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到中年,不要跟老人較勁,尤其是家裡老人”,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一句兩句自然不會計較了,要分什麼事情吧,我婆婆糖尿病腿部截肢在我家我伺候,其實她早一個月腿就疼的厲害,我早告訴她兒子趕緊上大醫院不過沒人信,在鎮醫院針灸服藥然後又去診所,那家診所醫生側面告訴我老太太不是小病。

緊接著去醫科大醫院在介入科醫生讓我們去找教授,我一聽知道壞了,人家教授說唯一的辦法就是截肢否則命保不住,有糖尿病都不愛接受推了多家醫院才肯收留,手術完一週回家,先在大姑姐家呆了二十多天來我家。

老太太跟我埋怨心情不好,我問他“走到今天這一步怪誰早讓你去大醫院你們聽嗎”,我伺候她累點正常誰都有老的一天,不過我沒有惹她當然不可能當她出氣筒了。


雨夜魔女


有人說人到中年,不要和家裡的人特別是老人較勁。大道理都懂。有時心裡真的不痛快。

說說我吧,以前和婆婆公公,奶奶,外婆。在一個鍋裡吃飯,飯菜家務都是我做。婆婆公公也辛苦掙錢,但是真的一分錢都不拿出來花。由於我和老公也是要掙錢的,再做所有家務和一日三餐,還要輔導個半大小子。一家七口,真的特別辛苦。三四年後,就分開我們一家三人過了。樓上樓下住著。

分開後我偶爾給他們買點肉,雞蛋,豆腐之類。後來偶爾下去給他們洗洗碗筷。再後來偶爾讓他們來樓上吃頓好飯。再再後來,做好了讓孩子端下去……到現在我什麼都不願意再去做!

是的,我計較了。我們一個鍋裡吃飯那麼久,我一日三餐做飯,洗碗,收拾屋子。冬天冷,凍瘡感染,婆婆都沒有念我一點好去洗次碗……我們做淘寶的,經常半夜睡,不管我和老公多忙,她都不會早起幫給孩子做頓早餐送去學校!

分家了,不管她多忙,甚至不舒服,星期天雷打不動的給女兒一家做好吃的。從來不叫我們下去,不叫就不叫吧,永遠裝出無辜的樣子,等你把飯做好了,她會在樓下說句,你們來樓下吃嗎?不吃就是你們自己不願意,不是她做了好吃的不叫你們!十次八次不要緊,三年五年都如此!哈哈有心叫的話,完全可以提前說,你們不要做飯了,姐姐一家都在,你們也來樓下吃頓吧。哪怕偶爾提前叫一次。也算是你對我好!

冬天樓上特別冷,樓下暖和,我們提過想讓孩子在樓下寫作業,孩子從小學到初中了,也沒見婆婆開口說來吧!

我家孩子說羨慕別人家,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給做好吃的。不像他,外婆家隔了幾個省,爺爺奶奶,你願意吃肉。她做了肉都是姑姑家吃。你不願意吃饅頭,她做了饅頭,非得一天叫三遍要你吃……真的,我特別羨慕別人家的和睦,偶爾看到抖音祖孫三代幸福的拍視頻的時候,都忍不住流淚。我沒有做好嗎?從我進門一起吃飯的幾年,在家裡,婆婆連垃圾都不用倒了!我一天叫媽的次數比他兒子女兒都多!可能很多人會說,是我不會溝通,但是我只想說,溝通?那是你們沒有遇到,暖不熱的心。

其實我心裡相當明白,不是我的錯,也不是婆婆不好,只是,她的女兒離得近,她覺得永遠可以不靠我!可是哪次病了痛了,給你送飯去醫院的不是我?!

說句心裡話,我真的不想跟她們計較,真的也想給孩子作個好榜樣,只是心裡越來越涼。真害怕哪天成了樓上樓下的陌生人。

家和萬事興!寫下這些,也告訴自己,永遠不要和老人計較,放下所有的雞毛蒜皮,心裡充滿陽光充滿愛!


王小能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人到中年不能給家裡的老人較勁。我66年的家裡父母健在,有時候也會鬧些不愉快,記得有一次父親和我聊天,好像是說你二奶奶都快99歲了,糊塗了,活這麼大年紀也不好,不知道大家聽到了這個問題,覺得如何回答最佳!我本來腦子轉的就慢,不知道怎麼回答!選擇沉默也不好,回答的話不知道說啥好啊,其實是活的沒有生活質量了,也是受罪!父親快八十了,也不能當著父親的面說這些,於是我就說了句好好生活別想那麼多!事後回想起來覺得,老父親可能是沒有安全感才這樣說的,我們沒到那個時候可能體會不到老人的難處!只希望我們中年人想帶孩子那樣帶老人吧!無論老人提出什麼問題都希望不要說出傷害的話。畢竟我們也會老的!有句老話說的好~上行下效,你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你的孩子會怎麼樣對待你!到時候別怨孩子就好了!無論怎麼樣他們老了我們做孩子順著點不要太較真!


藍月亮146025991


我65歲了,不敢妄稱老年人,因為我93歲的老母親還健在。所以也就中年人階段上靠,較勁,是兩者都生氣,我母親以中度老年痴呆,所以只有哄,你也叫勁,她更較勁,我的經驗是,她如果不吃飯,可一日多餐,她如果晚上不睡覺,這就更麻煩了,這就需要時間的陪伴,白天把如推到院子裡,看一看過往的行人也好。晚上實在還不睡,就只能靠點藥物了。老年人一般吃好了,睡好了就不會有其他問題。衛生方面,只能勤換衣服,多數老年人就煩洗澡,勤曬被子,勤換衣服。老人味會少很多。誰都會老,給老人較勁,沒有必要,因為伺候他們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


秋風正勁2


我是到了中年才跟老人較勁的,為什麼呢,年輕的時候經歷的事少常常被老公公牽著鼻子走,什麼都聽他家的,白乾活還被嫌棄😒,到了這個年輕才發現老人其實也會騙人,他們體力能行的時候也說他們是老人不幹活讓你端吃端喝,現在真正老了我也覺悟了,所以就計較了。


九月135319295


當我們人到中年,家裡的父母長輩也大都進入了老年階段,成了老人。有人說,人到中年,不要跟老人較勁,尤其是家裡老人。我認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客觀理智看待,合理應對。

一.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老人們有著多年的人生閱歷,各種生活經驗,社會經驗,人生經驗豐富。當我們遇到大事拿不定主意不知所措的時候,他們往往可以給我們很好地意見和建議,可以幫助我們理清頭緒,解決困擾。就像我們的後方坐鎮軍師一樣,為我們守著大後方。當然,也會存在著意見不同的時候,我們需要耐心的跟他們溝通,爭取得到他們的理解和認可。因為他們是真心的為我們考慮,希望我們過的好,我們儘量不要跟他們較勁,惹他們生氣。

所以說,他們就像我們家裡的寶貝一樣,家裡有這樣的老人,真的是我們的福分,我們要倍加珍惜,有分歧時耐心跟他們溝通,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家和萬事興,不要跟他們較勁。

二.家有一老,猶有一賊。

這裡的賊不是指小偷,而是那些不講道理,胡攪蠻纏,凡事總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體諒子女,還經常給子女找麻煩的老人。

前一陣大火的電視劇《都挺好》,我想很多人都看過。裡面的蘇大強,想必大家都印象深刻。這個老人,老伴剛去世就開始一出接著一出的各種作妖,攪和的三個子女都不得安寧。真的是讓人愛不起來,甚至好多人評論區留言,要組團去“滅”了蘇大強。

生活中可能沒有像他那麼奇葩到極點的老人,但是有時候有的老人某些方面多少會有跟他類似的情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這樣的老人,誰家遇到了都不好過。

如果家裡真有這樣的老人,子女不能一味地由著老人任性而為,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這樣子才能讓老人明白子女的底線和態度,學會反思自己,子女們也才會過得安寧一些。

三.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不管怎麼說,父母們將我們養大,這份情誼恩重如山。

無論父母老了以後變成什麼樣的人,我們都應該要善待老人,確保他們衣食無憂,儘自己所能讓讓他們老了以後能夠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所以說,當他們像老小孩一樣的喜怒無常,不講道理的時候,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我們只能多點耐心,多些陪伴,多哄著點他們,不要跟他們較勁。當牽涉到原則問題時,我們也要表明自己的態度和底線。這樣子才會讓雙方都過得開心快樂,也才是健康的父母子女相處之道。


我是木林森愛相隨,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歡迎關注我。如果您有情感上的困惑,歡迎給我留言,我將盡自己所能替您解答,謝謝。


木林森愛相隨


是的,人到中年,內心應該變得越來越豁達淡然,不要跟老年人較勁,更不要和自己家裡的老人去較勁!

年輕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稜角,看不慣的事情,老是要去爭個輸贏,糾結於一個對錯。

其實人到中年後, 慢慢覺得,生活中沒有那麼多需要去計較的事兒。什麼事情都看得淡了,沒有什麼事情是過不去的,爭個輸贏對錯又有什麼意義呢?

不要輕易的和老年人較勁,人家說老小孩兒老小孩兒,人老了也跟小孩兒一樣,你自己是個大人,你和一個小孩兒計較什麼呢?

尤其是在自己的家裡面,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對你的家人長輩,父母多一些關愛和理解,既使人老了可能很囉嗦,或是喜歡管你這管你那。

老年人的思想和我們可能會有一些代溝,我們不需要一味的去順從他們,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

但是,尊重和理解是必須要的,總之,把他們看作老小孩兒,哄哄他們開心,不要對父母不耐煩,不要去頂撞他們,儘量讓他們的晚年過的快樂一些,是我們做晚輩的責任。

善待自己的父母,就是在善待自己的晚年,因為你怎麼做的?你的孩子都看在他的眼裡。

家是一個講愛的地方,愛能包容一切。不要和家人講理,哪怕你再有理,你總是計較誰對誰錯,那麼你就會失去你想要的親情!


看見陽光就微笑


不是太大的傷害,太大的原則問題,就不要和老人計較了,以前子女多,老人都有偏向的思想,好吃的,好穿的,好的生活,好的工作,都有所偏向,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偏向一個,傷害另一個,那就要和老人保持距離,你可以偏向她,但不能以傷害我做為代價!


陽光65071987


陳群律師回答。希望幫到您。

您的問題是:

有人說“人到中年,不要跟老人較勁,尤其是家裡老人”,你怎麼看?

這個問題非常好,這話非常對。

人到中年,已經有相當的人生閱歷和工作經驗,在家庭裡是頂樑柱,上有老下有小;在單位也是骨幹,上面有領導,下面有部屬。

這時候的人,相當有主見,甚至有些固執。

同時,他們有一定的權威,不想聽命於別人。

正因此,他們在與老人相處時,常常讓人感覺就是在較勁。

特別是在家裡,他們更加放鬆、不掩飾、不拘束,因而,“較勁”的徵象更突出。

但是,這真的不適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2018修正)】   第十四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   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家裡的老人,是自己的長輩,或者配偶的長輩,那還是長輩。於法於德於傳統於家庭和諧,都應該注意相處方式。

一句話,家庭關係也要經營。

與老人較勁,哪怕不是故意的,也會嚴重影響到家庭氛圍、家庭關係,影響到相關人的心情,甚至危害相關人健康。

而老人,隨著年齡增長,可能越來越固執,越來越閉塞,甚至越來越痴頑。他們可能身體有恙,可能精力不濟,可能思想陳舊、思維混亂,您都不需要計較。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要講良心講感情講道德講傳統。

其實,把老人照顧好、理解好,於己、於老人、於下輩都是應該的,您為長輩包容,就是為自己的將來提供更好的保障。您在做,子孫在看、在學。


陳群律師


感覺不必要給老人較勁,畢竟也是自己的父母,做的錯與對,都要以寬容的心態善待他們,曾有一句話說的比較好,老變小,人到老年也會有小孩子的一種心理,善待他們就是善待自己,更是善待這個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