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官村為何要改名中關村?北京的中關村曾經是太監墳場嗎?

現在的中關村是一塊寸土寸金的風水寶地,以“中國硅谷”著稱。但幾十年前中關村卻是一片淒雨冷風的太監墳。

中關村,原本叫中官村。中官就是太監的意思。中官村原本就是太監墳場。

中官村為何要改名中關村?北京的中關村曾經是太監墳場嗎?


悲哀的生命:

中國古代,有一種男人很悲哀,他們就是宦官太監。通常一提起太監,大家都很鄙視,覺得他們變態可憎。

確實,歷史上確實出現了很多禍國殃民的大太監,比如說張讓、魏忠賢等。但這樣的人只是太監中的極少數。絕大部分太監是社會最底層窮苦人家孩子,為了不被餓死,尋個活路,才出此下策。他們孤苦一生,勞累一生。老了以後被轟出宮,死後不能入祖墳,被埋荒溝,埋草甸,無人祭奠,無人掃墓。

中官村為何要改名中關村?北京的中關村曾經是太監墳場嗎?


太監失去了男人引以自豪的命根子,他們這一生,活的憋屈,死的悲慘。所以,每次又有太監去世,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太監們都很傷感。

中官村的由來和變遷:

後來,有人提議,我們有錢的太監多出點兒錢,在北京西郊買一塊地,作為太監的墓地。起名中官村。等大家死後,全都葬在那裡。

中官村為何要改名中關村?北京的中關村曾經是太監墳場嗎?


年紀還輕的太監在宮裡多掙點錢,年老體衰被轟出宮後,就在中官村居住。維護維護陵園,打掃打掃墓地。等死後也埋在那裡。“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都是太監,不被世人接受,就自己抱團取暖,在中官村,大家生死都居住在一起,互相照料吧!

大清朝被推翻後,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太監們被砸了飯碗,太監製度被廢除,太監們沒有後代,漸漸地,中官村墓葬沒人打理,逐漸荒蕪。

中官村為何要改名中關村?北京的中關村曾經是太監墳場嗎?


中官村改名為中關村:

新中國成立後,中官村附近被規劃成首都文教區,大批高校遷移到這裡。改名字勢在必行。於是在大文豪郭沫若和北師大校長陳垣先生的提議下,將中官村改名為中關村。

一字之差,天壤之別。今天的中關村今非昔比, 5千多名博士、一萬多名碩士、18萬學士群體,還有各種高新科技企業隨之入駐。給中關村帶來了無限的生機。這樣的陽剛之氣,早已調和了曾經的陰柔之氣。將中關村的悽風苦雨一掃而光。

中官村為何要改名中關村?北京的中關村曾經是太監墳場嗎?


多一份寬容吧:

僅僅幾十年,中關村就滄海桑田,令人感慨。直到今天,說起太監來,我們還是聯想到很多很多故事,大多是壞人壞事,其實,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對他們抱有偏見的緣故。他們是一群可憐人,絕大多數是勤勞樸實的。我們應該多給他們一份同情,多給他們一份寬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