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地震我們都知道,但1933年那場大地震你知道多少?

石頭陪您觀教育


四川省阿壩州茂縣的北部,蒼翠的群山中鑲嵌著幾顆晶瑩的珍珠,這就是疊溪海子群。它是1933年地震時,在岷江及其支流松坪溝上形成的7個堰塞湖,羌民稱之為海子,長10餘公里。海子的出水口,是個狹窄的石山嘴,激流奔湧,水花飛濺,猶如白練長懸,珍珠閃耀,雲蒸霞蔚,十分絢麗。此地距成都300多公里,是一處遠近聞名的風景名勝區。

然而,有誰知道,在清澈碧綠的湖水下面,竟是70多年前被地震埋沒的川西北重鎮——疊溪古城。

疊溪古城位於岷江上游河谷東岸,舊屬茂縣水溝子區管轄。古城築於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年間(627年-649年),為駐兵重鎮,比茂縣城鳳儀鎮建得還早。城牆高1丈,繞城390餘丈,東面臨水,其餘三面靠山,呈斜方形。城南有玉津樓、祈雨臺。城北有玉壘古洞,洞上面的巨石上刻有“蠶陵重鎮”4個長寬各1米的正楷大字。城西有瑞芝石。古城在後蜀孟昶廣政十年(947年)為蠶陵縣城,民國二年(1913)改為蠶陵鄉。地震前,全城有300戶人家,計1200餘人,加上駐軍一個連和商旅行人,大概有2000餘人。

震前預兆

1933年8月地震前,松潘、茂縣一帶氣候變化異常,連綿不斷的暴風驟雨和大冰雹,導致山洪暴發,屢次出現地聲。疊溪周圍,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巖洞,著名者如較場壩附近的偷牛洞、祁珠寨後山巖洞,均深不可測,夜深人靜時,能聽到洞內潺潺的流水聲。進入夏季,洞內的流水聲愈來愈大,令人產生不祥之感。5月,松潘突降特大冰雹,雞蛋大的冰雹將青色屋瓦打得粉碎,山洪沖毀良田莊稼不計其數。6月,疊溪城東門外涼水井一帶發出如黃牛叫的地聲,且每至下午次數明顯增多,驚動全城,惶惶不安的縣民絡繹不絕地前往聆聽。不久,涼水井突然乾涸。鄰近各縣也出現了地聲、地光和動物異常等現象。

恐怖時刻

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恐怖的時刻,民國二十二年農曆七月初五(1933年8月25日)下午3時50分,疊溪發生了7.5級、烈度10度的大地震。據四川省地震局編纂的《疊溪地震》資料記載:震中區為疊溪東北12公里的沙灣,波及範圍北至陝西西安,東至萬縣(今重慶萬州區),西抵馬爾康,南達雲南昭通。震中區內的沙灣、疊溪、較場壩、猴兒寨、龍池等地瞬間天昏地暗,山崩江斷,群峰晃盪。疊溪古城剎那間被西北方向山崩塌下的岩石埋葬,2000餘人連哼都沒來得及哼一聲就墜入了死亡的深淵。山坡和臺地上的石砌房屋悉數倒塌,有的還隨山體的滑落消失得無影無蹤。

沙灣位於岷江東岸,地形平坦,是松(潘)茂(縣)大道上的一個驛站,有80多戶人家,居民大多經營茶館、飯店和騾馬腳店。地震那天,沙灣居民及商旅行客1000餘人一起被埋葬于山石之下。

地震時,銀瓶崖、大橋、疊溪三處崩塌滑落的山石將岷江堵塞,形成三大海子,使黑水河入岷江處的兩河口以上岷江段斷流,銀瓶崖埝壩以上江水被迫迴流,水位急劇上升,一兩個小時後就淹沒了沙灣和猴兒寨。兩天後,江水回淹至上游的普安小鎮;三四天後,江水倒注至泉水崖,淹沒了觀音廟,水位上升300餘米。至此,高山峽谷中出現了一片平湖,湖水隨群山迴旋曲繞,逶迤達15公里,寬約2公里,當地人稱為大海子。

這次大地震,導致山峰崩塌滑落,疊溪古城、沙灣、較場壩、猴兒寨、龍池及附近的21個羌寨全部被埋,另有13個羌寨石砌房屋悉數垮塌。總計死亡6865人,受傷1925人。

海崩慘劇

地震後第45天,即1933年10月9日晚7時,強烈的餘震引發了松坪溝、白臘寨等7處海子潰決,加之岷江上游松潘地區陰雨連綿,江水暴漲,導致疊溪埝壩突然崩潰。積水傾湖奔湧而出,怒濤震天撼地,兩岸陡峭崖壁隨之垮塌,大橋埝至疊溪埝之間的河床瞬間被塌落之山石抬高約百米!決堤之水浪高十丈洶湧澎湃,長驅直下,聲振天地,遠至10裡以外都可聽到。

勢不可擋的洪水,兩個多小時就衝到了茂縣縣城鳳儀鎮,半夜湧至威州鎮(今汶川縣城)、綿虒鎮,次日晨到達灌縣(今都江堰市),水頭仍有四五丈高。洪水挾帶山石泥沙,沿江兩岸的村寨、鄉鎮、橋樑、磨坊、城牆、街道、鋪面,或被濁浪怒濤掃蕩一空,或為山石泥沙掩埋,人畜逃避不及,死傷慘重。都江堰玉壘關下魚嘴處洪水流量約為10200米/秒,渠首工程如百丈堤、金剛堤、飛沙堰全部被沖毀,江心僅留下安瀾索橋的一個漿砌條石橋墩,邑人呼為“神仙墩”。狂瀉而下的洪水還衝破離堆公園伏龍觀後面圍牆,將荷花池、茶園一掃而光。伏龍觀門前的巨大鐵牛,被衝到了千米之外的塔子壩,埋入泥土之中。塔子壩上萬畝良田被淹,一千多間房屋被沖毀。

特大洪水退後,江邊到處是人畜屍體,斷柱殘木,河灘亂石之上,遍佈衝死的魚鱉蛇蛙,其狀慘不忍睹!災後統計,僅茂縣一縣,死亡人數就達2500餘人,加上汶川、灌縣及郫縣、溫江、成都、新都、雙流、崇慶、新津等地死亡人數,總共8000餘人,損失巨大!

災後餘患

地震和洪水破壞了無數場鎮和村寨,導致茂縣6000災民無家可歸,飢寒交迫,孤兒寡婦和老弱病殘更是掙扎在死亡線上。由於道路中斷,商品脫銷,造成物價飛漲。如草鞋原為1角一雙,災後漲至4角一雙;大號紙菸原為每條2元,災後漲至每條5元;清油原為1元3角一斤,災後漲至3元一斤……岷江疊溪段以下的難民逃往茂縣、汶川、灌縣3縣縣城,疊溪以上的難民則逃往松潘縣城。4縣地方士紳火速組織臨時救濟會,向富商大賈、善人義士勸募破舊衣物、糧食銀錢,以救濟這些不幸的災民。救濟會將難民安置在城內公房和寺廟中暫時棲身,每人每天可憑證到施粥處領取僅能吊命的一瓜瓢稀飯。過了一段時期,連施粥處也維持不下去了。救濟會又逼迫縣政府開倉賑災,領出少量青稞,磨成粉後發給難民充飢;協助青壯年難民四處尋找工作,自食其力,求得溫飽,渡過難關。


風塵素人


1933年8月25日(民國二十二年七月初五)下午15時50分左右,一場慘烈大地震悄無聲息的突降巴蜀大地,這就是20世紀著名的大地震之一——疊溪地震,又稱茂縣大地震。

據測算,這次大地震里氏7.5級,震中位於四川省茂縣疊溪鎮。這次地震有感範圍北至陝西西安,東到重慶萬州,南至雲南昭通,西抵四川阿壩。

據記載,地震發生時,震中的較場壩、沙灣、龍池等村寨昏天黑地,飛沙走石,聲震數里。

關於這次大地震造成的慘烈狀況,在當時四川政府向南京國民政府所作的災情報告中有一段描述:

茂縣疊溪鎮全部陷落,南北約三十餘里,東西約五十里,松平溝群山倒塌,岷江上游河流阻塞,松茂大道已無通路……人民傷亡財產損失為數極巨,全屯均受波及,房屋牆垣道路橋樑破壞甚多,實空前未有之奇禍……。

通過這段文獻記載不難看出此次強震之慘烈!

疊溪古鎮位於岷江上游,茂縣縣城西北約60多千米處,自古以來就是川西連接青海、甘肅的一個交通要道。此次強震給疊溪造成了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疊溪古城被夷為平地,城中所有建築坍塌殆盡。事後統計,因地震直接造成6865人死亡,受傷1925人,房屋倒塌5108間,牲畜死亡8878頭。

由於地震強度高,列度大,進而引發大規模地表變動,造成山體滑坡。大量下瀉的岩石衝入附近的岷江中,致使岷江干流被攔腰截斷。

除了岷江被截,強震還形成了數個大小不一的堰塞湖。由於河水流淌受阻,導致岷江河水倒灌,鎮後的疊溪古城盡數被淹。而那些堰塞湖由於湖水不斷上漲,終於在當年的10月9日發生潰決,這次潰決引發的大洪災,又奪走了2000多人生命。

事實上,疊溪大地震同其他大地震一樣,在地震發生前亦曾出現許多異樣。諸如:雞犬不寧、老鼠滿街亂竄、烏鴉慘叫、不明來歷的光,聲音等。不僅如此,地震發生當年,該地氣候同往年相比變化較大,極端天氣增多,強降水、冰雹接踵而來。

地震發生後,由於當時國力貧弱,國民政府沒有足夠能力讓災民獲得急時有效的救助,導致很多人僥倖躲過了大地震,卻葬生在了震後的洪水、疫病、飢餓當中。


小司馬說


我2002年騎遊經過疊溪鎮休息時,偶遇1933年7.5級大地震倖存者一王姓老者,聽其講述了當年山崩地裂古城被埋情景,太可怕,1972年發生過7.2級地震,當時在南坪感覺明顯,2008年5月12日,汶川八級地震,離茂縣很近,山被搖鬆了,一下雨,極易生成泥石流,危害極大。



茂縣等岷江沿岸屬高山峽谷區,又正處於兩大板塊結合部,印度板塊仍在向東北方向飄移,擠壓青藏板塊。故龍門山,岷江中上游一帶地震頻發,山體被震破碎鬆動,極易發生高位垮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地殼板塊為何會飄移?主要是受上地幔軟流層的對流運動所致。向上的對流運動區會撕裂地殼,向下的對流區域會使地殼受擠壓甚至沉滅。故地球表面會有滄海桑田之變。人類演變才二百萬年的短暫時間,雖看不到鉅變,但火山,地震是有體驗的了。 四川盆地屬揚子板塊,較為穩定。青藏高原中心區屬高原地貌,相對高差小於東南邊緣的高山峽谷區,發生上述次生災害相對較少。



有至親的朋友在四川上學,所以我永遠記得汶川地震,人心惶惶,朋友每天不敢睡覺,就怕地震啊。晚上被管理人員喊到操場睡覺,之後又有雅安地震,朋友在寢室又被震醒了,唉,真的好嚇人。出來上班在家也經常有強烈的震撼,希望能少點自然災害,希望科學技術能夠再次進步發展,能夠早早的預測到地震的到來,而不是在地震後才預測到!


重建家園,各方各面付出很大代價,建議那地方不宜修造房子,因為地殼變化地震引起災難,地質山土震松的,經過年久暴雨大雨產生泥石流,後無窮,美好家園包括風景民眾毀於一旦,痛苦的地震吏希這以後考慮。


一顆愛你的心


1933年8月25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疊溪鎮發生了7.5級強烈地震。疊溪鎮位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西北部,岷江上游。此地震造成無人傷亡,妻子離散。


大震時,沿岷江兩岸的銀瓶崖、大橋、疊溪三處崩下的岩石將岷江堵塞,頓時出現了三大埝壩。岷江主流斷流,銀瓶崖埝壩以上的江水被迫回激北流,挾沙石倒湧,兩小時後即淹至沙彎、猴兒寨。兩天後淹到普安,四天後湖水倒注至泉水崖,淹沒了觀音廟,水位上升300餘米。從此,高山峽谷中出現一片平湖,逶迤達三十華里,寬約四華里,稱為上海子。同時松平溝、水磨溝、魚兒寨溝等地山崩數處,形成大小海子十一個,淹沒了大量的田地和房屋
強烈的地震引起岷江兩岸山崩,城中心部分在劇震發生的幾分鐘內幾乎筆直地墜落,呈單條階梯狀地震的下滑距離達500~600米。 疊溪古鎮被埋在了堰塞湖裡,就是現在的疊溪海子。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有關部門多次對大小海子進行勘查和治理,在它的附近還建立了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對湖壩進行了疏導加固。 如今的“疊溪海子”已成為鑲嵌在川西北的一顆明珠,它不僅是當地人民的水源地,而且成為了一個旅遊觀光的聖地。


盲客


汶川大地震雖然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11年,但這場八級大地震所造成的人員財產損失卻是巨大的,近7萬人在這場大地震中失去了生命,財產損失更是無法計算。不過,1933年同樣發生在四川的另一場大地震,卻並不為人所知,這一場大地震,同樣是損失慘重。




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在四川省松藩縣和茂縣之間的疊溪鎮發生了一場里氏7.5極的大地震,共造成6800多人死亡。疊溪鎮,這個始建於唐朝,歷史悠久的川西古城,在這場大地震中幾乎被徹底摧毀,不僅建築淡然無存,而且引發了更為嚴重的地質災害。

里氏7.5級,震源深度達6.1公里,如此級別的地震,其破壞力是巨大的。大地搖晃,建築崩塌,強震還引發了岷江兩岸山崩,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更嚴重的是,崩塌的山體在岷江築起了銀瓶崖、大橋、疊溪三條大壩,岷江被攔腰斬斷,濤濤江水迅速倒流,所過之處,瓦舍無存,牛馬牲畜被沖走,山河變形,一派末日景象。

一場大地震,摧毀一座城



地震中心所在的疊溪鎮,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這裡是羌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地震發生後,由於救援不力,加上地處川西偏遠山區,道路阻隔,山高水遠,在長達三十天的珉水倒流中,疊溪壩內的江水淹沒大橋、銀瓶崖兩壩,江水外溢,把三個堰塞湖連成一片,湖水隨群山迴旋繞曲,逶迤四五十華里,最寬處達四五華里。同時松平溝、水磨溝、魚兒寨溝等地山崩數處,形成大小海子十一個,疊溪古城及附近21個羌寨無一倖免,全部被淹沒於水下,6800多羌族同胞,或死於強震,或死於滑坡,或死於江水倒灌。

疊溪大地震,是近代四川破壞力最大,損失最慘重的地震之一。千年疊溪羌城,就此從地圖上被徹底抹去,如今,當年形成的11個大小海子,依然有公棚和白蠟寨海子保存到了今天,被稱為“疊溪海子”。

地震餘威不減,震後第45天,又有2600人喪命



地震不僅引發山體滑坡,攔截河流淹沒平地,持續性降雨不僅對震區,甚至對救援都會產生巨大的阻礙。疊溪大地震發生時的1933年,中國正值多事之秋,當時主政四川的軍閥劉湘雖命令地方政府緊急派人前往災區賑災,但限於條件,賑災善後草草了事。在連日大雨的衝擊下,地方政府未能及時疏導,終於引發了嚴重而慘烈的二次災害。

10月19日,震後第45天,連日大雨不絕,岷江河水爆漲,不堪重負的白蠟寨公棚堰塞湖崩潰,江水超過警戒線。當夜,高160米的疊溪大壩崩潰,兇猛的湖水,夾雜著泥沙石頭沿江傾斜而下,“江中浪頭高達20丈許,吼聲震天,10裡之外皆聞。沿江村鎮、田園一掃而光,數萬畝農田莊稼被毀。”(引自《鳳凰網》),由於事出突然,人畜所逃不及者,皆被捲入滾滾江水中,數個羌寨被大水沖毀,2600多人葬身水底,造成了中國地震史上罕見的次生水災。




如今,疊溪大地震雖然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八十六年,但地震所形成的兩個海子卻一直保存到了今天。現在我們回訪當地,已經絲毫看不到當年地震的痕跡,只留下這兩個碧波平靜,鬱鬱蔥蔥的海子,在訴說著1933年那一場大地震,給人類造成慘重的災難。


大國布衣


四川在印度洋與亞洲板塊的衝撞區,其實離地震帶並不遠,也造成四川地區多災多難。2008年的汶川地震,曾經給四川與全國人民帶來痛苦。

Δ四川汶川地震

其實在1933年,四川還發生了一場7.5級的大地震。一座建造於唐朝,有著一千多年曆史的古鎮,從此消失在世人眼中。

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位於四川茂縣疊溪古城發生了一場地震。當天中午時分,天氣並沒有明顯異常。

而疊溪縣的人民正在熱火朝天的準備一場廟會,因為再過十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城隍廟會。在那一天,疊溪縣的人民會向城隍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然而到了當天下午時分,城隍爺似乎給疊溪縣人民開了玩笑。整個天空一片暗紅,地面開始出現裂縫。緊接著是地動山搖,飛沙走石。

等到三個小時的幾波強地震後,一切漸漸開始趨於平靜。然而留下的是一片廢墟,將近300戶家庭被埋入地下。

之前祭祀的城隍廟也不知道埋到哪裡,只有部分城隍老爺散落的石像,象徵著這裡曾經輝煌過。

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地震研究中心,都收集到了這次震動信號。而這曾經輝煌一時的疊溪縣,也被記入歷史當中。當地震過後,緊接而至的是瓢潑大雨。

由於地震造成山石崩塌滑落,造成岷江主河道被堵塞。接著連天的大雨,又使水位陡然上升。很短的時間就先後淹沒了沙彎、猴兒寨、泉水崖、觀音廟等地。

而江水的迴流,也在大山中形成了一片湖泊,大量的田地與湖泊從此被淹沒。最後該場地震波及到20多個羌寨,將近7000人死亡。

Δ震後形成的海子

四川是多災地區,但是這裡的人民從來沒有被打倒。一次次地震,一次次站起。希望科技越來越發達,儘可能減少地震帶來的傷害。

今天是五一二紀念日,希望逝者安息。


史之策


既然08汶川和1933的兩場大地震都有所提及,那麼我就說說發生在西海固的特大型地震。

 1920年12月16日 ,中國寧夏南部海原縣(舊中國)一帶發生的一次大地震。據1949年以後調查,地表斷裂帶從海原縣李俊堡開始向西北發展,經肖家灣、西安州和幹鹽池至景泰,全長200千米。此震為典型的板塊內部大地震,重複期很長。   

據記載,海原地震的發震時間為1920年(民國九年)12月16日20時左右。海原地震不僅是我國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級8.5級,海原地震的基本情況是:宏觀震中位於還海原縣的西安州、大溝門至幹鹽池之間的石卡關溝、哨馬營一帶,其經緯度35.38度,105.21度;震中烈度為12度,極震區包括固原、隆德、西吉、靖遠、景泰等縣,呈條帶狀,北西向展開。面積2萬平方公里,這次地震波及南下、甘肅、陝西、青海、山西、內蒙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四川、湖北、安徽、江蘇、上海、福建等17個省、市、自治區,有感面積達251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面積的1/4,是中國歷史上波及範圍最廣的一次大地震。極震區的海原、固原和西吉縣嚴重滑坡,僅在西吉縣的夏家大路至興平間64公里範圍內,滑坡就達31平方公里,在靖遠、會寧、靜寧、隆德4縣竟發生503處的滑坡。在固原縣的石碑塬一帶,發生了一個長達3500米的滑坡體,在會寧縣清江驛響河上游,滑坡體將2500米的一段河流堵塞,並在其上游形成了地震堰塞湖,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滑坡。大地震使東穴舟山區村鎮埋沒,山崩地裂,海原、固原等縣城全毀,大量房屋倒塌,人員傷亡極重,據不完全統計,共死亡23.4萬人,傷及不計其數。     

 由於海原地震釋放的能量特別的大,而且強烈的震動的持續了十幾分鍾,世界上有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次地震。因此,蘭州白塔山公園的廟碑上用“環球大震”四個字來形容這次大地震,是最恰當不過了。歷史碾過了一個世紀。今天,地震造成的許多遺蹟和景觀依然在無聲地訴說著那曾發生的一切。


Abbas


11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慘烈的8級大地震,造成近7萬人遇難,37萬多人受傷,1萬7千多人失蹤的人間慘劇。

親歷過那場地震的人,面對災難突然降臨時的惶恐無助,絕望悲愴,至今仍刻骨銘心。在地動山搖,天昏地暗的那一剎那,彷彿末日來臨,地陷房塌,滾石飛沙,山河變色,滄海桑田。成千上萬溫馨的家庭就此蕩然無存,無數的親人從此天人永隔。

(汶川地震現場)

其實,在四川歷史上,還發生過了一次大地震,這就是86年前的疊溪大地震。那麼,那場大地震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地處四川西北部的茂縣疊溪鎮,發生了一場7.5級的大地震。強烈的地震將大地撕裂,引發山崩地陷。千年古城疊溪,眨眼間消失殆盡。城中6000多軍民幾乎全部遇難,無一倖免。死裡逃生者,不足20人。

疊溪城歷史悠久,自古為羌人繁衍生息之地。據《茂州志》記載:“(疊溪)貞觀時築,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於丁玉討復故地,命指揮童勝復築,高一丈、圍三百九十丈,門四,成化間重修。”

這座始建於貞觀年間的千年古城,歷來為軍事重鎮和商貿集散地。

漢武帝劉徹在此設蠶陵縣。唐代時,更名為翼針縣。明太祖朱元璋在此駐軍,設置疊溪千戶所。後蜀年間,為蠶陵縣城。清代時,為疊溪營。民國時期,改為蠶陵鄉。

古城對面遺留有“擂鼓山”和“點將臺”,城外設有“校場壩”,城北有“玉壘古洞”,上書“蠶陵重鎮”幾個大字。

疊溪鎮自古就是西出青海和甘肅的必經要道。這裡常住著300多戶人家,城內石板街道兩旁,商鋪林立。飯店布行、米鋪藥鋪、當鋪銀號、茶坊酒肆一應俱全。來往商旅軍民,摩肩接踵,絡繹不絕,一派繁華。

(疊溪鎮在地震沉陷中形成的海子)

有著如此厚重歷史和美麗風景的古城,在大自然面前,卻顯得如此羸弱和不堪一擊。

地震發生前,茂縣一帶出現很多預兆。氣候變化無常,時而酷熱難當,時而狂風暴雨,間或冰雹傾瀉。疊溪城附近的巖洞中,經常聽見如牛吼的地聲,尤以下午為甚。居民們議論紛紛,併成群結隊地前去聆聽。城內清澈的水井,突然渾濁不堪,後來乾脆乾涸了。山上的野獸在大白天進入村莊,家畜狂躁不安。

地震發生的一剎那,人們聽到從地底下傳來怪響。從最初的細若遊絲,到後來的聲如滾雷,直至地動山搖,山崩地裂,飛沙走石,煙塵瀰漫。整個疊溪古城,在數十秒鐘之內,全部陷入地下數十丈,被周圍的崩塌的大山掩埋覆蓋。城內的數千居民,甚至還沒來得及喊出“救命”之聲,就已經被大地吞噬。

當時恰逢農曆七月初五,村民們正在籌備10天后的城隍廟會。很多人聚在一起,忙著手中的活計。城隍廟裡有一個村民正斜靠著牆休息。巨大的響聲,一下驚醒了他。他突然發現,自己的面前出現了一條深不可測的裂縫。而他所在的廟宇,竟然有半邊懸在了半空。等他慌忙逃出來時,城隍廟如斷線的風箏,一頭栽倒進了地縫中。

正在城裡一所學校上學的學生,後來回憶,地震發生時,他快速地想從樓梯上跳下去。不想樓下的石板居然一下蹦起來,彷彿是在迎接他似的。

正在山上種地的百姓,被從河東岸山坡上直接拋到了河西岸。

地震導致的山體滑坡,堵塞了岷江河道,形成了10多個堰塞湖。其中有3個堰塞湖面積寬廣,水量龐大,後來分別叫做大海子、小海子和疊溪堰。

地震之後,隨之而來的是暴雨如注。這些堰塞湖的水位急劇上升,在短短的兩個小時之內,就淹沒了沙灣和其中一個村寨。幾天以後,湖水水位竟然達到了300米。整個峽谷形成了一個長達15公里,寬約2公里的巨大湖泊。

(地震後形成的海子)

10月9日,幾處海子終於潰決,滾滾洪水裹挾著泥沙巨石、樹木雜物傾瀉而下,將所過之處夷為平地。民居、村寨、鄉鎮、橋樑、道路均被沖毀淹沒。兩個小時後,河水湧進了汶川和茂縣縣城。所幸居民提前有所防備,紛紛棄家出走,跑到地勢較高的山上。但仍有住在低窪處的村民,不幸遇難。

洪水於第二天衝到了都江堰,流量仍然達到了1萬多方每秒。

洪水消退後,到處都是人畜屍體,目及之處,殘垣斷壁,一片狼藉,甚為慘烈。據統計,死於此次堰塞湖決堤的百姓多達2500人。

災後的茂縣,物價飛漲,百姓無家可歸,舉家逃難。

地方政府和部分鄉紳組建了救濟會,向身處絕境的災民伸出援手,給他們提供住所,發放食物。但這些救濟無疑是杯水車薪,很多人又死於飢餓和災後瘟疫流行。

如今,千年古城疊溪,靜靜地躺在清澈透明的海子裡,在陽光充足之時,偶爾甚至還能看到湖底的殘垣斷壁,以及北面山腰上的“蠶陵重鎮”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它似乎在向人們無聲地述說著那段不容忘記的歷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的一個深山裡,有一個美麗的湖泊靜靜的在那裡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去探索。

這個湖泊是美麗的,它水流湍急,浪花飛濺,似顆顆珍珠閃躍,用詩人的話來形容就是“白玉盤裡一青螺”。每當人們去往九寨溝的時候,都會被這個湖泊的景色所吸引,駐足觀看。

人們只留戀於這個湖泊的美景,卻並不曾也並不想知道更多的關於這個湖泊的來歷和歷史。於世人而言,這個湖是美麗的,但對當地的人來說,這美麗的湖泊卻是一個災難,因為它曾吞噬了幾萬條的生命。這一切源於兩個字:地震。

這還要從1933年8月25日說起。這一天風平浪靜,氣候也沒有什麼異常之處。疊溪縣的居民正在如火如荼地準備著一場城隍廟會。以祈禱安居樂業和風調雨順。

但誰也沒有想到,到了下午,天氣開始出現了異常,大地也開始出現了裂縫,之後開始地動山搖、飛砂走石。人們認識到地震爆發了。



地震是從15時50分30秒開始的,持續了將近3個小時的強烈的地震之後,大地開始恢復平靜,但留下來的卻是如同人間煉獄一般,到處是人們的哀嚎,數不盡的斷井頹垣,廢墟中掩埋了300多戶家庭。

這一次的地震影響是極大的,國內的城市中,西安有明顯的震感,遠在北方的北京和華東地區的南京地震臺都接受到了這次地震波。

甚至遠在北美的多倫多、渥太華和檀香山等地都接收到了地震波。地震後,人們測出了此次地震的震級為7.5級。



地震過後,山石滑落,房屋盡屬倒塌,再加上地震過後,又下起了大雨,很快岷江被石頭阻塞,水位又急速上漲,於是,縣內多處地方很快被淹沒,比如猴兒寨、觀音廟等地。

當時的《國民公報》也報道說:“堵於沙灣之水,不數日乃高深莫測。幾與淺山平。 ”

由於江河阻塞,再加上大雨使得水位上漲,因此江水在迴流的過程中,形成了大片的堰塞湖。不久之後,湖泊崩堤,大量的水傾瀉而下,將大片的村莊和農田淹沒,20多個村寨被波及,造成了將近7000人的死亡。



天災固然可怕,但人禍卻加重了此次地震的傷亡。9月7日,四川省政府向南京中央國民政府發出了電報,要求賑災。

但此時的省政府,除了等待中央的救援之外,並沒有採取任何有效的救助方法,直到21號,省建設廳才派人到疊溪勘察,以便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他們的勘察工作直到10月9號才完成,準備回成都。

就在返回的過程中,疊溪的積水再一次垮塌,長寧村也被淹沒了,此次考察人員中僅有一人得以生還。



在此之前,疊溪的積水已經多次潰堤。10月9號,再一次發生餘震,堰塞湖崩堤,水流順勢而下,都江堰的多處工程也遭到破壞。此次洪水的危害,有媒體報道:“洪水縱橫氾濫 ,總計500餘公里。

”此次地震中,因地震死亡的人數為6800餘人,但因為政府無作為,導致因洪水氾濫而死的人卻約為震中死亡人數的3倍。

疊溪地震是20世紀中國最大的災害之一,它造成了巨大的傷亡,這裡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但人為因素卻是更加主要的。


表現為政府不積極疏通河道,無法及時向災民提供賑災物資,如果當地政府能迅速疏通堰塞湖,水位就不會越長越高,洪泛區自然也就會相對減少。如果政府能及時提供物資的話,也不至於那麼多人背井離鄉去逃難。

經歷過地震的王清秀回憶說,當年地震來臨的時候,她只有12歲,地震後,家裡死了好幾口人,無奈的她只好去逃難,可是兵荒馬亂的年代,並沒有人去理會這個逃難者。

期間,她要過飯。後來,她為了活命,到了一個大戶人家那裡做傭工,並沒有什麼工錢,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年之後,她結婚生子。



當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經歷過地震的她馬上想到的就是逃難,但令她想不到的是,當地政府馬上就組織了人員送來了救災物資,她感到了人間的溫暖,在面對天災時,再也不用背井離鄉去逃難了,因為背後有偉大的黨和政府在支援著。

四川人民經歷過了重大的災難,但四川人民是堅強的,他們挺過來了。不僅是因為他們的堅強意志更因為有偉大和強大的國家始終情繫人民的安危。在此也希望中國的科技會越來越發達,能大幅度減少傷亡。

也祝福國家越來越強大,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更好的保障。


策神歷史


為什麼不說1975年預測成功的地震, 1975年2月4日19點36分,我國遼寧海城-營口縣一帶發生了一次7.3級強烈地震,震中烈度為Ⅸ度,這次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工業發達的地區,是該區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此次地震共傷亡人員26579人,佔總人口的0.32%,其中死亡2041人,佔總人口的0.02%,傷亡人員多為老、弱、病、殘、兒童和不聽指揮的人。地震造成城鎮房屋倒塌及破壞500萬平方米,公共設施損壞165萬平方米,農村房屋毀壞1740萬平方米,城鄉交通,水利設施破壞2937個,各種設備、物資也遭到嚴重損失,總計約8.1億元。由於此次地震被成功預測預報預防,使更為巨大和慘重的損失得以避免,它因此被稱為20世紀地球科學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