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歷史文化概況


平涼歷史文化概況

平涼市地處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甘肅天水,北倚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是甘肅東部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承接中東部省區產業轉移與開放開發的“東大門”。全市轄涇川、靈臺、崇信、華亭、莊浪、靜寧6縣和崆峒區及平涼工業園區,總面積1.1萬平方公里,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91萬人。

  區位優勢。平涼地處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是古“絲綢之路”東端的交通要塞,是甘肅東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重鎮和區域性中心城市,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平涼不僅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公路樞紐,也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312國道橫穿全境,寶中鐵路縱貫南北。特別是西平、天平鐵路以及銀武、平定、西長鳳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平涼將成為貫通西蘭銀三條高速、三條鐵路的重要交通樞紐,區位優勢和交通戰略通道作用將更加突出。

平涼歷史文化概況

  歷史文化。平涼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周朝先祖就在涇河流域創造了比較先進的農耕文化。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歷史上曾孕育出世界針灸醫學鼻祖皇甫謐、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趙時春等彪炳史冊的傑出人物。境內歷史文化遺存眾多,現已發現仰韶、齊家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2257處,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5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9件。崆峒山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獨具魅力,出土的佛舍利金銀棺、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盒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之最”。與少林、武當、峨眉齊名的崆峒派武術等10多項民俗民間文化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深厚的文化積澱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開放的區域文化特色。

  自然生態。平涼屬於半乾旱、半溼潤大陸性氣候,海拔在890--2857米之間,年均氣溫8.5℃,年降水量420--600毫米之間,平均日照總時數2144--2380小時,無霜期156--188天,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生態良好,資源多樣,森林覆蓋率31%,盛產小麥、玉米、洋芋、穀類,有“隴東糧倉”之美譽,黨參、黃芪、甘草、冬花等150多種中藥材和山藥、百合、蕨菜等特色農產品豐富多樣,是甘肅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西北重要畜牧業基地和中藥材產地,是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基地和農林產品基地。

  自然資源。全市煤炭地質儲量650億噸,已探明儲量97.26億噸,石油資源量4.3億噸,石灰石儲量30億噸,原煤產量、火電裝機容量分別佔甘肅全省的一半和五分之一,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全省最大的煤電化產業基地。旅遊資源遍佈全市,境內有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崆峒山、森林公園雲崖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南石窟寺、涇川王母宮、崇信龍泉寺等自然景觀100多處,魅力獨具、聞名遐邇,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顧客最滿意的十大風景名勝區”和“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

  發展基礎。經過歷屆班子和廣大幹部群眾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培育形成了煤電化、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打造推出了“平涼煤電”“平涼紅牛”“ 平涼金果”“ 平涼旅遊”四大產業品牌,現有火電裝機容量420萬千瓦,煤炭產能2914萬噸,煤制甲醇60萬噸;肉牛飼養量113萬頭,“平涼紅牛”成為全國唯一的活牛類證明商標;蘋果栽植面積累計達到260萬畝,年產量超過100萬噸,“平涼金果 ”成為國家商標局註冊的第一個市級蘋果類證明商標;崆峒山、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建設快速推進,養生產業初具規模,旅遊接待人數、旅遊綜合收入連續多年排在全省前列,成為甘肅東部極具吸引力的旅遊熱點城市。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5.17億元,增長2.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7.89億元,下降3.6%;第二產業增加值103.89億元,增長1.3%;第三產業增加值203.39億元,增長4.8%。

  進入“十三五”時期,平涼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上。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黨建統領,“四化”統籌,交通先行,產業支撐,決戰脫貧,決勝小康,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