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兒子將女兒送人,如今女兒拒絕贍養父母,女兒:父母恩已還清

生活在一個“男女平等”的時代,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然而在幾十年前,很多偏僻的地方,“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蠻嚴重的。很多父母都認為,生了兒子才能延續香火,自己才算是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為此,有些家長甚至為了生兒子,不惜將女兒送人撫養,也是蠻叫人唏噓的。

玲玲還不足一歲的時候,就被親生父母送了人,只因為她不是一個男孩。親生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一心想要兒子,於是才有了這一幕。

為生兒子將女兒送人,如今女兒拒絕贍養父母,女兒:父母恩已還清

不過幸運的是,養父母對玲玲很好,一直將她當成親生女兒對待,在玲玲的心中,早已將養父母當成親生的了。

沒想到當她成年之後,將她拋棄的親生父母卻上了門尋親,直言讓她給他們養老。玲玲又生氣又委屈,質問他們憑什麼,結果對方卻說,因為她這條命是他們給的,她有這個責任。

為生兒子將女兒送人,如今女兒拒絕贍養父母,女兒:父母恩已還清

玲玲氣極了,便回道:“都說母慈子孝,你們生了我卻不養我,如今憑什麼要我養你們?你們的恩情,早在你們將我送人的時候就沒了,我不欠你們的。”一番話懟得對方啞口無言……

“重男輕女”的為危害

1、將兒子養廢

如果父母眼中只有兒子,將兒子當成命一樣的寵愛,那麼孩子很可能會恃寵而驕,變得越來越不懂事。

從小被嬌慣長大的男孩,還可能成為“媽寶男”,不僅自身沒有本事,還非常的沒主見,彷彿“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和社會歷練。因為父母的溺愛,孩子很可能一輩子長不大,將來就這麼毀了。

為生兒子將女兒送人,如今女兒拒絕贍養父母,女兒:父母恩已還清

2、女兒受盡委屈

父母不看重女兒,說實話,受到更多傷害的還是女孩子。她們本來就是無辜的,對於降生到哪個家庭毫無選擇權,結果出生後還得不到父母的重視和關愛。為了自己的哥哥弟弟受盡了委屈,太讓人心疼了。

打個比方,《歡樂頌》當中的樊勝美,就是這種思想的“犧牲品”,從小到大,因為自己的哥哥和父母受盡了委屈,就連長大了也擺脫不了這種命運。她的委屈、絕望,沒人體會得到,讓人心疼。

為生兒子將女兒送人,如今女兒拒絕贍養父母,女兒:父母恩已還清

為什麼會有“重男輕女”思想的出現?

1、生理因素

男性的身體構造決定了他們的勞動能力比女性強,所以從很久之前開始,我國就出現了一種“男人當家作主”的思想。既然男性的能力更高、價值更大,自然的,父母也就會更傾向於生兒子了。

2、養兒防老

就我國目前的現狀而言,父母老了的時候,一般都是跟兒子住在一起,由兒子兒媳負責養老的。所以,很多父母都會覺得,養兒才能防老,既然自己晚年要靠兒子,那麼年輕的時候多疼愛兒子也是沒錯的。

為生兒子將女兒送人,如今女兒拒絕贍養父母,女兒:父母恩已還清

3、女兒是外人

生了女孩,女兒總有一天是要嫁人的,到時候就是外人了。不跟自己生活,生的孩子也不跟自己姓,老了的時候也不給自己養老,既然如此,那麼自己當然更喜歡、更看重“自家人”,也就是兒子了。

有兒有女,家長應該怎麼做?

1、公平公正

說到底都是自己生的孩子,現如今,不僅男孩子會給父母養老,女孩子也可以。所以,父母應該拋卻顧慮,兩個孩子一起疼愛才是,一碗水端平,兩個孩子才能和諧相處,也才能健康長大。

為生兒子將女兒送人,如今女兒拒絕贍養父母,女兒:父母恩已還清

2、不將兩個孩子比較

兩個孩子,是兩個不同的個體,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居然如此,家長不該總是將兩個孩子互相比較,分出高低。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如果父母老用孩子的短處來攻擊、刺激他們,很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