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些大學生放棄清北材料之類的冷門專業,而轉投復交甚至武大華科的cs或金融?

深水藍矜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上大學是為了將來找一份好工作,這從2019年考研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人大,北大的金融專碩複試線都超過了400分,其熱度可見一斑。清華北大地位顯赫,對學生有吸引力號召力,但復旦上交,甚至武大華科也不是說差到不能看,在國內的影響力和地位也是不弱的。

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平臺決定了未來的起點,但專業可能更影響未來的發展。在以就業為目的的前提下,選擇CS或者金融在就業時顯然更有優勢,一是市場需求廣,專業適應性強;二是工資水平高,能解決當下的經濟生活問題;三是不是一定要深造才能找到好單位,即便是本科生也有很廣闊的就業市場。

材料等冷門專業,更多需要繼續深造才能有更好的出路,同時由於行業所限,就業面相對窄,待遇也少差一些,即便是來自清華北大,也難以說會好過復交的熱門專業。

這也是當下的社會形勢所迫,目前來說,高房價,高生活成本,讓大部分大學畢業生從一畢業就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很多人處於啃老狀態,等研究生畢業,基本都26,27了,過兩三年就面臨談婚論嫁等問題,也需要經濟來支撐。他們解決的首要問題是生存,而非發展甚至更遠的目標。

我比較贊同一位網友的觀點,部分基礎學科研究,需要個人的興趣,而可以完全不考慮其他因素,發展個人興趣愛好的前提是完全不用為生計等發愁,這並非所有學生都浮躁,而是社會環境所迫,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沉下心來的做科研。


象牙塔裡講故事


作為一個放棄了清北,進了華五的計算機系的過來人,我也來說說吧。

我當年高考時,還是考前填報志願。因此,如果不是省裡穩定前十名的實力,沒人敢保證自己能考上清北的好專業。當時就是因此,我猶豫了一番後,還是選擇了放棄清北。基本出發點就是選專業比選學校更重要。

現在看起來,沒去清北對我的長期發展還是有影響的。畢業後入職,人們說起清北生,明顯比其它學校更高看一眼。沒人會去關心這個人是否是垃圾專業,高考成績甚至可能比我低不少。

入了清北的“差專業”,完全可以選擇在校內選修其它專業,基本不影響就業。更何況,我不覺得這些專業真的就差了。現代中國已經進入了準發達國家水平,任何專業,只要你能做到國內一流水平,前景,也包括錢景都不會差。也這一點,在清北都有巨大優勢。

總之,選專業優於選學校,這一點對大多數院校可能是成立的。但是,一定記住這個但是,清北除外!


悠爸講科學


就拿我家親戚的孩子舉例吧。他是2019年參加的高考,清華附中的,據他說,今年他們班好像27個清華的(全班40人),這些人報的專業是清華計算機、電子、經管和醫學(清華協和),生化環材和物理確實沒有人報。


獨行俠174075369


這個問題,我是一個經歷者。當年小女高考過清北線,清華承諾生物和化學工程,北大承諾化學。全家人合計後,去了復旦金融。學校失望,當地主管教育領導登門做工作。多年過後,去清華的同學年薪二十幾萬。而小女年薪達八十幾了。


用戶3227576953943


假設A同學和B同學高考分數一樣,一個選擇去清北讀材料,一個選擇去復交、武大華科讀cs或金融。他們會有什麼不同?

他們畢業後,A同學拿簡歷去投材料類崗位,材料類平均起薪6500(應屆生求職網數據),清北學校好,多幾千,差不多拿到1萬每個月。

B同學拿簡歷去投金融崗位,金融類平均起薪1萬1(應屆生求職網數據),復交、武大、華科也是好學校,保守估計,差不多能拿到1萬5。

對專業的興趣放在一邊,僅僅看薪資,你怎麼選?

答案很簡單,也很殘酷: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讀cs和金融是最快階層上升的渠道

1、即使是清北的畢業生,材料、化學、農業等冷門專業就業起薪也遠遠低於第二批次985高校的金融和cs專業

根據麥可思針對各專業各學校畢業生起薪和畢業後五年、十年的薪資調查,985高校cs和金融行業不論是畢業起薪還是五年、十年後薪資都高於清北從事冷門專業的同學。筆者認為很正常。

2、個人薪資和待遇,很大部分與所在行業有很大關係。

行業決定薪資已經不是秘密了,很多人的高薪其實來自於行業紅利

。金融和cs行業又恰好是趕上紅利的一波行業。過去十幾年內,這兩個行業的飛速發展,加上國家的扶持,產生了很大的資金流,處於其中的就業者享受的高薪也是行業發展的一大波紅利。

相比而言,冷門專業,即使是清北的冷門專業,很難從行業發展中獲得紅利。

3、普通家庭的孩子,讀金融或者cs是提升階層的快捷渠道。

所謂一代學工業、二代學經濟、三代學藝術。說的就是家庭積累對專業選擇的影響。對於富裕家庭來說,工作只是興趣愛好,那麼什麼專業無所謂。作為還在積累中的普通家庭,孩子選擇cs和金融就是意味著更高的起薪和收入,而這些收入不論是對自身發展,還是對下一代的積累都至關重要。

所以現實情況看起來,就是選其他985的金融和計算機,也不選清北材料專業。


小丹教育佳


作為材料專業出身的我,看到這種問題難免感嘆一番!本人211院校研究生畢業,專業就是材料工程,四大坑之一!

清華施一公說過,對清華畢業的理工科專業畢業生轉頭金融感到可惜!

我想說的是,是什麼讓他們都畢業了還要費勁往金融行業鑽呢?讀研的時候都不是很明白,工作後的我找到了答案!現在給大家分析一下材料專業。

畢業後做研發是材料的就業方向之一,這部分比重很大!但是新材料的研發國內本身毫無優勢。不論是基本的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還是有機材料,國內都處於落後階段(不排除有個別領先國際,但總體上落後是事實)。這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國內企業技術落後導致在國外公司面前缺乏競爭力,最終結果就是國內企業缺乏盈利能力,不掙錢怎麼能給員工更好的工資呢?而且材料技術很難仿製,沒有配方可能你一輩子也弄不出來!所以長期落後是事實!這就導致你的工資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增長。能考上清北,說明家庭背景還可以,早就看清這些問題了!只有我這農村來的還在傻傻堅持!

再說金融類,我只說一點,目前A股金融和房地產幹兩個行業利潤佔整個A股65%!誰在掙錢?創造財富的製造業已經被他們吸乾了!那麼這是誰的問題呢?不說了,我去搬磚了!


豆漿配油條Lala


本人是材料學碩士,211學校。談談我對這個專業的一點看法。

材料學可以分為金屬材料、無機材料。金屬材料裡面還可以細分為金相、焊接、防腐等,無機材料可以分為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等等。

這個學科本科就業面不寬,主要是鋼鐵、機械、鋼鐵深加工方面的,焊接專業就業面和需求一直不錯。無機材料可以去化工廠,就業面一般。

這個專業考研考博都比較方便,考研考博的比例很高,估計考研的在60%以上,考博的在40%以上。從這個深造比例就可以看出,就業預期真的一般。

因為研究生和博士很多,就業面更加窄,只能去一些鋼廠當技術員或者研發中心或者研究所,還有小部分去學校當老師了。

從我的同學就業情況來看,很多都是改行了做專業相關的銷售工作了。真正在研發一線的不多了。

至於清華北大畢業的材料學本科或者碩士,就算水平很高估計就業前景也一般般,博士會好一些,985學校A級學科博士或者中科院物理所金屬所畢業的博士,可以去高校或者研究所。

這個學科真到了博士級別,找個工作不難,但是待遇不一定很好。因為你想去高校或者研究院都必須有點成績,要幹出成績很難,重要是導師推薦,導師如果是院士或者行業大拿就另當別論了。首先你需要真的喜歡研發,每天看文獻做實驗分析數據真的比較枯燥,不喜歡的不要學這個。關鍵是要在碩士時跟對導師,名師才能出高徒,在這個行業真的不是一句空話。導師能在就業時幫你很大忙。

也有些博士出國深造,做出了一些成績,以國家青年計劃或者長江學者之類的身份回國,通常都能進好的研究機構和大學,也會給不錯的待遇,但是能達到這些要求的比例就很低了。博士畢業至少27歲吧,能夠做出成績至少30歲以上了。

這個學科國內研究水平確實不如國外,尤其是日本美國,你要想幹出點名堂,恐怕出國留學也是必須的,研究環境和待遇比國內要好。但是這意味著你要不斷的學習、研究學習、研究,還是那句話,不喜歡千萬別來,你堅持不下來的。


風的力量wf


除了清北,專業比學校重要!

我女兒今年分數完全可以上個985高校,但又不太高,填志願時很糾結。

一、地域比較偏遠地區的985果斷放棄了。因為女孩,見識很重要,政治、經濟、文化發達的中心城市吸引了全世界優秀人才,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變優秀的概率更高!


二,若選擇經濟發達城市的985,她只能專業調劑。四年,讀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多不爽。一部分學生因為不喜歡所讀的專業,出現迷茫,無目標心理狀態,最後逃學掛科,甚至退學。所以,她最終選擇了一所北京的雙一流211高校,錄取了自己喜歡的專業。現在暑期志氣滿滿,都提前學習了,對自己四年的大學生涯開始了初步規劃。




人就一輩子,選擇自己所愛的行業,學習、工作本身就成為一種樂趣,不枉此生!


江南梅娘


北大清華後30%分數的,可能會和復旦交大前20%分數有交叉,這主要是因為北京對上海沒有什麼優勢,而北大清華的品牌有相對優勢,如果考生堅持自己專業興趣或追求熱門的話,這百分之二三十的考生會掉進復旦交大。比如一個考生非常喜歡數學,但他夠不上北大數學系,又不肯去學北大的生物或地質,那最理想的選擇就是復旦數學系。復旦和北大的重複率還是很高的,甚至優勢學科都重複。這種夠北大分數線的學生,其實連科大浙大南大都幾乎掉不下去了。更別說武漢大學。

現在大學招生,其實就是捉對廝殺,北大和清華掐,復旦和交大掐,科大和浙大掐,為了吃相好看一些,還弄一些提前批。但在優勢專業面前,後者很難超越前者。就是復旦數學系的招生分數肯定幹不過北大數學系,交大計算機也幹不過清華計算機。在平行志願前,復旦接北大,科大接復旦。據我所知,現在北航的最高分能翹到交大的分數線,他們已經非常高興了。武大華科的分數線,比北航還要低十分。他們能從南大手裡搶到機會已經很開心了,就不要去蹭北大了。北大清華是各地中學教育局的政績,臉面。


笑著向歷史告別


這很正常,我是湖北的,今年我家孩子高考684分過清華大學分數線,清華大學推薦專業是法學、人文社科和航機動三個專業,孩子喜歡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去了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Leee試點班,並且同時是上海交大致遠榮譽計劃工科班學習。清華北大固然是第一第二,但是華東五校也非常不錯。特別是交大、浙大、中科大、復旦、南京大學他們實力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