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孩子就是寶貝,為了寶貝可以付出一切,你有何看法?

老嘢黎叔


以前老人可能這種想法比較多一些。現在人為自己活得應該比較多一些。不過有小孩之後,我們做的任何事情都會為家庭而考慮


安靜-不吵鬧


小孩子是寶貝,我感覺不能為孩子付出一切。以我身邊的例子為例,我爸爸家有五個小孩,小叔最小,我奶奶最疼他,小時候,別的孩子都吃不上飯的時候,她都要給我小叔幾元錢零花,然後長大了,小叔天天不上學,有零花錢就去電影院,然後有錢也沒上學,再後來結婚,因為不顧家掙的沒花的多,離婚,連個住的家都沒有。奶奶70多了還給他蓋房子。自己不捨的吃穿和看病的錢,給他結果奶奶去世他都沒回來,因為欠別人錢,到處追他所以沒回來,所以為孩子是引導和做榜樣的作用,不是所有一切都給他。他的能力無線的要去發揮。我家就一個孩子,但我從不慣他,從一兩歲自己穿衣服,三四歲自己會在洗衣機裡面簡單的洗衣服,六七歲簡單的飯會做,學習也不馬虎的,一般全班前十。現在九歲,每次在家,幾乎都是他給爺爺洗澡。這樣才能鍛鍊好他的社會能力,一種責任心,我告訴他:我和爸爸的都是自己的,你如果想更好,要自己努力,他有掙錢慾望。我不覺的這沒有物質來的好,所以最大財富不是父母給與一切,而是創造一切。讓我們都好好生活吧,經營好自己和孩子的人生。



小老虎虎媽媽


我是家有藏書上千的番茄媽,我不認同,為了孩子要付出一切。

一、為孩子付出一切,這是對孩子好嗎?

綜藝《我家那小子》裡的朱雨辰媽媽,就是為了孩子付出一切,用生命愛著孩子,凌晨4點起床燉梨湯,十年如一日。

有這樣的媽媽,朱雨辰一定很幸福吧?

恰恰相反,朱雨辰說,母親這種願意為自己奉獻上一生的愛,對他來說,太過沉重。因為母親的無私付出,所以,母親對他生活包括感情多加干涉,導致他至今未婚。

就連他40多歲的姐姐,也受母親影響不敢結婚,因為她覺得自己這一輩子也做不到母親那樣辛勤和無私。

孩子對於為人父母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上天賜予最珍貴的禮物。

父母真的很愛孩子,才會說:為了孩子,付出一切。但是,為了孩子付出一切,真的好嗎?

因為,為孩子付出一切的時候,父母就想要回報。就可以義正言辭插手孩子的生活,這對孩子來說,造成傷害。

給女兒造成一個女超人的榜樣,如果女兒覺得自己做不到女超人,那麼,就覺得自己不合格。同樣,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傷害。

二、她除了媽媽,還是她自己。

我有個同事A,下了班就直奔家裡,滿心滿眼都是孩子。連丈夫說把孩子週末放在奶奶家裡夫妻倆去看個電影,都婉拒,說捨不得孩子。我看她每天焦頭爛額,夫妻關係也很不融洽。

另一個同事B,也會陪孩子閱讀,玩,但是,也會抽空去跟老公一起看個電影,陪閨蜜一起逛個街,狀態越來越好,夫妻關係也很好。

夫妻關係是婚姻的基石,親子關係是建立在這之上的。如果媽媽對孩子付出一切,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就必定會一定程度上忽略夫妻關係和自我成長。

除了媽媽,她還是她自己。最好的教育,就是優秀的媽媽,給孩子做了一個好榜樣。以身作則告訴孩子要努力。

除了媽媽,她還是妻子。好的婚姻關係,離不開用心經營。這都需要時間、精力。父母的婚姻狀況,對孩子也有深遠的影響。

所以,如果媽媽為了孩子付出一切,她怎麼自我成長成一個優秀的女性。怎麼經營好自己的婚姻,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她沒有時間、精力!

三、最好的親子關係,是雙方都舒適

親子關係是親密關係的一種。任何一種關係,最好的狀態都是讓對方舒適。

不是一方一味付出,一方一味索取。就像綜藝節目《變形計》裡的劉思琦,父母把她當寶貝,一味付出,都16歲了還要媽媽餵飯,就連衣服都是媽媽每天幫自己穿。這樣的孩子一直長不大。甚至還能在新聞裡看到,當父母不再能滿足他們,他們還會暴力相向。不懂得感恩,把父母對自己的付出視做理所應當。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是一個逐漸放手的過程。當然,小的時候,孩子很多事情沒辦法做,我們要幫著他們學會走、跑、說話。孩子越大自己能做的越多,需要父母做的就越少。反過來,他可以幫我們掃地、洗碗。我們不要再付出一切去包攬一切事情,這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學著放手,就是最好的愛。


番茄媽說育兒


這個我不贊成,每個小朋友,其實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更應該讓他培養自己的獨立性,不能太寵愛,現在的小孩都特別,依賴父母。嗯,對孩子也是有一就是一,有二就是二,對他們特別寵愛,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他們更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想法,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


萩萩的隨想


孩子是寶貝,但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能否付出一切試具體情況而定。

1.孩子剛出生到上學前,孩子離不開大人,大人是孩子的一切。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孩子就是家裡的寶貝,因為他小,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所以會成為整個家庭的重中之重,全家目光的聚焦點,家庭的C位。

他需要我們的悉心照顧才能慢慢長大,這時候,我們是孩子的一切。

2.慢慢地,孩子會成為我們的一切。

慢慢地,孩子會越來越大,會有自己的想法。

我們常常會覺得,這孩子越長越不聽話了,其實是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這時候我們應該把他當成一個獨立體來看待,而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品,什麼都聽大人的。

同樣,大人和小孩都是獨立體,首先是自己,然後才是父母和子女的關係。

這時候,尊重,認可,肯定孩子這個獨立個體,不要讓我們的愛成為孩子的“枷鎖”。

3.孩子長大了,成年了,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一切。

父母是孩子前進道路上一面的鏡子,照亮自己,也照亮孩子,讓我們獨立的走自己的路,需要幫忙時互相搭把手。

讓我們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最好。

做好自己,讓彼此放心,成為彼此心目中最牽掛的那個存在。


易彤A


大家好!本人是大背頭師兄。我們曾經常聽說,為了孩子,我們寧可付出一切。本人認為,這句話不僅有道理,而且感人!對此,本人有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我們的前輩是在長期艱苦奮鬥的歷程中成長起來的。有了這種人生閱歷,他們就形成了自己如何教育後代的思想意識,理論體系以及行為準則。

第二,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樹立了根深蒂固的不甘人後,永爭第一的思想觀念。所以,各種先天教育,後天教育的形式應運而生。各種學習,藝術等培養興趣愛號的機構宛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

第三,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幾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傳承,晚輩尊敬愛戴長輩,長輩愛護關懷晚輩,生活上,工作中互幫互助,團結如一,形成了特有的精神風貌,鑄就了中華民族不斷的根,不滅的魂。

朋友們,以上就是本人對這個問題的觀點和看法,希望大家能夠在評論區積極探討,留言。謝謝大家。





大背頭師兄


沒錯,孩子就是寶貝。孩子就像一塊玉石,需要細細雕琢才可能成為大器。孩子從小的教育尤為重要,小時候的教育、家庭的教育是最重要的,而父母的教育又是最重要的,一些重要的人生觀價值觀要從小時候給孩子灌輸,要讓孩子從小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現在小學教材都是一些小鴨子小雞小馬等,都快成了動物世界了,你在孩子觀念開始形成,記憶最發達的時候去灌輸這一些東西而不去給孩子灌輸一些富有價值的觀念,這是很可怕的。學校教材我們改變不了,我們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去改變。中國現在教育都是教孩子如何賺錢、如何做事,而忽略瞭如何做人,先教孩子如何做人再教如何做事,我們可以借鑑古時候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從小熟讀中國國學文化,如論語、大學等四書五經等,古時候出了很多大師,而現在社會沒有大師,因為現代教育教不出大師了,現在教育太注重教如何賺錢如何做事了,現在教出的都是一些沒有品德的高級知識分子。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教育要從小抓起,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一種好的家風尤為重要,父母在看書孩子就願意去看書,父母玩手機孩子就不願意看書,家風重要。


人間正道是滄桑508


這個世上絕大多數的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出自天性,並且是無私的。無論自己的孩子長成什麼樣,在父母眼裡都是最好的。為了孩子願意去付出一切,確實是很多父母的想法,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育兒觀。

但是,父母要注意愛孩子的方式。最典型的一個反面例子是溺愛,溺愛孩子的父母也是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的,可是這種過度的愛太盲目,會害了孩子。溺愛中成長的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驕橫,不懂得體諒父母。

孩子對父母來說固然很重要,但是要給孩子需要的教育才是真正愛孩子。不忍心孩子受一點苦,孩子就會喪失承受失敗的能力;捨不得孩子長大,就剝奪了孩子飛翔的能力……所以,做父母的,可以很愛孩子,但一定要注意愛孩子的方式,也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去給予。

之前看過一些新聞說有些家長想讓孩子學、見識多點東西,雖然自己過得很艱難,也要省下錢甚至負債去讓孩子旅遊、出國等。旅遊和出國不是剛需,這樣的愛大大超越了父母的負擔,不可取。愛孩子是應當竭盡所能,但過度就會迷失自己。

父母為孩子負責,是應當的,同時父母也應當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在愛孩子與愛自己之間取一個平衡,才真正算不辜負了自己。


才智寶貝學堂


這個問題可能所有當了父母的人都是很焦心的事,自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想著給他(她)們最好的生活條件,不管在苦在累,都想讓他(她)們是最幸福快樂的,健康長大,那怕他(她)們就是生病感冒了,如果能換的話,都想換成自己去生病感冒,所以說美個孩子在所有父母的心裡都是寶貝在寶貝。

不管孩子是大是小,走多遠,最牽腸掛肚的還是父母,生怕他(她)們吃不飽睡不好,怕他(她)們吃不慣別個地方的飯菜,不適應外地的氣候,總是掛念,一天到晚的都會想,這孩一個人去那麼遠的地方,會不會照顧好自己,晚上睡覺了,會不會再蹬被子?哎,總是一萬個放心不下,俗話說的好,兒行千里母擔憂。


雲南六妹


孩子是寶貝,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因為我也是一名母親,但要教會他很多東西,不能一味慣著那會害了他,因為他總有一天要獨立,我們管不了他一輩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4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89165e156de490d8b7bd794a08a5eb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