。創業時間其實都被投資者拿走了。

三、投資和創業的目的不同。一家企業只能幹一件事,投資卻可以投很多家企業幹很多不同的事。

以上回答,歡迎批評指正!


喝了蜂蜜的小熊


每個人一生都要面對讀書、就業、理財這3個方面的選擇和決策,但是不同的思維維度決定了一個人傾向做什麼樣的事情。

人與人之間形成的的差距源於什麼因素呢?就是思維的維度,而思維的維度高,就佔據優勢,在社會的經濟活動中,生意場上,永遠是高維度的戰勝低維度的。為什麼會這樣呢?我稍微展開說說:


1.財務自由的人跟上班的人想法不一樣

上班打工領工資,是出賣自己的時間和知識換錢,所以有班上就有工資拿,這是穩定的一面;但是一旦失業了,沒有收入,就沒錢支付生活開支了,這是風險的一面。

回想一下,當我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家長會說“好好唸書,將來考個好大學”;當我們要考大學、考研究生選專業的時候,家長包括親朋好友的意見基本都是“現在某某職業熱門,好就業、工資高,可以選那個專業”。這些想法的出發點都沒錯,只是思考方式,都是從上班打工的角度來考慮的。

如果你已經有錢了,不需要去打工掙生活費了,你的想法就不一樣了,也許開始會吃喝玩樂幾年無所事事,頹廢幾年。但你總有一天會感覺自己閒的發慌,要找點事情做才能填充一下每天無聊的生活,這時候你就要思考了,是做實業投資還是做股權投資?


2.自己操盤還是別人操盤?

做實業,開個公司做某個行業的生意,自己親自操盤,當老闆,看似高大上,但是有經歷的各位老闆都明白,沒有一項生意是容易的,老闆的苦只有老闆自己知道!

記得有一年看新浪的年報,幾千員工的公司,還是美國上市公司,一年下來的淨利潤只夠北京五道口買一套房,你怎麼對股東交待?那曹國偉不急白了頭髮?

如果你有錢可以投資,是願意自己開公司做企業,給幾百幾千員工發工資、上社保,承受壓力,早出晚歸;還是願意只出錢不出力,既有點事情做,又不會讓自己的時間全部消耗在一個實業或公司?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投資別人的公司,即使判斷錯了,賠錢了,但是仍然不影響你的生活,你的生活質量一點沒有改變。何況,你還可以分散投資給不同的公司啊。


3.股權投資的背後是什麼心理?

很多人以為,這個世界是由政治家打造的,政治家有權力。其實,我們當今的世界在某種程度上講,是由企業家打造的,是企業家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100多年前,愛迪生髮明瞭碳絲燈泡,他想照亮紐約全城,需要架設通電線路,還要在紐約哈德遜河上游架設水力發電機,可是他沒有錢,這只是一個夢想!後來銀行家摩根投資了他,為此摩根差點破產,最後還是成功了,紐約家家戶戶晚上有了電燈,大街上有了路燈,這個公司到今天還存在,就是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GE)。

多年前的一個晚上,我為了打一個國際長途,需要跑到北京西單電話局大廳,去填單、排隊打電話。而今天,大家可以用手機微信、用facetime跟任何國家的任何人隨時隨地聊天、視頻交流,科技讓世界變平了,我們要感謝小馬哥,感謝喬布斯,更要感謝在他們創業初期,那些用真金白銀幫助了他們的股權投資人。


自己創業是九死一生,股權投資也是九死一生,但是,當你投資的一家公司做出的產品,提升了整個行業效率,推動了行業和社會發展的時候,你不僅僅獲得了金錢上的投資回報,在精神上,你還會有一種無比榮耀的感覺,因為,世界因你而進步!想想看,假如當年小馬哥還在陋室的時候,如果你是他的投資人,是不是非常非常牛比?


所以,當一個人財務自由,不再為生計發愁的時候,他的理想往往自然而然的昇華了,投資你看好的行業,投資你看好的公司,投資你看好的人。人生在世,失敗了大不了從頭再來,反正,你一輩子吃喝不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