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孔小惠


1.尊重關愛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愛是教師必備的美德,能夠得到老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的心理需求,只有關心愛護,才能面向全體。

2.子曰,有教無類。十個指頭有長短,要認可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避免工業化的批量生產。

3.營造和諧平等的教育氛圍,多鼓勵,少批評。特別是教師不要勢力,要待人平等。力爭讓學生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學習。


牧笛悠揚


教師並不是神,無法做到這一點,教師只能教可教之學生;否則就是和自己過不去,最後迎來的不是感激,而是屈辱。


一、請看最近的一個例子。網絡上剛剛報道一則新聞,出於尊重那位老師就不說名字。該老師勤勉負責,教授的是數學。上課時有學生不認真或者作業不及時完成,會捏一下耳朵,或者用小木棍打兩下手掌。其中有一個學生小強,轉班進來,基礎很差,老師免費補課,成績趕上來了,還是常常是班裡第一名,老師也很欣慰,要求就更嚴了。小強,一驕傲,尾巴就翹起來了,多次不完成作業,老師就用小木棍打了幾下腳,有幾道小紅印。小強奶奶帶著孫子來學校找老師,一見面就給老師兩耳光,還是在食堂,很多老師學生都看見了。後來還鬧到了派出所,老師最後賠了930元檢查費,但不道歉。後來的某天,老師從江面大橋一躍而下,留下了自己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兒無依無靠。


二、部分學生現在已無法管教。像上面的那種小孩子很多,主要是現在獨生子女太多,一個個全都是太子,其它人在他們眼裡都是奴才,包括老師。而他們的爺爺奶奶或者父母就是惡奴,自己的孩子不管錯對,不能受一丁點兒委屈。否則就不分青紅皂白,各種折騰,鬧。老師的尊嚴就在這些折騰中消耗殆盡。

三、盡最大努力傳授知識,可以批評,但不能動手。作為老師,教授學生知識是義務,但也要學會保護自己。對於那些不可理喻的家長,不要過多幹預他們的孩子,只要他們的孩子不影響其它學生。如果要干預,就召開家委會,用其它家長的力量來保護自己。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萬能的,其實,你就是一個小老師,有很多事情做不了。

四、受溺愛的孩子不會有好的未來。社會上已經有很多例子,那些受溺愛的孩子,往往沒有出息,甚至有違法犯罪,進監獄的。有因必有果,他們的家長要對此負責。老師不可能教育孩子又教育家長。

所以,管教學生之前,要分清楚,哪些孩子可以管教,哪些孩子不能。對於可管教的孩子,盡心盡力,對於其它的盡心就可以了。題主所說的對所有學生都一樣,是個偽命題,特別是在現在這種環境下。


熱心有責任的教育人


做老師,責任山大,可能每一個行為都在影響一個學生,無論大小、無論對錯、無論有意或無意。



從總體原則來說,面向所有負責、不讓個人傷害。不拋棄、不放棄,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理解、包容、思考和愛。

年輕或年幼的時候,需要能教書的老師,更需要能指引的老師,某種程度說,遇到好的老師就是遇到好的貴人,受影響的絕對不是三年、四年,而是一輩子,成也、敗也可關情!


大逸說


做到這一點很難,不過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已經有這個發心了,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要想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信念、是責任。把教好每一個孩子當作是自己的責任,盡心盡力的去教導。

其次就是隻管耕耘,不在意收穫。因為有些時候自己的付出未必有如自己意的結果,當在意時就會有得失,有了得失心,就會影響自己堅持,當自己盡心盡力之後還沒有期望的結果,有可能會放棄。所以只管自己有沒有做到位,對得起自己良知,至於結果,交給老天。所謂盡人事,聽天命。


譚老師專業調理亞健康


就我所知,這句話更多時候是課程標準中論述課程性質的。也就是說,這句話是寫給教科書編寫者的!以中小學語文為例,由於語文目前是教育部統編教材,全國一本,所以客觀上就要求這本教材要考慮到全國上億學齡兒童和青少年。例如,除非特殊需要,否則儘可能不出現“棒冰”之類的方言俚語(北方一般叫冰棍);在介紹新科技發展時,就應該考慮到邊遠貧困地區那些沒出過大山的孩子他們的閱歷,加上適當的說明;還有就是要照顧少數民族——尤其是全民信教的宗教信仰問題。任何一篇課文的引用或練習如果不注意這些,就會無形中對一部分孩子“關上了大門”。

當然,從教學的角度也存在這個說法。但是由於教學一般面對的是一個班的學生,因此除非教師非常不負責任,否則是不會任憑一個學生隨意掉隊的!


小學科學表現性評價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

這句話,做教師的真是太熟悉了。可是,教師也只是普通的人,想做到這樣,真的太難!

因此,如何不放棄每一個孩子,我以為並沒有絕對有效的方法,只能是盡力去做吧。

就像多年前的那部《一個都不能少》,就像魏敏芝,明知道很困難,做起來絕非易事,但是,只因為不想放棄,還是努力去做。

不要因為孩子有缺點或者不足而放棄,也不要因為家長的態度而改變對孩子的態度。我們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註定了要比其他職業多付出、少回報。

寧願自己受點委屈,受點苦與累,但是不能讓心裡有愧疚。就算有再多的不如意,但還是要盡職盡責。


清風ru夢


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又是一個永遠在無限接近的狀態,作為教師,對學生的熱愛不應該只注重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用情感關懷每一個學生,在教師的眼中,不分好生、差生,切實做到把每一個學生真正當成自己的孩子,從情感角度出發,用愛關心學生,才能做到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如果真是自己的孩子你能放棄自己的孩子嗎?!肯定不會,同樣的道理,用到學生身上,才能真正做到對每一個孩子平等對待。


陳多多30


1、孩子會做的事情,就要讓他做,孩子逞強做的事,我們不讓他做。

2、可接受的安全範圍內讓孩子去做決定。

3、路走繞了沒關係,可以看到沿途的風光,路走錯了也沒關係,可以增加錯誤的經驗。

4、我不是做不好,是沒學好,日新月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5、每天讓自己有創新,每天活在創新的世界裡。人一能之,己百之。謙虛就好,活在如實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越真誠越好。

6、自己挑戰自己如何把人家的話傳達精準

7、今日的中國走出最有智慧,最有創意的民族~今日的努力會讓下一代看到。

8、人要懂得別人對我們的好,逆增上緣也是好,看不起我們也是好,打罵我們也是好。

9、大家開會的時候要圍坐在一起,不要離群索居,不是領導看不到你,是你離開了群體,當你坐的遠的時候,自己會在心裡有一種悲涼~不是別人看不到你,是你讓大家看不到。

10、心每天都感覺在剝皮,每天都在脫盔甲,每天都在重生~

11、好好善用孩子探索和好奇的心,與世界接軌,哪像我們現在什麼都沒有,就會天天想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