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歲後的老人,該不該把存款拿出來花,還是繼續存著?

聽雨音閣


我的觀點比較理性,存款不應該隨便拿出來花,當然也不是鐵公雞一毛不拔,我的意思是不能像笑話裡講的,怕人沒了錢沒花了,就肆意揮霍。正常的花費是可以的,但不能揮霍,原因如下:

存款有利息收益,隨意揮霍只能坐吃山空

這點非常好理解,比如你有20萬元存款,如果你每月花2000元,100個月也就是8年左右,這10萬就會花完了。這就真成了笑話了,人活著,錢沒了。

如果你換個角度,把這20萬存在銀行,每年大概有8000元的利息收益,平均到每個月大概也能有700元左右。但關鍵是無論8年後,還是18年後,你還有20萬的本金。

所以,在我們有養老金作為基本日常支出的情況下,是每月多拿2000元活的瀟灑,還是每月拿700元,卻保留本金,相信大家心裡都有一筆賬了。

人到老年,用錢的地方很多,不能隨意揮霍

其實,在很多人的觀念裡,老人用錢地方少,所以留那麼多錢沒用,該花就花。這只是看到了表面,沒有看到全部。

人在剛一退休時,的確用錢的地方不多,也就是材米油鹽,最多旅遊玩一玩,就沒有其他的支出了。

可隨著年齡增加,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生病住院要錢,身體失能需要保姆照顧要錢,一旦兒女不在身邊,還要住養老院,還是要用錢。而且這些錢不像吃喝,是不能省的,而且每一筆開支都非常大。

所以,為了老年生活能夠舒適幸福,該有一些規劃,錢還是不能隨意揮霍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回答問題不易,也希望路過的小夥伴動動小手幫我點贊,我祝您笑口常開、心想事成、多多發財。如有不同觀點,也歡迎在下方評論。想學習理財知識的朋友歡迎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謝謝!


小峰談理財


幾乎所有的人年輕人都會回答,應該拿出來花啊!

但是我所接觸的老人中,他們不但不會拿出來花,反而把錢看得很重要,自己一點也捨不得花,有的也不捨得給孩子花,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我曾經和一位老人交流過這個問題,他的答案是:“你還沒到我的年齡,等你老了就知道了。”讓我也是一頭霧水。

通過三個不同的案例,讓我們來看看老年人的金錢觀。

案例一:我的同事老張是一個退休工人,65歲,每月退休金7000元多點,妻子退休金也有6000元,平時省吃儉用,除了每天喝點酒,幾乎沒有其他開銷。按說他夫妻兩人收入不錯,但是,錢都給孩子了,因為孩子在北京買房後還貸壓力大,老兩口只能幫著還賬。這是我見過的比較捨得花錢的,都花到孩子身上了,無怨無悔的。

案例二:我的一個遠房親戚,60多歲,退休工人,每月退休金4000多元,全部資金放銀行定期,從來不捨得動,省吃儉用,說是將來留給孩子,但是孩子現在用錢一分也拿不到。這種是典型的以金錢為寄託的老年人,他們只把一個數字作為支撐,缺乏人生樂趣,數字增長是他們最大的滿足。

案例三:還有一位老年同事,大概70多歲,家中積蓄頗豐,子女工作也很好,平時看出不金錢觀如何。聽他的孩子說,老人非常扣,唯一花錢不心疼的是養生,保健品買一大堆,到醫院看病反而不太捨得。

所以,從我所瞭解到的人看,越到老年越喜歡存錢,年齡越大越不捨的花錢,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1、老人缺乏寄託,金錢成為他們晚年生活的重要寄託。

2、老年人對金錢的認知,他們年輕時的金錢觀並沒有隨著時代變化。

3、老年人對健康的擔憂,他們感覺需要一定的資金為自己的健康提高保障。

4、老年人總覺得自己身後要留點什麼給孩子,唯一能留的可能只有金錢了。

個人觀點,歡迎拍磚!


互金直通車


存著幹嘛,留給子孫嗎?

我們鄰居,一個七十歲的老頭,省吃儉用的一輩子攢了三萬多塊錢。

老頭沒有收入,地和家產早就給兩個兒子分了。

老頭平時的日常生活就是輪流去兩個兒子家吃飯。

三萬多塊錢的積蓄是老頭每個月領到紅包政府補貼,還會有過生日的時候親戚家晚輩給的!

老頭真的節省,衣服不買,吃的不買,硬是攢了三萬多塊錢。

結果呢,去年病了,鄉鎮醫院大夫建議去大醫院檢查。

兩個兒子一商量,去縣醫院花錢多,很不方便,就沒有帶老人去。堅持住在鄉鎮醫院輸液熬著!

住了二十多天,後來老人疼得受不了了,鄉鎮醫院的大方見治療沒有效果,就拒絕再給老人治療,還是建議趕緊去縣醫院。

呵呵,老人的兩個孩子一商量,斷定老人得了不治之症,就把老頭接回家了。

接回家以後,怕街坊鄰居說三道四的,兩個孩子依舊繼續給老頭輸液,不過這次換了村裡的村醫來給老人輸液。

一個多月,老頭的兩個孩子日夜輪流照顧,在街坊鄰居中得到了良好的口碑。

而老頭呢,身上的病痛讓他飯都吃不上一口,指著輸液苟延殘喘了一個多月,死了,不知道是疼死的還是餓死的!

臨死前,老頭指著一側的一個枕頭,兩個孩子從裡面摸出來三萬多塊錢!

唉,真是無語了,老頭,你留那麼多錢幹嘛?早點拿出來自個去醫院,或許…………

所以說,老人啊,不要對自己太過吝嗇,儘量想開點,吃好喝好身體好了,不僅自己不遭罪,也是兒女之福!



7度風


首先,按照未來人們的壽命能活到100歲,六十歲的人還不算是老人,60歲繼續工作的人是越來越多,起碼筆者我是不會在60歲就退休的,至少我也要工作到80歲,只有繼續工作的人才能活更長久。

其次,該不該把存款拿出來花,還是繼續存著?人活著當然是該怎麼花錢就怎麼花,需要用錢時就用,只是不要故意去亂花就行。自己賺的錢自己花很正常,亂花就不正常了。正常的生活,正常的消費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有兩種極端的方式我是反對的,一種是平常一分錢都捨不得花,總想著多留點給自己的子女,自己花錢還想要留給兒子,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如果你的兒子沒有出息,你留多少錢也沒有用。如果你的兒子有出息,你根本不用留一分錢,照樣有花不完的錢,所以,兒孫自有兒孫福,各安天命。

另一種是總想著活著的時候把錢花光,不花光對不起自己,整天亂花錢,這種想法是扭曲的,好像不花光錢全世界都對不起自己一樣,有這種想法的人是錯誤的。一個人能花的錢是有限的,正常的消費都是沒有問題,人活著不是為了花錢而花錢,而是需要花錢時就花錢,花錢要花得有價值,有意義,亂花錢肯定是心理有問題。

筆者認識許多大富豪,許多大領導,也沒見過誰為了花光錢而花錢的。所以,人都要以平常心來對待生活,做任何事情都有留點餘地,只要身體健康該花錢就花錢,只要花得有價值,不是為了跟誰堵氣就行。人到退休的年齡,家庭和睦才是最重要的。你在現實中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加盟皓脈財富生活聯盟圈諮詢。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創業的難題,生活的難題,企業發展難題,產業升級的難題,資本運作的難題,理財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答案有三種,一是傳統型老人,不捨得花。二是現代型老人,捨得花。三是中間型老人,花一半留一半。

具體分析如下:

一,傳統型老人。他們堅持傳統,過著勤儉節約的生活,因為中國人是一個有憂患意識的民族,老輩人經歷太多的貧困生活,深知富餘來得不容易,主張福不能享盡,它會物及必反,有點錢也捨不得花,為子女著想,為自己留點餘地。

二,現代型老人。他們堅持現代經濟學觀點,消費促進經濟,存在銀行錢會貶值,有錢後到處遊山玩水,把錢花完,自己花,拿給子女花,他們信奉有錢不用,過期作廢的人生觀,主張“兒子不如我,留錢做什麼?兒子比我強,留錢沒必要"的逍遙人生。

三,半新半舊型老子。他們一半堅持傳統保守的生活態度,一半堅持現代改革開放的生活狀態,做事留一手,比較安全,主張花一半留一半。

我通過觀察身邊的老人,做事風格,人生態度總結出來的。不好評價那種好,那種不好,人生就是這樣形形色色,豐富多彩,所以,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人生意義也沒有標準答案,你選其中之一都是對的。







飛飛貓說話


我公公病了,他倆有存款都不拿出去給自己看病。非讓哥四個攤錢,我們哥四個都剛剛蓋完新房,帳還沒還完呢,可他說了,借去唄。我們每家借五千元共計兩萬元給他看病了。

我也是想不通,為什麼你有錢不花?非得讓兒子們拿錢看病呢?我公公死了後我也就瞎叨叨這個問題。話剛說完,我就從櫃檯裡邊摔出去了,我家人說我:“該,讓你說"。錢也花了,病也看了,我就是不理解,問問不行啊?死人還不愛聽了,把我扔出去了。看來死人的壞話是一點不能說呀,否則受害呀。我不就是個先例,唉,下回我可不敢說死人什麼壞話了。

後來我想通了,我公公他當時是為我婆婆留後手,他有病把錢花沒了,老太太以後有病咋辦?老太太老實,萬一他死後兒女不管老太太咋辦?這是假設,但我公公也沒錯,自己錢不花,給我婆婆留著,萬一我公公不在了,我婆婆受治,兒女不管她,她還有存款,她受不著治。這樣一想,我公公也沒錯,他不為自己著想,為老太太著想是對的。後來我婆婆病了,還是使他們的存款給她看病,老太太也讓我們伺候好,送走了,大家辦的還很風光,老太太也沒受治。其實有沒有存款,我們也一樣把老太太照顧好,我們家的家風本來就很正。大家把老太太高高興興的送走了,把她剩下的存款也給分了,我們也很高興。

我孃家爹這四年看腦梗就花了二十萬了,我們給點,自己有點,我弟給拿的多些。老人老了病開始找人了,不存點錢,有病都等著跟兒女要,大數可夠兒女受的。



用戶和言悅色


60歲,意味著已經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對於存款還是繼續存著還是取出來花掉。我認為這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個對於60歲退休了的老年人來說,如果退休金比較高,還有其他收入,存款就沒有必要取出來花了。我鄰居曾大爺,是一位國家幹部,退休金5000多元,每個月還有出租門面,住房的收入8000多元,一個月收入13000多元,他老伴一個月退休金3000多元。兩老口加起來一個月收入17000多元左右,衣食住行的開銷以後綽綽有餘,而且他們生病住院也有醫療保險,子女都有不錯的工作,這樣的家庭還有必要取出存款來花嗎?答案是否定的。

當然如果夫妻倆個人退休金比較低,又沒有其他經濟來源,日常生活開支緊張,捉襟見肘,再加上身體狀況不好,經常生病買藥,上有老下有小且要承擔經濟支持的話,存款就要取出來解決入不敷出的困局,要不然就會經濟吃緊,週轉不靈,處於家難日深的局面。

所以,存款取出來還是不取出來花銷,要看家庭背景,現實狀態和所處的場景。





根根看世界


年過六十命自知。要早作按排,才能過上愉快的晚年生活,來世一趟一不容易何必吝嗇自己呢,未來時日已不多,有條件享受不享受是自作孽,等到走不動了,給你幾個億有什麼用呢,墊棺材嗎,我退休後本來有一份工資不錯的崗位叫我去,我考慮二夫妻都有退休工資,醫保支撐,子女也事業有成,我再掙錢還有什麼意思呢,馬上拒絕了,我趁著身體尚可,我一定要給自己留幾年,後半輩子享享清福,才不枉來世一趟,現在和老太婆一年五六次旅遊,周邊國家玩了個遍,吃也吃了,玩也玩了,老了不後悔,錢不是存得越多越好,我認為年過六十,身邊有適當存款足夠了,退休後收入全部吃喝玩樂,決不再存錢,現在像我們這種年紀不是計劃存多少錢,在條件許可情況下,而是計劃花多少錢。才不虧待自己,馬上走不動了,只能坐在門口看看太陽昇起,夕陽西下了,好好寬待自己才是皇道。這只是個人觀點,每人想法不同,遭遇不同,不喜勿噴。






團羊


我的觀點:六十歲後的老年人,就應該把存款拿出來話,而不是繼續存著


這裡的花錢,不是大手大腳,無節制的花銷,但我也不贊同60歲之後,還節衣縮食將錢存起來留給後代,換言之,我覺得60歲後的老年人應該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儘量讓自己過得舒坦一些。


話說回來,60歲後的老年人,也不會怎麼花錢,不會像90年代出生的人那樣寅吃卯糧先享受後考慮還款。他們大部分人都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以及60年代物資匱乏的折磨,也知道好日子來之不易,但的確有些老人節儉的過分。他們經歷了饑荒、物質匱乏、計劃經濟、大鍋飯等等,現在有條件了,沒有理由還讓自己過那種苦行僧一樣的生活,我覺得他們應該享受一下夕陽。


你可能要反對我,存款花了,如果生病了,如果有什麼意外呢?這的確是個問題,也很現實,我想說的60歲的老年人,現在都有子女,甚至已經有孫子了。其子女現在正好30到40歲之間,這部分人經歷了改革開放,機會多多,現在大部分都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贍養一兩個老人不是太多的問題。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尊老愛幼,如果子女這點義務都無法盡到,枉為人子。


所以我支持老年人把存款拿出來正常花銷,讓自己過得協調和諧一些。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我正在考慮這個問題,今年六十一歲,職業農民,兩個女兒已經成家,一個在深圳,一個在老家,都在城裡全額買了房,我們兩個老人沒有種地了,幫助小女兒看孩子,現在也沒有自己的收入,只是吃她們的用她們的,自己的積蓄也就十幾萬,加上六十歲了還有新農保,我們兩個老人大概一年六千元,再加上土地流轉有個三千多元,加上存款利息一年有萬把多塊收入,在孩子家生活,這一萬多元又可以存下來,如果將來她們的孩子帶大了,我們也真正的老了,準備帶著這些積蓄養老,住在農村,生活便宜,只要不生大病,還過得去,人也不知自己能活多久,兩老在還好說,要是隻剩下一個人了就要考慮存款問題了,又怕人還在錢用完了,又怕人走了錢沒用完。很難做到這點,只是想萬一只剩下一個老人了還是把錢交給孩子們保存,只是保存不是給,勉得人走急了留下一些餘留問題,反正一條要孩子們孝順,二條要孩子做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