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溧陽管氏《昭格堂》先祖之像贊


宗祠文化是國人敬畏天地、崇拜祖先沿襲了幾千年的傳統,自古以來,上至皇家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不通過祭祀的形式與祖先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而宗祠中所立先祖塑像,都是從家譜中的像贊所擇選。所謂像贊,一是先祖肖像,二是讚語,圖像加讚語稱之為像贊。而讚語就是以相貌、業績、功德,畫龍點睛地予以頌揚。不過像贊介紹的是家族先祖遺公,撰寫像贊者,大都是當代或後世的名人、學者。像贊的內容並不一定都能做到遣詞公允、恰如其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字裡行間中都會充滿敬仰和崇敬之情。

江蘇溧陽管氏《昭格堂》先祖之像贊

壇笑天書法《昭格堂》

在我麓管氏宗譜中就數列了像贊,從錫公到始遷祖以及分支先祖等都有詳細記述,特別在譜首就有五位像贊,這都是以德、爵、功、文著稱的祖公。為傳承管氏文化,就麓管氏(昭格堂)的家乘中探究先祖公像贊,從中瞭解管氏先祖的高風亮節之英哲。

公像溯源

1、 錫公像贊

世以譜傳不能以像傳能以像傳者必先人勸業者於當時道德鳴於斯世乃能留其像歟凡慕容雖盛不久者以無譜之故也管氏譜像燦然相傳曆千百年而不朽子孫瞻先人之像讀先人之譜而不興起仰止之思者未之有也

——文天祥

譜載錫公為唐中書令,根據資料顯示,唐中書令的職務為三省長官,品級本為三品官職。也是幫助皇帝在宮廷處理政務的官員,中書令負責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責任重要。約比現在,中書令差不多就相當於國務院總理。現在的最高行政命令一般都是國務院簽發的。但是唐朝中書令下書都是奉皇帝旨意,再由門下省審查。所以,錫公是唐朝管氏最高的行政長官,特別錫公像贊請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文天祥來執筆,可以想象錫公之影響,是相當的深遠。立錫公像,然是管族之自豪,門庭之榮耀,也是延祖之澤,無可置疑。

2.伏淵公像贊

丰姿偉幹天挺奇英笑顏若掬怡怡可親雖逍遙乎世外實寬綽乎經綸即種德而無所施用遂開基而垂褡後人為初遷之鼻祖享百代之明禮

——方孝儒

作為麓管氏後人都知道,伏淵公就是我們麓的始遷祖宏三公。而為始祖寫讚詞的方孝儒同樣與宏三公都是元朝臣民,可以說是在同一時代。短短近百字內容,也是高度概括了我管氏始遷祖的形容為人。“笑顏若掬,怡怡可親”說明為人低調,慈祥厚道,其“經綸即種德而無所施用”繼而“享百代之明禮”。所以,立始公祖像,也是當務之重,更是家廟之歸宗。

3.師復公像贊

儒林儀錶國家棟,

梁風雲翰墨錦繡。

文章駕長虹於寥,

廊廳鳴鳳於高崗。

——魏了翁

管師復,浙江龍泉人,號臥雲先生,錫公世系第七世代,一生擅長寫詩,著有《白雲集》詩集,當時宋神宗想要授給他官職,但被他拒絕。其中“滿塢白雲耕不盡,一潭明月釣無痕”詩句寫出了為官不仕,樂於過“耕雲釣月”的山野生活,成為傳世佳話。同時也說明他對名利之淡定,在當今浮躁社會里,立師復公像,也可作為我們管氏後人的一面歷史鏡子。

而對於這樣一位清高之儒家,南宋學者、端明殿學士魏了翁對管師復作出了極高的評價,而且家譜中記載,此公有皇誥,所以也是當立之公像,更是擴大影響的作用。

4.繼宗公像贊

偉才碩望

絕俗精標

胸懷圭壁

珠璣揮毫

書翰奕奕

德業其昭

天生英哲

文士之翹

——方孝儒

管繼宗,錫公世系第十五世代,宋朝紹興年間的翰林學士,“器度凝遠,資識明敏,宏才懿行,足以羽儀”這是誥敕上對管繼宗的評價,可見宗公當時在朝野的聲望是相當的明煌。同樣,二百多年後的大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思想家方孝儒對其作出的高度概括和讚譽,要知道方公的文律是相當高尚,《明史》說,“方孝孺,工文章,醇深雄邁。每一篇出,海內爭相傳誦。”說明繼宗公從南宋到明代仍然影響深遠。立繼宗公像,也是明示管氏後人敬仰“書翰奕奕,德業其昭”。

5.雲軒公像贊

緬懷軒公頭角崢嶸既淵 亭而嶽峙亦骨*而神清慷慨樂捐好善之心不泯懷仁務義踴躍之氣常生*惟沉潛乎道德是故勃發乎肫誠彷彿逍容於千載彌想像乎英靈。

——龍潛鄔智題

江蘇溧陽管氏《昭格堂》先祖之像贊

關於雲軒公,雖然從管氏宗譜中查不到相關詳細資料,但其像贊中說明祖公是一位非常仁慈仗義之人,其贊曰“樂捐好善之心不泯,懷仁務義踴躍之氣……”。因為資料有限,無從考證,僅此像贊所述。

江蘇溧陽管氏《昭格堂》先祖之像贊

建設中的《管氏宗祠》

現在麓管氏(昭格堂)宗祠從2019年3月24日奠基以來到今日也整整九個月,如今在雲生會長的統一領導下,在立成、國洪和建才的管理督促下,已全面竣工,並將於本月28日(星期六)上午舉行落成典禮。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回顧過去,感慨萬千;展望未來,躊躇滿志!陽曆新年即將來臨之際,再次祝福天下管氏所有宗親:節日快樂、幸福安康、心想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