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再發微信朋友圈的都是什麼人?

高小寶0516


估計都是今日頭條的工作人員[呲牙][呲牙],或者不想讓自己和親密的親人同時知道自己的近況的人





孫來春林清軒創始人


這個我真的是特別有切身體會。就拿我來說。上大學那會兒,每天覺得時間特別多也挺閒。沒事兒就發一個朋友圈兒啊,我那時候還沒有朋友圈,就是空間之類的QQ裡面的。也就相當於現在的朋友圈吧。就是感覺每天喝個水吃個飯出去逛下街都得發一下,每天發生任何一點兒事情都得發一下。感覺只要我身上發生一點事情,不讓全世界知道一下就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哈哈哈哈!等到大學畢業上班兒了。發朋友圈的次數明顯就減少了。可能是時間少了吧,一整天都在上班,回去感覺。比較累就感,就想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會兒手機之類的。很少想著去發一下朋友圈,讓大家知道我今天發生了什麼什麼事兒。總覺得有點兒張揚。等到上班兒了,自己成了家,生了娃。就開始曬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娃兒每天曬娃各種曬。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已經結婚了,生了娃,哈哈哈!等孩子再大一些就很少很少發朋友圈,有時候一個星期發一次。有的時候兩個星期三個星期打一次。突然覺得沒有意思了。總覺得有些話有些事兒自己知道就行了,說出來又有什麼用呢?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要是好事兒吧。發在朋友圈裡有人會覺得你是在炫耀。不好的事兒吧。他在朋友圈裡讓別人知道了之後跟你關係好的頂多是關心幾句。那又有什麼用呢?總覺得自己更現實了一些。不再想去做那一些無用功。生活就是這樣。平淡無奇,每天重複一樣的事情。不想再引起別人的注意。只想平平淡淡的過好每一天。這才是真正的生活。不想炫耀只想低調。不想被別人同情,只想自己堅強。


暖暖263


第一可能沒有時間,比如我自己,天一亮寶寶們就醒來,給她們穿衣泡奶,吃完退出去溜達,一圈回來9.10點,自己抽空刷個牙洗個臉,在吃早飯,快11點做輔食,她們吃完玩睡覺了,哄睡約12點。睡覺中間收拾家裡洗衣服什麼的各種家務事,自己吃午飯,1個多小時她們醒來,泡奶洗奶瓶,完事哄她們玩,唱歌講故事什麼的,下午3.4點小點心伺候,又出去溜達一圈,然後天黑了,她們是典型的天黑就要睡,搞慢了哭的你懷疑人生。晚上還要泡奶啊換尿片啊什麼的。等她們睡著自己已經不想動,有時候手機放幾天都不碰,發啥朋友圈呀。



Allen金色茉莉


就說來來我的經歷吧!我之前也喜歡在朋友圈發一些生活記錄之類的…後來我玩了頭條之後就再也沒有在朋友圈發過東西了[捂臉]朋友還問我怎麼突然朋友圈裡就銷聲匿跡了…因為我有時間都把心思放頭條上了…漸漸的不發朋友圈就不想發了[尬笑]


香港同同媽咪的vlog


我就是從不發微信朋友圈的人。因為我是一個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想清楚想明白看清楚看明白才去做。自從有了智能手機,親戚朋友熟人和我添加微信之後,我每天就看朋友圈,這些人倒底發些什麼東西。看了一段時間微信朋友圈發的東西,便總結出經常發朋友圈是一些什麼人?一是顯擺,炫耀,從大的方面講,我有一個比較能幹善於投資的女友,她喜歡投資影視製作,還善於在健身房健身,還善於食繕飲食。她每天曬她的健美的肌肉,和一日三餐珍美可口的山珍海味,時不時曬影視投資回報收益,成捆的鈔票奪你眼球。從小的方面講,一般都是,坐飛機到那裡出遊啦,曬你曾經遊玩過的景點、三、五個人秀幸福感,或者秀夫妻美美感,女的懷孕了,秀肚皮感,生兒子啦,秀兒子感,有的人吃了幾十塊錢的快餐,秀餐感,三五成群到外野炊,秀野炊感,有的甚至看了一場電影,也秀幸福感;朋友聚會,秀大餐感,有的買了一件時髦的短褲,便秀短褲美妙感,有的在水溝裡釣了幾條兩指寬的鯽魚也秀出來,只要能秀的統統秀出來,生怕別人忘記了他的存在。因此發朋友圈的人不是顯擺就是炫耀,否則顯擺炫耀不了的人,就是好也秀壞也秀大也秀小也秀、無時不在秀。所以講大家就曉得不再發微信朋友圈是什麼樣的人。


了緣520


自從上了頭條,就不怎麼理會朋友圈了。

以前熱衷於在圈子裡發些生活中的碎片,旅遊景點、美食美照、孩子大人的;等等,自我感覺良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點贊留言熱度的降溫,都不屑一顧了:大同小異,沒有了新鮮感、剩下的只有審美疲勞。

再者你再發、連自家人都不捧場了。

熟悉的人也覺得你在眩富,好沒意思的!

而頭條上都是陌生人,喜歡也好、討厭也罷,與自己沒什麼關係。

想寫就寫、想發就發。

自己快樂是真的!



陳愛光


朋友圈是朋友瞭解你的一個窗口,所以,經常和朋友在朋友圈分享自己酸甜苦辣也是一種幸福的事!我就經常在朋友圈發些自己的和自己喜歡的東西!當然,我不要求朋友圈朋友看,評論,點贊什麼。一切隨便,而且我會註明不想看的可以屏蔽我。別人愛發不發,感覺個人心態不一樣。有的可能就不喜歡發,有的可能沒時間,也有的可能就是裝逼!還有的可能覺得發了丟他人,他比人高一等。總之什麼人都有。不是有句林子大什麼鳥都有嗎?反正我喜歡發。[呲牙]


依戀的海A


應該是一些,還在

苦海中掙扎的成人吧

越長大越孤單

於是也漸漸遠離了朋友圈

我們自認為自己的生活沒有多少需要別人點讚的地方

又或者認為

讓不是朋友的人評論一下

似乎沒多少意思

於是漸漸的,朋友圈被很多人遺忘在角落

佈滿灰塵

有一個學術名詞,叫

桶中人

意思是說,每一個人都像是藏在一個桶中

我們與他人交流,但僅僅限於桶壁的觸碰

從來不會觸及內心

朋友圈是一種對外展示的通道

我們鎖住了自己的內心

因此也不再願意與朋友圈裡的人

來分享此刻

所以

還在更新的朋友圈裡

各種廣告應該佔了

大半壁江山

慢慢的

我們變得不再反感朋友圈刷廣告

畢竟刷廣告的曾經是你懷著某種溫暖的記憶

而加的人

又或者,它們畢竟填補了朋友圈的荒涼。


輕聲夜話


人在不同階段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各不相同,不要陷入那種;手裡拿著一把錘子,就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是一枚釘子,頻發朋友圈的人,和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沒有什麼不正常,願意發就發,不願意發就不發,以發朋友圈評判一個人的生活,恐怕不那麼準確。





初見千山雪


都是些正常人啊!當然發朋友圈的也是正常人,每個人生活習慣不相同而已。把你的這份好奇心探索欲,投入到某個專業領域裡面去,你肯定會更有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