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已經退休且孩子已經成家,有多少存款可以無憂的度過晚年?

素顏-575


到了五十歲這個年紀,有多少存款可以無憂的安度晚年?當然錢越多越好嘍。但不是錢想多就能多的,也不是人人都能隨心所欲的支配晚年的,所以有錢人有有錢人的活法,沒錢人有沒錢人的應付。因人而異,不能一概下結論。

更何況五十歲就開始準備養老,過老年人生活的話還有些太早,畢竟好多人五十歲時還上有老下有小,公婆和孃家父母年紀大了,需要家裡醫院兩頭跑,兒女添了孫子孫女,你還得是主力軍。現在的年輕人只負責生,不負責養。當然,年輕人也要上班餬口,家裡一攤子事就交給賦閒在家的老兩口了。個人覺得六十歲才能開始晚年生活




就拿我來說吧,小縣城裡一教師,也快到退休年齡了,老公也是工薪階層,退休了也有退休金,只有一個還沒出嫁的女兒,生活應該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如果退休了,要是身體健康,光退休金也能應付最起碼的生活開支和計劃好的每年一次的旅遊,存款可以不用動。但生活不是按設計好的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再是,人到了晚年,身體經常會出問題,每年體檢和維修身體也是一項不小的開支。卡里有存款,數額還不要太少,最少五十萬以上,這樣遇到事情還能有個周旋。當然一百萬以上會更好,以備不時之需


而我身邊的朋友親戚大多是農民,農民辛辛苦苦種了一輩子莊稼,有好多人一生都揹著債過日子。養活一家老小要錢,地裡莊稼年年開春投資要錢,日子緊緊巴巴,東家借西家還,一年挪一年,哪還有一分錢存款?這樣的晚年怎麼過?只能看兒女臉色過。兒女孝順了尚且衣食有保障,兒女不孝,只能聽天由命。雖然現在農村老人每月有幾十塊錢到一百多的養老金,也聊勝於無。當然國家也有國家的困難,相互體諒吧。也希望國家快點富起來,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晚年生活的保證

不管是誰,有錢與否,到了晚年,都會覺得一種無以言說的孤寂和無奈。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希望過好當下的每一天。有人說過,你現在所過的每一天,都是你最年輕的那天!那就過好當下吧,你說呢?


黃河灘邊一棵樹


前天下午,正要脫工作服下班,一位50歲的女人,進門就說醫生幫個忙,看看我老公他今天怎麼啦,全身無力。來到她家裡,見到她老公,這不就是鎮上有名的廚師李師付嗎?只有一年多不曾見面,怎麼成了這樣,面色蒼白,全身浮腫,呼吸困難,最後建議轉上級醫院治療。在等車的這段時間,他老婆說其實在前年,老公在大醫院住院治療檢查過,是腎病。兒子幾年前就結婚了,並且住在外地全款的房子,自己的手中還有幾萬的存款。本來想安安靜靜地過日子,想不到他還只有50多歲,哎!這那麼得了。

按目前的退休制度,50歲的女同志大部分是退了。至於男同胞,呵,呵呵呵,身體健康至少還要工作十年,當然也有提前退的特殊情況。孩子結婚了,要多少存款可以無憂地度過晚年呢。肯定是越多越好,這個多不是想多就能多滴!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退休金除了日常開支,一年是存不了多少。想攢點,還可以打工。50歲的農民朋友,他們沒有退休金,這個時候可能忙的汗留夾背,晚年的生活沒時間考慮。

那到底需要多少存款呢?50歲有退休金,身體好一分錢都可以不要。如果差嘛,再多也是枉然,活著有點受罪的感覺,所以人要珍惜身體,珍愛生命。孩子成家了,存款是節省下來滴!存款不論多少,可能就是將來自己的救命錢,得好好地存著和保管。有時並不是兒女不孝,他們正管著自己的兒女,分身乏術。當然有存款,懂事的兒女有困難了,也應該幫幫他們。

50歲退休,身體好,心態好,兒女孝順,沒存款同樣可以無憂地度過晚年!


手機用戶好大一顆樹


這個問題還真得適合我來作答了,一是我身邊有已經退休的親戚朋友,二是我過了這年齡,再有幾年也得加入他們的隊伍裡了。

身邊親戚朋友50歲就退休的也有很多,但是都還在外面打拼賺錢,卻不是考慮一個無憂的晚年,而是拿的那一點退休金,真的拮据,存款更不用說了,一句話:病不起,得個什麼癌症一類的,更得去借錢治療。準備一個無憂的晚年,對他們真的是奢望。

過了這年齡,我還沒能退休,還得幹幾年。老伴也快到了政策退休年齡,是否還留用,不好說。所以我們也在為退休後的儲蓄考慮。

我們家境還算不錯的,打拼多年,雖然累積了財富,有可觀的存款,房產置業投資也能保障每年有穩定且不錯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富裕,但是現在一樣為退休後的、我們希望的“無憂”晚年生活,在盤算著。

講究多少存款才是“無憂”?這得先規劃好自己的晚年生活是怎麼樣子的。我們考慮和準備的是這幾個方面:

1.70歲以前,自駕房車遊遍祖國,能去國外看看更好。按照現在的標準,即時的退休金能保障這塊。

2.每年三地居住生活:酷暑期,在貴陽避暑;寒冷期,在海南過冬;逢年過節,在老家與親戚團聚。這個已準備好了,三地都有了置業。

3.把孫兒帶在身邊撫養:撫養孫兒的樂趣,決不能少。倆人退休金加上孩子父母的收入能保障。

4.給全家大人小孩的健康投保:為重大疾病買好保險,因這類情況而家境落寞的見得太多了,這個決不能少。這個是大頭,好在置業投資能保證這一塊。

最後就是有多少存款了:具體不可說,但每月的利息收入能保證基本生活質量,倆人的退休金就去保障前三項有品質的生活。

現在正準備在餘下幾年職業中,在不降低生活質量的前提下,每年保障一定數額的新增存款,到退休時,能有一個“無憂”的生活。

雖然近黃昏,夕陽卻美好。這就是我認為的“無憂”的晚年生活。


莉粒爺


看到這個問題產生共鳴,心中有話一吐為快。

首先恭喜題主終於熬到頭了,可以安享晚年了。我今年剛好50歲 與題主同歲,還要至少奮鬥十年,才能退休。孩子才17歲,還在上學,而題主的孩子已經成家立業,真是羨慕嫉妒恨呀。老婆沒工作,老父80多,全家都指望我呢,相比題主來說,壓力山大。對我來說安享晚年還為時過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才是現實情況。

至於說到多少存款可以安享晚年,那當然是越多越好。如果不多,也可以過,相對來說你的壓力也不大,有退休金,也有醫保,生活應該沒問題。不過有個大病就不好說了,我看手裡如果有20萬存款,以備不時之需,就可以了。你說呢?


DSZ海闊天空


五十歲就退休在家,證明題主應該是女的,按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大概是76歲來計算,題主大概有26年的晚年生活,究竟需要多少錢才可以安享晚年,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第一,孩子已經成家,且不需要我們擔憂的情況下,老人家吃飯已經不需要大魚大肉,也不需要照顧家庭,這種情況下需要的生活支出是非常低的,現在全國的平均退休金大概是2500一個月,而且每年還有百分之五的增幅,26年下來大概需要150萬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夠一個沒什麼需求的老人生活了。

第二,老人身體不好,需要經常跑醫院或者請人照顧生活起居,這些都需要比較大的金錢支出,按照在一個三線城市生活,我身邊就有一些朋友的父母需要請人照顧,這樣的老人起碼要有一萬塊左右的退休金才能維持晚年生活了,26年下來就算物價不變的情況下都需要300萬以上的支出,確實是一項不少的支出,好多人打工一輩子也不一定存到這麼多錢,這時候就要得靠子女幫襯一下了。

所以說,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財富,人到老年最怕的就是跑醫院,好多人一身打工的積蓄都是花在最後住院的這段時間裡,所以安享晚年不是靠金錢多少來衡量的,而且看我們身體健康,兒孫幸福,子女孝順,一家人開開心心就足夠了。





赤坎街古仔


50歲不賺錢就開始安度晚年,比起現在退休年齡提早了5到10年。要準備多少錢才能安度晚年,這個首先要看你現在的狀況。有沒醫社保,有沒貸款,生活在什麼地方,要怎麼安度晚年,這些都相差很大。



1.最省錢的方案是:如果你夫妻兩個人都有醫社保,已經足了年份,還是回鄉下享受的話。那麼你有50萬存款就可以無憂的安度晚年了,農村可以自己種點蔬菜養點家禽,生活費1000元足夠了,那你先準備5年生活費不到10萬元,過了5年女方就可以領取醫保,按最低檔的也差不多1000元左右,那麼你等於不需要開銷,看病還有報銷,到了60歲就兩個人都可以領社保那你還能存點錢啦。



2.如果是在城市,沒有醫社保,一線城市你得按每年個10萬元生活費才可以過的舒服,現在長壽的可以到100歲,那麼你就還有50年,50年每年花10萬乘以50就要有500萬了。這種情況你50歲有沒貸款的話,有個500萬基本可以安度晚年了。



所以這個很不好確定50萬到500萬到5000萬都可以過,得看你怎麼過!


小金哥Vlog


我談談我的看法吧:

50歲退休,孩子也成了家,看來題主一切順利,沒有了負擔。接下來就是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了。題主說有多少存款可以安心度過晚年呢?這得看具體情況了,工資按每月3000~4000來說吧,一般退休工資也就這麼多吧。
50歲到60歲這段時間腿腳還硬朗,可以拿著退休工資出去旅旅遊,逛逛祖國的大好河山,估計會花不少錢,一般來說工資應該可以夠用。

60歲到70歲,腿腳基本不利索了,尤其是65歲以後,身體每況愈下,出門就不方便了,最好是在家附近跳跳廣場舞,或是去老年活動中心學點琴棋書畫什麼的,讓生活充滿樂趣些。這應該花不了多少錢,除過生活費,每月得存一點防生病住院。

70歲以後,基本進入老年狀態,估計廣場舞也跳不動了,簡單地活動活動胳膊腿就行,因為萬一活動幅度太大傷筋動骨也划不來。這時候要重在養生,能自理的時候就自己做飯吃,75歲以後估計飯也不想做了,恐怕要麻煩兒女了。這會的工資能省下不少,如果沒有病痛什麼的,錢都給孩子留著吧。



晚年如果不去旅遊不去上老年大學什麼的,真的花不了多少錢,因為我婆婆就是一個退休教師,生活特別儉省。她和我公公65歲以後基本都在她的三個兒子家輪流吃住,衣服都是女兒媳婦們給買的,她的退休工資都沒地方花。後來生病住院錢也是兒子們拿的,是比較有福氣的那種老人。

可現在50歲的人就不行了,因為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要省著點花錢,留著以備不時之需,減輕孩子的負擔。



總之,晚年生活只要身體不出毛病不需要太多錢,退休工資足可以養老安度晚年了。


當代教育漫談


50多歲退休了,孩子成家立業了,大部分人拿著幾千元退休金該享清福了,我們住在舊小區,老人家佔比70%,分析他們用錢的地方:

一,電線老化,全部重裝,根據材料和添加設備情況花費3000~6000不等;

二,空調老化不製冷,換板子費用一臺450元左右,有幾臺壞換幾臺;

三,水管年久失修,爆裂,重走做防水,需要幾千或上萬不等;

三,老人說:退休生活不規律,病出來了,一年看病有現金的部分,大概在1000~2萬不等;

四,子女遇到大問題尋求幫助,借

錢:全力以赴,掏空再存;

五,退休後,多數人會去旅遊,這樣用去一部分;個別老人定期到山水俱佳的地方租房小住,月租金500~1500不等;有些遠方的親戚互動串門,請客送禮金等要消費;老同學開始走動了,不然老了怕見不著,因此,互相給對方子女押歲錢或其他禮金又要消耗一部分。

總之,退休沒有額外收入,算算帳吧,感覺要老多存款了。





路人粉莉莉


既然是退休,想必一定是城鎮居民,因為農民好像還沒有退休的說法。

那咱們大致的算一下,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作參考,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112元,不知你所在是哪所城市?如果是領取退休金而且不是養老保險金的話,是可以達到以上的收入的,至於支出,以我所在的城市為例的話,26000元只能是個人的基本生活開支,不過,你有存款,不必節餘,就索性將全部退休金用於日常生活吧,這樣日子過得充裕些。所以,如果只想過坐吃等死的日子,一個人的退休金是可以滿足個人基本生存需求的。



至於多少存款可以無憂無慮度過晚年?就得看每個人晚年怎麼過了。這裡只談我自己的想法和規劃了:將退休金用於日常生活,每年另計劃5萬元用於旅遊和個人興趣方面的開支,中國人的平均壽命74歲,50歲以後還有24年,共120萬元;醫療方面,目前本人身體尚可,享有職工醫保,小病小痛醫保可以解決,不過身體的事不好說,需另外準備100萬元以備不時之需,真要是大病來臨,100萬元還無法救治的話,也就放棄了。這樣算下來,手裡需有220萬元存款,然後將存款用於穩健的理財投資,不讓存款過多的貶值,這220萬元存款只是一個人的,而不是整個家庭存款,這樣我想,後半輩子的日子應該過得去吧?我朝這個目標努力!


五里橋記事


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也是萬萬不能的。


50歲到了知天命的日子,基本上這時候應該是知道自己的命運是什麼樣子了。所以怎麼走下去心裡應該有數了。

這個年紀,最重要的不是錢,而是心態。這個年紀一般情況下,工作了二三十年了,積蓄肯定是有一點的。同時也一定有了退休金的。好一點的每個月六七千是有的。這樣的情況,應該算不錯了。畢竟退休了有基本的醫療保障,每個月也沒有什麼大的開銷了。他們每天的生活就是跳跳舞,下下棋,到處旅遊、逛街什麼的。生活沒有什麼壓力了。


畢竟孩子已經成家了,如果要看晚年過得怎麼樣,就要看老人的心態如何了。同樣一件事,如果老人的心態不同,那結果就是不同的。比如說,就拿孩子買沒買房子這件事來說,如果孩子沒買房子,那負責的老人或許會幫孩子想辦法。但那些不負責的老人或許就不一樣了,他們肯定想自己把孩子養大了,已經成家了,孩子的房子跟自己沒關係了。到時候,有本事了就買大房子,沒本事了就租房子。自己存的錢那是自己養老的,誰也別想動。

這就是心態不一樣產生的結果不同。


如果說真的要問退休人員有多少錢可以安享晚年,那隻要他還有基本的醫療保障,他每個月有退休工資,那基本上來說,不得大病就沒問題。小病小感冒什麼的都不礙事。他都能很好地生活,每個月旅遊、買點好衣服什麼的都是可以的。

但是,一碰到特別大的病,那就麻煩了,輕的讓一家人都折騰,重的可能會傾家蕩產的。所以這也沒定數。


不過最重要的應該就是心態吧,大家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