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中的滕王閣,到底有多美?

唐詩宋詞中的滕王閣,到底有多美?

梁思成莫宗江設計的宋式滕王閣草圖

滕 王 閣

(唐)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注:南浦,古有南浦亭,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故址在南昌市廣潤門西南。創作背景見《一場註定留名青史的午宴》。

鍾陵餞別

(唐)白居易

翠幕紅筵高在雲,歌曲一聲萬家聞。

路人指點滕王閣,看送忠州白使君。

注:唐元和十三年(818年),詩人結束三年被貶江州司馬生活,即將就任忠州刺史。

江行雜詠

(唐)錢 起

幽懷念煙水,長恨隔龍沙。

今日滕王閣,分明見落霞。

注:錢起,唐代詩人,與盧綸、韓翃等人合稱“大曆十才子”。“龍沙”,是指南昌城北豫章十景之一“龍沙夕照”;後兩句的意思是說:今日來到南昌,總算又清晰地看到了王勃《滕王閣序》描寫的美景。

重登滕王閣

(唐)李 涉

滕王閣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遊。

半是半非君莫問,西山長在水長流。

注:李涉,唐朝詩人,自號清溪子,河南洛陽人。這首《重登滕王閣》,曾有人評為“全首不事雕鏤而自然悽婉,應是晚唐翹楚”。

懷鐘陵舊遊

(唐)杜 牧

滕閣中春綺席開,柘枝蠻鼓殷晴雷。

垂樓萬幕青雲合,破浪千帆陳馬來。

未掘雙龍牛鬥氣,高懸一榻棟樑才。

連巴控越知何有,珠翠沉檀處處堆。

注:“陳馬”即陣馬,本指古代戰場上按陣勢隊列組合的馬隊,此處喻指登閣眺時所見南昌水路交通繁華的情景。

滕王閣秋望

(唐)張 喬

創來人世殊,幾度繞汀蘆。

迭浪有時有,閒去無日無

早涼先燕去,返照後帆孤。

未得營歸計,菱歌滿舊湖。

注:張喬,池州(今安徽貴池縣)人。唐朝詩人,鹹通中進士,與鄭谷、任濤等稱“鹹通十哲”。

滕王閣春風晚眺

(唐)曹松

陵春帝子闊,偶眺日移西。

浪勢平花塢,帆陰上柳堤。

凝嵐藏宿翼,迭浪碎歸蹄。

只此長吟詠,因高思不迷。

注:曹松,唐代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潛山縣)人,唐光化四年(901年)進士,時年已70,與其同科及第的還有四個70餘歲的老人,故世稱“五老榜”。早年曾居南昌西山。

題滕王閣

(宋)夏 竦

面臨江水勢凌霞,卻倚重城十萬家。

當檻曉雲依鶴嶺,拂階殘雨下龍沙。

詞人樂石文皆在,帝子迎遊事未賒。

好是良宵金鼓動,闌干牛鬥逼簷斜。

注:夏竦,字子喬,江西德安縣人,北宋官吏。為人權詐,積家財累萬,為一奸臣。《宋史·佞臣傳》載其事。

滕 王 閣

(宋)王安石

白浪翻江無已時,陳蕃徐孺去何之?

愁來徑上滕王閣,覆取文公一片碑。

注:最後兩句是說,王安石煩惱的時候便到滕王閣上去拓取韓愈《新修滕王閣記》的碑刻。因為王安石在文學上反對隋唐五代俳語駢文的綺靡之風,崇尚韓愈,故有此言。

滕王閣感懷

(宋)王安國 

滕王平日好追遊,高閣依然枕碧流。

勝地幾經興廢事,夕陽偏照古今愁。

城中樹密千家市,天際人歸一葉舟。

極目煙波吟不盡,西山重迭亂雲浮。

注:王安國,王安石同母弟。熙寧進士。北宋臨川(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北宋著名詩人。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

題滕王閣

(宋)蘇 轍

客從筠溪來,欹側舟一葉。忽觀章貢餘,晃盪天水接。

霜風出洲渚,草木見毫末。氣奔西山浮,聲動古今業。

樓觀卻相倚,山川互開闔。心驚魚鳥會,目送鳧雁滅。

遙觀客帆久,更悟江流闊。使君東魯儒,府有徐孺榻。

高談對賓旅,確論精到骨。餘思屬洲山,登臨寄遺堞。

驕王應笑滕,狂客亦憐勃。萬錢罄一飯,千金買豐碣。

毫氣相凌蕩,俳語終倉卒。事往空長江,人來逐飛楫。

和篇亦無陋,抱恨費彈壓。但當倒瓶罌,一醉滄江月。

注:這首滕王閣詩據說是蘇轍被貶為筠州(今江西高安)上任,途經南昌時所作。

滕 王 閣

(宋) 徐 俯

一日逢王造,千年與客遊。雲邊梅嶺出,坐上贛江流。

日落回飛鳥,煙深失釣舟。蟬聲枯柳外,天地晚風秋。

注:徐俯,字師川,號東湖居士,南宋大臣,江西修水人。徐禧之子,黃庭堅之甥。“梅嶺”,在南昌市郊,因西漢南昌尉梅福棄官學道山中而得名。

和秀野劉丈寄示滕王閣詩韻

(宋)朱熹

滕王閣下水初生,聞道登臨復快晴。

帝子豈知陳跡在,長江肯趁曲池平。

山楹雨罷珠簾卷,簷鐸風驚玉配鳴。

滿眼悲秋今古恨,人生辛苦竟何成!

注:朱熹,南宋著名理學家,江西婺源人。他的學說被視為理學正宗,對後世影響很大。

賀新郎·賦滕王閣

(宋)辛棄疾

高閣臨江渚。訪層城,空餘舊跡,黯然懷古。畫棟珠簾當日事,不見朝雲暮雨。但遺意、西山南浦。天宇修眉浮新綠,映悠悠潭影長如故。空有恨,奈何許!

王郎健筆誇翹楚。到如今,落霞孤騖,竟傳佳句。物換星移知幾度?夢想珠歌翠舞。為徙倚闌干凝佇。目斷平蕪蒼波晚,快西風、一瞬澄襟暑。誰共飲?有詩侶。

注:這是辛棄疾於淳熙八年(1181年)夏天,第二次到江西任職時所作。辛棄疾文韜武略,才華出眾。一生堅決主張抗金,收復中原。由於遭到主和派的排擠,曾被迫在江西上饒一帶過了20年多年的閒居生活,後憂憤而死。

滿江紅·滕王閣

(宋) 吳潛

萬里西風,吹我上、滕王高閣。正檻外、楚山雲漲,楚江濤作。何處征帆木末去,有時野鳥沙邊落。近簾鉤、暮雨掩空來,今猶昨。

秋漸緊,添離索。天正遠,傷飄泊。嘆十年心事,休休莫莫。歲月無多人易老,乾坤雖大愁難著。向黃昏、斷送客魂消,城頭角。

注:淳祐七年(1247年)春夏,吳潛居朝任同籤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等要職,七月遭受臺臣攻擊被罷免,改任福建安撫使,當時其兄吳淵供職於南昌,此詞應該為詞人前往福州道經南昌時所作。

艤舟登滕王閣

(宋) 戴復古

散步登城郭,維舟古樹傍。

澄江浮野色,虛閣貯秋先。

卻酒淋衣溼,搓橙滿袖香。

西風吹白髮,猶逐少年狂。

注:戴復古,南宋江湖詩派中的名家,曾在江西武寧居住三年多。

滕 王 閣

(宋)文天祥

五雲窗戶瞰滄浪,猶帶唐人翰墨香。

日月四時黃道闊,江山一片畫圖長。

迴風何處摶雙雁,凍雨誰人駕獨航。

回首十年此漂泊,閣前新柳已成行。

注:文天祥,南宋文學家,民族英雄,江西吉安人。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世代相傳。

唐詩宋詞中的滕王閣,到底有多美?

經過29次重建後,如今的滕王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