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妖怪手錶在日本很火,但在中國的人氣卻不高?

冰劍夜琴


妖怪手錶 估計關注遊戲的朋友們不會陌生,因為這是幾年前日本十分火熱的“子供向”作品,在小學生中廣受歡迎傳播,周邊更是被 BANDAI萬代 “承包”了(上一次這樣現象級的動畫就是 KERORO軍曹 )



遊戲同名動畫

首先 妖怪手錶 是同名任天堂3DS遊戲改編而成的動畫,屬於跨媒體計劃作品的一部分,這個說法是不是有點“熟悉”?其實 妖怪手錶 模式跟 Pokémon寵物小精靈 十分相似,同樣都是收集各式各樣可愛的妖怪,妖怪間屬性相剋還可以進化融合。


值得一提 妖怪手錶 中的妖怪一部分是源自於日本民間傳說,更多妖怪是多元文化結合的“產物”,例如人類生活的“陋習”演化的妖怪或者是靈感取材自外國的妖怪。跟中國傳統的妖怪有所出入,所以國內小朋友看起來有點陌生。


妖怪手錶 免不了跟 寵物小精靈 相比較

故事中小學5年級的 天野景太 偶然接觸到不可思議的妖怪世界,在困難的時候可以用硬幣召喚妖怪,並且可以藉助妖怪的力量對抗惡靈。作為“吉祥物”和主角的 地縛貓 算是 妖怪手錶 的靈魂所在,雖然靈力不強 卻熱衷於“偶像文化”(這點跟 KERORO軍曹 “不務正業”的設定十分相同,但關鍵時刻還是挺可靠),經常闖禍 笑點的製造者。


各地都開始引進 妖怪手錶 的動畫,所以 地縛貓 的形象開始深入民心,加上動畫的熱播,可以說在小學生間是“洗腦般的植入”。


問題就在於 妖怪手錶 動畫並沒有正式在大陸地區播放...因為早在2006年,廣電總局曾經下達過明確的禁播令,禁止在黃金時段播出境外動畫,這項禁令雖然沒有明確針對日本動漫,但由於國內主要的引進動畫就是亞洲鄰國的日本,因此日本動漫當然也是主力被“清掃”的對象... 而且日常動畫時段基本被國內的動畫排滿了,少了小學生的熱度動畫國內人氣當然急降!


地縛貓 為 妖怪手錶 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從開播的兩年間 妖怪手錶 已經成為價值十億美元的IP產業,是前面介紹的妖怪動畫無法達到的境界,當然 妖怪手錶 動畫本身從道具到造型就是設定為“吸金的工具” ,跟國內以玩具造型為動畫主角的套路無差,但跟 寵物小精靈 相比下妖怪角色的並非養成向的“寵物”設定,更具鮮活性。


妖怪手錶 的成功離不開人氣精準的定位,動畫內容相對“低幼”,但是小朋友不需要過於“繁瑣”的劇情,搞笑 + 可愛 更容易在小朋友間的傳播,而被小朋友“看上了”無論從玩具到日常周邊都是“第一選擇”,家長們也只可以“乖乖”掏錢包。


國內唯一跟 妖怪手錶 周邊聯動的估計就是麥當勞了,推出了幾期兒童套餐玩具,可惜因為陌生度令小朋友們都望而止步... 並不像其他動漫IP周邊銷售火熱


妖怪手錶 靠聯動或創新前進

Q萌活潑的妖怪造型給與 妖怪手錶 無限的可能性,例如跟 三國志、最終幻想遊戲的聯動,可以說是突破“次元”,之前館長也提及過 KERORO軍曹 當年有類似的遊戲聯動。而國內這幾年麥當勞推出的 妖怪手錶 玩具也“暫露頭角”,可惜國內動畫過多“阻撓”了其發展,人氣也是“水土不服”。


老實說從 妖怪手錶 開播到中後期,館長都感受到其製作團隊都是參照了 KERORO軍曹 的模式,特別是周邊相當“雷同”(畢竟都是被 BANDAI萬代 “金主爸爸”承包過套路接近),可惜同樣隨動畫的完結 熱潮終究會退去,綜合的勝利是相當難的一件事情,估計結果也是一樣。

( 妖怪手錶 《鬼王的復活》畫風突變)

隨著 妖怪手錶 邁入第五年,無論遊戲還是動畫都必須“突破”現有的狀態,給粉絲新鮮感。其中2017年上映的《妖怪手錶 陰暗面 鬼王的復活》無論從故事和畫風都“突變”,這次面向群體不再只是小朋友,加入恐怖陰暗的元素,更貼近傳統的妖怪動畫。


最讓人“驚喜”的是跟 鬼太郎 的聯動,電影中主角為拯救人類尋求幫助,來到 鬼太郎 等人居住的神秘森林。其中鬼太郎、眼珠老爹、貓娘、鼠男、撒砂婆婆、子泣爺和一反木棉 全員登陸,可以說是兩部妖怪動畫跨時代的合作,可惜目前電影的資源還未流出,所以無法深入評價。

( 官方推出的 鬼太郎造型的地縛貓 “貓太郎”)


玩具宅


因為沒中文看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